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水調歌頭》教學設計大綱

八年級《水調歌頭》教學設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4W 次

蘇軾因爲政治處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蘇轍的別離,中秋對月,不無抑鬱惆悵之感。於是寫下了這首千古名作:《水調歌頭》。爲方便教師更好的教學,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水調歌頭教學設計,其教學環節之精彩、教學設計之精緻、教學問題之精當,令人耳目一新,回味無窮。下面一起來學習下吧!

八年級《水調歌頭》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1. 瞭解這首詩的作者生平及相關的背景知識。

2. 瞭解這首詩的思想內容,體會詩人思想感情。

3. 背誦這首詩。

過程與方法目標:

1. 配樂範讀、打拍朗誦、足踏朗誦,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充分體會作品的節奏、韻律,感受其聲韻美。

2. 利用“主題”來建構以中秋月亮爲題材的詩詞從而學會對詩詞的對比、區分與整合。

3. 古詩四步教學法:知詩-誦詩-析詩-品詩。引導學生知內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最終背誦。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再現詩的意境達到感染學生的目的,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並以次激發學生的想象進行創造,溝通課內外,提高語文素養,培養審美情趣,培養熱愛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領會詩意,體會詩意,並積累名句。

重點突破:多形式反覆誦讀,情景教學,名句賞析。

教學難點:藉助想象,感悟意境,深刻體味作品所蘊涵的情思,理解詩人的豁達樂觀情懷。

難點突破:利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名句賞析、討論合作,幫助學生了解情感,引起共鳴。

教學方法:

1. 誦讀法

2. 情景教學法

3. 討論點撥法

4. 古詩四步教學法

學習方法:

1. 朗讀理解

2. 小組合作

3. 發揮想象

教學用具:

《春江花月夜》磁帶、多媒體課件、《明月幾時有》歌曲磁帶、《水調歌頭》書法作品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引詞)

在大自然的景物裏,月亮是極富浪漫色彩的',它易激發人的藝術聯想,一勾新月會讓人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輪滿月,會讓人聯想到美好的生活,在月亮身上,文人們寄託了很多憧憬、很多情感,同學們能調動積累,說一說我們學過的有關明月的詩句嗎?(學生回答)那麼蘇軾仰望明月,他會聯想到什麼呢?

二. 初步感知:教師播放《明月幾時有》歌曲,多媒體配以優美畫面

三. 指導學生朗讀:(誦詞)

(1.)教師範讀全詞(配以《春江花月夜》),學生聽讀,初步感知詩意

提示重點字讀音(多媒體出字)

闕(que)瓊(qiong)綺(qi)勝(sheng)

(2.)手打拍朗讀、足踏朗讀,(教師示範朗讀、學生跟讀)

要求:充分體會作品的節奏、韻律,感受其聲韻美

(3.)抽生讀,配樂。

要求:字正腔圓,正確斷句

(4.)分男女生分上下闕讀

要求:抑揚頓挫,略帶感情

四. 整體把握詩意(析詞)

(1.)學生藉助註釋,理解詩意

教師提供背景,學生參考助讀資料

(2.)教師設計相關問題,知道學生解讀詩意

a.詞的上下兩闕主要寫什麼?請用自己的話概括詩意

b.上闕中哪兩個字最能體會作者對明月的嚮往?哪兩個字又最能體現作者既嚮往天上又留戀人間的矛盾心理?又是哪兩個字把蘇軾帶回熱愛人間的感情上來?體會作者感情起伏

c.下闕中由中秋圓月聯想到什麼?哪兩個字最能突出月圓人不圓的憂傷情懷?又是哪兩個字把筆鋒一轉,聊以寬慰,富有哲理?哪兩個字又最能體現作者豁達樂觀的情懷?

d.上下闕的聯繫何在?

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討論交流,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並作補充講解

我欲 何似

上闕:飲酒問月――幻想上天――――—— 熱愛人間 身世之感

又恐

無眠 但願

下闕:月圓人離――難眠懷弟――――——美好祝願 思弟之情

難全

五. 品詩

(1.)學生髮揮想象,描繪意境

教師利用音樂烘托,多媒體畫面激發興趣,散文描述來激發學生想象,並帶領學生進入意境

(2.)(學生活動)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讓學生自述眼前畫面,師生互相補充完整

(3.)問:作者對人生的感悟體現在那些詞句上?

(學生活動)學生暢談對這一名句的理解和感悟

六. 拓展:

1. 賞析美術作品、書法、繪畫,融合音樂,激發學生別出心裁讀古詩,並教育學生熱愛古詩詞

2. 名句互通,踏雪尋蹤、聯繫課堂內外。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李白《把酒問月》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李白 《月下獨酌》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俯之任蜀州》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望月懷遠》

七.總結:

這首詞雖飽含人生哲學,但它是通過一個完美的文學意境來表現的。我們感覺到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體會作者豐富的情感,而不是枯燥的說教。詞中雖有出世與入世的矛盾,情與理的矛盾,但最後還是以理遣情,不脫離現實,無悲觀消極情緒,卻是豁達樂觀的祝福。怪不得人們說:“中秋詞自蘇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