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漢書》卷九十·烏桓鮮卑列傳第八十 烏桓者,本東胡也。漢初,匈奴冒頓滅其國,餘類保烏桓山,因以爲號焉。俗善騎射,弋獵禽獸爲事。隨水草放牧,居無常處。以穹廬爲舍,東開向日。食肉飲酪,以毛毳爲衣。貴少而賤老,其性悍塞。怒則殺父兄,而終不害其母,以母有族類,父兄無相......

  • 《後漢書》卷七十六·循吏列傳第六十六 初,光武長於民間,頗達情僞,見稼穡艱難,百姓病害,至天下已定,務用安靜,解王莽之繁密,還漢世之輕法。身衣大練,色無重採,耳不聽鄭、衛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宮房無私愛,左右無偏恩。建武十三年,異國有獻名馬者,日行千里,又進寶劍,賈兼百金......

  • 《後漢書》志第二十五·百官二 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太鴻臚太常,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禮儀祭祀。每祭祀,先奏其禮儀。及行事,常贊天子。每選試博士,奏其能否。大射、養老、大喪,皆奏其禮儀。每月前晦,察行陵廟。丞一人,比千石。六百石。本注曰:掌凡行......

  • 《後漢書》志第五·禮儀中 立夏請雨拜皇太子拜王公桃印黃郊立秋貙劉案戶祠星立冬冬至臘大儺土牛遣衛士朝會立夏之日,夜漏未盡五刻,京都百官皆衣赤,至季夏衣黃,郊。其禮:祠特,祭竈。自立春至立夏盡立秋,郡國上雨澤。若少。郡縣各掃除社稷。其旱也,公卿官......

  • 《後漢書》卷三十下·郎顗襄楷列傳第二十下 郎顗字雅光,北海安丘人也。父宗,字仲綏,學《京氏易》,善風角、星算、六日七分,能望氣占候吉凶,常賣卜自奉。安帝徵之,對策爲諸儒表,後拜吳令。時卒有暴風,宗佔知京師當有大火,記識時日,遣人蔘候,果如其言。諸公聞而表上,以博士徵之......

  • 《後漢書》志第十四·五行二 災火草妖羽蟲孽羊禍《五行傳》曰棄法律,逐功臣,殺太子,以妾爲妻,則火不炎上謂火失其性而爲災也。又曰視之不明,是謂不悊。厥咎舒,厥罰常燠,厥極疾,時則有草妖,時則有蠃蟲之孽,時則有羊禍,時則有赤眚、赤祥,惟水沴火蠃蟲,劉歆傳以爲......

  • 《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原文及賞析 荊性刻急隱害,有才能而喜文法。光武崩,大行在前殿,荊哭不哀,而作飛書,封以方底,令蒼頭詐稱東海王強舅大鴻臚郭況書與強曰:“君王無罪,猥被斥廢,而兄弟至有束縛入牢獄者。太后失職,別守北宮,及至年老,遠斥居邊,海內深痛,觀者鼻酸。及......

  • 《後漢書》卷三十七·桓榮丁鴻列傳第二十七 桓榮字春卿,沛郡龍亢人也。少學長安,習《歐陽尚書》,事博士九江朱普。貧窶無資,常客傭以自給,精力不倦,十五年不窺家園。至王莽篡位乃歸。會朱普卒,榮奔喪九江,負土成墳,因留教授,徒衆數百人。莽敗,天下亂。榮抱其經書與弟子逃匿......

  • 《後漢書》卷四十八·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第三十八 楊終字子山,蜀郡成都人也。年十三,爲郡小吏,太守奇其才,遣詣京師受業,習《春秋》,顯宗時,徵詣蘭臺,拜校書郎。建初元年,大旱谷貴,終以爲廣陵、楚、淮陽、濟南之獄,徙者萬數,又遠屯絕域,吏民怨曠,乃上疏曰:臣聞善善及子孫,惡惡止其身,百......

  • 《後漢書》卷六十九·竇何列傳第五十九 竇武字遊平,扶風平陵人,安豐戴侯融之玄孫也。父奉,定襄太守。武少以經行著稱,常教授於大澤中,不交時事,名顯關西。延熹八年,長女選入掖庭,桓帝以爲貴人,拜武郎中。其冬,貴人立爲皇后,武遷越騎校尉,封槐裏侯,五千戶。明年冬,拜城門校......

  • 《後漢書》卷二十七·宣張二王杜郭吳承鄭趙列傳第十七 宣秉字鉅公,馮翊雲陽人也。少修高節,顯名三輔。哀、平際,見王氏據權專政,侵削宗室,有逆亂萌,遂隱遁深山,州郡連召,常稱疾不仕。王莽爲宰衡,辟命不應。及莽篡位,又遣使者徵之,秉固稱疾病。更始即位,徵爲侍中。建武元年,拜御史中丞。......

  • 《後漢書》卷七十二·董卓列傳第六十二 董卓字仲潁,隴西臨洮人也。性粗猛有謀。少嘗遊羌中,盡與豪帥相結。後歸耕於野,諸豪帥有來從之者,卓爲殺耕牛,與共宴樂,豪帥感其意,歸相斂得雜畜千餘頭以遺之,由是以健俠知名。爲州兵馬掾,常徼守塞下。卓膂力過人,雙帶兩鞬,左右馳......

  • 《後漢書》卷四十九·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第三十九 王充字仲任,會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徒焉。充少孤,鄉里稱孝。後到京師,受業太學,師事扶風班彪。好博覽而不守章句。家貧無書,常遊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遂博通衆流百家之言。後歸鄉里,屏居教授。仕郡爲功曹,以數諫......

  • 《後漢書》卷七十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 劉虞字伯安,東海郯人也。祖父嘉,光祿勳。虞初舉孝廉,稍遷幽州刺史,民夷感其德化,自鮮卑、烏桓、夫餘、穢貊之輩,皆隨時朝貢,無敢擾邊者,百姓歌悅之。公事去官。中平初,黃巾作亂,攻破冀州諸郡,拜虞甘陵相,綏撫荒餘,以蔬儉率下。遷宗......

  • 《後漢書》卷三十三·朱馮虞鄭周列傳第二十三 朱浮字叔元,沛國蕭人也。初從光武爲大司馬主簿,遷偏將軍,從破邯鄲。光武遣吳漢誅更始幽州牧苗曾,乃拜浮爲大將軍幽州牧,守薊城,遂討定北邊。建武二年,封舞陽侯,食三縣。浮年少有才能,頗欲厲風跡,收士心,辟召州中名宿涿郡王岑之屬......

  • 《後漢書》志第三·律歷下 曆法昔者聖人之作歷也,觀璇璣之運,三光之行,道之發斂,景之長短,鬥綱所建,青龍所躔,參伍以變,錯綜其數,而制術焉。天之動也,一晝一夜而運過周,星從天而西,日違天而東。日之所行與運周,在天成度,在歷成日。居以列宿,終於四七,受以甲乙,終......

  • 《後漢書》卷四十四·鄧張徐張胡列傳第三十四 鄧彪字智伯,南陽新野人,太傅禹之宗也。父邯,中興初以功封鄳侯,仕至勃海太守。彪少勵志,修孝行。父卒,讓國於異母弟荊鳳,顯宗高其節,下詔許焉。後仕州郡,闢公府,五遷桂陽太守。永平十七年,徵入爲太僕。數年,喪後母,辭疾乞身,詔以光祿......

  • 《後漢書》卷六十三·李杜列傳第五十三 李固字子堅,漢中南鄭人,司徒郃之子也。郃在《方術傳》。固貌狀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龜文。少好學,常步行尋師,不遠千里。遂究覽墳籍,結交英賢。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風而來學。京師鹹嘆曰是復爲李公矣司隸、益州並命郡舉孝廉,闢......

  • 《後漢書》志第十九·郡國一 ○司隸河南河內河東弘農京兆馮翊扶風《漢書·地理志》記天下郡縣本末及山川奇異、風俗所由,至矣。今但錄中興以來郡縣改異及《春秋》、三史會同征伐地名,以爲《郡國志》。凡《前志》有縣名今所不載者,皆世祖所並省......

  • 《後漢書》卷二十八上·桓譚馮衍列傳第十八上 桓譚字君山,沛國相人也。父成帝時爲太樂令。譚以父任爲郎,因好音律,善鼓琴。博學多通,遍習《五經》,皆詁訓大義,不爲章句。能文章,尤好古學,數從劉歆、楊雄辯析疑異。性嗜倡樂,簡易不修威儀,而憙非毀俗儒,由是多見排抵。哀、平間......

  • 《後漢書》卷五十七·杜欒劉李劉謝列傳第四十七 杜根字伯堅,潁川定陵人也。父安,字伯夷,少有志節,年十三入太學,號奇童。京師貴戚慕其名,或遣之書,安不發,悉壁藏之。及後捕案貴戚賓客,安開壁出書,印封如故,竟不離其患,時人貴之。位至巴郡太守,政甚有聲。根性方實,好絞直。永初元年......

  • 《後漢書》卷五十四·楊震列傳第四十四 楊震字伯起,弘農華陰人也。八世祖喜,高祖時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敞,昭帝時爲丞相,封安平侯。父寶,習《歐陽尚書》。哀、平之世,隱居教授。居攝二年,與兩龔、蔣詡俱徵,遂遁逃,不知所處。光武高其節。建武中,公車特徵,老病不到,卒於家......

  • 《後漢書》卷六·孝順孝衝孝質帝紀第六 孝順皇帝諱保,安帝之子也。母李氏,爲閻皇后所害。永寧元年,立爲皇太子。延光三年,安帝乳母王聖、大長秋江京、中常侍樊豐譖太子乳母王男、廚監邴吉,殺之,太子數爲嘆息。王聖等懼有後禍,遂與豐、京共構陷太子,太子坐廢爲濟陰王......

  • 後漢書》卷四·孝和孝殤帝紀第四 孝和皇帝諱肇,肅宗第四子也。母樑貴人,爲竇皇后所譖,憂卒,竇後養帝以爲己子。建初七年,立爲皇太子。章和二年二月壬辰,即皇帝位,年十歲。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臨朝。三月丁酉,改淮陽爲陳國,楚郡爲彭城國,西平並汝南郡,六安復爲廬江......

  • 《後漢書》卷九·孝獻帝紀第九 孝獻皇帝諱協,靈帝中子也。母王美人,爲何皇后所害。中平六年四月,少帝即位,封帝爲勃海王,徙封陳留王。九月甲戌,即皇帝位,年九歲。遷皇太后於永安宮。大赦天下。改昭寧爲永漢。丙子,董卓殺皇太后何氏。初令侍中、給事黃門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