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鄉情悠悠之那年那月那香椿散文

鄉情悠悠之那年那月那香椿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2W 次

在我家小院門前,生長着兩棵香椿樹。由於枝葉繁茂,粗壯挺拔,引來衆多鳥雀在這裏棲落、做窩、繁衍。因此,鳥兒的歌唱從晨到晚,經春至夏,從沒有停歇過。那聲聲的清脆伴我度過了美好的童年。

鄉情悠悠之那年那月那香椿散文

說起這兩棵香椿樹,話題便可久遠。聽奶奶說是一位小紅軍栽下的,現在算起來,大概已近百年。奶奶對這兩棵香椿樹關愛倍至。經常讓父親澆水施肥,修剪枝椏。時間長了,父親也就養成了這種習慣。最不可思議的是這兩棵香椿樹從未生過蟲子,這不能不讓人感嘆它的神奇。父親在打理的時候,奶奶常常坐在一邊,眯起眼睛凝神地看着,似乎在思索又似乎在回憶着什麼。我常問奶奶在想什麼?她總是微微一笑,不作答。因此,奶奶的微笑成了我心中的迷團!

春天從小院靈巧的走過。香椿樹最先聽到的了春的腳步聲,便悄悄地把那嫩黃嫩黃的芽兒掛滿了枝頭,那顏色就象雀兒的小嘴,惹人憐愛。夜晚的時候,我最喜歡靜靜的躺在牀上,聽芽兒伸展拔節的聲音,感覺美妙極了。香椿樹會散發出一種淡淡的清香,絲絲縷縷的,和着幽幽的晚風傳遍了整個村寨。勞累一天的村民們都在這溫馨美妙的感覺裏沉沉的睡去。我也是被一個又一個的香夢所纏繞,遲遲的不願醒來。

春雨鉚着勁的潑灑。我望着樹頂上的蓬蓬青翠,那不安分的念頭早已蠢蠢欲動。父親看出我的想法,罵道:“讒蟲。”我嬉笑着對父親說:“它們早已爬出來了。”

村裏的人都知道父親有一絕技,叫“馬踏春潮”,我當然也不會例外。“馬踏春潮”是道菜餚的名稱。才聽它的名稱便知道它的與衆不同。春天,當然是父親最得意、最欣慰的時刻。笑容總是掛在他的嘴角。而我的臉上則滿是焦急和期盼。那時侯還小,孩子的矜持總是不夠,急了,便跑到父親的跟前纏住他問什麼時候才做“馬踏春潮”。父親說:“傻孩子,你忘了,肯定是在祭春的時候啊!”我遺憾而又有些懊惱地說:“唉!那我還得等啊!”

祭春是村裏的頭等大事。在每年的清明前後進行,將舉辦大型的祭祀活動。祈禱風調雨順,豐登五穀,平和安定,如意吉祥。這節日當然也屬於孩子們的。在祭春的日子裏,我們可以如野人一樣徹夜不回家,在外面瘋跑,可以破壞任何人家的地裏的莊稼而不會受到責罵。其實,祭春中最重要的是能夠嚐到父親做的“馬踏春潮”。這可是讓你想一想都會流口水的美味佳餚啊!這也是村中所有孩子們在春天裏最香最甜的夢了!在這樣的一個躁動的季節裏,孩子們的心願象野草一樣的瘋長。他們和我一樣,也不會有太多的耐心,等急了,便都跑來問我:“什麼時候能吃上你父親做的‘馬踏春潮’啊!”我說:“瞧!你們這羣傻孩子,都忘了!當然是在祭春的時候啊!”

一天天數着指頭節盼日子,祭春的時候終於到了,我們這羣孩子的神經已經興奮到了極點,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生活在雲端。因爲我們都知道在節日裏的晚餐就是父親的絕活了。那時的我是村中最驕傲、最自豪的。入夜,所有的孩子都積聚在我家。奶奶最不嫌熱鬧,她看着孩子們的追逐打鬧,聽着他們唧唧喳喳鬥嘴爭吵,臉上掛滿了疼愛、慈祥的笑容。她常說,這菜啊,是咱老百姓的菜!我想,這也是奶奶最快樂的時刻吧!

“馬踏春潮”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原料當然是兩棵香椿樹的嫩芽,還有新鮮的雞蛋,菜油,鹽巴等調味品。做的時候把香椿芽洗淨,切好。將雞蛋打入,加入調料,攪拌。然後,等清油燒至漸熱後倒入,待熟透後撈出,即可食用。“馬踏春潮”的做法看似簡單了些,但真正做好卻實屬不易。掌握油熱的火候是關鍵。油太熱,老了;油不熱,不熟。當然這裏最難得的一環是要做出“萬馬奔騰驚濤涌”的景象。這纔是這道菜的'最高境界。達到這一層,要需要很長時間的摸索和積累。而父親做到了,在我們這個寨子裏只有父親一人。父親當然成了孩子們心目中的英雄,而我由於沾了父親的光,受到了他們的信賴與關照。

父親的絕活成了我們心目中的謎。記得有多少次,我去追問母親,母親煩了,便偷偷的告訴了我,原來父親的絕活是爺爺和奶奶共同創造的,後來傳給了父親。父親天資聰慧一學即會。母親讓我對這件事絕對保密,我爽快的答應了。但有幾次吃飯時,我都差點說漏了嘴,引來了母親的好一頓白眼和責罵。

父親終於在我們焦急的等待和期盼中出現了,我們好一陣的歡呼和尖叫。只見父親精神抖擻,意氣風發,身手快速、麻利。切芽、破蛋、調味、攪拌、點火、溫油,一切動作真如行雲流水,又如清風過隙。我們都看呆了,嘴巴張的老大,涎水早已流出。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只見父親把調和好的雞蛋香椿芽緩緩的倒入油鍋中,隨着油溫逐漸的升高,“萬馬奔騰”的景象終於出現了。先是香椿芽在油鍋慢慢的蠕動,沒一會兒,所有的香椿芽都在油鍋裏歡蹦跳躍起來,還伴隨着噼噼啪啪的聲響,真好似萬匹駿馬在春潮的涌動裏奔騰。呆若木雞這個詞恰好形容我們當時的形象。心中是那樣的忐忑不安,想鼓掌,但是,又覺得應當保持沉寂來尊敬父親。想安靜,又覺得只有熱烈的掌聲才能對父親高超的絕技表示認同和欽佩。當然,最後我們還是鼓起了掌,如暴雨雷動。有幾個半大小子還把父親和我一次又一次的拋上了半空中。我們歡呼着,雀躍着,蹦啊,跳啊,把所有的狂熱與興奮盡情地揮灑。

祭春的日子裏,我們每一個人的美夢都做足了,每個人的夢都是香香甜甜的。夢中,我們都學會了做“馬踏春潮”;夢中,我們都哭出了聲,我們都笑出了淚。

夏夜,家家戶戶都上了燈火。月亮羞澀嫋娜的升了起來,碎銀樣的光鋪灑了一地,香椿樹在這朦朧月光裏愈顯得靜默。鳥兒們已經睡去,不時的發出一兩聲啼叫。這時候,我總是喜歡躺在奶奶的懷裏,在香椿樹底下,看螢火蟲提着燈籠在香椿樹的枝葉裏飛,纏着奶奶給我講小紅軍的故事。奶奶總是眯起眼睛,面帶着微笑,用她那溫和慈祥的語氣娓娓道來。故事悠遠、動人。和着這濃濃的夜色,婆娑的樹影,習習的涼風,我的思緒也隨之飛翔了起來……

那是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奶奶作爲後方的一位醫護人員,駐紮在我們的寨子裏,照顧傷員。奶奶的責任心強,心細,態度特別的溫和。那年春天,香椿芽吐綠的時候,從戰場送來了一位小紅軍,傷勢嚴重,聽前線的醫生說已經從他身上取出了好幾塊彈片。小紅軍昏睡不醒,奶奶也一直守護在他的身邊,精心的照顧着。

一天午後,剛剛下過春雨,香椿樹的嫩葉經過雨的洗刷,顯得更加的誘人,空氣中到處都瀰漫着清新的氣息。小紅軍甦醒了過來,一睜開眼便問奶奶:“我這是在哪裏呀?”

“這是在後方,你在戰鬥中負傷了,醫生給你動完手術後,送到我這裏來養傷。這不才醒過來,已經昏睡了三天三夜了。”奶奶微笑着說。

小紅軍好長時間的緘默。

“有吃的嗎?”他問奶奶。

“早知道你會餓,特意給你準備着呢。現在香椿樹才發芽,可鮮嫩水靈了,營養又豐富。瞧!雞蛋,是這裏的老鄉聽說你負了傷,都把自己家中老母雞下的蛋拿了過來的,鄉親們說,你們爲老百姓打天下,這麼勇敢,現在負了傷,要我好好的照顧你。“香椿炒雞蛋”,這是我的拿手菜,我還給它起了個名字,叫‘馬踏春潮’,這是咱老百姓的菜,我希望你們戰士吃了後,身體長的壯壯實實的,象戰馬一樣在疆場上馳騁。多多的殺敵立功,給我們帶來春天的消息。”奶奶眼睛亮亮的,內心充滿了希望與憧憬。

“我們一定會給你們帶來勝利的消息,到那時我們祖國的春天才真正美麗、溫暖、祥和、安定。”小紅軍自信的說,語氣斬釘截鐵。

“我們一定等到那一天”!奶奶和小紅軍的手不由自主的緊緊地握在了一起,奶奶感覺小紅軍的手是那樣有力。

“對了,瞧我,光顧和你說話了,你的肚子還餓着那!”奶奶不好意思的說道。

“沒關係,剛纔,聽了你的那幾句話,我的肚子就不餓了,現在,渾身都是勁,嘿嘿嘿。”小紅軍憨笑着,露出雪白的牙齒……

小紅軍在奶奶的精心照顧下,傷勢漸漸好轉起來。

“我最愛看你吃“馬踏春潮”的樣子,吃的真有勁。”奶奶對小紅軍說。

“我最愛看你做‘馬踏春潮’的姿態,真的很好看!”小紅軍認真的說。

奶奶的臉悄悄的紅了。

那時,村寨上的糧食不多,可村民們還是拿出來留給了在這裏養傷的戰士們。因此,在村寨上常常聽到孩娃餓哭的聲音。奶奶和小紅軍聽在耳裏,急在心上。

“我們做‘馬踏春潮’給他們吃吧!”奶奶和小紅軍說完,都開心的笑了。

從此,每天的傍晚,奶奶和小紅軍的身邊總是圍繞着大羣的娃子,唧唧喳喳的象一羣麻雀,這時奶奶和小紅軍是最忙的,他們的臉上總是帶着笑,“馬踏春潮”做了一鍋又一鍋。孩子們最喜歡看“萬馬踏春潮”的景象。只見狂飆的“駿馬”嘶鳴陣陣,風嘯電掣,勢不可擋。似乎要把春天的潮涌帶到整個的中國大地。孩子們驚呆了,連臉上的笑都凝固了。一剎時的寂靜後,他們歡呼了起來,蹦啊,跳啊,舞動着,盡情地揮灑歡欣與喜悅。小紅軍和奶奶都激動的哭了!他們知道中國革命的勝利即將來到了!中國的春天來到了!

時光荏苒。轉瞬之間,小紅軍的傷勢已經痊癒了。

小紅軍要回部隊了,奶奶送了一程又一程,淚花兒開了一次又一次。

小紅軍說:“等我回來,咱們還一起做‘馬踏春潮’。

奶奶說:“那時的‘馬踏春潮’肯定會更好看,更好吃。”

小紅軍的身影漸漸遠去了,變成一個點兒,消失了,奶奶還站在那裏久久的不肯離去……這個小紅軍就是我的爺爺。

歲月的腳印深深,每一步都是那樣的深刻而又凝重。從十三屆四中全會到南巡的講話,從APCE會議到“WTO的加入,中國的改革大潮澎湃洶涌,真好比“萬馬奔騰鬧春涌,改天換地譜新篇”。如今,人民的生活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我已經離開家鄉二十幾年了,但我還是時時想起父親的“馬踏春潮”。色鮮味美,餘香繞口。

一天,忽然接到了父親的來信。他在信中說,現在家鄉的變化太大了,希望我有時間回家走走,看看現代的新農村。另外,村裏家家戶戶都種上了香椿樹,並把香椿加工成無公害的綠色食品,遠銷到了歐美國家,賺了好多的外匯呢!……

晚上,我讀着父親的來信甜甜的睡去了,夢中我又回到了家鄉。看見了爺爺和奶奶,看見了那兩棵老香椿樹,看見了父親正在爲我們做那道“馬踏春潮”……

真的!什麼時候能再吃上父親做的“馬踏春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