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黃山奇石》說課稿設計

《黃山奇石》說課稿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2W 次

  《黃山奇石》說課稿

  一、設計理念

《黃山奇石》說課稿設計

21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的時代。因此,新時代人們對教育的要求不再是以獲取知識爲重點,開始轉向追求個體的自由。人們要求教育提供個體發展的廣闊空間,高效率的認知新事物、獲取新知識的方法,科學的思維方式,有效地改進學習方式和工作方式的途徑,使他們達到能在終身學習中不斷認識自我、調整自我、提高自我、拓展自我,從而適應並推動社會發展的目標。爲了適應時代的發展,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也成爲當今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

小學語文作爲基礎教育一門重要學科,其聽說讀寫領域中含有大量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培養的因素,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挖掘這些因素,進行系統訓練,不但有利於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而且還有利於培養學生勇於質疑、探索的品質。那麼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綜合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和創造力呢?2001年頒佈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

實行語文課程改革以來,筆者根據語文《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學生綜合性學習的要求,在積極開發課外資源的同時,也充分挖掘、利用“書本知識”及“現代網絡技術”,溝通課堂內外,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黃山奇石》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所設計出來的一次由“書本知識”走向“綜合性學習”的典型課例,力求體現綜合性學習的四大特點:開放性、自主性、實踐性和探究性。所以,在實施過程中,可充分藉助網絡,讓兒童參與收集資料、發現問題、主動學習和思考、獨立判斷,養成主動性地、創造性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並開始學會思考自己生活的意義,在學生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二、設計思路

1、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內容也是爲學生服務的,所以我在課前就讓學生與我一起去搜集資料,並整理歸類。這樣既是一種能力的培養,也激發了孩子們參與的興趣。由於學生沒有彙編的能力,在網絡教材中也想設計一些新穎的東西,所以第一次由學生們邀請計算機老師協助。

2、問題是綜合性學習的核心,是凝聚、彙集、激活學生知識技能的“觸發點”。問題的產生,依賴於學生對現實生活的感悟、把握和理解。語文學科的有些課文內容不是學生能直接面對的現實生活,這就需要我們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創設問題情境。

在本文中,學生在提問階段便可通過閱讀網絡教材,在腦海中再現黃山的真實場景,通過網絡技術,把課文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繫起來。從而創造出足以讓學生提出問題的情境。

3、探究問題階段,我通過網絡教室、教學網絡、網絡教材等,構建出一個研究的平臺,開展夥伴間的合作學習,提供一個場所,實現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促進學生之間相互啓發、相互影響,從而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構建。在這個環節中,着力培養學生利用網絡教材提供的資料閱讀課文、解決問題的能力。

4、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要想把自己的想法和作品展示、發表出來,會受到時空和途徑的制約。所以我便在最後創造、運用階段藉助信息技術給學生虛擬一個展示自己的生活空間。從而真正展現了綜合化學習的風采,也滿足了學生的需要,提高了自我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5、第二次創造性的蒐集、整理、彙編作品,我放手讓學生獨立去做,教師只給適當的幫助,與第一次截然不同的原因旨在讓學生在一個較長的實踐過程中掌握“利用網絡蒐集、整理資料;將資料進行內化積累;將自己的親身體驗與蒐集的資料進行整合”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三、教學過程

(一) 收集資料,齊制網絡教材

1、收集階段:課前,教師與學生共同去搜集有關黃山的各類資料,可以是圖片、文字,也可以是影片、錄像。

2、整理階段:由學生將所集資料進行整理歸類,如分成怪石、奇鬆、雲海、溫泉、天下第一奇山等。

3、製作階段:讓孩子們自己去邀請計算機老師幫助彙編資料,協助製成網絡教材,根據學生分類,把課文內容與黃山的資料進行鏈接,只需在分類詞上(如怪石)輕鬆一點,就進入集文字、圖片、影片於一體的豐富的網頁中。

(二) 瀏覽教材,提出研究問題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課文內容。

2、結合網絡資料對課文的題目和內容提出自己的問題。

3、肯定學生所提問題,同時也從中篩選一些有價值的供學生在課堂上研究。

如:黃山奇石奇在哪兒、爲什麼會稱黃山是天下第一奇山、爲什麼黃山鬆與別處鬆不一樣等。

※ 對於學生提出的其它問題,可引導他們在課後進一步研究。

(三) 利用網源,合作深入探究

1、學生自主選好一個或幾個自己感興趣、適合自己,並有價值的問題。

2、圍繞自己研究的問題去朗讀課文,進行“超媒體”閱讀,利用網絡教材提供的圖片、影片、文字資料,自己去解決這些問題。

(四) 品味課文,交流點撥提高

1、學生對自己研究的問題已經有了初步的結果,心中也已經有了豐富的語言和情感的積澱之後,讓他們互相間進行一下交流。

2、自由彙報,充分展示探究成果。

如學生在彙報“黃山奇石奇在哪兒?”這個問題時,完全可讓學生充當講解員的角色,先把有關的課文內容有感情地讀出來,再借助大屏展示的各種資料進行隨機演示解說。這樣通過圖、文、聲對照,讓大家體會到語言的生動傳神,情感也得到充分渲染,問題也在一種美的享受中自然解決了。

3、教師藉助網絡教材進行激情渲染,學生再次品味朗讀,盡情表達出自己對該問題的理解、感悟和情感。

(五) 整理素材,自主創造積澱

1、讓學生點擊“網絡教材”中的“創造天地”一欄,激起創造意向。

在點擊之後,會出現這樣的激勵語:通過我們自制的網絡教材《黃山奇石》的學習,你是否已被這豐富的內容、精美的圖片、生動的影片、秀美的文字打動了呢?你是否已經按捺不住心中的衝動,產生一種強烈的創作激情了呢?我們的家鄉新登也有很多景點,把自己的親身體驗與網絡提供的資料結合起來,先向別人介紹一下這個景點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歷史、典故、傳說、習俗等),也可以結合身邊的特色事件,如我校的百年校慶,再把它寫下來。並在網絡上發表,讓世界各地的朋友瞭解我們的家鄉----新登。

2、教師啓發:學習《黃山奇石》一文簡直就是一種美的享受。文章景色美、語言美、情感美。我們不僅要感受美,還要學會像這位作者那樣去創造美。請你根據“創造天地”的提示,去研究,去完成。

3、請計算機教師將學生所要研究的內容-----“新登風光”模擬網站和網絡教材鏈接起來。

4、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蒐集與整理資料,從而讓慢慢學會這類方法,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

(1)確定自己研究的主題,即研究家鄉的哪一個景點,根據主題去廣泛地閱讀有關資料。

(2)蒐集自己需要的有關資料,並做必要的記錄,可以摘錄原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加概括、整理。

(3)根據自己研究的主題,把描寫家鄉景點的自然景觀與蒐集整理的人文景觀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作品。

(六) 架設平臺,鼓勵充分展示

1、學生自行設計出一個能充分展示自己成果的方式,加以準備。

2、教師爲學生的交流提供機會與必要的幫助,架設出較好的一個平臺,使得這種交流不再侷限於面對面,而可以是跨越時空的。

如:用E-mail將自己的作品發送給朋友,將作品在網絡上發表,製成電腦小報在校內外發行,也可刻成光盤提交給老師、父母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