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望嶽》教學設計精選2篇

《望嶽》教學設計精選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7W 次

  《望嶽》教學設計 1

《望嶽》教學設計精選2篇

【教學目的】

1、知識:背誦這首詩;理解詩的意境。

2、能力:誦讀能力;聯想,想象能力。

3、德育: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4、重點目標:背誦此詩。

5、目標難點:理解詩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查上首詩的默寫

二、背景和作者簡介(略)

三、齊讀本詩二遍

四、理解此詩的意境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開篇以設問起句,寫意中遙想,久慕其名,而未得親歷其境。“岱宗”,即泰山。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嶽之首,故尊稱爲岱宗。“夫如何”,到底怎麼樣呢?“夫”,在這裏無實在意義。接句自問自答,以誇張手法,極寫“齊魯青未了”的氣勢,放眼望去,一片青翠蒼都,綿延不絕。“齊魯”,春秋時兩諸侯國,後用爲該地域的簡稱。泰山北爲齊,泰山南爲魯。“青未了”,形容泰山山脈綿延深遠,青翠蒼都,從齊到魯看不到盡頭。這一句是遠望,摹寫泰山臥齊魯大地,突出了岱宗的雄偉宏闊的氣勢。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三四句以南北分割“昏曉”的景象寫泰山高聳雲端、萬仞摩天的高偉雄俊。這裏是近望,讚歎大自然把天地間的神奇秀美的景色都聚集在泰山了。泰山的山峯把世界分成兩大部分:陽坡是睛朗的清晨,山後仍是沉沉的暗夜。這奇偉壯觀的景象真是鬼設神施,造化所鍾。“造化”,指天地自然。“鍾神秀”,天地間神奇秀美皆聚泰山。“鍾”,聚集的意思。

“蕩胸生層雲,決眥人歸鳥。”這兩句是想像之辭。詩人由遠望、近望進而想到泰山氣象萬千,雲氣層生,一定會震盪人們的心胸。使之豁然開朗;站在泰山之上,眼光也會更加敏銳,連一掠而過的歸鳥也收入眼底。這兩句寫主觀感受,反襯出泰山的雄偉壯麗及其感人力量。“蕩胸”,心頭滌盪,胸襟爲之開豁。“蕩胸”,句的意思是,山上層雲疊起,衝擊滌盪着心胸,胸襟爲之開豁。“決眥”,眼睛睜大,眼角欲裂,形容極力張大眼睛。“眥”,眼框。“入”,收入眼裏,看到。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結尾兩句寫有望嶽而引起的決心。因泰山之雄偉而引出一覽無餘而後快的心緒,抒發了詩人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博大胸懷。“會當”,應當,一定要。“凌”,登臨,登上。“絕頂”,最高峯。“覽”,俯視的意思。這兩句既寫了泰山的巍峨高聳,也表達了詩人的壯志和毅力,能開闊讀者的眼界和心胸。

小結:這首詩層次清晰,形象鮮明,寫景抒情,交相輝映,通篇寫望而不著一個望字,含蓄蘊藉又自然開朗。始終在研詞煉句方面頗見功夫

五、背誦這首詩

  《望嶽》教學設計 2

【教學目的】

1、知識與能力:誦讀能力;聯想,想象能力,背誦這首詩;理解詩的意境。

2、過程與方法:在誦讀中理解詩的意境,背誦此詩。

3、情感與價值觀: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重點、難點】

體會詩的意境,品味詩中的“美點”。

【板書設計】

望嶽

杜甫

遠望──綿延高聳

近觀──神奇秀麗 熱愛

細看──胸懷浩蕩、眼界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