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中考課內文言文備考講義《出師表》《隆中對》

中考課內文言文備考講義《出師表》《隆中對》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5W 次

  九年級上冊:《隆中對》-----陳壽

中考課內文言文備考講義《出師表》《隆中對》

一、詞語解釋

二、翻譯

1、時人莫之許也。

翻譯:當時的人沒有誰承認他這種比法。

2、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翻譯:你只可以到他那兒見他,不可以委屈(他)來。將軍應當親自去拜訪他。

3、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翻譯:於是先主就去拜訪諸葛亮,總共去了三次,才見到。

4、孤不度德量力。

翻譯:我沒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計(自己的力量(能否勝人)。

5、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翻譯:然而(我的)志向(到現在)還沒有罷休,先生認爲該採取怎樣的辦法?

6、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衆寡。

翻譯:曹操和袁紹相比,就顯得名聲小,兵力弱。

7、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爲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翻譯:但是曹操終於能虎勝袁紹,以弱勝強,不只是天時好,而且也是人謀劃得好啊!

8、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翻譯:這大概是上天拿它來資助將軍的,將軍是否有(奪取它的)打算呢?

9、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翻譯:百姓誰敢不用簞盛着飯食,用壺裝着酒漿來迎接將軍呢?

三、關鍵問題v

1、文中提到的諸葛亮有何特點? 智識卓絕、才華橫溢、抱負非凡,料事如神,關心國家大事,有卓越的的政治和軍事才能。

2、文中提到的劉備有何特點? 禮賢下士,求賢若渴,虛心誠懇!

  九年級上冊:《出師表》------諸葛亮@

一、重點字詞。

二、句子翻譯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翻譯:不應當隨便看輕自己,說一些不恰當的話,以致堵塞人們向您竭誠進諫的道路。 2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翻譯:獎懲功過、好壞,不應該因在宮中或在府中而異。

3、若有作奸犯科及爲忠善者,家會有司論其刑賞。

翻譯:如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條法令以及忠心耿耿做好事的人,應該交給主管的官,判定他們受罰或受賞。

4、必能使行和睦,優劣得所。

翻譯:一定能夠使軍隊團結一心,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5、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翻譯: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先漢興旺發達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後漢傾覆衰敗的原因。

6、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翻譯:因此我很感激,於是答應先帝願意爲他奔走效勞。

7、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

翻譯:陛下也應自行謀劃,以詢問(治國的)好道理,考察,採納正確的意見。

三、閱讀理解

1、諸葛亮的《出師表》:諸葛亮勸劉禪對宮中、府中官員的賞罰要堅持同一標準的句子是: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2、諸葛亮希望後主不要隨便看輕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3、諸葛亮向後主提出嚴明賞罰建議的語句是:若有作*犯科及爲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3、《諸葛亮集》中有這樣的話:"賞不可不平,罰不可不均"。這與《出師表》中的兩句“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一致。

4、《出師表》中敘述諸葛亮追隨先帝驅馳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5、《出師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6、寫出先漢興隆和後漢傾頹的原因的句子是:親賢臣,遠小人;親小人,遠賢臣;

7、指出出師戰略目標的句子是: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8、作者向後主提出的三條建議是:①開張聖聽;②宮中府中,俱爲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③親賢臣,遠小人或廣開言路,嚴明賞罰, 親賢遠佞。(諸葛亮給劉禪建議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親賢臣,遠小人(或:親賢遠佞)。)

9、當任命一個人來挽救局面,人們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10、出自本文的成語是:三顧茅廬。

11、本文主要表達了什麼情感? 蘊含着作者對先帝的感恩圖報之情,表達其竭力效忠劉備父子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