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馬蒂森一堂課的散文

馬蒂森一堂課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5W 次

艾麗斯·馬蒂森的《寫作課》的副標題所說的“何爲好,爲何寫不好,如何能寫好”正是最近我心中盤旋不去的最大疑慮,這是促使我一口氣讀完這本書的誘因。

馬蒂森一堂課的散文

作者艾麗斯·馬蒂森是哈佛大學文學碩士,並常年在耶魯大學、布魯克林學院教授寫作課,出版多部短篇小說集和長篇小說,曾獲美國最佳短篇小說獎、歐亨利短篇小說獎等。不過,我覺得相比出色學歷,馬蒂森更優秀的品質是勤奮,例如馬蒂森發表的第一篇詩歌是保姆幫她帶孩子的下午兩小時裏,她躲在地下室的洗衣房裏寫出來的。

在《寫作課》這本書的一開頭,馬蒂森就點名,她認爲寫作像放風箏,讀完整本書我明白了她的意思——風箏能飛上天,需要規則,也需要自由。

和以往認知不同,除了極少數天賦異稟的作家外,大多數作家仍然需要不停閱讀、學習、思考、練習,以及修改,是的,修改,反反覆覆的修改,觸及靈魂的修改,才能寫出令自己滿意的.作品,然後第二天醒來,仍然可能覺得它一無是處,想丟到窗外

馬蒂森在《寫作課》裏講到全職作家和兼職作家各自的困境,前者承擔着他人審視的壓力,是否因未承擔社會職位而感到荒廢時光,後者承擔着自我審視的壓力,還可能因爲工作和寫作精力分散遲遲寫不出來。女性作家可能承擔比男性作家更大的壓力,除了工作和家務本身的壓力以外,女性的自我審視更嚴重,更懷疑自己的能力,更可能因爲無法面對自己的作品而放棄,或者各種各樣的原因。

馬蒂森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都寫過很多,因此她能自信比較二者的差異,本質差異並非篇幅,而是結構。短篇小說一般需要兩三個事件,帶動讀者情緒隨着情節起伏,最後收尾;而長篇小說則需要作家更清醒,構築更多完整情節,更豐滿的人物,不斷推動事件發展,有些小說雖然篇幅很長,卻不能成爲一篇長篇小說。如果說短篇小說可能是過山車般的刺激,長篇小說更像是長滿鉤子的地毯,讀者上了鉤就別想甩脫,總是吸引着讀者讀下去,想知道後面發生了什麼事。

相對於讀小說的自在,寫小說可能就沒那麼輕鬆,恰恰相反,是非常痛苦。從作家產生一個念頭,到明確提綱、人物、主要情節,包括真正開始寫,修改提綱,增減內容,到修改細節,反反覆覆修改,這個過程,不僅需要作家向內直面自己的靈魂,直面作品的靈魂,觸及最深層次的痛苦,還需要作家抵擋外界的干擾和壓力,比如其他事務,比如身邊人的評價,比如大環境的變化,比如社會壓力。即便是作家克服重重困難,完成了一部或者多部作品,最終也未必能出版。

《寫作課》中,馬蒂森推崇作家喬治·艾略特寫《米德爾馬契》時的創作筆記,這一手法可能對寫作長篇小說有參考意義,這本創作筆記(以及其他艾略特的創作筆記)也被稱爲“採石場”,裏面寫滿了艾略特爲這部長篇小說所記錄的大綱、主要情節、地圖、人物關係列表、事件年表、各人物生平履歷,甚至還有她爲了書中的醫學內容而通讀了當地醫學期刊,記錄的所有感興趣的內容。從最終出版的小說對照來看,創作筆記中的有些材料被棄之不用,有些情節被修改,甚至提綱也會修訂,艾略特還記錄了很多對於人物行動和心理的思考,爲各場景和事件編碼。

由此,馬蒂森指出,寫小說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樣浪漫,靠激情一蹴而就,與之相反,寫小說是一個漫長、枯燥、折磨的過程,長篇如此,短篇也如此,甚至可能需要字斟句酌的修改。作家需要有野心,需要觀察力,需要情感推動,同時也需要理性分析,需要沉穩。作家都可能遭遇寫作障礙,這時就需要採取一些行動,打破現有的禁錮感,就如同要推動小說情節發展,就要讓作品中的人物“採取行動”一樣。

當寫作缺乏靈感時,或者修改遇到瓶頸時,可以採取的辦法包括走到室外,尋求新的素材和刺激,也可以向別人請教,但要謹慎選擇請教對象,學會傾聽和分析,懷有好奇心的大量、持之以恆的閱讀,還有重新謄寫或者錄入電腦等等手段,關鍵是不因爲過程中的挫折就輕易放棄。無論如何,寫下去。

寫作能讓人感到成就和快樂,滿足了分享和傾訴的慾望,這是很多人開始或者試圖寫作的原因。但寫作同樣是一份工作,無論是全職還是兼職,它需要被嚴肅對待,需要作家對寫作過程有清晰的認識,需要在絕望的時刻不放棄,需要勇於接觸痛苦,需要了解讀者訴求,並不懼怕修改自己的作品,直到它讓人感到滿意。

也許我們最終也沒有寫出心目中期待的作品,但至少《寫作課》讓我們管中窺豹,對寫小說的工作流程有了新的理性認識,明白優秀作家也因創作受盡折磨、反覆修改,因此,自己開始寫作的那一天也就不再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