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人教六下:《桃花心木》說課設計

人教六下:《桃花心木》說課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8W 次

 一、教材分析

人教六下:《桃花心木》說課設計

《桃花心木》是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寫的一篇文質兼美、清新雋永的哲理散文。這篇課文採用借物喻人的寫法,寫一個種樹人讓“樹木自己學會在土地裏尋找水源”的育樹方法,說明了在艱苦環境中經受生活考驗,克服依賴性,對人成長的重要意義。文章先寫鄉下老屋旁的大片空地,被人租種桃花心木樹苗,樹苗尚小;再寫種樹人育苗卻沒有規律,使“我”非常奇怪;接着自然引出種樹人的一番道理,使“我”從中悟到了育人之道;最後寫樹苗已經長大,種樹人不再來了,證實了種樹人道理的正確。文章中心突出,內容含蓄,寓意深刻。

二、學情分析

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學生在《白楊》、《落花生》等文章的學習中,曾經接觸過,並不陌生。但是作者在文中是怎樣借物喻人,又是如何把“樹”和“人”聯繫起來的,對於一個六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只有把學生身邊的事和課文的內容聯繫起來,才能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本篇課文,抓住“種樹——育樹——悟道”這一脈絡,讓學生感知事實、感悟道理、發表見解。

三、學習目標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共同發展的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抓住重點句段,品味重要詞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3、聯繫生活實際,領悟文章蘊含的道理,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是種樹人的話和“我”從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體會到作者介紹種樹的經驗、道理和方法僅是一個比喻,其目的是爲了說明育人之道。

四、教法學法

“教是爲了不教”,在現行的課堂教學改革中,方法的運用極爲重要,本節課運用的方法主要有:

1、通過小組合作檢查預習和解決問題。

2、以“讀”爲主線,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感悟明理,通過與文本的多維對話,理解文本所蘊含的哲理。

3、抓住重點詞句,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感悟。這種方法對落實本組的重點訓練項目“體會作者表達感悟的不同方法”有着尤爲重要的作用,所以是本課最重要的教學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我所設計的教學過程共有四個環節:

 (一)揭題質疑導入課文。在上課前我播放歌曲《真心英雄》,上課鈴聲響了以後,我對學生說,古往今來,要想取得成功,必須付出努力才能實現。《真心英雄》這首歌裏有句歌詞很經典,“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是啊,成功往往伴隨着磨難和考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蘊含深刻道理的文章。說完我在黑板上寫下課題“桃花心木”。啓發學生針對課題提出質疑,梳理出有價值的問題,1、《桃花心木》寫了什麼?2、爲什麼題目叫《桃花心木》?此環節的設計,目的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質疑能力,解決一些淺顯的問題,同時梳理出有價值的問題,凸顯本課教學重難點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這個環節中,我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通讀全文,完成二件事,一是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二是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可以分爲幾部分?小組檢查預習結果,包括兩方面:一、讀課文中的重點詞語;二、複述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因爲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能靈活自如的讀課文,自學生詞,有概括全文主要內容的能力。

此環節的設計是讓學生走進文本,學生與文本對話,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與作者進行精神交流與碰撞,拉近文本與生活的距離,真正達到閱讀的理想境界。

 (三)細讀課文、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