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蘇教版九上《關雎》教學案例

蘇教版九上《關雎》教學案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6W 次

  《關雎》教學主要解決三個問題:

蘇教版九上《關雎》教學案例

1、反覆吟唱體會詩歌表現出的情感。

2、學習《詩經》中的比興手法。

3、陶冶情操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好,今天我們來唱歌,唱愛“情歌”。我唱一句,你們能唱的跟着唱。“今夜我來到你的窗外,窗簾上的影子多麼可愛,悄悄的愛你這麼多年,從沒有向你表白。”還有沒有能唱其它歌的?“我寧願你冷酷到底,”多麼深情的男子,多麼動情的訴說,讓我們想起那盞悠悠地窗燈下,彷徨的影子,深情憂鬱的眼晴,那雙手合十默默祝福的心語。現代男人的情歌如此動人,故代男人的情歌又是怎樣的一種滋味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傾訴男人相思的情歌《關睢》。

  二、作品簡介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時代大約五百年間的三百零五篇詩歌。《詩經》包括“風、雅、頌”三部分。表現手法有賦、比、興。《關雎》是《詩經》的首篇,運用“比興”和反覆詠歎的手法表達思想感情,給人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本詩還注重音韻和諧,是訓練朗讀的好材料。

  三、誦讀《關雎》

1、順暢朗讀:

2、注意讀音:

雎鳩(jū jiū) 窈窕(yǎo tiǎo) 逑(qiú) 荇(xìng)菜 寤寐(wù mèi)

3、有感情地朗讀

4、根據註釋,發揮想象,描述內容。(想象、交流)

5、譯詩

(1)關雎鳥關關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條條,哥兒想和她成雙。

(2)水荇菜長短不齊,採荇菜左右東西

好姑娘苗苗條條,追求她直到夢裏。

(3)追求她成了空想,睜眼想閉眼也想。

夜長長相思不斷,盡翻身直到天亮。

(4)長和短水邊荇菜,採荇人左採右採。

好姑娘苗苗條條,彈琴瑟迎她過來。

(5)水荇菜長長短短,採荇人左揀右揀。

好姑娘苗苗條條,娶她來鐘鼓喧喧。

6、讀詩時應把握情感發展的.三個階段,分別在詩中選一個字來概括。

在河邊時 之。家中 之。夢中 之。(好爲愛慕也、思爲思念也、樂爲歡喜也。)

  四、學習《詩經》中的比興手法

1、《陋室銘》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起興到“陋室”,使《陋室銘》名揚天下。

2、詩經中的表現手法,前人概括賦、比、興。朱熹在《詩集傳》中解釋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這種解釋比較通行。“賦”,就是陳述鋪敘的意思,如《七月》“氓之蚩蚩,抱布貿絲。非來貿絲,來即我謀”。“比”,就是譬喻,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期特徵更加鮮明突出。如《魏風•碩鼠》用令人憎惡的老鼠來比喻統冶者的不講禮儀、貪婪可惡;“興”是藉助其他事物作爲詩歌發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興”同詩歌內容有一定的聯繫。如《邶風•燕燕》是一首送別詩,以“燕燕于飛,差池其羽”起興,使人從燕子飛翔時的差池不齊想到送別時的依戀之情。比興手法的運用,能加強詩歌的生動性和鮮明性,增強詩的韻味和形象感染力。

全詩以灘頭水畔的一對雎鳩鳥的叫聲起興,然後寫出自己的一片情思。增強詩的韻味和形象感染力。

 五、陶冶情操,歸納主旨

1、《關雎》結構:愛慕-----思念-----願望

愛慕(前四句):一個男子在河邊遇到一位美麗的姑娘,於是萌發了愛慕之情。開頭用“關關雎鳩”起興,運用“比”的手法點出了戀愛的主題。因爲雎鳩“雌雄常不相失,亦不曾相近”,“情意相與而未嘗狎”,以雎鳩的關關和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貼切而有深意,確是匠心獨具。

思念(中間八句):男子對姑娘思念不止,以至夢寐以求,輾轉反側。在他眼前出現的是這位美麗姑娘採摘荇菜時“左右流之”的苗條、優美的身姿,使他夜不能寐;然而,大約這只是一廂情願,他只有獨自在牀上“輾轉反側”,直到天明。這一章既有直接的心理描寫“優哉遊哉”,寫其綿綿情意,思念不絕,又有動作描寫“輾轉反側”,突出其內心狀態的不平靜,形象逼真地表現了主人公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願望(最後八句):表達了希望與姑娘成婚的美好願望。“琴瑟友之”、“鐘鼓樂之”,是設想與姑娘結婚時鼓樂齊鳴的歡樂場面。

2、歸納主旨

《關雎》選自《詩經 •周南》。周南,一般指的是洛陽以南到湖北一帶地方。據有關資料推斷,這首詩產生的時代不會太早,大約是西周末、東周初。這是一首熱情的戀歌,它表現了古代青年對愛情婚姻大膽執著的追求,感情坦率、樸實。詩中美麗的少女,癡情的少年,讓我們久久不能忘懷。孔子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其聲、情、文、義俱佳,足以爲風之始,三百篇之冠。

教學反思:

本詩是《詩經》的首篇,運用“比興”和反覆詠歎的手法表達思想感情,給人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本詩還注重音韻和諧,是訓練朗讀的好材料。誦讀欣賞既要誦讀更要欣賞,學生應在誦讀中培養語感,得到美的享受,在誦讀中形成良好的欣賞品味和高尚的審美情趣。需要注意的是,誦讀與欣賞不能割裂開來,兩者是交融的。誦讀欣賞很講究誦讀,但這種誦讀不能停留於一般的朗讀,它要求融入感情,要讀出詩、文的韻律節奏之美,要讀出詩、文中字裏行間蘊藏的真摯感情。

全詩寫一個青年男子對他所喜歡的女子的不懈追求和愛情幻想。共分四章。首章四句,以雌雄鳩鳥和鳴求偶連類起興,寫青年男子(君子)對“窈窕淑女”一見傾心,被她的嫺靜漂亮所打動,想和她結成配偶。次章八句,寫男子對女子的相思和熱戀到了“寤寐求之”的程度。第三章、第四章,寫男子以琴瑟、鐘鼓追求意中人,彷彿那位窈窕淑女在鐘鼓聲中與他真的結成了美滿姻緣,詩篇反反覆覆吟唱男子對女子的思戀、追求過程,詩意層層遞進,感情奔放熾熱,體現了民歌樸實清新的風格特色。

這是一首典型的愛情詩。對於初三的學生來學,他們(她們)正處於青春期,他們(她們)對愛情有着一種渴望瞭解的心理,同時他們(她們)往往又體現出一種非常害羞的心理。

所以我們面對這首詩絕對不能“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作爲教師我們應該和學生一起探討這一古老而神聖的話題,尤其是通過這首描寫君子對淑女思念得輾轉反側並進而以琴瑟和鐘鼓追求的愛情詩。但是在探討的時候必須要注意,文章不能上得膚淺了,否則就會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產生負面影響。基於這點考慮,這堂課一定要上出深度和廣度,讓學生受到情感薰陶中產生正確的愛情觀。在解析《關雎》的基礎上,通過詩中的“君子”和“淑女”二詞過渡到對真正的愛情闡釋中。我先讓學生迴歸中國古代社會的愛情故事。學生在蒐集討論的基礎上主要蒐集到了: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劉蘭芝和焦仲卿的愛情故事、梁山泊和朱英臺的愛情故事……然後我讓學生思索是什麼讓這些愛情能夠永恆。然後我進行總結:千年的歲月沒有抹去這些愛情的榮耀,空間的轉換也沒有褪去這些愛情的光環,風雨的歷練反而增添了它的厚重與質感。每年的七夕我們都來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雖然劉蘭芝和焦仲卿的愛情是悲劇性的,然而“在天願爲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依然昭示後人什麼是真正的愛情;梁山泊和朱英臺的愛情化爲了蝴蝶,穿越時空的隧道依舊飛舞於今天的生活中。所以說真正的愛情應該能夠經受住時空的考驗。最後學生自然而然將周圍同學所做的及自己所想同真正的愛情愛情進行比較,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