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致女兒的信》閱讀試題及答案

《致女兒的信》閱讀試題及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W 次

導語:多做練習可以幫助同學們鞏固課堂知識,拓展課外知識,下面是《致女兒的信》閱讀試題及答案,歡迎大家過來做一做。

《致女兒的信》閱讀試題及答案

  1.怎樣理解作者的愛情觀?

  作者在這封信裏談論愛情,主要是談“情”與“性”、或人的“精神性”與“生物性”的關係,強調人類高尚的愛情應該遠遠超越“傳宗接代”的生理需要。這一思想,可以說是貫穿在作者所有愛情論述中的一個主旋律(見作者著《愛情的教育》)。但是,毋庸諱言,“性”也是人生的重要內容。作者曾批判“西方資產階級”受弗洛伊德“性本能”學說的影響,誇大了本能、性慾對於人格的作用。對此,我們應客觀而辯證地分析。作者之所以強調他的愛情觀,既是與當時蘇聯弘揚社會主義的主導價值觀合拍,也是和他所面對的教育對象(中學生)有關的。我們在和學生研討本文及愛情問題時,應該坦誠而審慎地把握“情”與“性”的分寸,不能偏執一端。

 2.怎樣理解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在西方基督教文化傳統中,上帝是世間萬物(包括物質與精神)的主宰,是弱小卑微的人類的救世主,是人們心靈的最高信仰與終極皈依。自文藝復興、啓蒙運動以來,上帝的威嚴漸趨幕後,人類自己開始登上歷史的前臺。文中這句話,即表現了堅定樂觀的人本主義信念。在故事的最後,“上帝久久地佇立凝視着。隨後深沉地思索着離去了”,這意味着愛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他在“佇立凝視”中終於意識到人與其他生物的不同,意識到人必須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他最後的離去,就是對人性力量的認可和屈服。於是,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3、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創造人後,三次來到人間,他從人的眼神中先後讀到了哪三種不同的東西?想一想,這三者之間有什麼聯繫?爲什麼把它們放在一起來解釋“愛情”?

  此題意在讓學生把握全文的主旨和脈絡。

上帝三次來到人間,先後從人的眼神裏讀到了“愛情”“忠誠”和“心靈的追念”。這三者有着緊密的聯繫:真正的愛情必然伴隨着忠誠,是愛人之間的生死相依,永不背叛,相濡以沫,永不厭倦;真正的愛情也必然是心靈的交融與契合,是可以超越死亡的“追念”。因此,作者把它們視爲愛情的三位一體。

 4.上帝久久地佇立凝視着。隨後深沉地思索着離去了。從那時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故事中,上帝沒有創造愛情,起初,他僅僅把人看做一般的生物;是人類自己創造了愛情。愛情的無法毀滅使上帝從“勃然大怒”到“怒不可遏”,但最終“久久地佇立凝視着。隨後深沉地思索着離去了”,這意味着愛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他在“佇立凝視”中終於意識到人與其他生物的不同,意識到人必須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而他最後的離去,就是對人性力量的認可和屈服。連君臨宇宙的上帝都無可奈何,正說明了“愛情,它高於上帝”,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