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行乞的老人-散文欣賞

行乞的老人-散文欣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W 次

紅燈——停車。

行乞的老人-散文欣賞

這是一個十字路口,沒有交警,只有紅綠信號燈,人們按照信號行事。

透過車窗玻璃,看到前面的斑馬線上,人羣絡繹,步履匆匆。各行各業的都有,相同的是生活的痕跡,都在爲生活奔波。

車右側是車,一長流的排隊。

車左側還是車,也是一長溜的排隊。

可是,就看到一個人,深着藏藍色衣服,頭戴一頂農村集市上常見的藏藍色帽子。一手拄着一根棍子,一手拿着一個搪瓷缸子,出現在視野裏。看外貌,長的也算周正,衣着也不是太邋遢。年紀在六十左右。

他從斑馬線上拐彎,走向了排隊等候的車隊。他對車內司機比劃着,嘴脣一歙一合。我看到司機緊皺的眉頭,和透過車窗遞出的零鈔。第二個司機戴着墨鏡,車外的依舊在敘敘的說,車內的終於在端坐了好大一會後,在車上拿起一盒香菸,倒出裏面的一顆,遞出車窗。

第三輛,車窗始終關着;第四輛,給了零鈔。主動給的。搪瓷缸子繼續往後走。這時,綠燈亮了。回望車隊,那頂藏藍色帽子,還在車隊裏穿行。而車隊,徐徐開動。

我不認識這個行乞的人,我也不知道關於他的一切背景和故事。但是我知道,他是個行乞者。他活着,依靠別人的施捨。

如果五十歲以上算老人的話,他是老人了。因爲看他的外貌頂多60歲左右。這還不算常年在外界的顯老。他這個年齡,完全可以種點地,養點家畜家禽,自尊而體面的活着。根本就沒必要在寒風的車流裏乞討,惹人討厭自己也不安全。因爲在農村,這個年齡段還是半個勞力的。

我的爺爺和奶奶至今生活在郊區的農村裏,都是八十左右的老人了,每天還忙着自己做飯,打掃房間,餵豬,喂牛。家裏還養着一條狗,三隻羊,和7、8只下蛋的蘆花雞。夏天的時候,他們還在我家西院種了一院子的菜蔬。每次回家,那些綠的紅的黃的紫的果蔬就塞滿了後備箱。接了幾次來樓上,怎麼說也不來。爺爺勉強來過一次,奶奶是說什麼也不來。每次想到他們,都會想起悠然,悠閒,體面,自尊這樣的字眼。人活着其實就是一種生活態度。

這些年,我知道我們的國家一直在努力着,扶貧款的劃撥,扶貧項目的出臺,社會上好心人的捐贈,各種民間愛心團體的關懷。人生是個變數,誰也不知道明天自己會遇到什麼。所以愛心是永不過時的話題和行動。在這個意義上,幫助別人也就是幫助自己。對鰥寡孤獨,同情和幫助早就是我們這個民族骨子裏的精粹了,我相信社會上大多數的人們都有這愛心和美德。

可是,這個搪瓷缸子,總讓我覺得哪裏不對勁!

這個寒風中行乞的.人,如果不種地,他也完全有體力開個小店,哪怕是賣水、賣報,甚至可以去學門手藝!再怎麼說,這樣的年齡,自給自足還是完全有可能的。這個社會,給我們提供了這麼多的機會,只要不怕吃苦,肯動腦子,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應該可以自食其力,豐衣足食的。那麼,又是什麼使他背井離鄉,置尊嚴和安全不顧,在車隊裏行乞?是土地被佔沒得到賠償?是子女不孝敬趕他出家門,還是覺得這樣來錢容易?!如果是前兩種,倒不難解決,如果是後一種呢?

偶然的一次跌倒,可以扶你、攙你,甚至可以揹你走幾步。可是如果思想上覺得別人揹着省力舒服,不想再自己走的話,那麼所有的愛心和幫助都如像一個空杯子裏倒水。而自尊是這個空杯子的底!

想到這裏,忽然覺得教育的作用,什麼時候也不能小視。近幾年,媒體有意無意的誇大了受教育者的權利,而消弱了教育者的權利,以及教育的正當權利。在某種程度上,這其實是一種誤導。最直接的後果是導致了教育者如履薄冰,再也放不開手腳去教學。這就如打開潘多拉的盒子,各種奇形怪狀事物的出現,是必然的。一個基本的常識,沒有懲罰的教育不是完善的教育。本該從小糾正好的錯誤,非要等長大到社會上糾正,那後果憑誰也能想象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