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人教版語文上冊《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

人教版語文上冊《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W 次

  篇1:《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

《在山的那邊》是孩子們從小學進入初中接觸到的第一篇課文,我希望這堂課是精彩的,讓學生能喜歡初中語文課,由此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人教版語文上冊《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

爲了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在導入環節,我從學生的童年時代入手,通過他們的夢想,引出文中作者的夢想。這一部分學生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很快就進入了課堂情境。整體感知環節的第一部分,檢查課後的“讀一讀,寫一寫”,我覺得不是很好,它似乎打斷了上課思路,從課文中回到字詞教學,然後再回到文本中,思緒太過混亂,於是在施教第二個班時,我改變了教學過程,將這一部分放到朗讀中。

這是一篇詩歌,因此課堂上我很注重朗讀教學,這是教給學生最基本的朗讀方法,先給詩句劃分朗讀節奏,再挑選意義重音,以此幫助方法感悟文章內容。這一部分的教學,我覺得有些困難,學生大都不敢朗讀,似乎也有些不願朗讀,因此我採用了多種朗讀方式,教師示範,全班齊讀,個別好的學生帶頭讀,這一方式還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延伸,是加強性朗讀教學,在學生初步掌握朗讀節奏、意義重音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揣摩句中包含的情感,初步讀出句子所要表達的語氣,以讀來帶動情感體驗。同時,我還出示了四個關鍵句子,讓學生以討論形式體會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深刻含義。第一個班教學時,我讓學生劃了這四句話,課後覺得不太好,於是第二個班教學時,我讓學生找出喜歡的並認爲含義深刻的詩句細細品味,把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畫下來一起討論。從課堂效果來看,第二種方法明顯更能調動學生的思維,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最後,我讓學生結合自身生活體驗,談談自己爲了實現一個目標克服困難的經歷或感受,這是體驗語文與生活聯繫的一個重要方面,要引導學生說真話,訴真情。

這篇文章備課時我安排了一課時,可是在上課中我發現時間太緊湊,最後以兩課時完成教案。當然課堂中我也發現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處,例如課堂中教師講得太多,沒有更好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更應起好引路、搭橋、鼓勵作用,在以後的課堂中我會更注意這方面。

這就是這堂課我的一些教學反思。

  篇2:《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

《在山的那邊》一文教學是成功的,在這一課時的情感朗讀中,整個課堂都是書聲不斷,自由品讀、朗讀解析、齊讀品味環環相扣,學生的學習、探究興趣是高漲的,答案更是精彩紛呈。當筆者讓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句子談談看法時,原先設定的品析提問都是由學生自己列舉、分析了,筆者只需在學生回答得基礎上給予一定的提示、深化就可以了。

看來,要想改變傳統的“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課堂方式,解放教師、解放學生,語文的學習確實應該從讀書開始,在教學中,應該以讀爲教學形式之一,更應該以讀爲重要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讀書”的能力,交給學生讀的方法、讀的品質,從而讓學生讀有所悟、讀有所獲。

  篇3:《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

《在山的那邊》是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課文。我把它調整到第一課來學習,因爲這是一首關於理想教育的詩歌。激勵學生不畏艱難,爲理想百折不撓,堅持奮鬥,從而達到理想的境界。

這首詩對剛入中學的初一學生來說,有吸引力也有挑戰,以下是我對本篇課文教學的一些體會:

一、得與失

在講授這首詩歌時,我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在讓學生通過聽錄音、自由朗讀等方式感知課文後,我放手讓學生自由討論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並全班交流小組裏不能解決的問題。學生紛紛提出自己的疑問,課堂氣氛活躍。例如,有學生提出了這個問題:“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中的“飄”字怎樣理解?又如:“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是什麼意思?這樣的提問都很有價值。這是教學中的“得”。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必須重視朗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讓學生多讀,在讀的過程中理解體會,詩歌教學尤爲如此。在《山的那邊》這首詩歌的教學中,我把大部分的時間安排在學生的提出疑問和解決疑問這兩個環節上,忽視了對詩歌的多次朗讀,因而學生對詩歌的總體理解和感悟不夠深刻。除此之外,對詩歌的主旨引導不夠也是本次教學的不足之處。

二、教學困惑

詩歌的語言含蓄而凝練,《山的那邊》一文中也不乏這樣的詞語,例如,“隱祕的想望”、“飄來的種子”、“枯乾的心靈”等,對初一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如何運用淺顯的語言把抽象的概念化爲形象,讓學生透徹地理解課文,這是教學的難點之一,也是我苦苦思索的問題之一。在授課的過程中,我雖嘗試用生活中常見的詞語來引導學生,但學生對的理解還是不夠深入,這是我今後的教學需要加強的地方。

文中“山”和“海”的象徵意義也是教學的難點之一。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明確什麼是象徵,接着例舉常見的具有象徵意義的事物加以說明,例如,梅花象徵高潔,鴿子象徵和平,烏鴉象徵厄運等,讓學生對“象徵”這個概念有個具體的認識。在這樣的鋪墊下,學生理解文中的“山”象徵着“重重困難”並不是

很困難,但對“海”的象徵意義還不是十分理解。我引導學生先明確海的特點是“開闊、光亮、自由”,接着再點出文中的“海”象徵“理想的境界”,這樣學生比較容易接受。

  篇4:《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篇小詩,教學的重點、難點就是聯繫全文,特別是“我”的經歷,品味美詞美句,從中受到人生的啓迪。在教學中本人採取了教師示範讀,學生齊讀,個別讀,師生點評等形式,然後學生在讀中感悟,發表自己的見解,一堂課下來基本上完成了教學目標。

但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學生品味美詞,說話之前或之後缺乏讀的環節,如學生一般都這樣說:“我認爲這個詞用得好,因爲……表現了……”,然後沒了。如果讓學生品味之前或之後再聯繫整個句子,帶着感情去讀一下,可能效果更好。二是學生髮言非常積極,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將關鍵性句子、詞語進行品味,教師把握得不夠,學生洋洋灑灑的發言,老師的引導不當,造成“收束全文”的環節很倉促,36班還有點時間當堂作業,37班時間不夠,尤其是課堂上讓學生背誦的環節幾乎沒有。三是學生合作學習效果不理想,一堂來,基本上那個學生有問題或有感悟,那個學生就開始發言,小組內沒有合作,在知識的探究方面沒有達到理想效果,這可能與新環境、新同學有一定關係。四是部分優生的發言,是否就代表了全體學生的意見,老師就認可全班學生弄懂了?這也是一直困惑本人如何去評價一堂課的問題。老師每提一個問題,都有學生回答,特別是總是幾個人回答,假設這種回答很理想,是否一堂就完成了任務?五是分組合作的問題。教育有一個面向全體的原則。如何去真正面向全體?教師如何成爲課堂的組織者和建設者,本人有些困惑。如:全班50個人,在規定時間內進行自我介紹,我們常用的方法是學生輪流上講臺講,但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生參與面非常低,一堂課3分鐘一個,最多隻能有15個學生參與。如果我們分成分成8個小組,每組6人,以組爲單位進行發言,每人講5分鐘都有時間,而且做到了人人蔘與。而問題的關鍵是教師對課堂的駕馭問題,學生分組的勻稱問題,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問題……都有待我們在今後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