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有沒有人教版初一下冊第9課《土地的誓言》的教案?

有沒有人教版初一下冊第9課《土地的誓言》的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3W 次

教學目標

有沒有人教版初一下冊第9課《土地的誓言》的教案?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具有激情的語言。

3、培養、強化學生熱愛故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具有激情的語言。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同學們,假如有一天,你因爲某種原因被迫離開了生你、養你的故土,你的心情會怎樣?

指名說說自己的想法。

2、是啊,面對生我們養我們的故土,我們怎能不爲之動容。然而,九一八事變之後,當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着祖國東北大地的時候,無數的東北同胞被迫背井離鄉,遠離故土家園。試想,他們是懷着怎樣的家仇國恨與思念之情?今天,我們就來感受一下東北同胞當時的心情。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學生邊聽老師邊講: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炸燬南滿鐵路柳條湖段路軌,反誣中國軍隊所爲,炮轟東北軍駐地,攻佔瀋陽由於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東北三省淪亡;國民政府把解決中日衝突的希望寄予國聯,但國聯卻力圖通過“國際合作”使東北成爲帝國主義各國的殖民地。這使國民政府的希望落空;事變後,中日民族矛盾開始向主要矛盾地位上升;事變開始打破了帝國主義列強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均勢,加深了英美等帝國主義國家與日本的矛盾。東北三省的人民,身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重大山壓迫,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東北人民被迫背井離鄉,離開了生他們、養他們的故土而四處流浪。他們多麼希望早日能重返故園。於是,他們面對着東北土地發出誓言。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

板書課題——土地的誓言

3、質疑:看了課題後,你有沒有什麼話要說呢?根據學生的回答後補充:(課題應該理解爲面對土地發出的誓言,而不能理解成土地自身發出的誓言。)

二、範讀課文。

1、同學們,說了這麼久,到底作者對土地發出了什麼誓言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課文朗讀。學生按要求聽讀。

(要求)a.感受作者所蘊涵的情感。

b注意人家朗讀時對語氣、語速、重音等的把握和處理。

c畫出自己深受觸動的句子或詞語。

2、聽完後問:同學們,聽完這篇課文,結合歷史背景,你有什麼感受呢?(我感受到了東北人民十分熱愛他們的家鄉;我感受到了東北人們十分希望重返故園……)

三、初讀課文,學習字詞,整體感受。

1、學生朗讀課文,進一步感受文章中的情感。要求:流暢、準確、自學生字新詞,藉助註釋和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並儘量讀出剛纔自己所體悟到的情感。

2、檢查自學情況。

a檢查字詞自學情況。

指名注音:

熾()痛 嗥()鳴 斑斕() 怪誕() 亙()古

默契() 田壟() 蚱蜢()() 污穢()

解釋詞語:熾痛 嗥鳴 斕語 亙古 污穢 默契

b指名分段朗讀,學生評價。

3、同學們,初讀課文後,你又有什麼感受呢?誰來講一講。

四、研讀課文,品析語句。

1、出示問題,自主探究。

問題一:文中哪些句子或詞語最能表達作者的情感?深情地朗讀這些句子並談談你的理解和體會。

問題二:作者是運用了哪些手段把自己對故鄉的這種感情表達出來的?請舉例說明。

2、學生精讀課文,進行語言品味,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明確:

問題一:我心裏懷着熾痛的熱愛

我無時無刻不聽見。。。。。。我無時無刻不聽見它召喚我回去。

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濫着一種熱情。

在那 田壟裏埋葬過我的歡笑。

……

問題二:

(1)運用大量富於鮮明感情色彩的詞語,直接抒發感情。

(2)運用排比、比喻修辭表達加強情感的衝擊力。(如:“當我躺在土地上的時候,。。。。。。怪誕的狂風”;“當我想起故鄉的時候,。。。。。。噴涌着血液一樣”;在春天,。。。。。。多麼豐饒”等句子。)

(3)人稱的恰當運用。(先用第三人稱“她”而不用“它”,隱含將土地比作“母親”的意思;隨着情感的越趨激盪,作者又將她改成第二人稱“你”,直接傾訴對故土的感情,顯得直接而迫切,產生了強烈的抒情效果。)

3、再次朗讀課文,運用朗讀的技巧來表達自己對課文情感的把握。

五、精讀課文,揣摩特殊詞語的用法。

(1)“我有時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還是跳動的,我的心還在噴涌着熱血,因爲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濫着一種熱情。”

(2)“在那田壟裏埋葬過我的歡笑,在那稻顆上我捉過蚱蜢,在那沉重的鎬頭上留着我的手印。”

問:作者爲什麼不用“飄蕩着我的歡笑,迴響着我的歡笑”之類的詞語呢?

(3)學生討論後學法總結指導

這兩個詞語的運用都逾越了常規。對於這些特殊的用法,應從以下兩方面求解:

A、明確該詞的本意;

B、分析該詞所處的語境。

(4)最後讓學生在本意和語境間可以發現詞語的具體確切含義。

六、拓展延伸。

1、同學們,“九一八”事蹟已經過去了七十多年,有人說,它已經成爲歷史?可它真正已經成爲歷史了嗎?你能發表一下你的看法嗎?

2、你積累到了哪些愛國的名言、詩句?能給大家推薦幾條嗎?

板書設計:

土地的誓言

運用大量富於鮮明感情色彩的詞語,直接抒發感情。

運用排比、比喻修辭表達加強情感的衝擊力。

人稱的恰當運用。

表達了作者飽滿、深沉的愛國熱情。

課後反思:學習本文後,學生最好能夠增加一些愛國詩句的積累。學生不喜歡抄寫詩句。可在課堂上沒能想出更好的辦法。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還得動腦筋。

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揣摩、品味本文激情昂揚的語言

培養、強化學生熱愛故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揣摩、品味語言

教法:

點撥法、情感感染法、談話法

學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設計:

一、 素材準備

1、 交待主題:圍繞“外敵入侵、人民流離失所”的主題來收集相關資料

2、 活動佈置:

教師準備:影視歌曲《松花江上》、“九一八”歷史事件的視頻錄像、東北的相關相片

學生準備:作者相關資料;中國近代史上國破家亡的事例;美國“九一一”事件的相關信息

二、 教學過程:

(一) 屏氣凝神聽誓言

學生交流準備的素材,教師出示媒體素材,由“九一八”及歌曲《松花江上》引出對本文作者和背景的介紹,之後讓學生談初步感受,教師激情過渡----------聽誓言:

錄音播放課文朗讀,同時提出要求:

a整理字詞積累卡;

b結合文章內容概括本文:作者對着的土地發出的誓言。

學生交流,教師補充。

(二) 酣暢淋漓品誓言

學生有感情的`朗讀,進一步感受作者發出的誓言,並提出具體要求:

(1)結合課文內容及自己對東北的瞭解,自由交流“東北印象”,然後教師課件展示以“東北印象”爲主題的圖片。藉此進一步把握作者對故土的激情所產生的基礎,同時爲自主學習創設一個“暢所欲言”的環境與氣氛。

(1) 劃出自己深受觸動的詞語和句子

(2) 劃出文中飽含深情的句子

(3) 劃出自己有疑問的句子

學生交流上述問題,師適時點撥,並提出學生未能提出和解決的問題。例如:爲什麼文章開始用“關東大地”,後來用“她”來稱呼,而到了後來卻又改口說“土地、原野,我的家鄉,你必須被解放,你必須站立”等

(三) 聲情並茂讀誓言

在品味語言的基礎上,學生結合朗讀磁帶總結朗讀提示,可以從“語速、語氣、語調、感情、停頓”等方面根據自己的感受和體悟,選擇相應的段落進行朗讀

(1) 學生朗讀體驗

(2) 在學生朗讀的基礎上,老師結合特殊句式:排比句式、斷句進行朗讀指導。

(四) 蕩氣迴腸宣誓言

在學生激情朗讀後,師與生面對面會談:

(1) 作者對土地持一種什麼態度、情懷?

(2) 角色轉換:假如你是作者,請用一舉富於激情的話表示對心中熱土、對祖國的情懷

(3) 從本篇文章中,我們不難看出作者對土地深刻的眷戀,源於對祖國深深的熱愛,在文壇上不乏許多表達對祖國熱愛之情的章篇,同學們的資料庫中還有那些名家名篇------

結合以上的交流,讓學生用文字,宣傳廣告等多種形式對祖國莊嚴宣誓-------

文章拓展:

課件出示艾青的詩《我愛這土地》

資料整合平臺:

推薦名家作品:秦牧和艾青的作品

自讀課本24課《血字》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具有激情的語言。

3、培養、強化學生熱愛故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具有激情的語言。

課時安排:一課時

自學內容:

1、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朗讀課文,整體把握作者情感。

3、品析課文中有激情的語言。

教學內容:

一、創設意境,導入新課

簡介本文寫作背景,讓學生看“九一八事變”錄像片斷,重點在難民逃亡的場景。播放《在松花江上》歌曲,進一步渲染氛圍

二、整體感知,體會情感

1、範讀課文。①解決字詞,以做到準確朗讀課文。②找出作者面對土地發出的誓言

2、以典型段落爲例,指導學生體會文中作者表達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讀,進一步感受作者對故鄉的一片赤子之情。(要求:流暢、準確、並儘量讀出剛纔自己體會出的情感。)

3、配樂朗讀,注意朗讀時對語氣,語速、重音,情感等把握和處理。

4、感受文中作者所蘊涵的情感,畫出讓你感動的句子和詞語來。

5、學生根據朗讀要求,自由朗讀。

三、理解、探究

品讀課文,讓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探究。畫出自己深受觸動的句子或詞語;談談你的理解和體會並深情地朗讀或背誦這些句子。學生互評,老師指導。

A、認真閱讀“當我躺在土地上的時候。。。。。。原野上怪誕的狂風”一段,思考,作者列舉了哪些東北特有的景色、物產?作者用了大量的詞語形容東北地區的種種事物,你覺得哪些詞語用的好,能夠引起你豐富的想象?

B、深入思考:課文總共只有兩個段落,這兩段在內容上和結構上有什麼異同?學生討論,教師明確

結構相同,都是先直接抒發對故鄉的思念之情,然後回憶,最後再直接抒情。

內容上都是對故鄉的回憶和描繪,但回憶中選取的景物不同。

C、找出課文中用語別緻的句子,並說明別緻什麼地方?

“我有時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還是跳動的,我的心還在噴涌着熱血,因爲我深沉感到它在泛濫着一種熱情。”

句中的“氾濫”可否換爲“擁有”、“充滿”這類詞語?

“在那田壟裏埋葬過我的歡笑,在那稻顆上我捉過蚱蜢,在那沉重的鎬頭上留着我的手印。”

爲什麼不用“飄蕩”或“迴響”過“我的歡笑”之類語句,而用“埋葬”呢?

分析探究,引導學生感受創造的優美意境中飽含的真情,體會作者在字裏行間積蘊的激情以及產生的強烈衝擊力。

前後兩段文字在表現感情上的異同:即都表達了對故鄉的真摯熱愛和深切懷念,但後段在懷念中卻暗含着憂傷與憤怒,

品味“紅紅的臉龐,黑玉的眼睛”“狐仙姑深夜的讕語,原野上怪誕的狂風”這些詞語所表達的意境。

你覺得文章中那些詞語寫的最富有感情,最能打動你?找出來,有感情朗讀,並且積累下來。

四、拓展延伸

1、配《在松花江上》音樂,小聲朗誦第二部分,加深對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

2、以《我愛這土地》寫一段話,增強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五、課堂小結

1、人稱變化具有強烈的抒情效果

2、大量運用排比,增強語勢

3、移情於物,表達自己思念故鄉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