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人教版高二《勸學》教學設計

人教版高二《勸學》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W 次

【教學目標】

人教版高二《勸學》教學設計

1、知識目標:

⑴ 瞭解《荀子》及相關知識。

⑵ 掌握並積累重要的文言文實詞和虛詞。

⑶ 掌握本文出現的通假字、詞類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2、能力目標:

學習本文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提高學生圍繞中心論點合理論證的能力。

3、德育目標:

⑴ 明確認識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學習必須“積累”“堅持”“專一”的道理。

⑵ 理解比喻的含義以及比喻與比喻之間的內在聯繫。

【教學重點】

1、比喻的含義和內在的聯繫。

2、背誦全文,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

掌握全文比喻代議,寓議於喻及從正反兩方面反覆論證的特點。

【教學方法】

1、提綱式教學法。

2、點撥法與討論法相結合。

【教具準備】

多媒體、CAT課件、錄音機、教學磁帶。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二、荀子簡介學生讀註釋,教師補充

多媒體顯示: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當時人們尊重他,稱他荀卿。漢代著作因避漢宣帝劉洵諱,寫作孫卿。戰國末期趙國人,曾遊學於齊,當過楚國蘭陵令。後來失官居家著書,死後葬於蘭陵。

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後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他反對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律是不以人們意志爲轉移的,並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他強調教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視教化兼用“禮”治,強調“行”對於“知”的必要性和後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爲後天環境和教育可以改變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該書由《論語》、《孟子》的語錄體,發展爲有標題的論文,標誌着古代說理文的進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說理透徹、語言質樸、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勸學》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幾段的節錄。

三、解題

《勸學》的“勸”起着統領全篇的作用。

教師先在黑板上寫一個“勸”字,問道: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學生往往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勸告”。教者趁此在“勸”字後加上一個“學”,再問:“勸”是什麼意思?學生纔會領悟:原來它還有“勸勉”的意思。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給學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講:“勸”的繁體字“勸”是形聲字,凡是用“力”作聲旁的字,多數有給人們勉勵的意思,如“勵”、“努”等。這是“勸”的本義,而在現代漢語中,“勸”,解釋爲“勸阻”,詞義已經轉移了。作者在這篇以《勸學》爲題目的文章中,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展才能,培養高尚的品德。

四、熟讀課文,把握文意

1、學生齊讀課文或聽錄音。

2、注意下列字詞讀音:

多媒體顯示:

1、第一組,通假字:

⑴ 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是“曝”的古字(通假字與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⑵ 生(xìng)通性(古音聲母韻母相同。)

2、第二組,其他易寫錯讀錯字

中(zhòng) 礪(lì) 參(cān) 省(xǐng) 跂(qì)

臾(yú) 螯(á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