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出師表》教學參考

《出師表》教學參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9W 次

  課文研討

《出師表》教學參考

  一、整體把握

表,是我國古代的一種特殊文體。在古代,臣子寫給君主的呈文有各種不同的名稱。戰國時期統稱爲“書”,如樂毅《報燕惠王書》、李斯《諫逐客書》,“書”是書信、意見書的總稱。到了漢代,這類文字被分成四個小類,即章、奏、表、議。劉勰在《文心雕龍·章表》裏說:“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異。”可見,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達臣子對君主的忠誠和希望。統觀衆多表文,儘管具體內容不同,但都離不開抒情手法的運用,因此,“動之以情”也可以說是這種文體的一個基本特徵。此外,這種文體還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開頭要說“臣某言”,結尾常有“臣某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之類的話。

這篇表寫於蜀漢建興五年(227)諸葛亮第一次出師伐魏之前。其時蜀漢已從亭(今湖北宜都)戰役的慘敗中初步恢復過來,既與吳國通好,又穩定了自己的戰略後方,伐魏時機臻於成熟。在這篇表文中,諸葛亮勸說後主劉禪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繼承先帝劉備的遺志;也陳述了自己對先帝的“感激”之情和“興復漢室”的決心。

閱讀本文應着眼於“出師”這兩個字。具體地說,一是要看諸葛亮對出師後國內政事的安排。諸葛亮跟後主劉禪之間既是君臣關係,又是輔政者與被輔政者的關係(劉備臨終託孤)。諸葛亮這次出師時,劉禪只有20歲,昏庸無能,不懂得治理政事;如果出師後國內政局不穩,前方必然會受到重大影響。因此,出師後的國內政局就成了輔政者諸葛亮最放心不下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有正確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爲此,諸葛亮在這篇表文裏一面勸勉劉禪開張聖聽,嚴明賞罰,一面又向他舉薦人才來管理“宮中”“營中”之事,並殷切地闡明親賢遠佞的道理。這個問題解決得好,國內政局穩定,有了“平明之理”,諸葛亮才能無後顧之憂,可以專力伐魏,可見講治國大計和政事安排正是爲了出師。二是要看諸葛亮怎樣說明出師的理由。北伐的決策,實際上是諸葛亮的決策。當時在蜀國內部也有不同意見,有些人持靜觀態度,“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反對立即出兵。在這篇表文裏,沒有重提這種爭論,只是對出師原因做了適當的說明。這種說明沒有反覆陳說得失利弊,而是抒情言志,作者把“北定中原”看做自己“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爲此,他歷敘自己的身世,從“躬耕”說到“許先帝以驅馳”,又從劉備的“寄大事”說到這次北伐的決心,其間五次提到“先帝”,極力表達自己的“感激”和“憂嘆”之情。這種方式既能打動君主,又有利於說服持不同意見的人。

據以上說明,可將本文分爲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從當前形勢出發,勸說後主繼承先帝遺志,提出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三條建議。

第二部分(6、7兩段)追述以往經歷,表達“報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摯感情和“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決心。

第三部分(第8段)明確歸納各方面的責任。

第四部分(第9段)表文的結束語。

全文以議論爲主而輔之以敘事,議論敘事中都帶有濃厚的抒情色彩。具體地說,第一部分是寓情於議,在談論形勢、任務、治國方針和歷史經驗之中,貫穿着一條明顯的抒情線索,就是希望後主劉禪能夠繼承先帝遺志,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因此一開始就提到“先帝創業”,接着依次說先帝對賢臣的“殊遇”、“簡拔”賢臣的標準和論史時的“嘆息痛恨”,既表達了對先帝的崇拜、愛戴之情,又有激發劉禪效法先人的作用。第二部分是寓情於事,在敘述作者本人身世、追隨先帝創業經過和“受命已來”的工作的同時,抒發了對先帝的感激之情,表達了效忠劉備父子的心願。第三部分中,“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這句話辭情懇切,更足以催人淚下,是諸葛亮感恩圖報心情的集中表現。

諸葛亮這篇表文歷來受到人們的高度讚揚,被視爲表中的代表作。劉勰曾把它跟孔融的《薦禰衡表》相提並論,說“至於文舉(孔融,字文舉)之薦禰衡,氣揚采飛;孔明之辭後主,志盡文暢。雖華實異旨,並一時之英也。”陸游在《書憤》中寫道:“《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文天祥的《正氣歌》亦云:“或爲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感人之深,於此可見。

  二、問題研究

1.諸葛亮爲什麼要出師伐魏?

諸葛亮在這篇表文的開頭就提到“益州疲弊”,卻又要出師伐魏,這看起來是相互矛盾的,其實不然。要弄清這一點,必須首先了解諸葛亮的戰略思想和伐魏前的準備工作。

諸葛亮的戰略思想始終是聯吳抗曹。他在初見劉備時就提出了兩條進軍路線:一條是從荊州出兵進攻宛(今河南南陽)、洛(今河南洛陽);一條是從益州進攻秦川(今陝西、甘肅兩省秦嶺以北地區)。這個“鉗形攻勢”的設想本來是可行的。後來形勢發生了變化,吳國在亭戰役中奪走了荊州全部地區,益州的豪強和南方的夷族統治者也乘機發動叛亂。這時,魏已牢固地控制着全國的中心地區即黃河流域,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佔有明顯的優勢;吳控制了長江中下游,經濟力量也比較雄厚;只有蜀偏安於西南一隅,處於不利地位。所謂“益州疲弊”,就是指這種局面而言。

在這樣的形勢下,諸葛亮用了五年時間(223—227)來爲伐魏做準備。主要措施有:(1)跟吳國通好──223年,劉備病死,諸葛亮開始執政,派鄧芝去吳國,勸孫權跟魏絕交,使蜀國在外交上取得一個重大的勝利,便於全力對付魏國。(2)加強內政建設──主要是制定“漢科”作爲一國的法度,並認真執行,做到“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使社會風氣大大好轉。(3)平定南方的叛亂──225年,諸葛亮率軍南征,直到滇池,平定南方的叛亂。分益州、永昌兩郡爲建寧、雲南、興吉、永昌四郡,任用本地夷人和漢人做官吏,使夷漢關係得到改善,這就是表中提到的“五月渡滬,深入不毛”這件事。此外,從表中“兵甲已足”這句話可以看出,在這五年裏諸葛亮在戰備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可見,出師伐魏的時機已經成熟。

2.文章陳述的重點是什麼?

從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本文內容的重點是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又有三點內容,即廣開言路、嚴明賞罰和親賢遠佞,其中親賢遠佞這一點正是全文主旨所在,理由如下:

(1)表文中談到前兩點(即開張聖聽和嚴明賞罰)時,都是從正反兩面加以申說,可見是有針對性的。因爲劉禪平日寵信宦官一類小人,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在諸葛亮遠離國都的情況下,“忠諫之路”很可能被堵塞,“內外”也可能“異法”,結果必將導致國內政局的混亂。因此,能不能做到廣開言路和嚴明賞罰,關鍵就在劉禪是否能“親賢遠小”這一點上。

(2)表文中用了較多的篇幅談“選賢與能”,在政事安排上又爲劉禪創造了“親賢臣”的條件。其中指名提到的有四個人,即郭攸之、費、董允和向寵,提官職而未指名的有三個人即陳震、張裔和蔣琬。這些人都是王佐之才,平日爲諸葛亮所器重,但在表文中只着重地稱讚他們的優良品格,說他們“志慮忠純”,是“貞良死節”之臣;又特別強調他們是先帝“簡拔”出來的,值得信任。尤其發人深思的是,文中還插入一段往事的追憶,說明親賢遠佞是關係到國家存亡的大事,從而引出全文最重要的一個結論:親近賢臣,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3)親賢遠佞的思想是貫穿全篇的。從文章的第三部分可以看出,諸葛亮以“討賊興復”爲己任,而把國內的責任完全交給了郭攸之、費、董允等人;而郭攸之等人是否能盡到自己的責任,關鍵又在劉禪身上。如果劉禪能夠親賢遠佞,這些人自然能盡到自己的責任。表文中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勸勉劉禪,就是希望劉禪親近賢臣,聽取他們的“興德之言”;能如此,則賞罰自然分明,國內政局也就可以繼續保持穩定了。

總而言之,這篇表文的主要用意是希望劉禪能夠親賢遠佞。表文開頭說的“先帝遺德”,末尾說的“先帝遺詔”,也都是指此而言。

  練習說明

  一、本文辭情懇切、感人肺腑。參考例句,標示出下面語句的停頓之處。朗讀並背誦課文。

例句: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此題意在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直至成誦。要求學生正確處理語意停頓,就是要求學生全面理解課文中每句話的意思,只有理解正確,才能把停頓劃分正確。

1.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2.若有/作奸犯科/及爲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3.侍中侍郎/郭攸之、費、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4.愚以爲/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二、課文中諸葛亮就國內政治問題向後主劉禪提出了哪幾條建議?其中哪一條是主要的?爲什麼?

此題意在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領悟能力,使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話概括文章的大意。

諸葛亮主要提出了三條建議:(1)建議陛下廣泛聽取臣子的意見,發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們的精神。(2)宮廷和丞相府是一個整體,裏面的人都是國家官員,對他們實行提升、懲罰、表揚、批評,應當用一個標準。(3)親近賢臣,疏遠小人。其中“親賢遠小”是三條建議的核心,因爲只有做到親賢遠小、廣開言路才能爲忠諫之言開路,而非爲讒邪開方便之門;只有做到親賢遠小,才能真正做到察納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於忠奸不分,賞罰不明。文章爲了說明親賢遠小的利弊,以先漢的“興隆”和後漢的“傾頹”的歷史事實爲前車之鑑,以先帝嘆惜痛恨桓帝、靈帝昏庸誤國爲告誡,並以“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爲鼓勵,促使後主親賢臣遠小人。

三、諸葛亮在我國是家喻戶曉的人物,有關他的事蹟、傳說、俗語還有很多。課外蒐集有關資料,以“千秋諸葛我評說”爲題寫段作文。

此題意在引導學生收集與諸葛亮有關的資料,全面瞭解諸葛亮在中國歷史文化中所佔有的特殊地位,並要求學生在掌握資料的基礎上,發表自己的見解。

附3:教學建議

一、教學這篇課文,應當把講解背景和疏通文意結合起來,然後通過反覆誦讀使學生領會內容大意,不必逐字逐句地翻譯原作。

二、本文結構層次有多種劃分方法,教學時不必過於糾纏其中,而應以理清文章思路爲最終目的。理清思路後,更易於背誦。

三、“表”這種文體的抒情色彩很濃,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反覆誦讀着重體會。

  有關資料

  一、諸葛亮生平大事年表

建安十三年(208),先主遣亮自結於孫權,與曹軍戰於赤壁,大破之。

建安十六年(211),先主入蜀,亮與關羽守荊州。

建安十七年(212),先主攻劉璋,亮與張飛、趙雲等將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陽諸地。

建安十九年(214),先主領益州牧,亮爲股肱,法正爲謀主。

建安二十三年(218),先主佔漢中,進位漢中王。

蜀漢章武元年(221),先主稱帝,以亮爲丞相,許靖爲司徒。秋七月,先主率師伐吳,亮留守成都。

章武三年(223),先主兵敗後還白帝城,亮自成都到白帝,先主託孤於丞相亮。後主即位,亮遣鄧芝通好吳國。

建興三年(225)春,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十二月,亮還成都。

建興五年(227),亮出屯漢中,上《出師表》。

建興六年(228)春,亮出攻祁山,不克。冬,復出散關,圍陳倉,糧盡退。

建興七年(229),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克定二郡。

建興九年(231),亮復出軍祁山,始以木牛運,糧盡退軍。

建興十年(232),亮休士勸農於黃沙,作流馬木牛畢,教兵講武。

建興十一年(233),亮使諸軍運米,集於斜谷口。

建興十二年(234)春,亮由斜谷出。秋八月,卒於渭濱。

  二、對諸葛亮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