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在山的那邊》教案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在山的那邊》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W 次

【教學目標】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在山的那邊》教案

1、訓練朗讀能力,品味詩歌語言,提高文學欣賞能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

3.聯繫生活實際,感悟生活哲理。培養爲實現理想而不懈奮鬥的精神。

【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訓練中品味揣摩語言,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2、 難點。“山”、“海”的象徵意義。

3、領會全詩所闡述的人生哲理。

要解決好這三個學習重難點,,一是要指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二是教師要 有重點地選擇實例引導,在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要相機點撥。

【教學設想】

1、根據詩歌的文體特點和學生的情況,我制定了兩個學習目標⑴、朗讀課文,品味語言⑵、聯繫生活,感悟人生。 在教學過程中突出朗讀訓練,調動學生情感來理解作品。

2、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熟悉課文,提出疑難,掃除朗讀和理解的障礙。

3、共讀課文,理清要點 ,以理清文章結構爲目標,以欣賞配樂朗誦爲引子,通 過師生共讀課文,在讀中理解課文,在理解中反覆朗讀,把握要點,品味語言。

〖學習方法〗

讀──講──讀──賞──讀

1、“講”,清除文字、詞語等障礙,整體把握內容和感情,“賞”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品味語言。

2、 課堂討論──評述、質疑。

3、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句子,並說出理由;然後師生相互質疑。

〖媒體設計〗

第一節詩歌配樂理查德與鮑丁.斯坦博格的長笛與鋼琴合奏《母親教我的歌》。

第二節詩歌配樂理查德與鮑丁.斯坦博格的長笛與鋼琴合奏《大海》。

(課件提供羣山、大海的圖片。)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導入:同學們,如果我們不是生活在四季如春的美麗富饒的江南魚米之鄉, 而是生活在大山裏,每天擡頭可見的只有高聳人云的大山,蒼蒼茫茫,連綿不斷,你會想到什麼呢?爲什麼會這麼想?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位從大山裏走出來的詩人,根據自己成長的歷程寫的一首詩《在山的那邊》。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一課《在山的那邊》。在山的那邊》,和山裏的孩子一起,去探尋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教師板書課題、作者。

二、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掌握重點字詞。

癡想、凝成、誘惑、喧騰、瞬間。

2、整體感知:熟讀課文,把握內容及感情。

(1) 詩中的“海”和“山”蘊含着什麼意思?

詩的第一節寫我渴望山那邊的海和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海”、“山”就是現實中“海”和“山”。 第二節詩寫我追尋心中的海和長大後的拼搏和奮鬥;其中“山”比喻困難、障礙等,“海”比喻理想、信念、成功等。“山那邊是海”實則是詩人矢志不移的信念。爬上山去看大海也就成了爲理想而艱苦奮鬥的積極行動。“山”不止一座,只有堅持不懈翻過連綿羣山,才能見到那美麗的大海;理想的實現不是一蹴而就的,還需漫漫旅途的百折不撓的艱辛跋涉。所以這首詩寫了詩人對人生信念和理想的追求,抒發了詩人渴望實現理想的'感情。總之詩歌意蘊很豐富很含蓄,除了理解字面意思以外,還需深入把握詩歌的深層含義。

(解說:以上探究內容,儘量鼓勵學生多參與,多思考,多說,不強求標準的答案,意思正確即可,要注意營造民主、和諧、平等的課堂氣氛。)

(2) 朗讀這兩節詩應該分別讀出什麼語氣?並說明理由。

(配樂,營造氛圍,感受詩歌的音樂美。

第一節應讀出“嚮往──疑惑──希望──失望──困惑”。

第二節情感變化爲堅定──渴望──充滿信心、樂觀。

3、正所謂“文貴自得”,“讀中有悟”。試模仿例子,從語氣、語調、重音、停頓、感情等方面,選擇你最喜歡的詩句進行朗讀設計,編寫朗讀腳本,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把對詩歌的深入理解淋漓盡致地演義出來。

(1)、 哦,山那邊/是海嗎?

提示: “是”字重讀,句子呈升調。要讀出充滿疑惑和嚮往的語氣。

(2)、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提示:“是”“信念凝成”應重讀,要讀出肯定的語氣,突出實現理想的必然性和信念的堅定。

個別示範後,全班齊讀。

總結:欣賞詩歌一定要放聲朗讀,而朗讀不僅要正確流利,關鍵還要有感情,這樣才能和詩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鳴,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啓示。同學們對句與句之間的語氣把握得很好,其實句子內部也有急緩輕重的區別。關鍵還是對詩歌的每一句深透理解後,才能處理好。看來這任務要下堂課來完成了。

4、課堂小結:

在這一堂課裏,我們又積累了不少的詞語,從整體上對詩歌有了初步理解,在朗讀聲中,我聽出了大家愛這篇意蘊豐富的詩歌。其實我國是詩的泱泱大國,優秀詩歌比比皆是,有興趣課外找幾篇讀讀,你一定會更喜歡這朵文學世界的奇葩──詩歌。

三、佈置作業

1、語言訓練:讀一讀,寫一寫詞語至少選三個造一段話。

2、熟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語句。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在山的那邊》選自 ,作者 。

2、解釋詞語:

隱祕 癡想

二、精讀課文,深入感悟,鑑賞創新:

1.“我”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了嗎?爲什麼?

(明確:詩中並沒明確說出理想實現了沒有,只是在詩尾用向大家發出號召的方式提出:經過努力,理想一定會實現的觀點。因爲這首詩的主旨並不在於實現理想的結果,而至於過程,是要讚美那種爲實現理想努力奮鬥並鍥而不捨的精神。

2.提煉詩的中心思想

( 明確:本詩通過寫一個耽於幻想,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強烈好奇心的少年,讚揚了追求自己的夢想,爲實現理想努力奮鬥並鍥而不捨的精神,並號召大家學習這種精神,發揚這種精神。

建議:最好指導學生自己總結出中心思想,教師給予引導就可以了。

三、質疑問難,合作探究:

1.探究討論:詩中的“海”與“山”蘊涵着什麼意思?(分小組討論,因爲詩的中心思想已明確,學生只要用腦一想就能得出結論,所以這個題學生自己討論就可以了,教師不必要講解)

( 明確:海是少年的夢想,理想(自己總結)信念,想望(詩中的詞)山是少年追求理想過程中的一個個困難,一個個小的目標。

2.詩句“山那邊的山啊,鐵青着臉”中“鐵青着臉”是寫山的顏色嗎?

( 明確:不是寫山的顏色,是擬人的手法。把山比擬成人,是修辭方法的一種。擬人--定義:是把事物模擬做人來寫的修辭方式。

作用:色彩鮮明,描繪形象,表意豐富。 建議:讓學生舉例子,教師點撥

四、、體驗與反思(四人小組討論後發言)

(1)每個人在成長中都會遇到很多困難,主要是看你面對困難時怎樣對待,怎樣克服困難。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說說自己的感想。

(2)小結(師)

要想翻過山,見到大海,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鬥。在今後的人生之路上,讓我們牢牢記住本課中的”海”.

五、拓展延伸,以讀帶寫

以〈〈我終於見到了大海〉〉爲題寫一段話。

(提示:1.充分利用想象,想象我翻過一座座大山,經歷無數險阻之後,終於見到了日思夜想的大海,這時的心情會是什麼樣子的?

2.討論之後寫下這段話,找幾個代表學生在班裏交流一下,答案並不唯一,目的在於開拓思路,發揮想象。

六、、佈置作業:

學習本文,你又重新樹立了怎樣的理想?你將怎樣爲實現理想而奮鬥?課後寫一篇練筆,要有感而發。

七、板書設計:

在山的那邊

努力奮鬥

爬過了山 看到了海

克服困難 實現理想

八、課後反思:這篇課文我們勝利的完成了課前所制定的教學目標,大家的課堂表現也非常積極,大部分的同學都在主動學習,這是我們這堂課成功的主要原因,我希望今後我們的學習都像今天這樣令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