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人教版二上:《梅花》說課設計

人教版二上:《梅花》說課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我說課的題目是《梅花》,選自長春版小學語文國標教材第一冊第十一板塊“在冬天裏”。下面我就從課標、教材與學生、教法與學法、教學資源的挖掘、教學流程六個部分向各位評委、老師說課。

人教版二上:《梅花》說課設計

 一、 說我對課標的理解

古代教育學家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這句話在今天有很大的意義,因爲古詩語言精煉,情感強烈,節奏鮮明,意境優美,引導學生學習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課標在這一學段對古詩教學只提出誦讀、想象、體驗、感受等總體要求,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獲得啓迪,享受樂趣。爲我們的教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二、 說教材與學生

  1教材分析

“在冬天裏”這一板塊選編了《雪地裏的小畫家》、《九九歌》、《雪孩子》、《梅花》四篇課文,採用兒歌、民諺、童話、古詩四種體裁描寫冬天,展示冬天的生動畫面,極富生活情趣。《梅花》這首五言律詩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詩人王安石的詠梅詩,全詩僅20字,卻寫出了梅花獨處牆角、凌寒怒放、色潔如雪、幽香清遠的特點;讚美了梅花孤傲高潔、倔強堅貞的性格。詩裏洋溢着作者情思並暗寓象徵寄託,故意境幽遠,爲詠梅之佳作。用梅花作爲本冊教材最後一課,韻味深遠,更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2學情分析

學生在生活中可能聽說過梅花,但真正見到梅花的卻未必很多。梅花的冰肌玉骨、高潔品質,學生更是難以體會。因爲學生對古詩接觸不多,在這方面的學習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賞意境”的訓練在許多老師的教學中也常常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詞在詩中所代表的意思與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樣,如“凌寒”、“數枝”“爲”、“暗香”、“來”等。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導學生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是本課教學研究的新課題。

 3教學目標、重難點的確立

根據課標要求、教材特點及學生情況,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感悟古詩大意,初步瞭解梅花的特點,朗讀古詩,背誦古詩。能力目標——收集資料、觀察畫面、反覆朗讀的過程中提高學生觀察、理解、交流、表達等多元智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作者筆下的梅花,欣賞梅花凌寒、潔白、幽香的獨特美。在這些目標中,瞭解古詩大意,朗讀與背誦古詩是下限目標,人人達到要求。感悟詩的意境,掌握方法,感受作者筆下的梅花,欣賞梅花凌寒、潔白、幽香的獨特美是上限目標,讓基礎好的學生有發展的餘地。

重點是朗誦古詩、感悟詩境、讀出古詩韻味。難點是感受作者筆下的梅花,欣賞梅花凌寒、潔白、幽香的獨特美。爲突破重點,分散難點,我課前設計師生共同收集資料,分組整理這一環節,再通過課上交流,反覆朗誦,感悟詩意,達到教學目標。

  三、 說教學方法

葉聖陶先生指出:“教師之爲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苦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乃爲善教者也。”語文教學要遵循“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以訓練爲主線”的教學原則。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本課時的學習方法爲:

1.合作與交流:在課前採用師生、生生合作,共同收集資料,讓每位學生都是參與者,主動權放在他們手上;感悟詩意,體會詩韻時,更要注意合作與交流。

2.聆聽與欣賞:學會聆聽,學會欣賞,從中感受、頓悟,提煉自己對課文的獨特見解。

3.圖文結合:課文中的圖畫直觀再現文本內容,讓學生觀察畫面,反覆讀文,在讀中思考、領會、提煉。

4.朗讀拓展法:讀出古詩韻味,從而體會文本中的人文情懷。

教師圍繞學法,採用以下方法開展教學:①“導讀法”。導之以讀、導之以思、導之以說、導之以疑。②啓發點撥法。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視機而動、相機點撥。③採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法。此外,運用講讀法、板書法等,多法並舉,目的在於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形成獨特體驗。

  四、說教學資源的挖掘

“梅”與“竹 蘭菊”並稱“國畫四君子”,她的冰肌玉骨,她的高潔品質,奠定了她所代表的“梅文化”在中國文化中的獨特地位。自古以來,許多文人墨客以梅爲題,詠梅、畫梅,留下不少佳作。(1)元代有個愛梅、詠梅、畫梅成癖的王冕,在九旦山栽種梅樹有幾千株。他有一首《墨梅》詩,一幅《墨梅》畫,古今聞名。我家洗硯池邊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人間。這些課外的資源,作爲教材的補充,會奠定學生深厚的“梅文化”。

教師自身也是最好的教學資源。我的語言是美的,加上古香古色的背景,優美典雅的音樂,精美的課件,展出一幅幅梅花圖片,紅如火、白似雪、粉像霞,教室兩旁懸掛着梅花圖畫,散發着文化的芬芳,配以蒼勁有力的詩詞書法,讓人不由得走入那美妙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