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散文:到人民羣衆中去之大山深處的故事

散文:到人民羣衆中去之大山深處的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7W 次

2016年10月10日,在畢節市委和大方縣委的安排部署下,作爲教師的我有幸被選派到恆大大方扶貧管理公司參加掛職鍛鍊。我被分到品牌部,主要從事宣傳工作。

散文:到人民羣衆中去之大山深處的故事

2016年10月31日下午,我們品牌攝影組走進了大方縣三元鄉的姜照軍、陳首會和王朝書三戶人家。按照原定計劃,我們是要拍攝四戶貧困人家的家庭生活情況,由於這四戶人家山一家、水一家,都生活在比較邊遠、交通極爲不方便的地方,加上這四戶貧困人家又作爲首批搬遷對象已經搬到“恆大幸福五村”居住,這樣一來一往,我們一直忙到天黑,都只拍攝了三戶。

三元鄉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在三元中學已經工作了整整七年,對這裏的百姓生活情況多多少少也是有所瞭解的,在工作中我也對許多老百姓家做過家訪,但是通過對貧困戶老家的生活情況進行走訪拍攝,我才發現什麼叫交通不便?什麼叫貧困?什麼纔是真正的一貧如洗?他們的貧困狀況是我意想不到的。

那天拍攝的三家貧困戶,我們可是遭遇了一波三折,事先本打算直接先去貧困戶家裏的,可又想這四戶貧困戶已經搬新家了,去了豈不是會撲個空。後來我們直接驅車去他們的新家“恆大幸福五村”請村幹部給我們找人,由於“五村”的貧困戶都是從全鄉的各村搬來的,部分村幹部還不認識他們。後來,正好村裏要召集新來的貧困戶打掃公共衛生,村幹部利用村裏的大喇叭一召喚,在家的老百姓都來了,於是我們找到了羣豐村的陳首會和王朝書兩家,在村幹部的幫助下通過電話聯繫了勝發村的姜照軍家。

按照計劃,我們首先去了勝發村的姜照軍家。汽車從“恆大幸福五村”一路疾馳到了勝發村堰塘組,由於不知道姜照軍家的具體位置,又不通車路,爲了節約時間,我們事先請了村委會的黃啓富副主任給我們帶路。在黃副主任的帶領下,我們拿起拍攝武器,沿着山間小路,一歪一滑、一路泥濘地向姜照軍家走去。

在霧氣的籠照下,大約花了40分鐘,我們在半山腰上隱約看見了幾戶農家的房子,稀稀疏疏的,在霧裏淨默着,其中一家就是姜照軍家。此時,我們腳上的鞋子已經被稀泥化了裝,完全看不見原來的樣子;褲腳也被稀泥絞了花邊,髒得不堪入目。到達姜家,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間矮小的平房,門口堆放着一些雜亂的木柴,院壩是泥巴的。進入屋裏,沒有任何成色的傢俱,廚房和臥室儼然成了一家;靠近窗戶的那面牆壁,是一張“古董”似的桌子,上面擺放着一箇舊的電飯鍋和幾個碗;靠近裏面的牆壁,是一張上了年紀的牀,佔據着屋裏的大半壁江山,上面放着一些凌亂的衣物。屋子雖然漆黑,但是從矮小的窗戶裏還能透出些許的光彩。走進隔壁堂屋,沒有窗戶,大門緊閉,一片黑暗,地上堆了一些木楂,牆角堆了一小堆煤面,如果沒有閃光燈,相機的快門都按不下去。女主人對我們說:“這屋裏的許多東西都見不得人,別拍了,太不好意思。”我們看在眼裏,聽着女主人悲傷的語言,心裏也不是滋味。我們安慰女主人說:“沒事的,你們已經搬新家了,好東西都在新家裏的,你們以後的日子會更好的。”就這樣,在女主人的悉心配合下,我們邊拉家常邊工作,順利完成了拍攝任務。

從姜照軍家出來,按照事先與王朝書夫人和陳首會的約定,我們又開車來到“恆大幸福五村”,接上她們一同前往其羣豐村老家。這兩家都同住羣豐村馬力組,相隔一個丫口,但是路程極不好走,既要上坡又要下坡的。王朝書夫人和陳首會上車後,兩人對恆大集團的無償幫助讚不絕口。陳首會說:“要不是恆大集團,我們這輩子哪裏能夠住上這麼好的房子?真感謝恆大集團!”聽到她們的讚口不絕,可以看得出她們搬進新家的喜悅,我的心裏也是美滋滋的。儘管我是被抽到恆大掛職的幹部,但是我爲老百姓的生活改變而高興,爲恆大集團這樣的善舉而感動。

汽車在顛簸的山路上前行,底盤時不時發出被地面所刮的信號,可我們卻與王朝書夫人和陳首會一路有說有笑,完全忽略了山路的顛簸。不一會兒,我們的車來到了一座大山腰上,站在山腰往上看是懸崖峭壁,往下看是深不見底的大河溝。我們安頓好車後,跟着陳首會穿梭在去往她家的小路上。這可不是一般的小路。說它不一般,是因爲它長在了半山腰上,穿梭在叢林中,坡陡,兩旁不僅佈滿了荊棘,而且還充滿了險阻。就在她家房子的山頭上,小路迎來了一個垂直九十度的六十多公分左右高的坎,不小心走可是要栽跟斗的。我玩笑着對陳首會說:“你家這個坎背個百把斤出門怕是還有點惱火”。她笑盈盈地答道:“背倒哪樣百把斤,四五十斤都費力。”

陳首會丈夫許多年前就去世了,是她獨自一人把孩子拉扯大,不僅如此,現在的她還爲子女帶孫子。眼前的這一小棟上了年紀的兩層平房,是她和小叔子打夥修建的。因爲丈夫早逝,留下孤兒寡母,勢單力薄,所以房子有了兩個戶頭。房子橫在半山腰上,背靠大山,頭頂藍天,腳踩大河溝,面向大山,周圍還矗立着幾棟矮矮小小的、窩棚似的板壁房(木房子),襯托出她家在這裏並不是很孤單。其實,或許你不知道,她家這裏的許多人家都已經搬出去了,那些矮小房子只是作爲一種陪襯。像她這樣的家庭,就是因爲貧窮才走不出去,實在沒辦法才“堅守”在大山深處。說起她家的這矮小的平房,聽說她們有了新家,老房子要被挖掉,她很是擔心。她問我們能不能不要挖,留給小叔子住。陳首會說:“小叔子到現在還是單身一人,沒有家庭,不符合貧困戶搬遷條件。”忙活了一陣子,我們把陳首會家的屋裏屋外都拍攝完了,看着陳首會一臉的笑容,我們依依和她道了別,跟着王朝書夫人到她家去。

王朝書家與陳首會家雖說只隔一個丫口的距離,但是道路不好,驅車也花了一定時間。下車後,我們剛好遇見王朝書家小女兒放學,小女孩長着一幅秀麗乖巧、惹人憐愛的樣子,本來是要去奶奶家的,後來看見母親和我們一起回來,她也就跟着回家了。到了王朝書家門口,我們的第一感覺是這家人還不錯,房子是新農村建設的'款式,兩層,從外面看還有點像別墅,房樑上還掛着清洗過的衣服。可是當我們在王夫人的引導下進入到家的時候,我們都傻了,屋子有兩層不假,但是上樓的樓梯沒有扶手,也沒有裝飾,到像是年久失修,在長期的風吹雨打下,上面還長了許多青苔。屋裏的東西是陳舊的,沒有像樣的傢俱,一張老牀上堆放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一隻被蓋子蓋住的黑色水桶裏盛着半桶水,一個生了許多誘的爐子靜靜地臥在牆的角落,彷彿在期盼着什麼?或許是在想它的新家吧!我們王夫人把自家種植的核桃從口袋裏拿出來招待我們,我們邊吃邊分享她家的心情故事,其樂融融。工作完以後,王夫人把到出來吃剩下的核桃用塑料袋裝起來要我們帶走,我們千推萬躲實難抵擋她的盛情,萬般無賴之下收下她的這份情誼。在即將離開的時候,我把隨身攜帶的一個蘋果送給了可愛的小女孩,算是作爲回饋之禮吧!

回來的路上,天已開始作黑,汽車在崎嶇的山路上繼續進行,底盤下時不時發出被地面刮響的聲音。而此時,我的心裏無比的寧靜。我在想,我們生活在大山深處的老百姓是多麼純樸,他們並不像別人所說的“越幫越懶”“坐等要吃”那種,他們絕大多數的思想是積極的,作風是比較樸實的,行爲是比較上進的。不是懶惰造就了他們的貧窮落後,而是他們生活的環境限制了他們的發展。恆大集團副總裁姚東說過:“鑑於別人說的‘越幫越懶’‘坐等要吃’的情況,我們是知道的,但是這種人畢竟是少數。在我們幫扶的大方縣18萬貧困人口裏面,至少有70%以上是真正需要我們幫助的。”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當前,在黨和國家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黨委和政府共同努力下,在恆大集團的結對幫扶下,大方縣正乘全國脫貧攻堅之春風,我相信,到2018年,全縣175個行政村的18萬貧困人口定能揚帆起航,實現穩定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