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看雲識天氣八年級語文教案

看雲識天氣八年級語文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3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看雲識天氣八年級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看雲識天氣八年級語文教案

看雲識天氣八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建議

  一、結構內容

《》是一篇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

第一部分(開頭),總說雲的形態變化,說明爲什麼看雲可以識天氣。

第二部分(2—6小節),講怎樣,是課文的主體。

第三部分(結尾),說明觀測天氣對工農業生產的意義和應注意的問題。

  二、語言特點

寓準確於生動中,是這篇說明文的特點。

準確,是說明語言的基本要求。如課文結尾指出:“天氣變化異常複雜,自然有一定限度”,與此同時,又指出“要準確地掌握天氣變化的情況,還得依靠天氣預報。”這兩句話就嚴密地照應到前文多處使用的“往往”“常常”“有時”“一般”“可能”等一類用語,把“”的事理,作了限制,這也是一種準確的表達。

這篇課文緊扣題目進行說明,層次十分清晰。首先說明看雲可以識別天氣。因爲雲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十分密切,雲是天氣變化的“招牌”。再說怎樣。這是全文的重點,寫得詳細、縝密。從高層雲依次說到低層雲,從象徵晴朗天氣的雲,依次說到帶來暴風雨的雲;又從雲的形態特點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再說到雲的光彩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在說明中,從現象入手,進而觸及事物的本質:雲的形態和光彩是現象;雲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就是本質。

雲的種類很多,但說明層次不亂。這裏有一個選取說明角度安排說明順序的問題。也就是說,先說什麼,再說什麼,後說什麼,纔有助於把“”的事理說清楚。

最後畫龍點睛,說明的目的。

  三、語言的準確性

說明文的語言最基本的特點是準確。這是由它自身的特點決定的。說明文是以說明爲主要表達方式,用來介紹或解釋事物的性質、特點、成因、功能、發展過程以及內部規律和內部聯繫的一種實用文體,目的在於向人們介紹知識。因此,說明文必須用準確的語言說明事物的特徵或本質,才能給人以正確的、科學的知識。在《》一文結尾指出:“天氣變化異常複雜,有一定限度”,與此同時,又指出“要準確地掌握天氣變化的情況,還得依靠科學的天氣預報。”這兩句話就嚴密地照應到前文多處使用的“往往”“常常”“有時”“一般”“可能”等一類用語,把“”的事理作了限制,起到了準確表達的作用。很好地突出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教學設計示例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l.理解恰當的比喻對說明事物特徵的作用。

2.複習分類說明的方法。

3.進一步學習和鞏固有關說明順序的知識。

(二)能力目標

培養觀察能力和積累語言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科學精神。

2.體會諺語這種語言的形式美。

二、學習建議

1.抓住雲與天氣的關係這一中心點,理清文章的思路。

2.體會本文在寫作上的特點,引導學生積累語言材料,學習幾種修辭手法,進而領會

這種說明文的特點。

3.瞭解幾種主要的說明方法的作用。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打比喻、分類別的說明方法。

難點:1.比喻、擬人、排比、對比、引用等大量修辭方法的運用及作用。

2.課文的主體部分,即怎樣這部分,由於雲層、光彩的種類繁多,變化複雜,學生一時難於分辨,所以這一部分也是本次教學的一個難點。

解決辦法:

1.通過分組討論進行製表的方法,並結合講解,從而使學生能更清楚地瞭解雲層、光彩的變化同天氣變化的關係,從而使學生牢固地掌握知識。

2.利用多媒體手段演示雲與天氣的關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3.講講、讀讀、寫寫、練練相結合的方法,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的能力。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錄音機。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進行說的比賽,其中還可以培養觀察能力。

2.聽音樂,描述可能出現的畫面。

3.分小組討論,進行製表。

4.蒐集有關識別天氣的諺語,班上交流,並建立一個小天氣預報站。

七、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先放一段音樂,請同學們描述一下畫面:陰雲密佈,狂風大作,大雨點砸在盆上叮噹響,人們四下奔跑的聲音,雞鴨亂叫聲。

從這段描述中,我們看到的是暴雨來臨時的場面,由什麼的變化引起了雨的到來?對,是雲、風的到來引起的,所以說,雲的變化就能暗示天氣變化。(訓練學生聽、說的能力和想像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講述雲和天氣關係的課文——《》。

(-)明確目標

1.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2.理清如何。

3.打比喻、分類別的說明方法。

(二)整體感知

本文是一篇事理說明文,具體、生動地介紹了雲的形態、變化及雲上的光彩現象同天氣的關係,說明了怎樣。

(三)教學過程

1.複習提問

(1)從題目上看,這是說明什麼的文章?

說明雲和天氣關係的文章。

(2)從題目上看,你還能讀出什麼來?

體裁說明文,說明順序:邏輯順序

2.讀課文,第1段老師範讀,第2段全班女生齊讀,第3、4兩段分別由兩名女同學朗讀,第5段、第6段分別由兩名男生朗讀,第7段全班男生齊讀。

3.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雲就像是天上的“招牌”,從而說明爲什麼可以。

第二部分(第2-6段):具體介紹雲的形態變化,雲上的光彩現象同天氣的關係,從而說明怎樣。

第三部分(第7段):說明的意義和侷限性。

4.這樣分段,體現了什麼說明順序?

邏輯順序(由現象到本質)。

5.閱讀第1段,回答下面各題。

(l)這段的結構是怎樣的?(總分總)

(2)如何分層?

第一句是第一層,最後一句是第三層,中間是第二層。

(3)第一段中哪些內容照應“姿態萬千”,哪些內容照應“變化無常”?

“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羣,來來去去;有的像一張大棉絮,滿滿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峯巒,像河川,像雄獅,像奔馬……”這些內容與“姿態萬千”相照應。

“它們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剛纔還是白雲朵朵,陽光燦爛;一霎間卻又是烏雲密佈,大雨傾盆”這些內容與“變化無常”相照應。

6.分組討論製表,把同學們分成三個組,第一組閱讀第3段,討論並製出晴天雲彩簡表;第二組閱讀第4、5段,討論並製出雨雪冰雹雲層變化簡表;第三組閱讀第6段,討論並製出雲彩識天氣簡表。

晴天雲彩簡表

名稱

形態變化

位置

厚度

天氣徵兆

捲雲

絲絲縷縷地飄浮着,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

最高

最薄

象徵晴朗

卷積雲

捲雲成羣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麪引起的粼波

很高

很薄

無雨、雪

積雲

像棉花團,上午出現,傍晚漸漸消散

兩千米左右

較薄

陽光溫和

高積雲

像草原上潔白的羊羣,成羣的扁球狀排列

兩千米左右

較薄

天晴

雨雪冰雹雲層變化簡表

名稱

形狀變化過程

位置

天氣徵兆

卷層雲

捲雲聚集着,彷彿蒙上白色的綢幕,捲雲慢慢向前推進

晴轉陰

高層雲

卷層雲越來越低,越來越厚,像毛玻璃遮着太陽

將下雨雪

雨層雲

高層雲變得更低更厚,暗灰色雲塊佈滿天空

更低

雨雪連綿

積雨雲

積雲迅速形成高大的雲山,烏雲密佈

更低

雷雨冰雹

雲彩識天氣簡表

光名

產生和分佈情況

色彩

天氣徵兆

產生在卷層雲上,分佈在日月周圍

裏紅外紫

日暈三更雨

月暈午時風

日華和月華大多出現在高積雲的邊緣

裏紫外紅

華環小到大晴

華環大到小陰雨

雨過天晴,太陽對面的雲幕上

彩色圓弧

東虹轟隆西虹雨

出現在早、晚,太陽照紅雲層

雲層變紅

朝霞不出門

晚霞行千里

7.同學交流如何。

8.由多媒體演示雲和天氣的變化,並伴隨音樂,同學們看着畫面進行復述。

9.再速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捲雲、卷積雲、積雲、高積雲是天氣晴朗的象徵;卷層雲、高層雲、雨層雲,積雨雲,這些雲低而厚密,是陰雨風雪的預兆,”這是什麼說明方法?

說明方法是分類別。

(2)“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着……”這是什麼說明方法?

說明方法是打比方。

10.本文的說明方法是分類別、打比方,在文中找出例子來。

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的句子有:

(l)有的像羊羣,來來去去;有的像一張大棉絮,滿滿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峯巒,像河川,像雄獅,像奔馬……

(2)雲就像是天氣的“招牌”。

(3)捲雲絲絲縷縷地飄浮着,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如果捲雲成羣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麪引起的粼波。

(4)還有一種像棉花團似的白雲,叫積雲。

(5)遠遠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羣。

(6)隔着雲着太陽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層毛玻璃,朦朧不清。

分類別:光彩有暈、華、虹、霞。

(四)總結、擴展

這篇課文緊扣題目進行說明,層次十分清晰:首先說明春雲可以識天氣。因爲雲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十分密切,雲是天氣變化的“招牌”。再說怎樣。這是全文的重點,寫得詳細、縝密,從高層雲依次說到低層雲,從象徵晴朗天氣的雲,依次說到帶來暴風雨的雲,又從雲的形態特點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再說到雲的光彩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在說明中,從現象入手,進而觸及事物的本質。雲的形態和光彩是現象;雲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就是本質。雲的種類很多,但說明層次不亂,先說什麼,再說什麼,後說什麼,有助於把“春雲識天氣”的事理說清楚。最後畫龍點睛,說明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擬題訓練,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閱讀課文的最後一部分,即最後一段分組擬題,互作答案。

結尾總結全文、點題,同時說明了的侷限性。

(五)佈置作業

在課外,練習。試着根據天空中的雲彩形狀,判斷一下當天或第二天的天氣情況,把結果寫在教室後牆的黑板上。

八、隨堂練習

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

①近幾年來,有關酸雨的報道頻頻見諸報端。酸雨對我國的影響愈來愈大,作爲嚴重的環境問題,引起了國人的廣泛關注。

②什麼是酸雨呢?它對我們人類有哪些危害?我們如何來清除它的危害呢?

③酸雨是指因大氣污染而產生的PH值小於5。6的酸性降水,包括雨雪雹霧露等。酸雨中的酸主要是稀硫酸和稀硝酸,另外還有有機酸。酸雨的形成雖然有諸多複雜因素,但根源在於人類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礦物燃料而向大氣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這些物質進入大氣對流層後,經過一系列光化學反應過程,在暖溼靜風等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局部地區大氣中二氧化碳或氮氧化物富集,在水汽凝結過程當中溶於水而形成硫酸、亞硫酸或硝酸、亞硝酸,然後隨雨降落,形成酸雨。

④酸雨給森林、土壤、湖泊、農作物等帶來巨大危害,更給人類的健康帶來嚴重威脅,是當今世界三大環境災害之一,被人們稱爲“空中殺手”。

⑤酸雨破壞植物氣孔,使植物不能正常進行光合作用,導致林木的大面積死亡。歐洲、北美、亞洲等大面積的森林受到酸雨的危害;我國四川、重慶、貴州等省市每年都有大面積林木受酸雨危害枯萎或死亡,江蘇、浙江等省森林受害面積達128萬多公頃,每年林材損失達6億元,生態效益損失更高達54億元。

⑥酸雨破壞土壤結構,中和土壤中營養元素,使土壤貧瘠化,造成農作物減產,對農業生產的危害極大。

⑦酸雨使河流、湖泊的水質酸化,使魚蝦等水生物難以生存。西歐、美國、加拿大等地的許多湖泊正變成生物難以生存的“死湖”。

⑧酸雨對文物、古建築的破壞程度令人吃驚。世界上許多千古不朽的建築物、雕像等,被酸雨腐蝕得千瘡百孔、面目全非。像希臘的雅典女神、意大利科洛西姆鬥獸場、我國北京故宮的漢白玉雕、盧溝橋上的石獅等等,數千年保存完好的文化遺蹟,在數十年間成了酸雨的犧牲品。

⑨酸雨更會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科學家們測算,由於受酸雨的影響,地下水中的鋁、銅、鋅、鎘等金屬含量已超出正常值的幾十倍,人類在飲用這種水後,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毒害。含酸的空氣也使多種呼吸道疾病增加。例如,巴西的庫巴坦布有20%的.居民因受酸雨毒害而患有哮喘、支氣管炎和鼻炎,其中5歲以下兒童患病率高達38%。

⑩防治酸雨首先要控制二氧化硫和氨氧化物的排放,這是最根本的措施。在目前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我國能源結構的情況下,應儘快改變我國對能源利用的傳統方式,加快對煤炭液化、氣化等技術的研究及生產步伐,加強二氧化硫的排放管理;制定切實有效的措施,增加環保投入,治理酸雨污染,防止酸雨擴大;加快能源結構的調整步伐,開發低污染新能源,特別是在水能豐富而酸雨危害嚴重的西南地區加快水能的開發……

⑾1998年初我國提出“向酸雨宣戰”,經過兩年的集中治理,一些污染重災區如重慶、瀋陽等大氣環境質量有了明顯好轉。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大家積極行動,共同努力,我們一定會扼殺這個來自空中的“殺手”,我們的夭空會更藍。

1.請結合上下文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l)千瘡百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犧牲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說明對象是___________。請根據文章內容,用自己的話概括它的特點。

3.本文采用________順序來說明。

4.本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請各舉一例。

5.第⑨自然段介紹________________。作者從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兩方面說明。

6.給文章劃分段落層次。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

第二課時

課前活動:上課前,帶着學生觀察天空中的雲,展開想像,從顏色、形狀、厚度、高度等方面描繪雲,並寫下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

導入新課

(配樂朗誦第1自然段,同學們聽)

同學們,你們聽完後有什麼感覺?(生動)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使用了多種修辭方法;動態、靜態相結合的寫法。)對,今天這一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多種修辭方法相結合使用的作用。

(一)明確目標

1.理解恰當的比喻對說明事物特徵的作用。

2.引用、擬人、排比、對比等大量修辭方法的運用及作用。

3.進一步學習和鞏固有關說明的知識

(二)整體感知

寓準確於生動中,是這篇說明文的特點,作者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辭方法,分別說明雲的形態與天氣的關係等,同時還用了擬人、排比、引用、對比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

(三)教學過程

l.複習提問。

(1)說明雲與天氣的關係時採用了什麼說明順序?

答:由現象到本質的邏輯順序。

(2)捲雲、卷積雲、積雲、高積雲都是晴朗天氣的徵兆;卷層雲、高層雲、雨層雲、積雨雲都是陰雨風雪的徵兆,光彩包括暈、華、虹、霞。這些是什麼說明方法?

答:分類別的說明方法。

(3)雲就像是天氣的“招牌”。這一句是什麼說明方法?

答: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4)天氣晴朗的雲有什麼特點?陰雨雪風的天氣,雲有什麼特點?

答:輕、高、薄;低、厚、密。

(5)第一段中,結構是怎樣的?哪個短語是總寫雲的形態?哪個短語是總寫雲的特徵?

答:總分總的結構,姿態萬千總寫雲的形態,變化無常總寫雲的特徵。

(6)給下列字注音。

燚yí 霎shà 剎chà(那) 暈yùn(圈) 盈yíng

(7)解釋下列詞語。

巒:又小又尖的山或連着的山。

點綴:加以襯托或裝飾。

輕盈:輕巧優美。

姿態萬千:姿態多種多樣。

瀰漫;佈滿。

2.分析本文寓準確於生動的語言特點,研究討論以下問題。

(1)文中用了大量的比喻,作用是什麼?舉例說明,說明文中運用比喻要注意什麼?

本文中比喻的作用:一是知識性,如“捲雲絲絲縷縷地飄浮着,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如果捲雲成羣成行的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麪引起的粼波,這就成了卷積雲。”這裏的比喻分別說明了捲雲和卷積雲的特徵;二是形象性,便於讀者理解,比如:還有的像峯巒,像剛川,像雄獅,像奔馬……說明文中運用比喻要注意:喻體能夠準確地說明事物的特徵和事理。

(2)比較下邊的原句和改句,找出改動的地方,認準確生動的角度說說改動之處的優點。

①組改動的地方有:山一峯巒,水一河川,棉花一雄獅,原句和修改句雖然都用了比喻,但就準確、生動而言,卻有差距。山、水的概念太廣泛,不及峯巒、河川的概念準確、形象具體,棉花、薄紗,有形而無生命,不及雄獅奔馬,具有動態特點,更能突出雲彩的形象,更能生動。準確地寫出了雲塊變幻、飄動的實況。

②組改動的地方有:根本不能看見——都躲藏了起來。修改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比原句既準確又生動形象。

③組原句和修改句意思雖然相同,語言則完全變了,修改句運用了比喻,把雲比成“招牌”,使雲和天氣變化的關係更明確、更形象化了。原句只能說明兩者有關係,但不能準確說明關係的性質。

④修改句改“氣候”爲“天氣’,原句“氣候”用詞不準確,因爲“氣候”一般是指較大地區裏較長時間的氣候情況,“天氣”是指較小地區和較短時間內大氣中發生的各種氣象變化。從天上掛的雲能識別的是一天或數天較短時間的氣候情況,所以用“天氣”爲宜。

3.本文之所以在語言上既準確又生動,主要是因爲作者不斷地錘鍊語言。在本文的編寫過程當中,作者曾作過多次修改,那麼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所描繪的雲的句子,進行修改。

4.有感情地朗讀第5自然段。

分析:這段描摹了夏天積雲形成積雨雲的過程,就是雷雨冰雹形成的過程,在描摹天氣動態方面相當出色。請同學們找出相關的動詞(爭奇、變黑,崩塌、瀰漫)。

5.生動的語言不僅是因爲使用了比喻以及動態描摹事物,還有擬人、排比、對比、引用的多種修辭的使用,在文中找出例子來體會作用。

(l)還有的像峯巒、像河川、像雄獅、像奔馬……

(比喻、排比增強了語言的氣勢和節奏感)。

(2)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

(對比,能使人們對事物獲得深刻的認識和鮮明的印象。)

(3)站得高的雲,叫捲雲。……這時的卷層雲得改名換姓,該叫它高層雲了。

(擬人,使被說明的對象具體生動形象。)

(4)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對比、引用,引用諺語可簡潔、通俗地說明有關問題。)

6.準確的說明語言。在本文中,作者準確地使用了表示時間、範圍等副詞,在文中找出例子並分析。

(l)積雨雲越長越高,雲底慢慢變黑,雲峯漸漸模糊,不一會兒,整座雲山崩塌了,烏雲瀰漫着天空,頃刻間,雷聲隆隆,電光閃閃,就會嘩啦嘩啦地下起暴雨來,有時竟會帶來冰雹或者龍捲風。

(2)但是,天氣變化異常複雜,春雲識天氣有一定的限度。

(3)出現了高層雲,往往幾個鐘頭內便下雨或者下雪。

(4)捲雲和卷積雲的位置很高,那裏水分少,它們一般不會帶來雨雪。

以上加點的詞表明天氣的陰晴變化雖有一定規律可循,但又不是絕對的。

(四)總結、擴展

本文使用了邏輯順序進行說明,層次十分清楚,開頭指出了雲和天氣的密切關係,說明看雲可以識天氣。接着再詳細說明怎樣,這一部分採用分類別的說明方法,依次寫了捲雲、卷積雲、積雲、高積雲這些象徵天氣晴朗的雲的位置、形態特點以及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再依次說明卷層雲、高層雲、雨層雲、積雨雲這些陰雨風雪預兆的形態特點以及與天氣變化的關係。然後就雲上的光彩現象——暈、華、虹、霞與天氣的關係作了簡要的說明。文章結尾,說明了的目的及侷限性。強調依靠科學的天氣預報的重要性。文章不僅通過多種修辭方法的運用和動態靜態相結合的描摹來體現生動具體形象,還藉助於詞語的錘鍊,表示時間、範圍的副詞來體現準確性,寓準確於生動之中,這些都是我們在寫作中應該借鑑的。

(五)佈置作業

課後練習一、二題。

答案:一、略

二、1.修辭方法有:比喻、排比、對比。比喻的作用是使說明對象具體生動形象;排比的作用是增強了語言的氣勢和節奏感;對比的作用是能使人們對事物獲得深刻的認識和鮮明印象。

2.“出現”、“凸起”、“爭奇”、“聳入”、“崩塌”、“瀰漫”、“下等”,這些動詞準確地描摹出夏天積雲形成積雨雲的過程,也是雷雨冰雹形成的過程,這一系列動態描寫相當出色。

3.從你自己喜愛的工藝品中挑出一個有趣的來,用平實的語言說明它的功能或者操作方法,用生動的語言說明它的有趣,在班上作交流、比賽。

看雲識天氣八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l.理解恰當的比喻對說明事物特徵的作用。

2.複習分類說明的方法。

3.進一步學習和鞏固有關說明順序的知識。

(二)能力目標: 培養觀察能力和積累語言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

1.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科學精神。

2.體會諺語這種語言的形式美。

二、重點難點

重點:打比方、分類別的說明方法。

難點:

1.比喻、擬人、排比、對比、引用等大量修辭方法的運用及作用。

2.課文的主體部分,即怎樣看雲識天氣這部分,由於雲層、光彩的種類繁多,變化複雜,學生一時難於分辨,所以這一部分也是本次教學的一個難點。

三、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進行說的比賽,其中還可以培養觀察能力。

2.聽音樂,描述可能出現的畫面。

3.分小組討論,進行製表。

4.蒐集有關識別天氣的諺語,班上交流,並建立一個小天氣預報站。

四、教學步驟

導入新課

先放一段音樂,請同學們描述一下畫面:陰雲密佈,狂風大作,大雨點砸在盆上叮噹響,人們四下奔跑的聲音,雞鴨亂叫聲。 從這段描述中,我們看到的是暴雨來臨時的場面,由什麼的變化引起了雨的到來對,是雲、風的到來引起的,所以說,雲的變化就能暗示天氣變化。(訓練學生聽、說的能力和想像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講述雲和天氣關係的課文——《看雲識天氣》。

(-)明確目標

1.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2.理清如何看雲識天氣。

3.打比喻、分類別的說明方法。

(二)整體感知

本文是一篇事理說明文,具體、生動地介紹了雲的形態、變化及雲上的光彩現象同天氣的關係,說明了怎樣看雲識天氣。

(三)教學過程

1.複習提問

(1)從題目上看,這是說明什麼的文章 說明雲和天氣關係的文章。

(2)從題目上看,你還能讀出什麼來 體裁說明文,說明順序:邏輯順序

2.讀課文,第1段老師範讀,第2段全班女生齊讀,第3、4兩段分別由兩名女同學朗讀,第5段、第6段分別由兩名男生朗讀,第7段全班男生齊讀。

3.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雲就像是天上的“招牌”,從而說明爲什麼可以看雲識天氣。

第二部分(第2-6段):具體介紹雲的形態變化,雲上的光彩現象同天氣的關係,從而說明怎樣看雲識天氣。

第三部分(第7段):說明看雲識天氣的意義和侷限性。

4.這樣分段,體現了什麼說明順序 邏輯順序(由現象到本質)。

5.閱讀第1段,回答下面各題。

(l)這段的結構是怎樣的(總分總)

(2)如何分層 第一句是第一層,最後一句是第三層,中間是第二層。

(3)第一段中哪些內容照應“姿態萬千”,哪些內容照應“變化無常”

“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羣,來來去去;有的像一張大棉絮,滿滿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峯巒,像河川,像雄獅,像奔馬……”這些內容與“姿態萬千”相照應。 “它們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剛纔還是白雲朵朵,陽光燦爛;一霎間卻又是烏雲密佈,大雨傾盆”這些內容與“變化無常”相照應。

6.分組討論製表,把同學們分成三個組,第一組閱讀第3段,討論並製出晴天雲彩簡表;第二組閱讀第4、5段,討論並製出雨雪冰雹雲層變化簡表;第三組閱讀第6段,討論並製出雲彩識天氣簡表

7.同學交流如何看雲識天氣。

8.由多媒體演示雲和天氣的變化,並伴隨音樂,同學們看着畫面進行復述。

9.再速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捲雲、卷積雲、積雲、高積雲是天氣晴朗的象徵;卷層雲、高層雲、雨層雲,積雨雲,這些雲低而厚密,是陰雨風雪的預兆,”這是什麼說明方法 說明方法是分類別。

(2)“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着……”這是什麼說明方法 說明方法是打比方。

10.本文的說明方法是分類別、打比方,在文中找出例子來。

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的句子有:

(l)有的像羊羣,來來去去;有的像一張大棉絮,滿滿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峯巒,像河川,像雄獅,像奔馬……

(2)雲就像是天氣的“招牌”。

(3)捲雲絲絲縷縷地飄浮着,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如果捲雲成羣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麪引起的粼波。

(4)還有一種像棉花團似的白雲,叫積雲。

(5)遠遠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羣。

(6)隔着雲着太陽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層毛玻璃,朦朧不清。

分類別:光彩有暈、華、虹、霞。

(四)總結、擴展

這篇課文緊扣題目進行說明,層次十分清晰:首先說明春雲可以識天氣。因爲雲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十分密切,雲是天氣變化的“招牌”。再說怎樣看雲識天氣。這是全文的重點,寫得詳細、縝密,從高層雲依次說到低層雲,從象徵晴朗天氣的雲,依次說到帶來暴風雨的雲,又從雲的形態特點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再說到雲的光彩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在說明中,從現象入手,進而觸及事物的本質。雲的形態和光彩是現象;雲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就是本質。雲的種類很多,但說明層次不亂,先說什麼,再說什麼,後說什麼,有助於把“春雲識天氣”的事理說清楚。最後畫龍點睛,說明看雲識天氣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擬題訓練,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閱讀課文的最後一部分,即最後一段分組擬題,互作答案。

結尾總結全文、點題,同時說明了看雲識天氣的侷限性。

(五)佈置作業

在課外,練習看雲識天氣。試着根據天空中的雲彩形狀,判斷一下當天或第二天的天氣情況,把結果寫在教室後牆的黑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