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範文(通用51篇)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範文(通用5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範文(通用51篇)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1

每個人的家鄉都有自己特殊的風俗,當然,我的家鄉也不例外,我的.家鄉的風俗是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族傳統的祭祀活動。每到這天,牧民們都要成羣結隊地前往敖包祭祀,他們要在敖包上安放佛像,豎立經幡,並將牛羊肉、奶食品等一起供奉在敖包前。然後,喇嘛們開始焚香燃燈,誦經唸咒,乞求神靈保佑,羣衆們則從左向右圍着敖包轉三圈,希望迎來豐收年。

敖包是蒙古語,意義堆子或鼓包。敖包通常設在高山或丘陵上,因爲他們認爲高大雄偉的山上,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敖包是用石頭堆成一座圓錐形的實心塔,頂端插着一根長杆,杆頭上繫着牲畜毛角和經文布條,四面放着燒柏香的墊腳石;在敖包旁邊還插滿樹枝,供有整羊、馬奶酒、黃油和奶酪等等。祭祀時,在古代,由薩滿教巫師擊鼓唸咒,膜拜祈禱;在近代,由喇嘛們焚香燃燈,頌詞唸經。

正因爲有了各個地區不同的風俗習慣,纔有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我們一定要好好傳承下來。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2

世上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而我的家鄉,就有它自己獨特的風俗。

就先說除夕夜吧!在這個不平常的夜晚,小孩子們可以打着燈籠,到處去玩。不僅是小孩出來玩,有的大人也會忍不住出來玩呢!大人小孩都在街上放爆竹,那場面,好不熱鬧!

除夕過完,第二天便到了大年初一,這一天,連着大年初二、大年初三,全家人都等於放假了。對了,這三天還不許動針線、剪刀呢!聽那些年老的人說,這是爲了勞累了一年的婦女們放了三天假。可見這是多麼公平!大年初一這一天,大人們就領着小孩去長輩家拜年,拜完年,長輩們會發紅包的!這紅寶是給小孩子們的.,小孩子們可以自己攢起來,自己支配,比如買點書了,買點文具了。對了,這一天,大家還得放鞭炮呢!有興趣的人們還可以在家裏打開VCD,插上話筒,盡情的唱一番。

到了元宵節之後,也就是正月十五,小孩子們可以買元宵,到晚上煮元宵吃。哦,對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還得點蠟燭呢!家家都點,屋裏,院子裏,還有大門外面,都點上了蠟燭,從外面看,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一樣。

正月十五過後,就是十六啦,要開學和工作啦,人們有各忙各的去了。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3

“離家三裏遠,別是一鄉風。”我國幅員遼闊,民族衆多,各地風俗也有所不同。

什麼吃餃子,放鞭炮,吃小菜,煮粥啦,等等。都爲過年時各地風俗習慣。

河南鎮平,是一個稍微有些跟不上時代的地方,但這卻完好的保留了它的古色古香。這個被綠色植物覆蓋的城市,第一次,便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在這個古老的村莊內,飄出了過年的味道。

在茫茫無邊的田地中,矗立着一個墓碑,那就是整個田地的`起源——我們的祖先。在田地中,他就如此安詳地望着自己的田地,慢慢成長。太陽落下,但鞭炮聲卻仍舊如此,夜中的村子點上了一把火,順着小道,我們來到了祖先墓碑之前,草兒們雨後那獨有的清香撲面而來。我們一行人無論男女老少,統統站在了墳墓之前。在這安靜的田地上放起了鞭炮,這是爲了告訴祖先們,我們過年啦!一把格外明亮的火,燒在了墓前的一堆堆紙錢之上。

通過火光,我看見了每一個人臉上寫滿了鄭重。那火在我的眼中,悄悄地滅了,爆竹也放完了,田地上又恢復了安靜。我們在明亮紅火的鞭炮和孩子們的笑聲中享受着幸福與快樂。

村莊,在漸漸退去的鞭炮聲和笑聲中漸漸沉睡了……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4

離家三裏遠,別有一鄉風。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民族衆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習俗。

每年的農曆臘月二十九或三十就是春節,春節是個團圓的日子,家家戶戶包餃子吃團圓飯,吃完年夜飯家長們就會給小孩子發紅包。傳說是爲了壓一個叫歲的神獸,所以又叫壓歲錢。

農曆初一就是春節了,凌晨家家戶戶開大門放鞭炮,寓意日子紅紅火火。男孩子們喜歡放爆竹,聽着砰的一聲,有的膽小的'孩子被嚇了一跳,放爆竹的小孩笑了起來,也有的男孩喜歡把錢用來買些吃的,相比男孩,女孩的小玩意就更多了,勇敢的女孩子會買一些煙花,仙女棒棒。用祭神的香一點,散開火花別提多好看了,還有一些女孩子會買布娃娃等等的小玩意。

而大人呢就會聚在一起喝點小酒,吃點下酒的花生瓜子,有的在一起打牌、打麻將,嘮嘮嗑悠哉悠哉都閒得很。

老人就會去祭祖,上香,有些會和小孩一起去廟會。

春節是代表了新年新氣象,新的一年又開始了,告別了舊的一年。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5

我的家鄉在洛南縣一個安靜、優美的小村莊。因爲遠離城市的喧鬧,這裏的生態環境非常好,空氣很清新,還保留着許多傳統的習俗,我非常喜歡這裏。

每年快過年時,一到臘月村子裏家家戶戶都開始蒸饅頭、包包子,都是自己磨的'面,味道好極了。最好吃的是一種叫“油餜子”的麪食,發好的面,做出特有的造型在油鍋裏一炸,變得金燦燦、圓滾滾的,像一個個金色的元寶,吃了這個“元寶”來年一定大吉大利。

到了除夕夜吃過年夜飯,一家人就圍着火爐開始包餃子,奶奶就會在餃子裏悄悄地放上幾枚硬幣,這裏大年初一早上吃餃子,來慶祝新一年的開始。吃餃子時大家都在試誰的運氣好,奶奶說,吃到硬幣的人來年一定有好運。

整個正月,小村莊都是年味十足,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多的數不清。我喜歡這裏,這兒的習俗真有趣。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6

在我的家鄉莆田,春節有一個特別的風俗,那就是要過兩次年,一次是在大年三十,另外一次是在大年初四,並且初四比大年三十舉辦的更隆重。你知道這是爲什麼呢?

據說,在明代中後期,福建常受倭寇侵犯。明嘉靖四十一年農曆十一月二十九莆田城被倭寇攻陷,並被佔據兩個月之久,直到次年正月二十五,倭寇才退去,出去逃亡的百姓才返回家中,開始掩埋遇害親友屍體。當時年節已過,大家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後,決定在二月初四補過除夕。過年要貼大紅春聯,可是原先探亡時家家戶戶都貼白聯,那怎麼辦呢?於是人們在哀悼親人與吉慶佳節的矛盾中選擇一個折衷的辦法,那就是在剛貼的白聯上覆蓋上大紅春聯,將白聯露出一截,表示心有餘哀。這也是莆田特有的白頭春聯的`由來!

後來,爲了紀念莆田這段悲慘的歷史,莆田老百姓除了和以往一樣在農曆十二月三十夜過除夕,還約定把農曆二月初四補"做歲"改爲正月初四"做歲",並將稱爲"做大歲",一直延續至今。

這就是我們家鄉過春節的風俗,是不是很特別。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幸福在當下,更要努力在當下!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7

記憶裏,家鄉最熱鬧的節日是冬至,冬至在我的家鄉比春節還要熱鬧、隆重。

冬至,孩子們的第一件大事是買湯圓,有豆沙餡,綠豆餡的,也有表裏如一的白湯圓,第二件大事是買花炮、鞭炮,尤其是男孩子們,什麼“二踢腳”、“竄天猴”都是孩子中的搶手貨,有錢人家還會買火箭禮花,冬至前一天夜裏,要是看見自家陽臺上有人放煙花,那大人們的往往只會笑罵幾句,隨即打住了。

小孩子歡喜,大人們也忙碌,男人們要自己開車或託人進城採購冬至當天要拜神的祭品,女人們則在家中製作各類粿品,還要提防“小老鼠”的偷吃。一些小販抓住商機,在市場邊上賣起了小吃,還有人殺雞宰豬,好不熱鬧。

冬至,終於到了。各家各戶傾巢而出,把滿滿一大桌的魚肉、滷鵝、粿品和豬肉等搬到村子的.廣場上,用來拜“老爺”,冬至一整天,山上的幾座老爺廟都人來人往,香火不絕,還有一個從外邊請來的戲班子,在村內廣場搭臺演潮劇,小孩子們都在自家天台上“幫”大人放鞭炮,鞭炮聲一響,村裏也算是開始準備過年了。

家鄉的冬至,年年都是熱鬧非凡,我們村裏雖不比城裏,卻也要過冬至,而且過得比城裏還熱鬧。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8

春節是在農曆初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春節的習俗有很多!大年三十晚上12點睡可大敞開大門,焚香鳴炮,喜迎春節。春節說的第一句話做的第一件事都講究好彩頭,以翼一年之平安。早餐也是有講究的,比如我們家每年大年初一的`早上,奶奶一定會給我們吃長壽麪和喝一杯粗茶。

早上吃過早飯後,就是焚香拜祖了。祖宗神位前的香爐中,點了輕煙繚繞的長香,紅燭燃起輝煌的亮光,在祖先遺像前,點着香燭,供陳湯糰、糕、餅、肉、飯,等東西。家人銅磬在一聲聲的敲着,瀰漫肅穆的氣氛。長輩帶領男女老幼,男左女右衣冠整齊地站立兩旁,向祖宗神位,焚香點燭,按輩分長次,向祖宗跪拜。跪拜完了以後,爺爺就會,拿出一個大鐵盆,然後再把紙錢,紙折的金元寶和假錢一起放入盆中燃燒。爸爸則是拿了一根長香點燃,然後,拿了一些鞭炮到門口去放,一陣陣鞭炮聲傳來,弟弟妹妹嚇地用手捂起了耳朵。放完鞭炮後還得再拜一次祖宗,但這一次不是跪着,而是站着拜。等紙燃盡時,就是要上酒啦!這也是我們小孩子興的時候,我們幾個小孩兒,一人拿一杯酒,往鐵盆裏,倒嘴裏還要說一句:“老太喝酒。”

由於這次肺炎的緣故,我沒有出去拜訪親戚,就只是在家裏祭拜一下祖宗。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9

端午節的前一天,媽媽就做好糉子。先要準備糉子的餡子,餡子各種各樣,有花生餡的,紅棗餡的,菜餡的,肉餡的;要準備好芭蕉葉子,洗淨葉片,並將它剪成勻稱的葉條。媽媽將糯米蒸熟,將芭蕉葉一卷,放入熟透的糯米飯,用手稍微一壓就粘在一起,拿出花生紅棗菜肉餡兒按入飯糰裏面,隨後纏成一個菱形,用絲線一捆,小小的糉子就在媽媽的手中誕生了。包好的糉子一蒸,取出來就可食用了。撕開葉片,裏面露出白白的`飯糰,還可隱約看到餡兒的微紅。此時的糉子,不但有飯糰的味道,還夾雜着芭蕉葉淡淡的清香。吃在口裏清涼還帶點微微的甘甜,是飯後最好不過的點心。

端午節的早晨,爸爸要趁早去砍那些還掛着晶瑩露珠的艾葉,選出鮮綠的艾葉,掛在門楣上。爸爸說,艾葉越綠,它的氣味就越濃郁,就越能清新空氣。端午節那天,屋子裏瀰漫着奇特的清香。媽媽說待艾葉幹了,可以用開水泡了喝,那樣可驅五毒,治百病。每次端午過後,媽媽就泡一壺,讓全家分着喝。艾葉水雖良藥苦口,可苦澀得難以下嚥,在媽媽面前勉強喝一口,媽媽一轉身我就吐出來。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10

在遼闊無垠的草原上,一直以遊牧爲生的蒙古族,有着一個一年一度盛大的集會——那達慕。

沒來過內蒙古,最大的遺憾莫過於:沒吃過牛肉乾,沒看過那達慕。那達慕一開始只是爲了祭祀山神,路神,也就是祭敖包,後來經過長期發展成爲了現在的那達慕。

由於我生在內蒙古,所以經常領略那達慕的盛況。那達慕那天,商販雲集,吆喝聲四起,我混在人流裏,不斷有人對我微笑,拉着我推銷他們的商品,人們熱情高漲,有許多準備上場的人在場上拉着馬轉來轉去,那天天氣好極了,陽光明媚,萬里無雲,似乎也在爲那達慕的'開展表示祝賀。商鋪出售的商品應有盡有,小到飾品珠寶,大到古董文玩,太陽傘。

可那達慕的高潮不止於此,民族表演,競技,更讓原本就熱情的人羣更加激動。一般的那達慕可以持續三四天,第一天主要是開幕式和民族舞蹈,馬上雜技表演,人們的鼓掌聲一浪高過一浪。

競技同樣很受觀衆喜愛,小夥子們表演賽馬,摔跤,射擊,場上激烈極了,場下也毫不遜色,掌聲四起。場上的運動員英姿颯爽,意氣風發,給人一種蒙古族特有的豪爽感。

總而言之,那達慕是蒙古族特點和文化的表現,也是一種傳遞文化的方式。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11

紅山文化,是指活動在赤峯紅山區以及周邊地區的古老文明,現存大量文物、遺蹟、廢棄的祭壇。而紅山文化節,便是由此延伸而來。

那紅山文化又是怎樣被發現的.呢?一個在山路上走着的農民,遇到了一塊形狀規則,有加工痕跡的石頭,這本不足爲奇,誰知又向前一段距離,遇到了一個石頭擺成的,類似“法陣”的建築,於是,他聯繫了考察人員。考察發現,周圍還有很多附屬的小祭壇,又在周圍發現了一些古飾品,顯然,這附近有過古老文明,但滅絕原因不得而知。

紅山文化,由一個古老文明,化身爲一個節日,走進我們的視野,並融入了許多現代化的、多民族的元素。

節日期間的活動內容有:焰火晚會、紅山文物精華系列展、那達慕盛會、紅山先民遺址大型祭祀活動、紅山文化旅遊紀念品展評活動、紅山文化書畫攝影作品展、紅山文化遺址考察等。

其實,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只要留心、細心瞭解,每個風俗背後都有一個個傳奇的故事。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12

我的家鄉北京過春節有很多習俗,比如:逛廟會、吃元宵、吃月餅等,但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過除夕這一天的習俗。

對聯是除夕那天家家戶戶都要做的事情,對聯是用紅紙做的`,人們相信紅色可以降妖除魔。門上還貼了“福”字,“福”是倒着貼的,寓意是“福”倒(到)了。

除夕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吃餃子。爲驅邪惡、求吉利。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餘。一旦煮爛餃子,不可說“破了”,要改說“掙了”。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到兩碗,寓意是人丁興旺。而不同的餃子餡也代表着各種寓意。比如:韭菜餡餃子代表着長長久久,白菜餡餃子代表以後會發財,吃餃子充滿了節日歡樂氣氛。在我們的家鄉,人們會在餃子裏包棗、花生米、杏仁等。吃到棗意味着新的一年能起早幹活,勤勞致富。吃到花生米,就能長命百歲,不管誰吃到其中哪一種,大家都衷心的祝賀。

除夕那天晚上,家家戶戶都在放煙花。那些煙花可漂亮了,緊接着“砰砰”幾聲,煙花直衝夜空!煙花炸時,猶如一個個正要降落凡間的仙女,在半空中綻放出最美的身姿,像活潑的舞蹈演員,在天上翻跟頭,還有的像鮮紅的彗星拖着長長的尾巴;有的像深紫的葡萄,你擁我擠的……它們是五顏六色的星星,把夜空裝扮得絢麗多彩。

我想除夕不只是吃餃子、貼對聯、看煙花,更是享受傳統節日的風俗帶來的歡樂。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13

餃子,爲春節必不可少的美食。關於它,你又瞭解多少呢?過年包餃子的習俗你知道嗎?

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原名“嬌耳”是我國南陽鄧州人張仲景首先發明作爲藥物。它由餛飩演變而來,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嬌耳”“粉交”之稱。東漢時期的餃子是用麪皮包上一些驅寒的藥材(羊肉、胡椒),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其寓意爲更歲餃子,團圓福祿。

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裏。吃到如有、糖的人來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有些地區的人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徵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徵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徵三陽開泰。

如果說皮餡決定味道,那麼特別的包法會畫龍點睛。用左手拖住一片薄而不破的麪皮,在手掌中顯得小巧玲瓏,插起肉餡包在中央,將倆邊合二爲一,手心空洞用拇指一捏,一隻餃子便由此產生。國人常將硬幣賽進餃子,誰吃出更有好用。

中國人善做、善吃,過年吃餃子就是我們偉大的傑作。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14

我的家鄉在福建穆陽,那裏有很多有趣的風俗。

過年時,我們那邊將敬茶作爲祝福,吉利溫馨的一種希望給予,我們福安有一句茶語:“年初三盅茶,官符藥材無交家。”意思是年初請你喝三杯茶,這一年你就不會因禍與衙門打官司也不會因病和藥店打交道,大年初一我們喝的甜茶,叫“做年茶”,那是用碾碎的.冰糖加上花生和紅棗做的,寓意“嘗甜頭”,還有成婚叫“新婦茶”,出門叫“出行茶”。

大年初一的時候我們都不掃地,說是不吉利。在福建,我們大多都是吃年糕,不吃餃子的,而且新年的第一道菜一定是素菜,之後就是長壽麪,寓意年年長壽,我家鄉的線面可是特產,歷史悠久,至少有680歷史呢,而且一直是手工製作的,經發、捶、擠、搓、拉等九道而成,每次走出家門就能看見門前掛着細而長的線面,密密麻麻的,完全看不見對面的人了。

我家鄉的特產是水蜜桃,在水蜜桃成熟的季節,我們還會在舉辦一年一度的“蜜桃節”。那時候,會在穆陽大橋下的文化廣場舉行,會有很多與水蜜桃有關的活動。

這就是我們穆陽的風俗,你喜歡嗎?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15

我的家鄉是美麗的昌吉,春天萬物復甦,夏天花香四溢,秋天瓜果飄香,冬天大雪紛飛。

在我的家鄉有一個重要的節日,那就是春節,春節是一個很隆重的傳統節日,在那天人們放鞭炮,吃團圓飯,收紅包等。全家人歡聚一堂,別說有多喜慶了。

春節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據說在很久以前,一種叫“年”的怪物,身長九尺、高十丈,像一輛大巴車那麼大,破壞村莊、吃小孩兒。而有一天人們發現年害怕爆竹發出的聲音和紅色,於是每當“年”來破壞村莊時,就用這些來趕走“年”。後來便有了放鞭炮和貼對聯的.習俗。

在年三十晚上,我們一家人歡坐在一起,有說有笑,有的人邊看春晚邊談着趣事,有的人準備着團圓飯,還有一些孩子在雪地裏打雪仗、放鞭炮,讓人感覺到處都有濃濃的年味兒。

春節不僅是節日也是藝術的盛宴,長輩寫對聯、寫福字,紅紙、墨、毛筆無不是藝術的精華,長輩們寫對聯,藝術在紙上停留,一個個字栩栩如生,像一個個小人兒,爲春節又增添了幾分喜慶。

這就是我的家鄉風俗,這不僅是個節日,還是家人團聚的喜悅,是記憶最深的、最珍貴的味道。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16

我的老家在江西,最有年味的還要數做麻餈,很多地方的人們已把傳統美食製作都用機器來取代了,但我們家鄉是傳統的手工工藝,春節前做麻餈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製作麻餈需要的原料有糯米、熟米粉、紅糖等,首先把新鮮的糯米(當年產的)用清水泡一天一夜,一定要泡透,再把溼的糯米放到木蒸籠上蒸熟,然後把蒸熟的糯米倒進大石兜裏,由兩個力氣比較大的人用大米槌反覆捶打成柔韌的糯米餈。

在整個製作過程中,最精彩的就是捶打糯米餈,這個過程只有有經驗的人才能準確的把握住,捶打的太久會使糯米餈粘在石兜上,捶打的時間短糯米餈口感不好,捶打糯米餈很費力,捶打得越久才越有韌性,做出來的'麻餈才更好吃。糯米餈捶打好之後放在乾淨的案板上伴上熟米粉揉成糯米糰,用手把它壓薄,裏面加入芝麻紅糖粉,這樣好吃的麻餈就做好了。

在做麻餈時,大家在一起有說有笑,其樂融融,很有開心過年的氣氛,想要製作出好吃又好看的麻餈,要注重心到、手到、眼到。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17

我的家鄉在陝西,那裏風景優美,有許多名聲古蹟,而且盛產酥梨。被稱爲“酥梨之鄉”。

走進鄉里,你彷彿來到了水果世界。一塊塊田裏種滿了果樹和小麥,有桃樹、梨樹、蘋果樹、杏樹、桑樹等等。在田埂上、道路邊、小院中,隨處即可見。

有些人家還在院子裏種一些蔬果,有青菜、辣椒、番茄、苦瓜、草莓、樹莓……。它們依着時令順序成熟,還有些人家在院後種三四分地的麥子。六月過後,後院簡直就是一片金色的海洋。

若是後院有一面老牆,常常會瞧見紅螞蟻和黑螞蟻打架,我們便拿起樹枝將他們分開,或是在夜晚發現在欣賞月光的蠍子。

夏日的傍晚若是你在外散步,準會瞧見老陝人家吃完飯的情景,他們座椅飯菜搬到院子裏,天高地闊地吃起來,油潑辣子香氣四溢,勁道酸爽的油潑面,還有肥瘦相間的肉夾饃……傍晚的`微風輕輕拂過,飯香、菜香飄過了村村落落。香味勾出了我肚子裏的饞蟲。

晚飯過後一家人坐在葡萄架下,沏一壺茶,摘下幾個自家樹上的瓜果,品幾口茶,吃幾個水果,便開始娛樂活動,我們分成兩隊,分別去抓蠍子和金蜣。蠍子的兩個大鰲一張一張的,全身成攻擊形態,像時刻都要發起攻擊。金蜣像一隻迷你怪獸,十分可愛。

老陝人家,不論什麼季節,什麼時候都有一片獨特迷人的景色!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18

從前,每逢清明節,我們一家總會聚在一起吃飯,尤其愛吃青團。上至70歲的外公外婆,下到三四歲的小弟小妹,沒有哪一個不愛吃青團。

青團,顧名思義,就是青色的小圓球,從外觀上看就像是一顆綠色的寶石,圓滾滾,胖乎乎,叫人覺得它可愛。

我們姐妹幾個,在清明節前總會幫着大人做青團,把艾草汁拌進糯米粉中,再包裹進自己喜歡的餡兒,揉成球狀,蒸熟了就可以享用了。我們在做的時候,總忍不住要偷吃幾個。媽媽見了,皺眉道:“咦,怎麼少了幾個青團?”每到這時,我們便躲進屋子裏偷偷地笑。

等青團一上桌,我們便立刻伸手去抓,小弟小妹顧不得吃糖了,哭着要青團。平日裏的什麼淑女優雅,此時早就被我們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只一心想多吃點青團,一隻手上拿着三四個青團,另一隻手還在不停地搶着,等到別的菜都上齊了,我們一個個眼睜睜的望着大人們津津有味地吃着雞鴨魚肉,口水都要流下來了,可是青團已經塞到喉嚨眼了,還能吃得下去嗎?於是便在心裏暗罵自己當初爲什麼要吃那麼多的青團。可是等到來年清明節時,我們見了青團還是會忍不住伸手去搶。

現在的'我,看到街上有賣青團的,便會纏着媽媽給我買,可是等我吃到外面的青團時,卻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19

端午節有包糉子和賽龍舟的風俗。我們淳安縣雖然不賽龍舟,但還總是包糉子吃呢!

對我們淳安來說,糉子不僅在端午節包,在其他時候也包。不過,在端午那天會包多一點,有時吃到明年都不稀奇。

糉子是種吃食,主要由糯米、糉葉、五花肉、棗、慄來做。有時包臘肉香腸,少時還會放紅豆排骨。糉子是從古代屈原跳江之後有的食物。傳說,屈原跳江以後。楚國百姓怕魚把屈原吃了,就包了糉子投進江中,希望魚吃糉子就不吃屈原了。所以,糉子就傳到至今。

我喜歡糉子。不僅僅是因爲糉子的美味,糉子的多樣。還因爲這表達了楚國百姓對屈原的敬愛與讚美。屈原不在了,但糉子卻從兩千多年前,一直傳到今天。

我們家經常包糉子。首先是準備好原料。把肉切塊放鹽和老抽醃漬一個晚上。把綠豆和糯米混合原料基本準備好了。將兩張糉葉捲成一個鬥狀。往其中加糯米,儘可能填滿,放上小塊的'醃肉。蓋上,抓緊,手不能鬆。如果折口太小,還能再加一張糉葉。拿根繩子,要足夠長,首尾相連。把繩子尾巴的那兩股扭在一起,然後開始繞。繞到最後在另外兩個角上打個八字形。最後抽繩首,拉緊就好了。

還有一個步驟,就是品嚐糉子。糉子雖然有點難做,但吃起來卻很美味。單看那樣子,聞聞那香味,就夠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況是,大口大口的吃着,在嘴裏品嚐着人間美味呢!

我相信,家鄉包糉子的風俗,會一茬茬往下傳,直到永永遠遠!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20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一個人的家鄉都有着自己獨有的風俗,而我們家鄉的風俗也與衆不同,獨具特色,處處都彰顯着風俗的獨特魅力。

我的家鄉在淳安,我們這兒的風俗——跳竹馬,是最有代表性的。每年最熱鬧的時候,也就是在春節的時候,家鄉的跳竹馬活動就開始了,這表演我看過幾次,十分隆重,也極具特色。

我印象最大的是,今年的跳竹馬了。那一天是村裏來了藝人們的一天,說是藝人,其實是村裏平時表演的人。

不一會兒,城裏鄉下,不少人們都聚了過來,到了舞臺旁,大家都趕來一睹熱鬧。

隨鞭炮與鑼鼓聲的`響起,竹馬也開始“翩翩起舞”,老幼青壯年們都從各地紛紛的趕了過來。不一會兒,竹馬錶演到了高潮部分,人們不禁歡呼着,鼓起了掌。有些人也想去穿那一身竹馬服,與他們共舞呢!

竹馬演出的地方,在村裏的“毛族廣場”上。表演進行到了最後部分,在後臺的村幹部們居然也加入了大家的表演,有了領導們的加入,我們就更開心了。

竹馬錶演完了,睦劇也隆重的登場了,主要戲目有《南山種麥》、《挑女婿》等,也是十分精彩。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能體現出我們習俗的獨特魅力。我們應該要去保護,傳承這種美好的習俗,讓美好與快樂持續下去。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21

做籺是家鄉春節必不可少的活動,在農曆十二月廿八日這天起家家戶戶開始準備或已經開始做了。“籺”是粵西地區最有特色的一種食品,以高州地區的最爲出名,有點類似北方的餈粑,材料主要有糯米粉、綠豆或黃豆、蝦米仁、花生、木耳、芝麻、香腸或火腿肉、香料等等,做成一個個如半桃子狀的外形,因而又叫它“壽桃籺”,但它風味獨特,食後讓人回味無窮,是本土家居必備的.應節食品。

一大早,奶奶就買好了材料,用蔥、豬肉、香菇、木耳放在鍋裏翻炒,再加上一點蠔油,餡兒就炒好了。這是奶奶煮了一鍋子沸水,倒在糯米粉上,再用手大力地揉,這米粉會越來越有彈性,吃起來也會有嚼勁。一切準備工作做好了,開始做。扯一個小劑子出來,搓圓,壓扁,然後用手凹造型,把皮放在手裏,舀一點剛纔炒好的餡,然後像包餃子一樣,對摺回來,捏緊,這樣就捏好了一個。別看它簡單,也是有講究的:餡一定要放飽滿,不能瘦,要裝多點餡,不然太扁會很難看,但也不能裝得太飽滿,會對摺不回來的,最好放餡兒放得剛剛好,這樣包的纔好看。這就是煮湯籺了。

奶奶除了煮湯籺,還做了一種椰絲花生芝麻餡的甜籺,吃起來甜甜的,這也是小朋友最喜歡吃的,寓意着生活甜甜蜜蜜。

朋友,你喜歡吃籺嗎?歡迎你到高州來!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22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雖普天同慶,可各地的風俗不同。我是泰州人,我們的春節可有趣了!

春節前最重要的是除夕晚上的年夜飯。家裏的三大姑、八大姨,所有的親朋好友都會聚在一起。除非有重要的事,即使身在異鄉,也會趕回來,好聚一場。酒桌上大家互相祝福,人人臉上綻開了打心眼裏的笑容。

泰州人的新年離不開鞭炮,在天剛朦朦朧朧透出一點光亮時,鞭炮聲就已經響徹天空。它成了人們大年初一起牀的鬧鐘。看向窗外,家家戶戶的燈都陸陸續續亮起來,穿新衣,戴新帽,雙手拱起敬菩薩。之後便是全家總動員,每個人都忙得不亦樂乎。白花花的糯米粉,綠油油的餡料,包在一起,下鍋。當聽到“咕嚕咕嚕”的聲音時,早晨的第一道美味—湯圓就出鍋了。願新的一年裏闔家團圓,幸福美滿。

太陽升起,第一縷陽光灑落在大地時,人們更加忙碌起來。人們在家裏紛紛熱情迎接前來拜年的親朋好友。小孩子們總是不約而同地排成一個小隊,挨個兒去拜年,回來時總是收穫滿滿,衣兜裏被揣滿了各種各樣的'甜美的糖果。有些好友相隔雖遠,可情誼深如桃花潭水一般,縱使開幾十分鐘的車,也要去會友拜年。到了下午,電影院便成了人流衆多之處,春節檔的電影,往往會給人帶來歡樂。夜幕降臨之時,更是孩子們最興奮的時候,個個拿出最大最好的煙花,一時間,煙花勝過了月光,在那一刻爲漆黑的天空布上一朵又一朵絢麗的繁花。

春節就這樣短暫而快樂地度過,成爲了一年中最美好的時光。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23

每個人的家鄉應該都有一些特別的風俗。

我的家鄉——華港,是江蘇泰州的一個小鎮。沒錯,這裏有白牆紅瓦,有小橋池塘,可所謂詩情畫意。

我們這春節前最熱鬧的一天就是除夕了,在那一天我們都會去買糖果等一些過年期間要用的東西,而晚上我們則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並喝守歲酒,看春節聯歡晚會。

每次除夕,我都激動得睡不着覺。

大年初一,早上我們會吃湯圓,寓意一家人團團圓圓,平平安安。並且我們裏華人過節日最離不開的就是鞭炮了,在春節期間我醒來都是被鞭炮叫醒的。一吃完早餐,我們小孩子都會不約而同的排成幾個小分隊出去拜年,而我們回來會收穫滿滿,會有許多五彩繽紛的糖果,有巧克力……

春節過後就是元宵節了,我們大家都知道,元宵節就應該吃元宵(湯圓)。我曾經在一次包元宵中問過爸爸:“元宵節爲什麼是吃元宵?”爸爸這樣跟我說道:“吃元宵是從古至今留下來的規矩,我也不知道爲什麼。那你知道元宵爲什麼是圓的嗎?”我說不知道,他又說:“元宵之所以是圓的.,那是因他他寓意一家人團團圓圓,平平安安,知道了嗎?”我恍然大悟,說着說着奶奶已經將煮好的湯圓盛出了鍋。因爲有自己包的,所以感覺這湯圓格外的圓,也格外的甜。

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俗,還有很多,我都非常喜歡。經典永流傳,讓我們把這種習俗傳承下去吧。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24

我的故鄉是福建,我們這裏吃東西很講究,每到初一都要吃餃子。無論在哪裏,還是在哪裏玩,初一必吃餃子。

初一前後,我們家都會散發出一種香味,是餃子!是餃子!跑到廚房裏看見媽媽和奶奶正在把一袋麪粉倒進機器裏,做成麪糰來包餃子。

用刀片把麪糰切成一小團,用擀板棒把麪粉做圓,再把事先準備好的豬肉、蝦仁、青菜,按順序一個一個放進皮裏。過了不久,我們做出了四盤餃子,我往鍋裏放水,等水燒開了,我們一盤盤地放進鍋裏,給它們洗個“熱水澡”,等它們沸騰開來,往鍋裏倒水,再次等它沸騰,再往鍋裏倒水,等這次沸騰完,這些白白胖胖的'餃子就能出鍋了。

這些餃子香噴噴的,一出鍋我的眼睛就一直看着,嘴巴不停地流出一點口水。媽媽和奶奶把餃子端到餐桌上,我立馬從廚房裏到外面來,跑到餃子面前,我直接上手拿個豬肉餃子,一放進嘴裏,我小心翼翼地咬開一小口,伴着一股濃濃的豬肉香,在我的嘴裏徘徊,香噴噴的,嚥下肚子,香味在肚子裏流動。“太好吃了。”我一時沒有注意,把豬肉餃子吃的只剩一半。

這時,媽媽來了,驚訝道:“女兒,豬肉都被你吃完了!你這麼能吃,幸好裏面還有豬肉餃子。”我興奮地說道:“我們包的豬肉餃子太好吃了,我一時沒有忍,住就吃了一半。”吃完豬肉餃子,那濃濃豬油香一直在我的胃裏徘徊着,時不時看大人走遠了,就偷偷拿一個放在嘴巴里吃。

因爲喜歡餃子,而愛過年,因爲喜愛餃子,而我們家常常在過年。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25

在我的老家寧海,風俗那叫一個多,數都數不過來。

比如“謝老爺”這個風俗在很久以前就有了,它是用來祭拜祖先的,另外感謝祖先之前一直保護我們,想讓祖先在新的一年繼續保護我們。過程是這樣的:先擺好一桌飯菜(不一定要全熟,但一定要一隻雞),再擺上一桌酒,往家裏大門的方向插三炷香,再燒紙,拜一拜就行了。

還有做麻餈,寧海的麻餈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寧海做的不是紅糖麻餈,而是青麻餈和白麻餈。做青麻餈,首先要準備一盆糯米,煮熟後放入石缸中,再加入青米混在一起,邊加水邊用錘子錘,使它們混合在一起,吹半個小時後放在桌上,撒上松花粉,縮成長條,按成長方形,再用刀一段一段切下來就好了;而做白麻餈就更簡單了,只要去除加青糯米和加松花粉就行了。

鹽蟹,一種等着就能吃的食物,顧名思義,就是用鹽醃製的螃蟹,其做法也很簡單,用鹽把切成塊的死白蟹醃起來就行了。我爸跟我說傳說在古代,一位貴公子想吃蟹,於是他在一家小有名氣的店去吃螃蟹,他說:“小二,給我來一份煮甜蟹。”他還說:“一定要活的!”但那時正是黑夜,螃蟹都死了,但做煮甜蟹要一晚上才行,於是,廚師長就放了幾把糖醃了起來,但那時他放錯了,放成了鹽。第二天,貴公子已經來了,早早地就拿走了還在醃製的鹽蟹。到家後大快朵頤吃了起來,沒想到,用鹽醃製的螃蟹竟然如此好吃,很快全城都知道了鹽蟹。這種鹽蟹也可以避免浪費,也是一種節約的好方法!

舞龍,一種很有技術的表演,一般分兩種,一段和多段。寧海的`是多段龍,可以讓表演更加生動形象有趣。

這就是寧海的一些有趣的風俗了,你家鄉的風俗是什麼呢?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26

年前的二十三號,家家戶戶都要做一件事——祭竈神。

我們家的祭竈神可是一流,這蠟燭不一般,要粗要紅要大,小時候也叫它“紅大管”,在它的面前要放三個紅蘋果,三個橙子和一些祭竈果。這祭竈果,我們家前三天就買好了,到了那天在竈神面前放一大堆祭竈果,祭竈果名不虛傳,有油果、有紫米做的塊、有白米做的塊,而我最愛吃油果,因爲它甜而且脆,好吃的快要飛起來。吃不到它,我的內心就像油煎一樣難受。可我想吃,我只好吃米塊了,沒想到這塊很好吃,又甜又硬。在吃之前要先拜一拜竈神,這樣可以有好運。

在後面幾天還要齋飯。要放幾個紅盆但比一般的`盆子大的多,而我就成了奶奶的得力干將。她放完食物我用剪刀剪紅色的圓圈,要一元大小的,放在食物上。放完便放幾個鐘頭,就能換成菜了。比如魚、芹菜炒豆乾、紅膏熗蟹……我在擺菜,奶奶在側面放筷子。以前我什麼都不懂,亂動椅子,還在屋子裏亂跑,而現在我一點也不敢亂動,生怕惹家人們生氣

吃湯圓可是老多做法了,比如煮、炸、烤。烤可是湯圓的頂峯了,蛋撻的皮包着湯圓,而且烤出來的味道很香,外酥裏嫩,一口下去全是芝麻。

過年習俗各式各樣,可是在家鄉寧波過年那叫一個“五彩斑斕”。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27

過年前最興奮的,也就是趕集,趕着去逛集市。那裏有表演、小吃、酒肉,這就是我們家鄉過年的習俗。

我們家鄉的趕集一般在過年前三天的時候,那天的一大早,街上便擠滿了人,汽車的轟鳴聲、人們的吆喝聲此起彼伏,這時我便會拉着奶奶,提着菜籃子去趕集,雖然只有十幾米,我們卻擠了足足有半個小時。來到市場,哇!好熱鬧啊,每個攤位都擺上了新鮮的菜和肉,盡頭還有個超市,後面就是一個大舞臺,每次都會有表演戲曲、京劇之類的,爺爺奶奶每次都來這兒聽小曲兒,過年甚至還會表演上幾個小品。十分有趣!

我與奶奶買了一大堆新鮮的玩意兒,差不多是下午的三點半,還有二十分鐘演出開始,我和奶奶連忙搶了個座位,與旁邊的王大姨聊了起來。“你孫子真高!”“哪能跟您孫子比啊!”聊了好久,精彩的`表演開始了,首先上場的是隔壁村的陳奶奶,她熱愛京劇已經長達幾十年了!一上臺,就獲得熱烈的掌聲,她唱的可好了,唱得那叫一個字正腔圓!臺下的歡呼聲就沒停止。

精彩的表演很快就結束了,我和奶奶都讚歎這表演真棒!年年趕集,我也年年期盼,這就是我們老家的習俗啊!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28

“來了,上菜嘍!”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獨特的春節,而我最喜歡的還是老家的春節。

清晨,外面雨剛停,清新的空氣撲鼻而來,我深深地打了個哈欠,伸了個懶腰,來到廚房。“來來來,快給竈王拜一下!”我走過去,沒錯,紹興就要拜竈王。紹興不僅拜竈王,還要拜車頭王,希望來年繼續保護我們的'車。

中午,家中來了客人,外婆開始上菜,我擡頭一看,誰這麼調皮,往水裏放了金桔?外公看出了我的不解,哈哈大笑,解釋道:“水裏放金桔是這裏的習俗,寓意我們來年萬事如意。”“哦,原來是這樣!”

“來,吃飯了!”外公端上菜招呼我們,飯桌上菜品十分豐富,有切開的紅膏熗蟹,經過冷藏味道鮮美,入口即化,“紅膏”鮮美無比!還有紹興的梅乾菜扣肉與扎肉,肥而不膩,十分美味!我迫不及待地解開了扎肉上的線,一口咬下去,肥肉與精肉相互碰撞,那濃厚的肉香在我舌尖擴散開去,令人停不住。此時,鯉魚上來了,這鯉魚是現抓現做,這也是我們這的風俗,從後面魚塘捕上了鯉魚現做,味道鮮美,肉質綿綿的。

晚上,我們走在魯迅故里的街上,從書中讀的故事映在我的腦海:孔乙己、阿Q、祥林嫂、閏土……我點了一碗臭豆腐,一邊吃一邊走,不忘回頭看看魯迅故里……

紹興的春節是嚴肅的,是美味的,更是懷念的……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29

我的老家在泉州,每逢春節我腦中浮現的第一個畫面就是一家人一起團圓守歲。

守歲,又稱守歲火、照歲等,其由來已久,是中國重要的民間年俗活動之一,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都驅趕走,期待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在我們家,一吃完晚飯我便激動了起來,連忙把電視頻道切換成中央一套,對我來說春節晚會開始了,守歲才真正開始,守歲開始了,新的一年才真正降臨了。

八點整大家圍坐在客廳茶几旁,茶几上擺滿了堅果、蠶豆和其他各色各樣的小零食,這時候誰也不會覺得春晚主持人的開場過於長,而是津津有味地聽着,除了一些貪嘴的小猴子,眼睛不禁瞟向桌上的花花綠綠、多種多樣的零食,每個人的臉上都溢着笑容。隨着“春節聯歡晚會現在開始”的`聲音,“啪啪啪……”,客廳裏也響起了一陣熱烈的鼓掌聲,連年幼的小弟弟、小妹妹都伸出細嫩白皙的小胖手,認真地鼓起掌來,全家上下都沉浸在新年到來的熱烈與喜悅中。

爆竹的響聲絡繹不絕,可是人人都沒有覺得吵鬧,反而還很享受這種熱鬧的氛圍,煙花在天邊炸開,爆竹噼裏啪啦地響着,我們一家觀看着熱鬧春晚,吃着美味的堅果,聽着喜慶的音樂,還不時轉頭欣賞着在窗外炸開的美麗絢爛的煙火,我不僅感到:“一家人平平安安,和和美美地團聚在一起,纔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

守歲,不只是熬夜跨年,它不只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都驅趕走,也象徵着:只要家人陪伴,有家人鼓勵,一切的“邪瘟病疫”和所有的困難都能夠成功破解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30

春節是我們每家每戶的重要節日,風俗當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了!

“噼噼啪啪……”這個聲音把正在做美夢的我驚醒了。我聽這聲音就知道春節來啦!

在春節裏,年夜飯是必不可少的風俗啦!晚上我在門外,只見媽媽在廚房裏忙得不可開交,汗水淋漓;所謂年夜飯,就是家裏所有人都聚在一起吃自己愛吃的.菜;我像一隻小饞貓一樣,聞着味兒走了進去,走近一看,哇,媽媽真在做聽名字就很美味的“紅燒豬腿!”

首先媽媽先用燙水把它煮一遍,放進盆裏後抹上甜甜的蜂蜜,哇!現在就已經開始流口水啦!然後放進油鍋裏炸一炸,這一下白嫩嫩的豬蹄變成了金燦燦的黃色,現在味道變得更香了!等下做好了還用說嗎?最後媽媽把八角,麻椒,醬油,草果,姜等食材和豬腿一起熬製。過了一會兒,豬腿變了一個好看美味的顏色:棕色讓人看了想吃,肯定吃了之後還想吃口水一直流個不停!

盼呀盼呀……都已經等好久了,怎麼還不吃年夜飯呢?忽然一陣香味飄來,對我這個吃貨來說兩眼都放光了!原來媽媽已經開始上菜了,那豬腿兒出鍋後變得太誘人啦!

我們一家人圍着桌子,每個人都互相對家人說着祝福溶,年味十足!

當然在春節裏不止有年夜飯,這個風俗還有很多,比如:猜燈謎,貼對聯等等有很多你最喜歡哪一個風俗呢?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31

除夕,這個並不陌生的名字,雖然只有兩個字,但寓意不小呢。

聽爸爸講,傳說,有一個怪獸,人們管這怪獸叫作“夕”,夕每年的最後一個夜晚就會出沒,去偷吃人們的食物,還會把人弄傷,所以人們都很害怕它。但是,這個怪獸有兩個缺點,一是怕紅色的東西,二是怕巨大的響聲,這讓一個村民想出了辦法:貼春聯,放鞭炮。在門口兩邊貼上紅紅的春聯,門前還擺了幾根碩大的紅鞭炮,等到除夕的.夜晚,家家戶戶都把鞭炮燃放,然後來到屋子裏吃團圓飯,這樣夕就會害怕,也不敢擅自去傷害別人了。而這天就叫除夕,把夕除掉嘛,去迎接新的一年。

現在也是一樣,一到除夕,家家都會掛起紅燈籠,貼上春聯和放爆竹,只是因爲空氣污染的原因,不能再去燃放了。但也少不了過春節的氣氛:吃年夜飯。大清早,人們就來到集市上購買新鮮的食物,爲晚上的年夜飯準備的,再順便給孩子買些雜拌兒就趕緊回家了。眨眼的功夫就會到晚上,得趕快預備好才行啊。

一擦黑兒,大家就都團聚在家裏吃年夜飯,不亦樂乎,別提有多開心了。門口亮着紅燈籠,貼着春聯,多麼有年味兒。

吃過豐盛的年夜飯,有的人會去串串門,玩一玩,小孩子有的會睡覺,但大孩子們可睡不着,要守歲。

除夕,就是把舊的一年,包括煩惱、傷心、憂慮、焦急通通都丟掉,在新的一年裏取得更大的收穫!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32

一到過年的前幾天,老家的村莊裏總是熱鬧非凡,因爲大家都聚集在一戶人家裏,準備輪流打餈粑。

奶奶排到最後,所以前面我只在別人家看看做法,偶爾幫一點小忙,步驟還挺簡單:把蒸了五到六個小時的糯米倒入一個很大的石窩子裏,請村裏的二到三個壯漢,分別拿着又粗又長的木棍,一般都是兩個人砸,因爲這樣更有序,有時嘴裏還唱着歌,特別有氣氛。當糯米砸到沒有一顆糯米的時候,就可以不砸了,這下糯米,可不粘石頭,全粘到木棍上了,一個奶奶用繩子將粘在棍子上的糯米弄到了一個裝很多面粉的框子裏,這下,上面粘了麪粉的`糯米糰算是被征服了,不再那麼粘了。現在開始分工啦!一人把糯米糰分成幾個小團,要均勻,再請幾個人,把小團放入模具中,也可以在把小糰子放進模具之前,先放鬆柏葉,這樣正吉祥,這小糰子必須要非常用力壓。這樣纔能有印子出來,最後在餈粑的正中間點上可以吃的顏料,餈粑便做好了。

剛打出來的餈粑可以生吃,也可以用糖煎餈粑,煎到焦黃就可以吃了,一口下去,甜甜的,香香的,這可是過年的時候,我最愛吃的美食,不僅是我們家的大人還是小孩,別人家的大人還是小孩都特別愛,最愛的還是糖煎餈粑。

這餈粑,象徵着團團圓圓,也代表甜蜜的生活,吃着餈粑,我覺得我自己好幸福!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3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自古以來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每家每戶都會按照當地的習俗去吃年夜飯、守歲、拜年。而我認爲最好玩、最有趣的事就是貼春聯。

春聯,據說是起源於古代的桃符,最初的用意是保安的,但是由於時代轉變,才漸漸演變成如今我們常見的紅對聯。

大年三十晚上,吃完美味可口的年夜飯,我和爸爸便下樓換上新的對聯。

首先貼首聯,我剛要把膠帶橫七豎八的貼在對聯的前面時,爸爸攔住了我:“不行!這樣貼不僅不美觀,還不牢固,很容易讓春聯掉了。”說完,便拿過我手上的膠帶。那應該怎麼貼才能貼得既牢固又美觀呢?”我疑感不解地着爸爸。只見爸爸雙手拿着膠帶,將有粘性的.一面朝上,用手指把膠帶兩角像包糉子一樣向裏對摺,再粘在對聯反面的一角上,接着又再在其餘三個角上也貼上,再掛在牆上,一個張對聯就貼好了。我好奇地碰了碰,拉了拉,竟然真的沒有掉!我也沒閉着,趕忙把其他對聯都貼好了。最後爸爸拿起福字,準備像以往一樣倒着貼,我馬上說道:“爸爸,今年我們正着貼吧!因爲這樣福字不歪,財源進來嘛!”爸聽了我的話,點了點頭,笑嘻嘻地貼好了福字。

這一次過年,是我最開心的一次過年,因爲,它讓我知道原來貼春聯也有技巧和學問啊!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34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們邵陽的春節也是如此。祭竈神,掃灰塵,殺年豬,打餈粑,煮年根。

從前每家每戶都會養幾頭豬,過年的時候殺一頭來煮年根。現在和以前不一樣啦,農村離養豬的很少,外婆去市場上買了幾十斤豬肉,把豬肉切成大塊,把上面的毛用燒紅的鐵燙乾淨,再殺幾隻雞處理乾淨後,和肉一起放到一口大鍋裏,用柴火煮着。等繞組到可以把筷子插進去後就差不多了。拿一個不鏽鋼的大盆裝着放到堂屋門口,再倒上三杯酒,點上三柱香燒一些紙錢,再放一掛鞭炮。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我不經感嘆,原來的條件艱苦卻不忘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現在經濟條件變好了。我們更要好好學習,讓生活蒸蒸日上。

傳說是因爲以前農耕社會不發達。殺豬殺掉自己養的豬,割肉拿去集市上賣過年的肉,但是當時的人都很貧困,所以只有在一年一度的春節才能吃到肉。固始春年跟流傳下來的傳統民俗是主年庚。

主年庚一定離不開殺年豬,以前每家每戶都會殺年豬,那時的豬養一年只有近百斤,是吃草長大的,所以比現在的.味道要好很多,殺的豬肉用來煮,肉跟豬血都給鄰居們分一碗。年味是真的非常非常的濃。

現如今春節的年味越來越淡,只有一小部分人堅持傳統,大部分把春節當做一個普通的假期,所以我們要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35

在南方,每年端午節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我們會吃糉子、賽龍舟、插艾葉。

每逢端午節,人們都會把房子打掃得乾乾淨淨,在牆角處灑上雄黃酒,用來殺死毒蟲或防蛇。在門旁邊插上艾葉,有滅蟲驅鬼的說法。

傳說,端午節是紀念愛國大詩人屈原的日子。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

那時,楚懷王十分信任屈原。可是楚國的奸臣卻非常討厭他,於是,就在楚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楚懷王就不相信他,後來楚懷王被殺,他兒子楚襄王把屈原下放到江南地區。

屈原懷着悲痛的心情,寫下了《天問》、《九章》、《離騷》等很多詩,後來跳入了汨羅江。人們爲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屍體,就把做的糉子投入江河。

所以,端午節就會包糉子。我們會在端午節頭一天晚上包好,用柴火煮一個晚上,一起牀,便能吃到美味的糉子了。

做糉子的方法很簡單。先拿糉子葉洗乾淨,取出糉子葉一端捲成錐形,再往裏面撒米,小火煮一個晚上就可以了。

端午節又怎能少得了賽龍舟呢?比賽開始前,河面上有兩條龍舟。一隊是紅龍舟,另一對是綠龍舟。隊員橈手意氣風發,一個個勢在必得的'表情。

比賽一開始,船如離弦之箭,在江上飛馳。一時間,鼓聲驚天動地,震耳欲聾。

端午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之一,蘊含着豐富的民俗文化。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36

在我們這,有許多的節日,其中我多最喜歡中秋節。每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平時望見的月亮,今晚的月是無比的圓,就如銀白色的玉盤。

有人說,新月是不怎麼圓的,半月是像飄着一樣的,而圓月是像西子之明眸一樣的。聽說這一晚的月亮,很是神祕、迷離、獨具情調。

如果可以,我願在月中漫步,聽她講古先的傳說;也願靜靜地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爲月光灑在了我身上,這纔是真實的與月共處,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願意在屋中歡飲度着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靜地夜晚,在靜寂地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的美好。

我曾讀過唐人曹鬆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詩句,也曾看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ye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望。也曾聽到過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這首詞的作者是張若虛。

這首詞寫出了作者想到了永恆的'月亮和人世變遷。於是追問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寫出了詩人探索人生的哲理和宇宙奧祕,感懷宇宙永恆生命短暫。但是一個人的生命雖然短暫,可人才輩出無窮無盡,就和永恆的月亮共生於宇宙中。

李白的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寫出瞭望月思鄉的感情,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

中秋節的確是一個賞圓月的日子,又可以吃月餅,又可以賞月,真的是一舉兩得呀!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37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王安石的《元日》,一想到這首詩,我就想到家鄉的春節。

我的家鄉在山東濰坊,這裏的春節很熱鬧,春節的前一兩天,大街上、商店裏、餐館裏全都充滿了年味。大街上都是賣燈籠,春聯的,商店的門上,窗戶上還有許多“福”,店裏面也有許多關於春節的貼紙,餐館和商店一樣,有推出一些五花八門的套餐。

最有年味的地方還是每個人的家裏,我家也不例外,除夕早上我和爸爸貼對聯,貼福字,掛燈籠。還要進行大掃除,乾乾淨淨迎新年的歡樂氣氛。下午就開始準備年夜飯了,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邊吃着美味的年夜飯,還有餃子,吃餃子最有趣了,因爲餃子裏面放着錢,誰吃到錢誰將會在新的一年運氣就好,所以都爭着吃餃子,恨不得一口就能吃到錢的餃子。啊!我吃到了一個帶錢的餃子。晚上八點我們全家一起看春節晚會,隨着新年的鐘聲敲響新的一年到來了。

春節的這一天,一定很早就要起來,穿上新衣服,我和妹妹去給爺爺、奶奶磕頭拜年,他們會給我倆壓歲錢,我們非常高興。整個村子都是噼裏啪啦的鞭炮聲,地上全是鞭炮紙的碎屑,空氣中夾雜着硝煙的`味道。接着,我高高興興的跟着爸爸媽媽到親戚家去拜年,送上美好的祝福,希望大家能夠在新的一年裏萬事如意。

到元宵節又是一個高潮,我們買元宵,買湯圓。這天晚上放煙花的爆竹的很多,聲音震耳欲聾,天空中多了許多五顏六色的花朵,美不勝收。

家鄉的春節是熱鬧的,也是最令人開心的節日。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38

盼呀盼,新年終於到來了。歡樂的氣充盈着我們家,整個家裏的樣子經過一番打掃煥然一新,我寫的'新對聯貼在了門口。當然,來我們家拜年的人也絡繹不絕,這也爲我們家增添了不少喜慶氣氛

不過,我發現一個問題:來我們家拜年的人吃剩的糖紙會四處亂扔,媽媽卻不勸阻。我向媽媽提出了心裏的疑惑,還自告奮勇地去拿掃把。媽媽卻一把拉住:“我不要去掃這些糖紙,這個不能掃!”不能掃地?真是奇怪。我理直氣地反問道:“媽,我們家‘掃房’時不是弄得平乾淨淨嗎?要是這麼個髒樣來待客怎麼能行?”

媽媽語重長地說:“這個就是不能掃,至於爲什麼,你自己上網去查吧!”

於是,我真的去網上找到了答案:原裏糖紙代表着財氣,如果掃出門,就相當於把財氣掃出了門,所以不能掃糖紙。

我還在網上找到了過年的多項禁忌,比如初一不能喝粥,因爲這代表一年四季窮苦,是不吉利的;比如不能吃紅薯,因爲這代表着眼睛會出火毒;比如過年不能吃藥,這個像象徵着這一年會疾病纏身。還有一些言語上的禁忌,例如有船的家庭新年時不可以說“翻”這個字,因爲這會讓船翻掉……

原來,過年也有不少學問,只要你用心發現,就能發現它的樂趣所在。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39

盼呀盼,新年終於到來了。歡樂的氣充盈着我們家,整個家裏的樣子經過一番打掃煥然一新,我寫的新對聯貼在了門口。當然,來我們家拜年的人也絡繹不絕,這也爲我們家增添了不少喜慶氣氛

不過,我發現一個問題:來我們家拜年的人吃剩的`糖紙會四處亂扔,媽媽卻不勸阻。我向媽媽提出了心裏的疑惑,還自告奮勇地去拿掃把。媽媽卻一把拉住:“我不要去掃這些糖紙,這個不能掃!”不能掃地?真是奇怪。我理直氣地反問道:“媽,我們家‘掃房’時不是弄得平乾淨淨嗎?要是這麼個髒樣來待客怎麼能行?”

媽媽語重長地說:“這個就是不能掃,至於爲什麼,你自己上網去查吧!”

於是,我真的去網上找到了答案:原裏糖紙代表着財氣,如果掃出門,就相當於把財氣掃出了門,所以不能掃糖紙。

我還在網上找到了過年的多項禁忌,比如初一不能喝粥,因爲這代表一年四季窮苦,是不吉利的;比如不能吃紅薯,因爲這代表着眼睛會出火毒;比如過年不能吃藥,這個像象徵着這一年會疾病纏身。還有一些言語上的禁忌,例如有船的家庭新年時不可以說“翻”這個字,因爲這會讓船翻掉……

原來,過年也有不少學問,只要你用心發現,就能發現它的樂趣所在。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40

說起我們家鄉的風俗,那可是三天三夜說不完,就拿春節來說吧!

春節,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家鄉人叫大年初一。大年初一這天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裏啪啦的爆竹聲迎新,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讓人感覺到歡愉和吉利。

家鄉的春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吃餃子。爲了驅邪惡,求吉利,餃子要煮的多,必須有餘,飯後內要放上饅頭,必須有餘,意在年年有餘。一旦煮爛餃子,不可以說“破了”,要改說“掙了”,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到兩碗,意在希望人丁興旺,吃餃子充滿了節日的歡樂氣氛,春節餃子是包有硬幣、棗、栗子等,吃到紅棗,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硬幣,寓意新的一年能發大財,不管誰吃到吃到其中的.哪一種,大家都衷心地祝賀。如果小孩吃到錢,家長更是十分高興,認爲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勵以外,還會發紅包,以示祝賀。

我覺得家鄉的習俗蘊含了一個千古不變的含義——希望辛苦了一年的人們能開心的好好休息幾天,調整好心情,再準備開始下一年的奮鬥。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41

端午節的前一天,媽媽就做好糉子。先要準備糉子的餡子,餡子各種各樣,有花生餡的,紅棗餡的,菜餡的,肉餡的;要準備好芭蕉葉子,洗淨葉片,並將它剪成勻稱的葉條。媽媽將糯米蒸熟,將芭蕉葉一卷,放入熟透的糯米飯,用手稍微一壓就粘在一起,拿出花生紅棗菜肉餡兒按入飯糰裏面,隨後纏成一個菱形,用絲線一捆,小小的糉子就在媽媽的手中誕生了。包好的糉子一蒸,取出來就可食用了。撕開葉片,裏面露出白白的'飯糰,還可隱約看到餡兒的微紅。此時的糉子,不但有飯糰的味道,還夾雜着芭蕉葉淡淡的清香。吃在口裏清涼還帶點微微的甘甜,是飯後最好不過的點心。

端午節的早晨,爸爸要趁早去砍那些還掛着晶瑩露珠的艾葉,選出鮮綠的艾葉,掛在門楣上。爸爸說,艾葉越綠,它的氣味就越濃郁,就越能清新空氣。端午節那天,屋子裏瀰漫着奇特的清香。媽媽說待艾葉幹了,可以用開水泡了喝,那樣可驅五毒,治百病。每次端午過後,媽媽就泡一壺,讓全家分着喝。艾葉水雖良藥苦口,可苦澀得難以下嚥,在媽媽面前勉強喝一口,媽媽一轉身我就吐出來。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42

這一家子四口人坐在飯桌前,桌上豐盛的年夜飯散發出迷人的香味,火鍋裏沸騰的豬排也在誘惑着桌前的人。四口人一邊吃,一邊說笑。姐姐運氣好,一下子夾了個雞翅膀,媽媽打趣道:“吃了雞翅膀好會梳頭。”淘氣的妹妹放棄夾着的豬尾巴,將目標轉移到姐姐身上,眯縫着眼睛:“唉,原來你把雞翅膀都獨佔了,怪不得我不及你會梳頭。”“你也不錯呀,吃了豬尾巴也就不會流鼻涕了。”雞翅膀長了腳的飛到妹妹的碗裏。一家人大笑。,快樂和溫馨在昏暗的燈光下瀰漫。

時鐘已敲響了八點,一家人散了席。收的收碗,洗的洗盤,和諧的分配竟使這碗盤也發出叮噹的讚歎聲。(《團年飯》曹芳媛)

“啪啪啪……”鞭炮此起彼伏地響起來。“喔,過年啦,過年啦!”孩子們跟着鞭炮噼裏啪啦的.聲音跳進跳出。父親和叔伯忙着貼春聯年畫,母親和嬸嬸忙着端菜上桌。平日裏怕吵鬧的爺爺奶奶坐着看着,臉上寫滿幸福。屋子裏洋溢着節日的快樂氣氛。

“開飯了,開飯了!”隨着這聲吆喝,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都涌向餐桌。速度有快有慢,讓人聯想到物體的分子作無規則運動時的狀態。

“菜好吃呀,到底是兒媳做的呀!”爺爺嘖嘖稱讚道。奶奶也微微點點頭,表示讚許。夫唱婦隨,爺爺奶奶還是恩愛得很哩。面對滿桌的好菜大夥可毫不留情,拿起筷子就風捲殘雲地大幹起來。吃的吃,喝的喝,桌子上熱火朝天,猶如節日的盛會。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43

記憶很模糊,每次中秋節好像都是在學校裏度過,沒有吃到幾回月餅,腦子裏印象最深的就是綠豆糕,最簡單的那種塑料透明包裝,一格一格,儘管節後到家才發現,媽媽就只給我留了兩塊,但那樣也比較滿足。

說到中秋節當天,最離不了的就是打餈粑了。早上爺爺奶奶很早就起牀了,他們把前一天都準備的.糯米放鍋裏蒸熟,然後都盛放在一個大木桶裏,這時拿一根粗木棍,雙手用力抓緊木棍兩側,使勁按壓裏面熱騰騰的糯米飯,如此重複,直至所有的糯米飯變成糯米餈狀。這時配上之前在火竈裏炒好的芝麻碾成的芝麻粉和白糖,真的是蠻好吃的!儘管我不愛吃甜食,我也會吃上幾大坨糯米餈。

之後就是非常難忘的老式月餅上場了。這種老式月餅一般都是又大又圓,一斤一個,外面是鋪滿芝麻的脆皮,裏面配的是冰糖陳皮和五仁的餡,這個因爲太大,味道又太特別,直接吃時總是不怎麼喜歡,也吃不了多少。但是,中秋那天一過,媽媽把大塊月餅切成三角弧形,一塊塊放在鍋里加油煎成雙面黃,起鍋後再吃,真的是會很香很好吃!兩種吃法完全是兩種味道啊!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44

我的家鄉在貴州,那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在四周都有青山環抱,空氣清新,景色優美。

我家的四周都是青山,最有名的黃果樹大瀑布。這裏除了風景好之外,在我們當地,各種各樣的習俗是十分有趣的。像新年和元宵兩個節日。在新年的前一天,每家每戶都會貼上紅紅的對聯;威嚴的.門神;各種各樣的“福”字剪紙。在新年那一天,人們會把長長的一串鞭炮從山上鋪到山腳(只鋪四米長)然後點燃,聽外婆說這是和山裏的山神一起過年,求山神保佑,來年的田地五穀豐登。在這一天,人們還會做餅、打餈粑、吃長壽菜。整條街都十分喜慶,這一切無疑透露着人們對新年的重視,新年對人們的重要。過了新年,就是又一個高潮――那就是元宵。

元宵在我們那邊,也是一個長輩們重視的日子。在我們那裏“元”同“圓”諧音,所以長輩們這一天,就想一家人團團圓圓。這一天,長輩們,還會自己親自包湯圓,她們會在湯圓裏包上各種各樣的餡,還會在湯圓裏包一些別的東西,像錢、桂圓、花生等,花生預示吃苦耐勞,就會有好結果;桂圓圓圓滿滿,則表示一家人團團圓圓;錢,希盼來年財源滾滾。元宵那天,還會養魚,養一天後放生。爲什麼不在新年養呢?新年養魚年年有“餘”嘛。長輩告訴我:新年吃魚,有了一個“餘”,那個時候養魚,兩個“餘”就抵消了,就沒福氣了。所以在元宵養,就一直有好福氣,又給元宵一個新的意味。

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真是應了“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這句話。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45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由上古時期的祭月演變而來!

中秋節那天的早上起牀後,簡單的吃了早飯,我就看到外婆在準備做月餅啦,外婆先把做月餅的材料按照對應的比例和好,爸爸將和好的麪糰分成一個一個小小的麪糰並擀成麪餅,媽媽把餡料包入麪餅當中,負責用月餅的模具把麪糰壓成月餅的樣子,最後媽媽把月餅送入烤箱就大功告成啦!嘻嘻!

中午,外公做的一道菜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見外公拿起藕,用刀切片,每兩片之間夾肉,文蛤等調製而成的餡兒,下油鍋炸至兩面金黃即可!真叫饞人,我迫不及待的夾起一塊藕餅一口咬下,我的天,太好吃了!

午飯過後,爸爸和外公把一個長桌搬到了露臺,我負責把一個用來放貢品敬菩薩的方凳子也搬上去,外婆和媽媽拿着貢品和實物!

看似簡單的事我們卻忙了很久。等我們忙完都到晚上了!我們邊休息邊閒聊,等待賞月,一會兒,月亮就出來了,我可愛的老妹兒是第一個看到月亮的,她雀躍鞋手指着月亮說:“月亮月亮,你們看!”我擡頭看着月亮,今天的月亮特別的亮又特別的圓!可是爲什麼又亮又圓呢?其實月亮本身是不會發光發亮的,發亮是因爲太陽的光通過地球反射到月亮上的,只有每年的中秋節月亮才最圓最大最亮!

就這樣,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旁,吃着月餅,談笑風生,不時的擡頭看看天空中的那輪明月,說不出的舒服!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46

在遼闊無垠的草原上,一直以遊牧爲生的蒙古族,有着一個一年一度盛大的集會——那達慕。

沒來過內蒙古,最大的遺憾莫過於:沒吃過牛肉乾,沒看過那達慕。那達慕一開始只是爲了祭祀山神,路神,也就是祭敖包,後來經過長期發展成爲了現在的那達慕。

由於我生在內蒙古,所以經常領略那達慕的.盛況。那達慕那天,商販雲集,吆喝聲四起,我混在人流裏,不斷有人對我微笑,拉着我推銷他們的商品,人們熱情高漲,有許多準備上場的人在場上拉着馬轉來轉去,那天天氣好極了,陽光明媚,萬里無雲,似乎也在爲那達慕的開展表示祝賀。商鋪出售的商品應有盡有,小到飾品珠寶,大到古董文玩,太陽傘。

可那達慕的高潮不止於此,民族表演,競技,更讓原本就熱情的人羣更加激動。一般的那達慕可以持續三四天,第一天主要是開幕式和民族舞蹈,馬上雜技表演,人們的鼓掌聲一浪高過一浪。

競技同樣很受觀衆喜愛,小夥子們表演賽馬,摔跤,射擊,場上激烈極了,場下也毫不遜色,掌聲四起。場上的運動員英姿颯爽,意氣風發,給人一種蒙古族特有的豪爽感。

總而言之,那達慕是蒙古族特點和文化的表現,也是一種傳遞文化的方式。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47

“離家三裏遠,別是一鄉風。”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民族衆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習俗。我要介紹的習俗是家鄉新年時的過廟會。

新年,大家都不陌生,但新年的時候家鄉都在幹什麼呢?我們家鄉新年的時候會過廟會。

過廟,鄉稱“趕廟”,“趕會”。在新年的時候,家家都會穿着新衣到廟會上去看一看。小孩子們去了,像撒了歡一樣,廟會上有各種稀奇的.玩意兒,孩子們走到這,停一停,走到那兒,睜大眼睛瞧一瞧。一切事物在孩子們眼裏都變得稀奇古怪。大人們則是互相聊一聊今年的收成怎麼樣,非常熱鬧。

河北廟會的習慣由來已久,甚爲普遍。以前河北一年就有72次廟會,舊時的廟會很複雜,有的還帶着較濃的宗法觀念和封建迷信色彩。而現在,人們將廟會當成了一種“旅遊”和自我娛樂場所。像高蹺、獅子、龍燈、旱船、跑驢、竹馬、雜技、武術等絢麗多彩的民間藝術形成,多在廟會期間表演。同時,各地的“過廟”隨着歷史的發展,逐漸形成了各自的特點,比如:安國藥王廟會,張北騾馬大會,涉縣媧皇宮奶奶廟會等。

過廟既進行了物資交流,又豐富了羣衆文化生活。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俗。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48

在安徽,春節差不多是從臘月二十四開始的,這是一年裏最熱鬧的時候,人們忙碌了一整年,大部分會在這個時間趕回家過年。村子裏熱鬧了起來。

臘月24這天要做豆腐、炸圓子。早上起牀,家家戶戶都飄着豆香味兒。用柴火將鍋燒熱,將泡了一夜的黃豆磨成糊,放入鍋中再加上水。熬到微微粘稠,就可以出鍋了。在正方形的木架上鋪一層紗布,將熬好的.糊放上去,把木架固定在老屋的房樑上,接着,開始過濾。將過濾的豆漿再次下鍋燒開,放入石膏點滷,冷卻後倒在豆槳布袋中,用重物壓兩小時,這樣豆腐便做好了。燒開的豆漿也可以直接喝。

接着,就是炸圓子。將煮好的一大鍋糯米飯倒到盆裏,再加入適量的肉沫、生薑沫、蔥花、鹽、醬油等調味品,然後用木棒攪拌,直到完全沒有飯粒了,可以搓成丸子爲止。把糯米飯搓成一個個像乒乓球一樣大小的圓子,再撒上一層面粉,就可以放入熱油中炸了。在鍋中不停地上下翻動,等到圓子呈現紅褐色,撈出即可。第一鍋圓子一定要要裝在盤中,擺放在竈臺上供給竈王爺。聽長輩們說,寓意是來年風調雨順有吃有喝。

中國還有許多節日和習俗,有着悠久的歷史,值得我們去了解。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49

在我的家鄉有許多的傳統節日——春節,端午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但是最重要的節日是春節,它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在我的家鄉有這些風俗分別是:“吃餃子,扭秧歌,看冰燈,舞獅子,放鞭炮……”

在一年來臨之際,我們家會去超市買一些春節用的物品和吃的,回到家後我的奶奶會將買回來的麪粉弄成麪糰,再在裏面包上豆沙,再放進天然的冰櫃裏,因爲我的老家很冷,所以我們可以直接把豆包放到陽臺上。把這些幹完,我們還會把房子擦的一塵不染。弄完了我會和我的爺爺去門外面貼對聯,我們把舊的摘下來,把新的貼上去。然後我的姑姑們會帶我去買一身新衣服,因爲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我的姑姑還會再給我買一身紅衣服預祝一年吉祥、安康。

過年的時候,我會和我的爺爺和爸爸一起出去放鞭炮,到了晚上我的.奶奶會去參加扭秧歌舞,我便和我的爺爺去看冰燈,和冰雕。等回到家我和我的家人們會看春晚,等到了十點我們會一起去包餃子,我會在兩個餃子裏包上硬幣,只要有人吃到硬幣,就代表着在新的一年裏會有好的福氣,有好的運氣,我們還會在餃子裏包兩個甜的,要是有人吃到了,就代表着新的一年裏會甜甜蜜蜜的。等吃完了餃子,剛好是十二點左右,我們會全家出動,我負責盯着表看,等到了十二點整我們會點燃煙花。

在大年初一的時候我們會去爬山,滑冰。並且會好好的休息一天。

這就是我老家的風俗,如果你們家也有這樣有趣的風俗,那就說來聽聽吧。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50

一簇紫、一朵雲、一碗香,就在不遠的地方。走過去,你一定不由地讚歎。

一簇紫——紫荊花

我是一個正宗的柳州人,想到柳州,你們會先想到什麼?對,沒錯,就是那無處不在的紫荊花。

整個柳州里,我可以和你打賭,即使是在最偏僻,最無人問津的地方,也至少會種上一棵紫荊樹。整個柳州里的`紫荊樹加起來足足有26萬株呢。

你知道哪裏的紫荊花最美嗎?最美的紫荊花分佈在學院路、小桃源等地。學院路的紫荊花有紫有白、小桃源的紫荊花差不多都是白色的。因爲紫荊花顏色的美,使它上了新聞熱搜榜。

一朵雲——雲上之景

大家應該都知道地王大廈吧,它不論在哪兒,都是城市一顆耀眼的明珠。

是的,柳州就有這麼一座地王大廈。

但今天,我要介紹的並不是地王大廈,而是它開發的一個項目——雲頂觀光。

雲頂觀光,一聽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個在很高的地方進行娛樂的一個項目。人們在上面可以看到整個柳州的樣子,可以在玻璃棧道上玩,可以在上面喝下午茶……只是一個雲頂觀光,就能幹這麼多的事情,也難怪“雲頂觀光”項目會那麼受人們的喜愛了。

一碗香——螺螄粉

一提到柳州,除了提到紫荊花外,就是提到螺螄粉了。

螺螄粉,一碗螺螄湯、酸筍、螺螄,再加上一兩粉,就是一碗香氣撲鼻的螺螄粉了。在我家門口有一家螺螄粉店,生意非常興隆。

我的家鄉柳州很美,歡迎你來參觀!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51

過年包糉子,是我的老家紹興的一個風俗習慣。

年前的兩、三天,家中的老老少少要提前準備糉葉、糯米、去集市上買肉、蜜棗和纏糉子的繩,等這些都備齊了,大家聚到一桌,開始包糉子。

臘月28晚上,吃過飯,奶奶轉身從廚房拿出糉葉、糯米……我躍躍欲試,心想:這一次我可要大顯身手了!看奶奶先將糉葉捲成漏斗狀,加一小把糯米,夾兩塊香噴噴的肉或蜜棗,再加上一小把糯米,壓實,然後用多出的糉葉封口,繞糉子一圈,最終用線纏住,打一個漂亮的結,一個糉子就如魔術般出此刻奶奶的手裏了。看奶奶的動作,流暢得似行雲流水,我的心開始癢癢了,在自我的許多次懇求下,奶奶最終同意讓我包一回糉子了。我開始卷糉葉了,這厭惡的`葉子就是不聽我指揮,彈開了好幾次,氣得我把糉葉捲成一個圓筒,當望遠鏡玩兒。不知捲了多少次,糉葉才服服帖帖地在我的手上成了漏斗狀,接下來,放糯米、肉,我做得都很順心順手,可是一根繩子又難住了我,拿到一頭,另一頭又掉了、鬆了。奶奶笑咪咪的走到我跟前說“來,奶奶教你,繩子一頭用手拿住,另一頭用牙咬住,還有一隻手扶住糉子,繞兩圈,然後打個結,就大功告成了!慢慢來,心不要急……”我很快就學會了,照葫蘆畫瓢,做出了一個至少能站穩的糉子。

那個晚上,我家包的糉子奇形怪狀,有歪了一個角的,也有連站都站不穩的。第二天,天還矇矇亮,一股糉香把我從睡夢中叫醒了,我立馬從牀上爬起來,衝進廚房,奶奶已經在煮糉子了,饞得我垂涎三尺,一心想快點吃到,奶奶說“快了,快了!再等5分鐘就熟了。”

等到一開鍋,我就是第一個品嚐者,嗯,還是原先的味道,只是,只是這次的糉子似乎比以往的更香了!因爲這是自我親手包的,所以是最香的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