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人教版《落日的幻覺》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人教版《落日的幻覺》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6W 次

教學目標

人教版《落日的幻覺》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知識與技能:1、理解積累綺麗、殷紅、氣息奄奄等詞語。

2、閱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提煉信息語句。

3、掌握有關說明文的學習方法

過程與方法:

1、瞭解掌握說明文學習方法

2、課文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能正確對待文學欣賞與科學理論,讓學生明白自然界的奧祕是無窮無盡的,培養學生善於觀察、探究身邊自然現象的能力

重點難點:

1、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提煉信息語句

2、掌握說明文學習方法

3、品味課文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特點

4、課堂延伸,訓練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一、導入

讓學生觀察筷子變折的現象,提問爲什麼會有這種現象?

筷子變折是一種光學現象形成的,其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這種有趣的現象也很多。

老師很喜歡唐代詩人王維《使至塞上》中的兩句話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兩句詩語言質樸,意境博大深遠,但落日真的是圓的麼?(出示幻燈片)--落日怎麼會是扁的?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夢幻的夕陽,走進《落日的幻覺》。

二、自讀課文,解決生字詞(出示幻燈片)

綺(qǐ)麗:顏色美麗,多用來形容風景。

殷(yān)紅:帶黑的紅色。

日薄(bó)西山,氣息奄奄(yǎn):出自晉李 密《陳情表》,意思是太陽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即將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即將沒落。薄:迫近,靠近。氣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斷氣的樣子,也比喻腐朽的事物即將沒落。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出自唐李商隱《登樂遊原》,意思是雖然夕陽無限美好,可惜的是已接近黃昏時刻。

三、細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提問:學習一篇說明文,應注意什麼?

--說明對象,說明順序,說明結構,說明方法,說明文語言(板書)

提問:那麼這篇課文屬於事理說明文還是事物說明文?它的說明對象是什麼?

2、這篇文章怎麼安排結構?

--開頭引用詩句(問:引用的作用?)--描述落日景象--過渡段--闡釋原因

明確:結構清晰,爲我們將來寫作說明文提供了很好的範例。

3、文章的重點放在對落日產生幻覺的原因的闡釋上,我們就來閱讀這個自然段。

(出示幻燈片)

日落時的幻覺 產生幻覺的原因

顏色深黃、殷紅 光線散射和光波長短原理

神祕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 光線散射大氣層密度不同

西方天空出現迷人的紫光眼睛的疊合效應

接近地平線時太陽變扁了 光線的折射原理

太陽好像變大了 未說明原因(其實沒變大)

以表格的形式提問文章內容,

鍛鍊口語表達:作者說明了落日產生( )的幻覺,是由於( )形成的

四、說明文的`語言

加入初二學習小組 更多超值免費資料不容錯過!

一般比較平實,但可以適當採用描寫成分。例如第二段,可以使文章生動形象。

(出示幻燈片)

日落前--太陽變大,顏色深黃殷紅

日落時--接近地平線時,縮身變扁

日落後--周圍伴有燦爛的晚霞,背後空中出現藍灰色暗弧,暗弧外鑲有明顯的亮弧,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時,西方會出現紫光

五、寫作意圖(出示幻燈片)

原來這麼美麗的夕陽和斑斕的蝴蝶的翅膀也都是我們眼睛的一廂情願的幻覺而已。生活中這種現象會很多。當你面對這些現象時,是不是應該多問自己幾個爲什麼?是不是應該運用我們所學的知識去探尋其中的科學道理呢?希望大家養成質疑的習慣,多思考,多探究,找出事物本身的真理。

六、拓展訓練

1、課堂練筆--描寫一段日出時的美景(出示幻燈片)

教師讀範文,學生寫後進行點評

2、詩詞積累--描寫日出的優美詩句

1、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元 馬致遠《天淨沙 秋思》

2、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3、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唐 崔顥 《黃鶴樓》

4、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唐 李商隱《登樂遊原》

5、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唐 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6、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唐 劉禹錫 《烏衣巷》

7、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 -明朝 楊慎《臨江仙》

8、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峯無語立斜陽。-宋 王禹偁《村行》

9、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sè)半江紅。

-唐 白居易 《暮江吟》

10、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宋 李覯《鄉思》

七、作業

作業:文中提到落日看到起來好像並沒有變大,但是作者並沒有給出原因。你能否根據自己的課外知識,解釋其中原因呢?

板書設計:

現象:深黃,殷紅 暗弧,亮弧 紫光 變扁 變大 (幻覺)

日落

本質:光線散射 光線散射 人眼的疊合效應 光線折射 未說明 (原因)

波光長短 大氣層密度不同

(邏輯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