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與妻書》精品教學設計

《與妻書》精品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8W 次

  【《與妻書》精品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與妻書》精品教學設計

1、 積累文言文基本知識點。

2、 學習本文抒情、記敘、議論三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的技巧。

3、 學習本文語言淺近曉暢的特徵,同時排比、設問、反問、用典等修辭格的運用。

4、 學習革命先輩犧牲一己,“爲天下人謀永福”的光輝思想和高尚情操。

  教學過程:

  【導入語】

裴多菲有一首詩寫道“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二者皆可拋”,面臨愛情和事業的選擇,我們應該選擇哪一邊呢?今天我們來看看革命烈士林覺民在《與妻書》裏是怎麼選擇的。

  【作者及寫作背景介紹】

林覺民:字意洞,號抖飛,又號天外生,福建閩縣(今福州市)人,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之一。13 歲時,他受父命參加科舉童子試,竟在試卷上寫下“少年不望萬戶侯”後擲筆離去。15 歲考入全閩大學堂,後來入讀福州高等師範學堂,接受了資產階級民主思想,課餘談到時事,總是慷慨激昂地說:“中國不革命不能自強”,畢業後到日本留學。1911年(就是辛亥革命那一年)春天,留日學生接到黃興、趙聲兩人的來信,說事情大有可爲,林覺民於是立即離開日本趕赴香港,黃興見到了林覺民,當即命林覺民回閩,聯絡革命黨人,籌集經費,招募志士赴廣州參加起義,並且要運送炸藥赴粵。他原本打算讓他的妻子意映打扮爲孀婦,用出殯的儀式將炸藥藏入棺木中運出,可是他妻子已經懷有身孕八個月,可能經不起長途跋涉,只得改由方聲洞姐姐方君瑛等人擔任運送武器的任務。4月27日,黃興率一百多人攻入總督衙門,張鳴岐已經逃走,黃興等人就和反撲的水師提督李準的部隊激戰,因衆寡懸殊,大多數革命志士犧牲,黃興隻身脫逃。這次起義,戰鬥犧牲和被捕遇害的有喻培倫、方聲洞、林覺民等烈士。事後羣衆收得屍骸七十二具,葬在廣州西北郊的黃花岡,所以後人把這次起義叫作“黃花岡起義”。這次起義,是同盟會歷次起義中戰鬥最激烈的一次,也是社會震動最大的一次。雖然失敗了,但推動了全國的革命高潮,是五個多月後的武昌(辛亥)起義的前奏。林覺民就是在這次起義中不幸中彈受傷,力盡被捕的。在審訊中,他從容不迫,縱論世界大勢,宣揚革除暴政,建立共和的革命主張,臨刑談笑自若,引頸就義,年僅25歲。

這封信是林覺民烈士在起義前三天的夜裏寫的,原書共兩封,一封是給他父親的,另一封就是給她妻子陳意映的《與妻書》。陳意映,是名宦陳若霖的後裔。婚後,參加了丈夫在家裏辦的一所女學,通過女學的教育,思想覺悟有了提高,小腳不纏了,要做新女性,於是便投考了福州女子師範學堂。起義失敗後,有人祕密將這兩封信在半夜裏塞進林覺民家門縫裏,第二天清晨家人才發現這兩封信,其妻陳意映閱後,當即昏倒在地。爲了安慰她,也爲了保住她腹中的孩子,林家用過繼的辦法,把林覺民哥哥的一個女兒過繼給陳意映,取名叫林暖蘇。林暖蘇多少慰藉了陳意映悲傷的心,幾個月後,“腹中之物”降生人間,取名仲新。但由於陳意映一直不能走出失去丈夫的悲傷,再加上生活變得艱難,兩年後(1913)意映在悲傷抑鬱中逝世。陳意映去世後,林仲新由祖父撫養。大學畢業後,林仲新來到南京,跟隨林覺民的舊交林森做事,林森對林仲新關照很多。隨中國歷史的變化,林仲新不斷遷移居住地,晚年生活在福建漳州。生有一兒兩女,一個在北京,兩個在福州。林仲新於 1983 年病逝。

課文賞析】

師:“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爲陰間一鬼”說明這是一封什麼信?

生:訣別信。

師:“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爲汝言之”這是寫作者寫信的什麼?

生:緣由。

師:因此,第一段內容就交代了寫信緣由及作者獻身救國、至愛妻子的深情。從這一段看得出來,作者是很愛他妻子的,既然愛他的妻子,那他爲什麼還要選擇去死而不是選擇和他妻子廝守終身呢?是什麼原因使得他做出了這樣的決定呢?我們接下來看第二段,請同學們齊讀這一段,並找出作者選擇爲革命而死原因的句子。

生:“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

師:對,這一段就是闡述自己“舍汝而死”的原因。既然是闡述原因,那麼,從表達方式來說,是屬於什麼呢?﹙回憶,表達方式有抒情、敘事、議論﹚作者闡述原因時用了哪些修辭手法?用了哪些句式?

生:整段都是議論,說理時選擇了帶有感情色彩的詞語和表達豐富感情的句式,使議論也塗上自己所憎所愛的感情色彩。作者在談到清朝血腥兇殘的統治時,用“遍地腥雲,滿街狼犬”作比喻,並運用了反問的句式表達對現實的憎惡。作者在談到自己不能蔑視現實時用了用典和類比的修辭法來表示自己改變現實,爲“天下人謀永福”的決心。

師:接下來,我們看後面一段,“汝憶否”說明作者的思緒由現實回到了過去。那麼,作者回憶了幾件事情,這些事件具體是什麼呢?請同學們給回憶的事情擬一個小標題。提示:請同學們找出表示回憶的“憶”字,作者提到了幾個“憶”?

生:作者提到了三次“憶”:汝憶否,回憶,又回憶,寫了三件事情:生死之論;月夜訴衷情﹙有首歌叫“玫瑰情話”,這裏可以篡改成“月夜的梅花情話”,多麼的浪漫,多麼的富有詩意,多麼的`溫馨動人,多麼的迷人心醉啊!﹚;醉酒解痛。

師:作者回憶這些事情,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呢?請同學們結合課後練習二來說說。

生:表達對妻子眷戀之深,用事實說明自己絕不是一個無情的人。

師:對,其實作者對妻子非常眷戀,希望與妻子相守以死。可是,在那個黑暗的年代裏,他們能夠相守以死嗎?作者能夠做到不問世事,只顧自己嗎?

生:不能。

師:對,不能,所以作者才說“吾誠願與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勢觀之,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國中無地無時不可以死!到那時使吾眼睜睜看汝死,或使汝眼睜睜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離散不相見,徒使兩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能重圓,則較死爲苦也。將奈之何?今日吾與汝幸雙健;天下人人不當死而死,與不願離而離者,不可數計;鍾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這裏,“吾誠願與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勢觀之”一句就由對妻子的回憶敘事部分過渡到“舍汝而死”的說理層面。那麼,這裏使用了怎樣的表達方式呢?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和哪些句式呢?

生:分析現狀黑暗,接連使用了排比、設問、反問句式,酣暢淋漓,一氣呵成,具有無可辯駁的說服力,從而有助於思想觀點的表達。文字亦文亦白,通俗典雅,用了“望夫化石”“破鏡重圓”的典故,但卻融入通俗的語言中,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而又不覺艱深費解。

師:接下來寫了對妻子的叮囑,希望妻子將遺腹子養育成人,完成自己的志願。所以這三四兩段就是在寫回憶過去和對妻子的叮囑,表達對妻子的摯愛。最後兩段再一次傾訴自己“至愛汝”和“舍汝而死”的衷腸。

 【總結】

本文語言通俗易懂,綜合運用敘事、抒情、議論的表達方式,以及排比、反問、設問、用典、比喻等修辭方法和運用感情色彩強烈的感嘆詞如“嗟夫”、“矣”、“乎”等表達出對妻子的深情,以及對祖國深沉的愛,刻畫出一位“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二者皆可拋”的民主革命戰士形象。最後,獻給同學們幾句話作爲自勉“不爲情所困,爲錢所動,爲權所傾,爲利所趨,只爲實現崇高、神聖的理想而奮鬥終身”。

補充:歌曲“覺”﹙遙記林覺民﹚

覺,當我看見你的信,我竟然相信,剎那即永恆。再多的難捨和捨得,有時候不得不捨。覺,當我回首我的夢,我不得不相信,剎那即永恆。再難的追尋和遺棄,有時候不得不棄。愛不在開始,卻只能停在開始,把繾綣了一時,當作被愛了一世。你的不得不捨和遺棄都是守真情的堅持,我留守着數不完的夜和載沉載浮的凌遲。誰給你選擇的權利讓你就這樣的離去,誰把我無止境的付出都化成紙上的一個名字。如今,當我寂寞那麼真,我還是得相信,剎那即永恆。再苦的甜蜜和道理,有時候不得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