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桑間三宿的詩詞典故

桑間三宿的詩詞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7W 次

典故指典制和掌故。《辭海》、《辭源》爲“典故”一詞立了兩個義項:一是典故一詞的古義,與現代漢語所說的“故實”有些相當,指古代的典章制度、舊事舊例。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桑間三宿的詩詞典故歌,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桑間三宿的詩詞典故

典源出處

後漢書·襄楷列傳》:“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愛,精之至也。”注:“言浮屠之人寄桑下者,不經三宿便即移去,示無愛戀之心也。”

釋義用法

僧人不在一棵桑樹下睡三宿,以免時間一久,對桑樹產生愛惜之情。後以此典指對世間 事物的顧戀,未能脫去凡心。

用典形式

【三宿戀】 宋·蘇軾:“桑下豈無三宿戀,樽前聊與一身歸。”金·元好問:“結習尚餘三宿戀,殘年多負半生閒。”

【桑下戀】 清黃鷟來:“欲假巖中居,冀息桑下戀。”

【桑下宿】 清·黃遵憲:“平生煙霞心,奈此桑下宿。”清·黃鷟來:“兩月已過桑下宿,能無依戀碧溪隈。”

【三宿空桑】 清·丘逢甲:“三宿空桑吾不厭,春燈山寺話神州。”

【連宵桑下】 清·趙執信:“未免違他慈氏戒,連宵桑下苦低徊。”

【空桑三宿】 清·龔自珍:“百年綦轍低徊遍,忍作空桑三宿看。”

【戀林中桑】 明·高啓:“蕭然瓶錫隨經囊,留宿肯戀林中桑。”

【桑下一宿】 清·錢謙益:“軍持漉囊在何許,桑下一宿吾所慚。”

【桑間三宿】 宋·陸游:“桑間戒三宿,堅坐豈渠樂。”

【山下成三宿】 宋·辛棄疾:“君家玉雪花如屋,未應山下成三宿。”

【浮屠不宿桑】 清·歸莊:“已看高士難逃竹,也識浮屠不宿桑。”

【欲宿愧桑門】 宋·王安石:“難忘舊時處,欲宿愧桑門。”

《後漢書·襄楷列傳》內容簡介

《後漢書:中華經典普及文庫》是由南朝宋范曄所撰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其所記史事,起於劉秀起兵,終於漢獻帝禪位,囊括了東漢一朝195年的歷史。《後漢書》擷取衆家之長,有條不紊地敘述了東漢一朝的興亡大勢,作爲“正史”,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四史”。本書以中華書局點校本《後漢書》爲底本,保證了其學術可靠性、文字準確性。另外,爲了保持閱讀的連貫性,本書刪除了原點校本中的李賢注與劉昭注,並刪除了校勘記。同時,本書保留了原點校本人名、地名下加專名線(——)、書名下加波浪線(——)的做法,使讀者一目瞭然,不會因爲不熟悉這些專有名詞而誤讀、錯讀。可以說,本書是方便現代讀者閱讀這部鉅著的便捷的白文普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