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童年的布鞋抒情散文

童年的布鞋抒情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3W 次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後期,舉國上下還處在計劃經濟的時代。當時我才八歲,正就讀於離家2公里的大隊小學二年級。那個年代,只要不是天氣太冷的寒冬臘月,父母不強求或個人承受得了,像我這個年齡的孩子打赤腳板走路是司空見慣的事,不必大驚小怪。但若是讀書的學生,進了學校則必須穿鞋子。在我的記憶裏,平常人家的孩子一年也就兩雙鞋子,一雙單鞋,一雙棉鞋。單鞋主要是春、夏、秋天穿,棉鞋只在冬天穿。無論單鞋、棉鞋都要靠手工製作,不像現在隨便到商場就可以買得到。那年月,各家經濟都不寬裕,商品極其匱乏,即使有錢也很難買到。

童年的布鞋抒情散文

手工做鞋是很複雜的。首先要找鞋樣子確定大小胖瘦,重頭戲則是納鞋底子。小時候,我常見村子裏的大嬸、大嫂們利用農閒時節三五成堆坐在某個四合院大門口或樹陰下邊聊天邊納鞋底子。先用錐子扎個眼兒,再用手指上的頂針把繫着粗麻線的大針從眼兒頂過去。撥出針來,將麻線繞在錐子把上“嗞”的一聲勒緊——才完成了納鞋底子的一針。鞋底上的針腳,密密麻麻。做一雙鞋子沒有十天半月是不行的。

也就是在那個年月裏,一雙普通手工做的單布鞋給我的童年時代留下了至今難以忘懷的或溫暖或苦澀的記憶。

那是深秋的一個下午,我與往常一樣要徒步去上學了。但與往常不一樣的是,母親用黑絨布剛給我做了一雙鬆緊口單鞋,並親手給我穿上。看我穿上不大不小,挺合腳,母親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穿着這雙單布鞋走起路來我似有身輕如燕之感,懷着喜悅的心情奔向學校。

在那個年代擁有一雙剛做的布鞋,不亞於如今的孩子得到一份心愛的生日禮物。一到學校,便引來了同學們豔羨的目光和讚美,甚至有的同學還伸出不太乾淨的小手爭先恐後地來撫摸鞋子。下午的兩堂課,我聽得特別認真、特別專注、也特別有興趣。一個下午就這樣在無比愉悅興奮中度過。

然而,放學時,天上卻飄起了小雨。一出教室,我便一路小跑往家趕。豈料雨越下越大。剛開始還可以選不太泥濘的地方走,後來,路越來越滑,泥水越來越深,鞋子也在逐步變髒……我當機立斷,脫掉鞋子,光着腳丫子深一腳淺一腳地向前走。深秋的下雨天已有初冬的寒意,稚嫩的小腳在泥濘的'雨水裏,頓感冰冷刺骨。就這樣本需20分鐘可以走完的路程,走了半個多小時。當我一進家門,母親看到我提着鞋子,渾身溼淋淋的模樣,憐子之心頓時溢於言表。母親便急忙給我換下溼衣服,端來熱水幫我洗腳,看到我的雙腳被冰得通紅時,疼愛地埋怨我不該把鞋子脫下來,把腳凍成這個樣子。此時此刻,我的心情就像在教室裏的黑板上做對了一道算術題受到老師表揚一樣有成就感,因爲我也隱隱約約發現母親對我懂得並學會愛惜給予了肯定。

隨着年齡的增長,不知穿了多少母親親手做的布鞋伴我讀完小學,又伴我讀完了初中、高中,直到後來參軍入伍穿上統一配發的膠鞋、皮鞋,就再也很少穿布鞋了。青春年少的我,帶着人生的美好憧憬,幾經輾轉從齊魯大地來到古都南京,從秦淮河畔又來到荷鄉金湖。無論腳穿部隊配發的制式鞋子,還是商店裏購買的各種款式鞋子,我始終堅持腳踏實地走好人生每一步。工作崗位和地點多次變換,但身着鍾愛的軍裝未曾改變。一晃三十多年過去了,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今天,終於走出了讓母親、家人多少有了些許欣慰的軍旅人生,我想這也算是對當初腳穿母親手工製作的布鞋的一種回報吧。

如今已過不惑之年的我,早已不再爲一雙鞋子犯愁了,腳穿手工製作的布鞋無疑成了溫暖的記憶。母親也早已過了古來稀的年齡,做不動鞋子了,當然也無須她老人家再做鞋子了。母親做的布鞋已成爲我童年的一個記憶。每每把它當作一個憶苦思甜的故事講給兒子時,其百聽不厭的神情,既讓我意識到他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教育,同時也讓我感到童年時代多一些吃苦經歷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