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二年級下冊語文《三個兒子》評課稿

二年級下冊語文《三個兒子》評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28K 次

  《三個兒子》評課稿1:

二年級下冊語文《三個兒子》評課稿

《三個兒子》這是一篇十分淺顯的課文,但是淺顯的文字中卻包含着樸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爲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我聽了張園老師這節課,彷彿溶入到這個有趣的故事之中,不但使我明白了無論古今中外,孝道都是永恆的美德。這節課令人耳目一新,富有以下幾個亮點:

一、課堂語言,親切自然。

我認爲低年級的語文教師就是要這樣感性一點,親切一點,這樣小朋友們才願意、纔敢把心裏想到的都交流出來。老師的語言生動、形象符合兒童的特點,張老師就以這些特點,才使得學生倍感親切,拉近了老師與學生、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二、語言訓練,紮實有效。

語文課的教學是母語的教學,語文的工具性要求語文課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訓練學生應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整節課最值得一提的是對學生“說話”的訓練。張老師訓練學生的“說話”方法很多,有“運用句式‘一個——一個——另一個’說話”、有“學習‘聰明’一詞練習說話”、還有“運用‘既……又……’關聯詞語說話”等,這些說話的訓練不但加深了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爲學生提供了運用說話能力的平臺,學生如能經常得到這樣由低到高、由淺入深豐富多彩的說話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一定會非常棒。

三、朗讀指導,美中務實。

讀中體會、讀中積累是我們新課標的重要理念。張老師牢牢把握着以讀爲原則,讓學生在讀中學文、讀中悟理,放手讓學生讀,引導學生美讀,先讓學生帶着問題自讀自悟,重點指導學生讀好文中三個媽媽的不同語氣。三次句子的出示將三個媽媽做了比較,使學生對三個媽媽的心理有了突出而鮮明的理解和領悟,加強了學生和文本的交流。在朗讀中能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幫助學生把課文讀準、讀通、讀懂。個人認爲如果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能讓學生表演三個媽媽在井邊一邊打水一邊誇自己的孩子的場景,讓孩子們融入生活場景中,讓課堂處處充滿樂趣,孩子們在演中學,在樂中學,學得輕鬆,學得愉快。

?總之,張老師在低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注意激發和保護學生的閱讀興趣,體驗閱讀的樂趣,體驗閱讀情感,獲得閱讀後的成就感。

  《三個兒子》評課稿2:

欣賞了《三個兒子》的教學實錄,最大的感受是該老師的“用心”、“用情”。老師的精心設計,

立足於教學的三個維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進行教學,從學生的課堂表現來

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教材處理得當,教學目標達成度高

本課的教學以“導入新課讀好課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輪讀課文初識三個兒子”“質疑解惑聚焦一個兒子”“總結課文引發思考”這五個環節的教學,脈絡清楚,循序漸進,遵循低年級小學生學習規律。學生通過學習,能認識生字、會寫要求會寫的字,帶有生字的詞語,能讀正確讀通課文,理解課文,懂得要孝順媽媽的道理,有效的`達成預定的教學目標。

2、 教學手段多樣,課堂氛圍活潑愉快。

老師的設計是精心的,課堂呈現出來卻不露痕跡。如老師的課前談話,看似隨意,其實是爲生字的學習做鋪墊。生字的學習中使用課件,用動態的演示,以及讓學生動手做一做動作的方法,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形象理解了“拎”“沉甸甸”的意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如該老師在指導朗讀“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盪,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疼了,腰也酸了。”時,引導學生進行角色體驗:小朋友們,現在,你們就是拎水的媽媽。哎,媽媽們,我怎麼看到你們一會走,一會停啊?學生聯繫生活,結合句子,充分理解。教師順學而導,“這位媽媽的表情告訴我,她都快走不動了,來,請你讀讀這段話。”“媽媽們,一起讀讀這段話,告訴我你們有多累,有多辛苦。”

又如體會那“一個兒子”的內心時,教師巧妙地運用演一演的方法,孩子們通過表演再現了課文的內容,昇華了人物的情感,從而將課文的難點輕鬆突破。

在課堂上,教師沒有過多的講解,而是引導孩子們主動參與,在平等對話中,學生的學習是愉悅的。

3、訓練紮實有效,學生能力得到發展。

專家強調:語文課首先要姓語,小學語文,姓小。指出了作爲小學語文老師的任務。識字、寫字、讀書、作文能力的訓練應貫穿在整個小學階段,但各有所側重。《三個兒子》的執教老師有很強的訓練意識。從小的細節處理到大的環節把握上,都有所體現。如導入時聽的訓練,觀察的訓練;揭題時的朗讀訓練,有層次地讀課文訓練,讀詞,把詞放到句中讀,讀好人物的語氣,結合課堂情境讀,聯繫生活體驗讀,表演讀等,逐層提高;指導學生看圖,先肯定學生從右到左的順序,然後指導從中間到兩邊觀察。在看的基礎上,進行說的訓練:句式的訓練“一個——一個——另一個——” ,指導學生說規範的,有條理的一小段話。

如果老師在每節語文課上,都能進行紮實的訓練,孩子的語文能力將不斷得到發展和提高,爲其今後的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

當然,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包辦的過多了。如識字寫字,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能力,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記憶字形,觀察字的間架結構。在理解課文時,我個人認爲過於拖沓,如輪讀課文,逐段指導讀課文,作爲初讀課文。指導讀好人物的語氣,應該和“聚焦一個兒子”進行整合。總結全文時,應安排讀全文,對課文有個完整的印象,迴歸整體。正如我們常說,教學是遺憾的藝術,但瑕不掩疵,這節課中非常多的東西值得我們語文老師學習、咀嚼!

  《三個兒子》評課稿3:

昨天早上聽了孔孌老師的《三個兒子》一課,這篇課文是二年級下冊第六組的課文,這組教材是圍繞人物的優秀品質來編選課文,誠信、孝敬父母貫穿始終。

孔老師的這堂課的導課比較自然,課前背了《三字經》,讓學生講述了爸爸媽媽對你做的讓你感動的故事。自然的把孩子們引入了本課的學習中。

在識字環節中採用了多種識字方法幫助學生識記生字,如:齊讀,開火車讀,方隊賽讀等方法。

在學習課文中,主要採用了從讀中體會情感。在教學“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盪,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這一自然段時,抓住“痛”、“酸”、“走走停停”、“直晃盪”等詞感受理解,多種方法引導學生朗讀,讓一學生感受水的重量,剛開始學生還讀得不夠好,老師用一句樸素的話告訴學生“還不夠重”,在她的引導下,學生抓住了重點詞“可”,反覆朗讀從而很自然地讀出了這桶水的重。學生在感知了水的重以後,繼而順理成章地感悟了媽媽提水的艱辛。

孔老師把課後練習巧妙地引入課文的教學中,還引導學生:你會用“一個(只)……,一個(只)……,另一個(只)……。”說一段話嗎?大家紛紛舉手發言。讓孩子們在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及時的得到了鞏固。最後,聯繫生活,佈置課後作業讓學生爲長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把對長輩想說的話寫下來。

最後,我想對這堂課兩點建議:

1、還要加強指導學生讀好老爺爺幽默、風趣而又意味深長的話。

2、注意糾正“沉甸甸”一詞中“甸”的讀音,應讀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