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2017我的讀書生活教師徵文(範文)

2017我的讀書生活教師徵文(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6W 次

書,是一個時代的記載,一個瞬間的永恆。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2017我的讀書生活教師徵文,歡迎大家閱讀!

2017我的讀書生活教師徵文(範文)

  【2017我的讀書生活教師徵文1】

“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也沒有一匹駿馬,能像一頁跳動的詩行那樣,把人帶向遠方。”——迪金森

書籍留給人類的遺產和禮物。一個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學校教育所承擔的目的之一,就是培養終生的讀書人。身爲教師的我們,自己先讀起書,再自然而然地帶着我們學生們讀書,將人類文明珍貴的“貨物”經由書本,運送給一代又一代的學生,這是一種責無旁貸的義務,更是一種無以言說的幸福和美麗的事情。

無論何時,我都要說,讀書,是自己的事。作爲教師,讓人逼迫或督促是很沒有尊嚴的事情。說白了,讀書是爲了自己的提高,不是爲了應付學校或完成領導的任務。教師,也只有認識到這一點纔會從內部發生徹底的改變。也只有如此,教師才能由改變自己的心態而改變自己的狀態,從而改變一個人的容顏。曾國藩說,有的人天生氣質高貴,有的人,需要後天的讀書來改善。甚至可以說,書,是最高檔的美容品,最有效的營養劑。就像女人護理自己的容顏一樣,讀書修繕了我們的靈魂,使心靈面貌日益變得健康陽光。的確,人外在的形貌基於遺傳是難於改變的,但人的精神卻可因讀書而蓬勃蔥蘢、氣象萬千。那些歷經時間沉澱,依然流光溢彩的文字,在我們的心靈中留下繽紛的映像,讓我們內心的氣象漫卷雲舒。

比如讀到一本好書,就如同邂逅一位偉大的老師。你可以和書中的各種人物一起歡笑與流淚,你可以在不同的書的世界裏,體驗不同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一旦和一本本書在一起“活上了一回回”,你就會成爲“心靈的鉅富”。你那收穫,如果用物質的現金比喻的話,就好像擁幾家銀行存款,需要多少都能隨時支取。此刻,你的臉上不洋溢着從容、淡定的自我滿足纔怪呢。

但令人十分遺憾的是,我們現在的絕大多數學生和教師卻很少抽時間去讀,哪怕是課內涉及的書,於是就更不要說課外書了。當然,這裏不全是教師的責任,據調查,92. 8%的教師認爲自己的負擔太重。我們教師整日被“正統”的作業、教科書或工作學習的壓力所包圍。據調查,學校圖書館的教師,除了學校要搞什麼比賽,老師纔去找資料外,平時是沒有功夫到圖書館的。這不能不說是教育的悲哀。比如小學老師,基本是包班。一個人教好幾科,大量時間泡在課堂上。課後還要參加各種培訓,要寫教案,批改作業,更要管理學生的“吃喝拉撒”。再有,小學女教師又特別多,晚上回家做飯,照料孩子,幹大量家務……這些客觀因素的確擠佔了教師的讀書時間。

我們承認這些客觀因素,但實際上主觀上的逃避更加可怕。還拿數字說話,據統計85%的中國人每天晚上的最寶貴的兩個小時的黃金時段是在電視機前度過的,這其中當然也包括相當一部分老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這是我們再清楚不過的事實了,但我們憑藉的基礎是什麼呢?假使只是四年或五年的師資培養過程,姑且也算上一年一年在教學過程中累積的經驗,但配以我們這一代人精神成長的貧血,如果沒有源頭的活水不斷注入滋潤,我想我們很快就會面臨“黔驢技窮”的窘境。

無論是客觀因素還是主觀因素,當讀書沒有形成興趣的時候,當讀書沒有養成習慣的時候,“沒有時間”順理成章地成爲了懶惰的最好藉口,讀書自然成了教師的負擔。而打着這樣旗號的藉口與搪塞,如今卻正漸漸養成習慣,這怎能不說是個絕大的諷刺。可見,推動和引領教師讀書,我們還處於搖籃時期,任重道遠。

所以,另一種聲音我們必須要明確——“有書就有時間”。我們必須“擠”、“搶”,甚至“掙”時間讀書。就拿我來說,我時常把書放在揹包裏,隨時隨地展卷,隨時隨地記錄。參加一些會議、活動,會前會後、點滴閒暇,都可以充分利用。另外,在外出時的汽車或者火車上,我們依然可以進行閱讀。有時哪怕只讀一會兒,餘下的時光裏,就算閉目養神,口中仍留有餘香。

如果說前面我說的,讀有字之書是光合作用,那麼,讀無字之書,就是一種化學反應。作爲一名教師,我也要關注周圍的世界。例如,適當關注2008年的奧運會、中日關係、臺海局勢等這些“公共事件”。作爲教師,還要儘量包攬影視精品,看“百家講壇”“鳳凰衛視”等幾個專題節目。如此,也就成了我們可以利用的教育資源,擇其善者而從之,我們的教育就會由空中樓閣變成腳踏實地。

讀無字的書,還要悉心結交那些愛讀書的人。物以類聚,人以羣分。我經常在生活中、網絡裏,在書信裏、電話中,和朋友交流讀書、工作的體會。交流完畢,每每心情舒暢,彷彿從空氣清新的田野剛剛休整歸來。百憂勞心的日子裏,能有這樣的朋友們一起經營人生的時光,實在是一種幸運。

一句話,讀書,讓你的骨子裏有了“鈣中鈣”,精神容顏,注入了最鮮活的、抗衰老的生命元素。作爲教師,具備了讀書和學習的自覺意識——你的“面容”就會總處於變化的狀態。眼睛浸泡在美麗的文字裏,耳朵浸泡在美麗的語言裏,嘴巴浸泡在美麗的詞彙裏,我們的面容也就不由自主地隨之平和安詳,不是嗎?

  【2017我的讀書生活教師徵文2】

曾幾何時,同事們聊天時,多了些讀書心得,少了些家長裏短。通過讀書,使我瞭解到徐斌成長的艱難歷程,華應龍走過來的一路坎坷……更重要的是是我確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堅定了信念,勾畫了自己的成長藍圖。

談到我的讀書生活,追根溯源應從中學時代說起,我讀的第一本書是人物傳記《賀龍將軍》,至今還清晰的記得賀龍將軍拿把菜刀鬧革命的故事;接着受個人喜好的限制,我陸續讀了寫評述類的書籍,如:《三俠五義》、《隋唐演義》、《大、小八義》等等;到初三的時候我又開始鍾愛起來武俠小說啦,和所有的人一樣,可以說毫無選擇的,無目的,接到什麼書,就看什麼書。像金庸、臥龍生、古龍、梁羽生等的作品幾乎看了個底朝天,如果說當時有什麼目的可能就是爲了把自己的作文寫好,自己寫一部同樣有着驚險歷程的小說,因爲我的一位好朋友,可以說是個小說迷,到高中時自己竟然寫了一部小說,而文中的主人公也是他本人的縮影,當時感覺特羨慕。爲了這一點點虛榮心,我也開始欣賞起小說中的景物描寫、細節描寫、心理描寫·現在細心品味,當時的'成長,不僅是看書,更重要的是讀後的交流,雖然也說不上是什麼反思,但與同伴交流時,看到自己的誇誇而談,別人投來的目光,自我感覺挺滿足,同時也使得個人在口語表達以及與人交流等方面無意識的得到提高。有了這點啓發,我在輔導學生閱讀課外書時,更多的是交流、彙報的形式,因爲這是一種能力的培養,習慣的養成。

到了師範後,我又開始熱衷於偉人傳記、商業精英的成長曆程,使我深深的感受到“業精於勤荒於嬉”的人生哲理。受職業的影響,在畢業前後我又開始關注一些具有成功經驗的教育經典案例,如:《卡特·威爾的教育》、《哈佛女孩劉亦婷》、《發現母親》、《微格教學法》等,通過對這些書籍的閱讀學習,在我心中逐漸建立起一種新的教育模式,至今影響着我的課堂、教學理念。

作爲99、2000年的畢業生,是不幸的,同時也是幸運的,正是這個機會,它“逼着”我學習起來專業知識,這些知識是枯燥的、無味的,但還是耐着性子,擊退了夾在心中的“惰性”,無意中使自己的理論知識又上升了一個高度,備課時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但我深深知道:冰凍三隻,非一日之寒。在當前這樣的時代,特別是當前校本教研的大潮中,要想有一席之地,絕不能靠“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混日子,因爲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貴在堅持、在個人的毅力!

看看我們的周圍吧,一位位老師、一位位同事茁壯成長,他們的成功成材哪個也離不開讀書呀,我們還等什麼!有人說:“仰望是一種奢望、望塵莫及”,而我要說的是仰望是一種理念,是我們尋找差距的一種手段,是我們進步的動力,是自己人生路上的開端。通過仰望“名師”,使我們找到了與“名師”的差距,瞭解到他們和我們一樣的“平凡”、“普通”,貴在他們堅持了,他們圍繞夢想奮鬥啦,付出啦。比比人家,對照一下自己:我們還空口埋怨什麼?誠如南京行知小學楊瑞清校長說的:“守住內心的寧靜,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立大志,做小事。用十年、二十年的時間做小事,把小事做好,做到極致,最終就能成就大事”。是啊,立大志,做小事,多麼普通的一句話。大家都知道,“難事始於易、大事起於細”,但我認爲貴在毅力,堅守住自己的陣地,守住內心的那絲防線,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入手,以讀書爲階梯,踏踏實實的走自己的路,承擔起“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