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段太尉逸事狀》優秀導學案

《段太尉逸事狀》優秀導學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6W 次

  【學習目標】

《段太尉逸事狀》優秀導學案

1、掌握文言知識。

2、分析人物形象,體會段太尉的思想性格特點。

 【學習重點】

1、掌握文言知識。

2、分析人物形象,體會段太尉的思想性格特點。

 【學習難點】

分析人物形象,體會段太尉的思想性格特點。

【學習過程】

  一、作者介紹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後遷長安(今陝西西安),世稱柳河東。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與韓愈共同倡導古文運動,並稱韓柳。柳宗元主張改革文體文風,提倡詩文內容充實、形式生動,反對追求形式、華麗靡空的文風。他詩文均有成就,尤其擅長散文,著名的有《封建論》、《捕蛇者說》、《永州八記》、《三戒》等。

 二、初讀課文,解題

  段太尉,名秀實,字成公,官至司農卿。德宗建中四年(783),涇原士兵在京譁變,德宗倉皇出奔,叛軍遂擁戴原盧龍節度使朱泚爲帝。時段在朝中,以狂賊斥之,並以朝笏廷出朱泚面額,被害,追贈太尉。狀,指行狀,人死後,寫在“墓誌銘”或“傳”之前,先有一篇總述死者生平事蹟的材料,以供給編寫死者傳記或墓誌銘時參考。逸事狀專錄人物逸事,是狀的一種變體。

 三、梳理文言知識

(一)通假字

1. 不嗛,輒奮擊。

2. 椎釜鬲甕盎盈道上。

3. 太尉判狀,辭甚巽。

4. 出入岐周邠斄間。

(二)詞類活用

1. 暴且亂。

2. 晞一營大噪,盡甲。

3. 乃我困汝。

4. 遇不可,必達其志。

5. 裂裳衣瘡。

6. 手注善藥。

7. 殺一老卒,何甲也。

(三)特殊句式

1. 亂天子邊,欲誰歸罪

2. 以(之)如司農治事堂,棲之(於)梁木上

3. 段公,仁信大人也

4. 淮西寓軍帥尹少榮,剛直士也

5. 公幸教晞以道

6. 請辭于軍

(四)古今異義詞

1. 縱士卒無賴。

2. 率以貨竄名軍伍中。

3. 折人手足。

4.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5. 請假設草具。

6. 段公,仁信大人也。

7. 一夕自恨死。

參考答案:

(一)通假字

1. 不嗛,輒奮擊。 嗛(qiè),通“慊”,滿足,快意。

2. 椎釜鬲甕盎盈道上。 椎,通“槌”,打,砸。

3. 太尉判狀,辭甚巽。 巽,通“遜”,謙恭。

4. 出入岐周邠斄間。 斄,通“邰”,今陝西武功。

(二)詞類活用

1. 暴且亂。 亂:形容詞作動詞,發生禍亂。

2. 晞一營大噪,盡甲。 甲:名詞作動詞,穿上鎧甲。

3. 乃我困汝。 困: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處於困境險地。

4. 遇不可,必達其志。 達:使動用法,使……表達出來。

5. 裂裳衣瘡。 衣:名詞作動詞,用衣裳纏裹。

6. 手注善藥。 手:名詞作狀語,親手。

7. 殺一老卒,何甲也。 甲:名詞作動詞,穿盔甲。

(三)特殊句式

1. 亂天子邊,欲誰歸罪:賓前。

2. 以(之)如司農治事堂,棲之(於)梁木上:省略句。

3. 段公,仁信大人也:判斷句。

4. 淮西寓軍帥尹少榮,剛直士也:判斷句。

5. 公幸教晞以道:介賓後置。

6. 請辭于軍:介賓後置。請讓我到軍中解說 / 致辭。

(四)古今異義詞

1. 縱士卒無賴。 古義:指橫暴,動詞。 今義:遊手好閒、品行不端的人。

2. 率以貨竄名軍伍中。 古義:錢財和貨物。 今義:指貨物。

3. 折人手足。 古義:指手和腳。 今義:比喻弟兄,或指舉動、動作。

4.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古義:“生民”,避太宗之諱,指老百姓。 今義:陌生人。

5. 請假設草具。 古義:假,借用。設,置,安排。 今義:姑且認定。

6. 段公,仁信大人也。 古義:對老者、長者的尊稱。今義:指成年人,區別於“小孩兒”。

7. 一夕自恨死。 古義:羞侮、遺憾。 今義:指怨恨。

  四、閱讀文本,思考問題

文章總共寫了段太尉幾件逸事,每件逸事表現了段太尉怎樣的性格特徵,並給文章劃分層次。)

明確:1—4 勇服郭晞——不畏強暴、剛毅勇敢、爲民請命。

5—6 仁愧焦令諶——同情百姓,仁愛之心。

7 節顯治事堂——清廉正直。

8—9 敘述作狀原因。

  五、拓展延伸

1、爲什麼要選擇這三件事來塑造段太尉形象呢?

提示:(1)這是散落在民間的逸事,暫未被正史記載,柳寫這些事情給韓愈,如實地提供史料。(2)這三件事分別從不同的側面刻畫了人物的不同性格,聯繫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人物形象。(3)批駁當時說太尉搏以死“取名天下”的說法。

2、本文結尾一段是否有損人物形象而有狗尾續貂之嫌?去掉好不好?爲什麼?

提示:最後一段作者點出了自己的良苦用心,一是爲了消除人們對段太尉形象以及寧死不附叛賊的誤解,二是怕逸事遺失不能還人物以真實面目。另外,最後補寫太尉的外貌及習慣姿態等非常生動、形象,使段太尉從外形氣質到品德胸懷都成爲一個活生生的、具有獨特個性的優秀人物的典型。因此尾段對於整篇文章是很重要的補筆,並非是狗尾續貂。

  六、探討寫作特點

1、從文中的第一件逸事來看,本文在情節安排上有何特點?

明確:在情節發展中,通過尖銳激烈的矛盾衝突來刻畫人物性格,塑造出光彩奪目的人物形象。作者先極力描寫悍卒依仗驕將的威勢,恣橫暴虐,殘害百姓的'情狀,爲段秀實出場作了鋪墊。段秀實在十分險惡的形勢下自薦平亂,顯示出過人的膽識。他上任不久即嚴懲兇手,突現了不畏強暴、執法如山的性格。隨着矛盾衝突的激化,郭晞手下士兵“大噪,盡甲”,暴亂一觸即發。段秀實卻鎮定自若,單騎赴營。他先辭去隨從,繼而解下佩刀,“選老躄者一人持馬”,最後笑且入曰“殺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頭來矣”。層層推進,反覆渲染,一個渾身是膽、臨危不懼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呼之欲出。段秀實慷慨陳詞,對郭晞曉以大義,示以利害,最終使驕橫不可一世的郭晞心悅誠服。“言未畢,晞再拜”,寥寥數語,生動地摹寫出郭晞誠惶誠恐的神態,有力地襯托了段秀實大義凜然的形象。矛盾已經解決,作者卻筆鋒一轉,出人意表地增寫段秀實留宿軍營,不僅給人物性格增添了光彩,也使情節的發展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2、本文在謀篇佈局上有什麼特點?

提示:本文敘事善於剪裁,避免平均用力。嚴懲歹徒、勇服郭晞是詳寫,對抗焦令諶次之,臨財不苟取較爲簡潔,這樣使得文章的前半部分頗有力量,氣勢宏偉,而後半篇相對徐緩恬淡。整篇文章跌宕起伏,富於變化。

 七、我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