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有關初中日記模板集錦6篇

有關初中日記模板集錦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8W 次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覺間結束了,這一天裏,大家身邊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見聞吧,立即行動起來寫一篇日記吧。你所見過的日記應該是什麼樣的?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日記7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初中日記模板集錦6篇

初中日記 篇1

20xx年xx月28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們班又有人來聽課了。我們數學老師講的是:速度和x相遇時間=總路程,我都記住了。老師謝謝您,給我班講的新知識。上星期五我們還學了時間x速度=路程,我真高興!謝謝老師!

初中日記 篇2

今天朋友問了一個問題:“人,活在這世界上到底是快樂的時候多呢,還是不快樂的時候多呢?”我愣住了,想了很久才說;“大概是不快樂吧!

“爲什麼呀?是這樣的嗎?還是因爲你不快樂才這樣說的呀?”朋友一連串的問題,我沒有回答,因爲我不知道該如何解釋。我靜靜地看着她,在心中獨自想着答案。

老師說過:“人生不如意常八九。”這應該是一種比較準確的狀態描寫吧!快樂並不是隨時隨地都在等待着你,學習每天都很緊張,家長每天不厭其煩地囑託,老師每天不停地叮嚀,甚至好朋友有意無意地冒出一句令人心寒的話。這一切要我如何快樂起來呀!我不喜歡這樣的感覺,真要這樣一天天地生活在不快樂之中嗎?我好睏惑。

我和朋友一直在沉默,但我從她的眼裏看出她有話對我說。終於她開口了:“的'確在生活中會有許多不快樂、不如意,這是事實,可是我們能尋找快樂呀!可以在不快樂中尋找快樂呀!”她的話迅速在我腦子裏起了作用。是啊,可以尋找快樂呀!因爲我並不甘心像蠶一樣束縛在繭裏,被不快樂弄得越來越不像自己,“每個人都可以尋找快樂,即使生活在不快樂之中”。我記住了,我需要尋找快樂。

因爲所謂的不快樂實際上是自己在和自己過不去。而我的世界和我的快樂只屬於我自己,所以應該爲了自己而去尋找快樂!

初中日記 篇3

我喜歡音樂,因爲它能讀懂我的心靈。

我喜歡那勁暴的搖滾樂,吉他、貝司所發出的重金屬的響聲,歌手大聲的呼喊聲,富有節奏感的音律。這一切都讓我沉浸在其中無法自拔。戴上耳麥,關上房門,沉浸在音樂的世界裏。那鏗鏘的撥絃聲讓我的心隨之跳動,我的心隨着音樂一齊搖滾,忘了自我,忘記世俗的浮沉。

音樂,能發泄我消極的情緒。

我喜歡那溫柔的`抒情曲,古箏的柔美,鋼琴的清新都讓我無法自拔,喜歡捧着小說,聽着《梁祝》,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悽美愛情,小說中主角的命運坎坷,淚像珠子般一顆顆脫落下來,掉在墨香的紙上,染出一片水跡。音樂能控制我的情緒。它歡樂,我歡樂;它悲傷,我悲傷;它憤怒,我憤怒;從曲子中聽出作者柔柔的情,溫溫的意,音樂控制了我的情緒,掌控了我的心。

音樂,能牽出我的悲傷。

我喜歡那悲傷的情歌,從中流露出的是演唱者自身的傷感與無奈,聽着那些感人的歌聲,我的心也跟着不禁傷感起來,是否有情人終究不能成眷屬?是否相愛的人真的不能永久?下一秒,歌曲迴轉,明天起,開始新的一天,又露出他們的樂觀向上,是的,遇到任何困難都不能被打倒。音樂教給我道理,給我無限的啓迪。

我喜歡音樂,是因爲它能使我忘記煩惱;我喜歡音樂,是因爲它能震撼我的心靈;我喜歡音樂,是因爲它能教會我許多道理;我喜歡音樂,是因爲它能唱出我心中所想。

愛上音樂,讓音樂走進心靈。

初中日記 篇4

當教室裏響起一陣一陣的掌聲時,同學們的臉上都帶着欣慰的笑容。這不僅意味着我們的會操表演圓滿結束,而且也表明我們經歷了軍訓的洗禮。

在此之前,我聽到過很多高年級的學生談論過軍訓,但始終無法理解和感受其中的滋味。而現在,我覺得軍訓就象是“五味瓶”,充滿了酸、甜、苦、辣、鹹。

早上,當同學們在教室集合時,大家都有說有笑,根本沒有料到軍訓的苦和累。到了軍訓開始的時候了,第一項便是“站軍姿”。站軍姿的要領是“挺胸收腹,雙手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前方……”。教官一遍又一遍地重複着,還幫助我們糾正動作。在操場上,火辣辣的太陽像一盆傾倒下來的烈火一樣烤着我們。這麼熱,還不能擦汗,真是苦死了。

可我想到,軍訓不就是爲了培養我們遵守紀律,勇於克服困難的品質嗎?想到這些,我便有了與炎熱對抗的.力量。

下午的時候,天陰了下來不用擔心太陽曬了。可是這時候一些令人討厭的小生物又“大駕光臨”了。這些小蟲子在眼前飛來飛去,時不時地還落在臉上,奇癢難忍,我恨不得把它們一掌都拍死。臉上不舒服,腳下也痠疼的厲害。可教官要求我們紋絲不動,保持站姿。

我知道,這是再培養和考驗我們是否有毅力、是否有意志,不被外界的因素干擾,不被前進道路上的困難難倒。

軍訓中,我們還練習了“稍息、立下”,“向左、向右看齊”,“齊步走、正步走”,“三面轉法”等隊列動作。每一個動作都會讓我想到紀律、約束、堅持這些詞彙。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軍訓是爲了讓我們像軍人一樣,不怕苦、不怕累,養成勇於克服困難、永不退縮的精神,用這種精神來對待今後的學習。充滿激情,永不放棄,心懷集體,就一定會取得成功。

感謝軍訓,它讓我懂得了許多,感悟了許多。

初中日記 篇5

在地球的歷史上,很多“大事件”塑造和改變了地球:來自太空的岩石撞擊,熔化了地表;地殼板塊漂移,改變了海洋和陸地的格局;火山爆發影響地球大氣層的狀態,導致氣溫時高時低;地球上孕育出生命,同時它們又改變了地球……

所有這些“大事件”都在地球的岩石中留下了痕跡,把岩層變得像一本“日記”。日記中的“文字”包括地質學上的改變,也包括植物、動物和其他生物體形成的化石。這些化石告訴人們,某一地質時期地球上的氣候是怎樣的,後來又發生了怎樣的改變。設法讀懂這本大自然留下的日記,我們纔多多少少地知道一些發生在遙遠過去的“大事件”。

地球進入“人類世”了嗎?

這本地球“日記”是不完整的,只有一部分“頁面”保留了下來,其他則消失於侵蝕、地殼板塊運動和造山運動中了,但科學家們還是大致讀懂了這本殘缺的“日記”。地球“日記”的時間跨度大約爲45.4億年,人們稱之爲“地質年代”,地質年代又被一層層地分爲更小的時間單位,如宙、代、紀、世、期、時等。

不論是參天大樹還是微生物,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在改變着地球。然而,當人類這個物種出現以後,其對地球的影響力如此之大,遠超其他一切物種,因爲人類能掌握科技這種改變地球的全新手段。一些科學家認爲,由於人類成爲影響地球環境的主要力量,地球也因此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地質時代――“人類世”(Anthropocene)。

“人類世”這個詞最早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是美國密歇根大學地質學家尤金?斯托莫率先提出的。到了20xx年,由於德國化學家保羅?克魯岑的努力,這個詞變得爲大衆所熟知了。假若人類的影響將地球帶進了“人類世”的新時代,那麼“人類世”就應接在全新世之後。全新世開始於11700年前,它標誌着最近一次冰期的結束。

氣溫反常,不降反升

冰期是一種週期性出現的地質時期。通常情況下,地球接受太陽的熱量是恆定的,但在有些年份,季節間的反差會變小。例如一個溼潤的冬季帶來更多的水分並降下更多的雪,白色的雪反射更多的陽光,造成溫度進一步下降。假若接下來的夏季又很涼爽,積雪來不及完全消融就進入下一輪冬季。如此一來,氣溫便年復一年地降下去,地球終於跌進了寒冷的冰期,它可以持續很長時間,直到另外一次大的氣候變化重新將氣候拉回溫暖的時期。

這種氣候週期性變化是怎麼引起的呢?原來,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一個橢圓,而地球自轉的軸也有一個傾斜。在地球公轉的時候,北極點有一半時間偏向太陽,這時北半球就在經歷以夏天爲代表的溫暖季節;而剩下的半年,北極點轉向偏離太陽,這時就是南半球的夏天了。然而地球自轉軸的傾斜度和地球繞太陽公轉時軌道的偏心率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們在週期性地發生着變化。在某段時期,當地球在離太陽最遠的軌道上運行時,北半球會恰好進入夏天,這時的夏天就並不那麼熱了,雪和冰來不及融化,氣溫容易周而復始地降下去,下一個冰期就會到來。我們的地球目前正好處在這樣的情況,然而氣溫卻並沒有降低,反而升高了。這是爲什麼呢?

大氣與海洋的影響

爲了弄清地球大氣的化學組成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科學家們需要從世界各地採集大氣樣本,這項工作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負責實施。每隔幾天,一些裝有大氣樣本的燒瓶便被送到實驗室裏,科學家們要分析每份大氣樣本中的近50種化學成份。研究小組負責人科爾姆?斯威利是一位地球生物化學家,他要研究生物和環境之間存在着怎樣的交互作用,爲此,他和他的研究小組需要認真測量這些大氣樣本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由於二氧化碳能鎖住大氣中的熱量,所以它被稱爲溫室氣體。溫室氣體對地球上的生物非常重要,沒有它,地球上的平均氣溫將低至零下18℃,而不是現在的15℃。

現在的問題是,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水平飆升得太快了。從工來革命到現在,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長超過了40%。其結果是,地球上的平均氣溫自1750年以來上升了接近1℃。

問題還不僅僅表現在大氣中,因爲在人類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中,有三分之一是被海洋吸收掉了。海洋的這個作用有效遏制了氣候變暖,然而這是付出了代價的,因爲二氧化碳也傷害了一些海洋生物。當二氧化碳溶解在了水中,它們和水分子發生反應生成碳酸,海洋變得酸化。假若海水的酸度過高,海洋生物的貝殼和骨骼就會受到損害。

有孔蟲滅絕之謎

在海洋中,碳酸能分解一種物質――碳酸鈣,碳酸鈣是一些海洋動物,例如珊瑚和蛤蜊所不可缺少的,它們用這種物質製造自己的殼。碳酸鈣還爲另外一種很小的有機體――有孔蟲提供製造殼的材料,有孔蟲是一種古老的原生生物,5億多年前就出現在了海洋中,至今種羣興盛,類型繁多。作爲一種原生生物,多數人甚至沒有意識到有孔蟲的存在。然而,它們非常重要,居於海洋食物鏈的底端。當海水中的酸度增強,有孔蟲和其他有殼的生物體便很難找到製造殼的材料,於是,不僅僅是有孔蟲,整個海洋的生態便都因底層食物鏈的斷裂而處在了危急之中。

大約5600萬年前,類似的事情已經發生過一次。當時,大氣中出現了高濃度的二氧化碳,其水平超過現在的兩倍,這種情況不僅把當時的地球拉回到了溫暖的狀態,還使海水嚴重酸化,很多有孔蟲類的殼都被海水溶解了。

爲了收集證據以證明這一觀點,美國耶魯大學的古海洋學家埃倫?托馬斯和她的同事們在全球多個地方進行海底鑽探,以獲取海底深處的岩石樣本。這些樣本像管子一樣長達好幾百米,裏面充滿了化石和沉積物,它們記載了地球的歷史。 科學家們發現,絕大多數樣本的“頁面”都包含大量有孔蟲的殼的化石,這些有孔蟲生活在海洋裏,它們死後沉積下來,一層一層地堆積在海底。然而,在相當於5600萬年前的一段樣本中,情況就很不一樣了。這段異樣地層的時間跨度只有5000~10000年,裏面幾乎沒有什麼化石,只有單調的泥土。在那段時間裏,生活在海洋底部的有孔蟲,有一半的種類都滅絕了。儘管5000~10000年聽起來很長久,但從地質年代的跨度看,那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裏,這些生物消失得如此突然,所以科學家們將它定性爲一次“滅絕事件”。

下一次“滅絕事件”在所難免?

托馬斯發現,那次“滅絕事件”並沒有使生活在接近海洋表層的'有孔蟲遭至同樣的厄運,這可能是因爲當時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和海洋的速度並不是太快,給了海洋上層海水以循環的時間,絕大多數碳酸最後進入到深層海水裏,給生活在那裏的生物以沉重打擊。

5600萬年前,二氧化碳濃度的飆升是在幾千年的時間跨度中完成的。而今,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水平會在兩三百年的時間跨度中飛快地增長,這樣一來,由於海水極爲迅速地吸收溫室氣體,海洋酸化就沒有時間轉移到海水深處了,即使在海洋接近表層的地方,有孔蟲也很難倖免了,而海洋表層有孔蟲的喪失又將沉重地打擊整個海洋食物鏈,接下來,又一個“滅絕事件”便在所難免了。

也許幾千年或者更長一段時間後,這次事件會在地層中留下痕跡,就像5600萬年前的那次“滅絕事件”一樣,然而這次的“痕跡”是人類的活動造成的,這便是主張地球進入“人類世”這一觀點的科學家們所提出的理由。

不過反對的聲音也是同樣存在的。有科學家認爲,儘管人類在深刻地影響着地球,但人類的情況並非是獨一無二的。以植物爲例,植物釋放氧氣,更徹底地改變了陸地、大氣和水,但人們並沒有在地質年代中命名一個“植物世”。

其實,人類行爲給地球帶來衝擊並不只表現於工業革命以後,而是貫穿了整個人類社會,大約開始於5萬年前。人們注意到,有好幾百種動物和鳥類的消失都與人類的活動有關。對古生物化石的研究也表明,澳大利亞、馬達加斯加和北美大陸的一些大型動物的滅絕也與人類的出現存在關聯。有人認爲,地球正在經歷一次生物大滅絕,這是生命史上的第六次大滅絕,它就肇因於人類的到來。

所以,儘管地球是否進入了“人類世”在目前還是一個正在爭論的問題,但科學家們都同意,這個詞的出現是有警示作用的,它在告誡人們,人類是到了約束自己行爲的時候了。

初中日記 篇6

表姐用ipad記錄下了翠華山多變的“樣子”——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翠華山的樣子也就不同。這邊看的像是駱駝,那邊看的又像兩個人……翠華山被鬱郁蒼蒼的`植物與樹林覆蓋,綠意盎然,一派明媚的生機。

我小心翼翼地扶着岩石,一步一步走着。我現在完全可以鳥瞰整個天池和農家樂了,人就像一個個黑色的小點,慢慢移動着。

上了山,便到了農家樂。我們經過農家樂,攀登了一段險峻的“天梯”,到了我期盼已久的冰風洞。冰風洞的入口是一個類似破敗廟宇的入口,上面寫着一行毛筆大字:請勿觸碰岩石。裏面黑漆漆一片,石階幾近呈垂直狀,四周的岩石都向我擠來,壓迫感油然而生。我小心翼翼地垂下頭,四周的冷氣朝我襲來。後面的表姐推了推我,我差點滑倒,情急之下扶住岩石——鐘乳石很涼,披着一層薄濛濛的水氣,手感舒服極了。“喀嚓”一聲,我把這幅“岩石圖”裝進了手機。

冰風洞有零下三度之冷,有冰常年不化,裏面哈一口氣都能看見霧氣,初次到來,覺得一切都那麼有趣。植物蜿蜒盤旋在某些石崖上,下面便是深淵,深淵裏石窟奇石應有盡有,石縫間的植物傲然挺立……

出洞後,便回到了天池。天池的水依舊碧綠,繚繞着幾絲濃霧,在霧靄中顯得更加夢幻與不真實。碧綠的鏡子盪漾着微風,我們都陶醉於這美麗的景色之中。我詩性大發,編了一首蹩腳的詩:綠水襯蘭草,池中風舞蹈;鱒魚戲微波,只怕把景擾。霧靄半空飄,雨滴落悄悄;半山矗寺廟,山路險峻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