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方案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方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方案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方案
章節名稱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6.14黃山奇石 計劃
學時 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①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感情朗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②結合上下文、生活實際及想象瞭解文中詞句的意思。③展開豐富的想象,能簡要講述或簡單畫出。
2、過程與方法:①通過學習方法的滲透,培養學生觀察、想象、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②通過課後辦小報,初步培養學生蒐集、選擇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良好習慣。同時感受黃山奇石的美,培養學生初步審美意識。






述 知識點
編 號 學 習
目 標 具 體 描 述 語 句
6.14-1 字 知道 正確選擇課題中“奇”字的解釋。
6.14-2 詞 理解
掌握 掌握多種方法,理解“秀麗神奇”“尤其”“陡峭”“翻滾的雲海”“金光閃閃”的含義,體會用詞的準確。
6.14-3 句 理解 體會生動的句子和比喻句
6.14-4 段 掌握 較好地掌握運用學習方法,小組合作自學相關段落,完成自學練習。養成邊讀邊想象畫面的好習慣。
6.14-5 篇 情感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選背自己喜歡的段落。能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能虛心聽取別人意見,具有團結協作精神。
項 目 內 容 解 決 措 施
教學重點 2、3、4自然段的四
塊奇石 學生自主選學一塊奇石。滲透學法,重點突破,再舉一反三,合作探究,運用多媒體課件演示,體會黃山的奇妙。
教學難點 理解“陡峭”“翻滾的雲海”“金光閃閃”等詞語和掌握四塊奇石的特點 多媒體演示和多種方法幫助理解。
採用“劃、說、讀、演”學法,感悟、表現、創造“奇”。







擇 知識點
編 號 學習
目標 媒體
類型 媒體內容要點 教學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 得 結 論 佔用
時間 媒體
來源
6.14-1 1 課件 “奇”的四種解釋 A E 課題中“奇”的解釋爲少見的,特殊的。 1′ 自制
6.14-5 5 課件 隨文畫面配音配樂 B C 初步感受黃山石千姿百態的特點。 2′30 自制
6.14-2 2 課件 多幅黃山風光畫面 I F 看圖理解“秀麗神奇” 2′ 自制
6.14-4 4 課件 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畫面,學生選學之一 H F 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2′ 自制
6.14-3 3 課件 選學奇石的句子 A F 正確劃出相關詞句 3′ 自制
6.14-2或3 2或3 課件 選學奇石的畫面 H E 看圖理解詞語或瞭解作者豐富的想象 3′ 自制
6.14-2或3
6.14-4 2或3
4 課件
圖表 自學三幅畫面
自學檢測練習 H
E F
H 看圖理解詞語或瞭解作者豐富的想象
運用學法,合作完成練習 15′ 自制
6.14-4 4 圖表
投影 想象繪畫 E
C H
G 展開豐富想象,樂於展示和表達 5′ 自制
6.14-2 2 課件幾幅不知名怪石圖畫 H B 根據畫面,給怪石取名 2′ 自制
6.14-5 5 課件 隨文配畫配樂 I G 看畫面,背課文片段 2′30 自制
①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分爲:A.提供事實,建立經驗;B.創設情境,引發動機;C.舉例驗證,建立概念;D.提供示範,正確操作;E.呈現過程,形成表象;F.演繹原理,啓發思維;G.設難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開闊視野;I.欣賞審美,陶冶情操;J.歸納總結,複習鞏固;.其它。
②媒體的使用方式包括:A.設疑—播放—講解;B.設疑—播放—討論;C.講解—播放—概括;D.講解—播放—舉例;E.播放—提問—講解;F.播放—討論—總結;G.邊播放、邊講解;H.其它.










黃山奇石
仙桃石
猴子觀海 飛、落
抱、蹲、望 學法:
劃、說、讀、議




仙人指路

金雞叫天都
……
站、伸、指
伸、叫








計 開始
教 學 過 程 結 構 流 程 圖
指導朗讀
變序練說


字典中“奇”字
的四種的解釋

件1
隨文畫面配
音配樂

件2
多幅黃山圖片

件3
奇石“A”課文
課 件5
課 件6
歸納學法
合作選學
奇石“B”、“C”、“D”畫面
課 件7


學習第一自然段
換詞理解
“尤其”
劃一劃,自主選學“奇石A”,課件4
學習奇石“A”,
滲透學法
奇石“A”
畫面
合作學習奇石“C”
完成自學練習

合作學習奇石“D”
完成自學練習

合作學習奇石“A”
完成自學練習
交流
評議

教師進行邏輯判斷
學生的 活 動
媒體的 應 用
教學內容和
教師的活動
結束
總結
課文
結合畫面配音,
背誦課文
課 件9
黃山其它怪
石圖片
課 件8
展示
作品
實物
投影
學習第五自然段
想象繪畫






習 知識點
編 號 學習
目標 練 習 題 目 內 容
6.14-1
6.14-3 知
識 1、 選擇題
黃山奇石 1)少見的、特殊的 2)驚異
3)出人意料的、令人難測的 4)表示姓
2、練習:用△、—、 符號標出奇石A的名稱,位置,樣子。
6.14-5
6.14-3
6.14-2 能
力 3、練習:邊讀邊想象畫面,讀出奇石有趣,神奇。
4、發散思維:如果這石頭活了,你想對它說些什麼?
5、給怪石取名。
6.14-4 情
感 6、給奇石配畫

我畫的是 。
7、自學檢測練習
劃:我們喜歡的黃山石叫△△△△,它在 ,
像 。
說:我們認爲這些詞用得好……,因爲……。
讀:我們選第 種方式讀……(①個人讀②齊讀③輪讀④男(女)生讀⑤其它)

演:我們請 導遊向大家介紹……
選做題:我們還發現……





價 本節課首先通過讓學生選擇“奇”的解釋,理解了它在課題中的含義,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點。“發散思維”和“給怪石取名”,既具有趣味性,又培養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和大膽地表達的能力。有的學生問“你是沒有出世的孫悟空吧?”有的學生說“你肯定貪玩回不了家了!”還有的學生說“你長得真逗,咱們做好朋友吧!”……課件的直觀演示,吸引了學生注意力。至於起的名字更是五花八門:“象鼻石”、“一棵松石”、“土豆石”……通過練習,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大膽想象,且樂於表達。課堂氣氛異常活躍。《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學科的學習和現代技術的運用”。“給奇石配畫”將語文學科向其它學科的滲透,用口頭和圖畫的方式表達自己想象的畫面,增強了趣味性,適應了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自學檢測練習”由於設計了輔助性語言,降低了表達的難度,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主體性得到充分體現,學生積極探究,合作學習,很好地完成了該練習。
知識性的練習分散於各知識點,學生練習很輕鬆,加上學生的自主探究,多媒體直觀感知,學生對基本知識都能掌握。
最後,佈置了寫奇石和蒐集資料辦手抄報的作業,實現了將課內的知識延伸到課外。經過課堂的學習,對此項作業,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辦手抄報開闊了眼界,學生了解了許多課文中沒有介紹的關於黃山風光的知識。初步培養了學生收集,處理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
在考試中發現本課學生掌握的較好。
課後練習深受學生歡迎,完成情況非常好。在考試中,發現本課知識內容學生掌握得較牢固。

教 學 設 計 思 想
本課《黃山奇石》是小學語文人教版第四冊第六單元十四課。本節課依據建構主義理論進行教學設計。突出“以學生爲中心”,強調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利用多媒體教學創設情境,實現自主學習。 一、運用課件創設最佳情境 在課堂教學中營造一個寬鬆,和諧,民主的良好氛圍。使師生,生生關係沒有距離感,畏懼感,大家都無拘無束,學生纔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同時通過課件的演示,達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減輕心理壓力的目的。
1、根據教材特點,導入新課部分,請學生欣賞黃山風光的課件:一陣悠揚的古曲引出了一輪朝陽,勾勒出黃山羣峯的輪廓,各種姿態的松樹在雲海中時隱時現,依次出現仙桃石、猴子觀海…… 課件把多媒體的一系列元素包括視頻,音頻,動畫,文本優化組合成一幅科學、準確、美觀、豐富多樣的景觀畫面,使學生大有身臨其境之感。從同學們情不自禁的驚歎,自然顯露的微笑中,反饋出學生的心靈深處,泛起了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漣漪,爲下面的學習開拓了空間。 2、探索認知部分,利用多媒體,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觀察畫面,理解詞語,合作自學,感情朗讀,想象練說等各種學習活動,爲學生營造寬鬆、和諧、民主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自我探索的基礎上自由組合,分小組協作完成學習任務,有效地培養和發展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協作精神。 3、鞏固總結部分,利用多媒體再次出現的黃山風光課件,讓學生再次感受,並背誦自己喜愛的段落,爲畫面配音,既幫助鞏固、深化了知識,又受到美的薰陶,熱愛家鄉、熱愛祖國之情油然而生。 二、教給學法,實現自主合作學習 自主發展,主要考慮學生的內在因素,新課程目標中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本節課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爲主,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選學,自由組合,運用學法,合作探究,自主選擇題目練習和表達方式。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積極性,能動性,創造性,通過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突破本節課的重難點。
另外在教學中還努力體現語文的綜合性,將語文知識向其它學科滲透。想象繪畫練習中,學生根據語文中介紹的怪石名字,通過內化、理解、想象轉化到形象的畫面,再轉化到語言的表述,學生興趣盎然,熱情高漲,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與 分 析
教 學 過 程
一、品味課題,創設情境
【師生談話】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14課《黃山奇石》,
(齊讀)課題中哪個字最能說明黃山石的特點?
【課件演示】
選一選
黃山奇石
1、少見的,特別的
2、驚異
3、出人意料的,令人難測的 
4、表示“姓”
【提 問】在字典中,“奇”有四種意思,課題中的“奇”應選哪種?字典是幫助我們理解字意的好夥伴。
【朗 讀】再讀課題,讀出“奇”的含義。(自由讀——齊讀)
2、情境導入
【導 語】黃山是我國的風景名勝,現在老師就帶你們去黃山旅遊,欣賞那兒秀麗神奇的風光。
【課件演示】隨文畫面,配音,配樂。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理解詞語,學習第一節
【提 問】默讀第一自然段,想想這段有幾句話,說說自己讀懂了什麼?指名讀第二句話,說說自己爲什麼這樣讀?
【課件演示】多幅黃山風光
【提 問】你們能用一句話誇誇它嗎?看圖理解“秀麗神奇”。換詞理解“尤其”。
【教師點撥】“看圖”和“換詞”也是理解詞語意思的好方法。【提 問】自由讀第二句話
師生合作,練讀這段。
齊讀 設計思路及多媒體
應用分析

通過辨析,選擇“奇”的含義,突出了全文的重點。點擊屏幕,課件會出現正確答案,並伴隨表揚的話。及時對學生加以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利用多媒體課件,由教師操作多媒體,學生觀看畫面(並配有悠揚的背景音樂和生動的課文朗讀),創設“生動活潑,愉快寬鬆”的學習環境,吸引了學生注意力,學生初步感知了黃山石千姿百態的特點。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2、讀中概括,自主選學
【邊讀邊劃】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2、3、4節。邊讀邊用△△符號標出石頭的名字。(板書)
【課件演示】瞧,這四塊奇石的樣子多有趣呀!你們想先學哪塊奇石呢?
(注:以下用奇石A代替先選學的景點。用奇石B、C、D代替其它三個景點)
3、滲透學法、重點突破
①學法一 劃詞句 感知“奇”
【課件演示】描述奇石A文字,學生自由讀。用橫線劃出它的位置,用波浪線劃出它的樣子。(板書:劃)
②學法二 說特點 領悟“奇”
【合作學習】先同桌互讀,說說奇石A有什麼特點,覺得哪些詞用得好,能領悟到“奇”,打上點。
【教師巡視指導】對學生學習出現的問題進行幫助。
【課件演示】在學生反饋期間根據交流情況,品詞析句。引導學生看圖理解“陡峭”,聯繫生活實際理解“翻滾的雲海”或結合上下文理解“金光閃閃”亦或瞭解作者豐富的想象。(板書:說)
【發散思維】如果這塊石頭活了,你會對它說些什麼?
③學法三 讀課文 表現“奇”
【提 問】你能用一句話誇誇這塊奇石嗎?
【指導朗讀】請小朋友邊讀邊想象畫面,通過讀表現出出它的形態美,或者讀出自己喜愛之情。(板書:讀)
學生練讀
抽讀評議
交流點撥
反覆練讀
齊讀
④學法四 演導遊 創造“奇”
【教師示範】師扮演導遊,變換原句順序,介紹奇石A。
說明:向別人介紹一種奇石,也可以不按書上那樣說,像
選自己喜歡的內容學,選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出喜愛之情,改變了教師的“指令性”行爲。激勵性的語言營造了一個有利於閱讀主體自由舒張情緒的“場”,使他們主動,專注、興致勃勃地去讀。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此環節重點詞句咬文嚼字,反覆推敲,讓學生藉助多種方法理解內容,領悟奇石的特點,同時領悟奇石的形象逼真,形態美,加深對錶象的體驗。
這個環節通過邊想象邊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領悟、體驗用自己的理解語氣表達出來。增強情感的薰陶,起到陶冶性情的作用。
此處設計先以老師示範,降低了變序介紹的難度。然後讓學生自由練說,再指名扮演
老師一樣用自己的方法介紹也行。
【學生練習】學生扮演導遊練說(板書:演)
自由練說
同學互說
指名說
⑤小結
【反饋悟法】結合板書交流剛纔是用什麼方法學習的?
指名介紹學習方法——評議、點撥、歸納
4、運用學法,合作探究
【自由組合】學生按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結合成三大組。選學奇石B(C、D)。(每大組分若干小組,每小組四至五人)
【課件演示】奇石B、C、D畫面
【提出要求】請各組仔細看圖,按黑板上的學法步驟合作學習自己喜歡的奇石,完成自學練習題。
練一練
劃:我們喜歡的黃山石叫△△△△,它在 ,
象 。
說:我們認爲這些詞用得好……,因爲……
讀:我們選第 種方式朗讀。
(①個人讀②輪讀③齊讀④男(女)生讀⑤其它)
演:我們請 導遊爲大家介紹。
選做:我們還發現……
【教師巡視指導】分發練習,並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幫助。
【學生彙報】各大組派代表彙報結果。其間教師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金光閃閃”或看圖理解“陡峭”,聯繫生活實際理解“翻滾的雲海”亦或瞭解作者豐富的想象。 小導遊。用自己腦海中的神奇畫面表達出來。既加強了小學生的表達能力的訓練,又使學生心中美的體驗得到昇華。

此教學環節中,改變了以往教師把“學法”當作機械的教條灌輸給學生的做法,激勵學生自主探究,自悟其法。教師相機點撥,適時歸納,學生學得輕鬆,練得紮實。
此環節是本課的重點,放手讓學生運用學習方法,合作學習其它三塊奇石,是爲他們提供一個自主學習的舞臺。學生通過自學,不僅積極主動地獲取了知識,而且還培養了創新意識和自我探究能力。在小組探究討論、交流、辯解、練習、彙報的過程中,養成了勤於動手動腦,善於發表自己獨特見解的好習慣。
值得一提的是自學練習時,緊緊圍繞前面的“劃、說、讀、演”四步學法,使學生在彙報過程中加深理解了各奇石的特點,提供了全班同學向別人學習的機會,更展現了學生的學習成果。在此過程中,2、3、4節的教學目標基本完成,重點難點得以突破。
【指導朗讀】自由朗讀2、3、4節
齊讀2、3、4節
【默讀思考】默讀第五節,說說你讀懂了什麼?省略號說明了什麼?
【畫、說奇石】這段只告訴我們三種怪石的名字,請小朋友展開大膽的想象,選一種,在練習紙上簡單地畫下來。
學生邊畫邊說
同桌互說






      
【實物投影儀展示】




我畫的是     
指名學生練說
【課件演示】老師還帶來了幾幅不知名的怪石畫面,你們能幫它們取個名字嗎?
6、背誦課文 整體回顧
【提  問】黃山的這些石頭真是太神奇了,你們願意把它留在腦海中嗎?請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部分背背。
【課件演示】請結合畫面,按課文順序,會背哪段就站起來背誦。 此練習體現了語文綜合性的特點,實現了語文學科向其它學科的滲透。適應了該年齡段的孩子的認知特點。實現了文字→想象→圖畫→語言的變化過程。趣味性強。學生樂於完成。
在這裏,課件的使用,將課外的知識引到課內,極大地發展了學生的想象力。
爲畫面配音,不強制地要求背誦。加上優雅的古曲,秀麗的黃山風光使課堂中洋溢着輕鬆的學習氣氛。背誦課文不再是單調枯燥,而是充滿激情,學生不是愁眉苦臉地死記硬背,而是興致勃勃地當堂背出自己喜愛的部分。我們看到學生不僅鞏固了所學課文,而且得到美的享受,美的薰陶。熱愛祖國之情油然而生,也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再次體現。
三、總結全文,課外延伸
【總結全文】結合板書,總結課文。
【課外延伸】佈置課後練習,請給自己的畫配上文字,寫一寫怪石的樣子、位置,再蒐集有關黃山風光資料(上網查找、摘錄圖書、收集圖片、詢問親友),出一份以黃山風光爲內容的小報。
【結束語】黃山石真是姿態萬千、栩栩如生呀!黃山的風光真像一幅活的畫,又似一首無字的詩。同學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定能去黃山一睹她的風采! 課後練習向課外延伸。繪畫、配文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舉一反三,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指出,“學會使用常用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蒐集和處理信息能力。”辦小報能很好地培養學生蒐集處理信息、排版面、繪圖、寫作、書寫的綜合能力。變以往學生被動抄寫練習爲主動地蒐集、製作,極大地發揮了學生的創造力。深受學生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