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口技》教案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口技》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3W 次

  一、學習目的: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口技》教案

1、瞭解我國口技藝人高度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能力。

2、學習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3、正確朗讀翻譯全文,重點理解表示時間的詞語。

4、揣摩語言,體會文中對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藝的生動逼真的描寫,並注意本文層次清晰、有條不紊的特點,以及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

5、通過想象,關鍵抓住口技表演的藝術構思,深入思考,體會文章的精彩片斷。

  二、學習步驟

(一)整體感知

口技是雜技的一種,運用口部發音技巧模仿各種聲音,它是一種流傳技藝,是藝人們長期在實際生活中仔細觀察、認真揣摩、勤學苦練而獲得的。

在中華民族燦爛多姿的表演藝術寶庫裏,就有這樣一顆璀璨明珠——口技。它用人的聲音模仿大自然及人類生活的萬事萬物,惟妙惟肖,妙不可言。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口技》一課,就記敘了古代一位不知其名的口技表演藝術家的一場精彩的表演。同學們讀後一定會有如治其境、如聞其聲的感覺。

(二)瞭解作者、出處。

林嗣環,字鐵崖,明末清初福建晉江人。清順治初進土。《口技》一文選自《虞初新志》。

《虞初新志》是清代張潮編寫的一部筆記小說,以鋪寫故事記敘人物爲中心。全書20卷,所收多爲明末清初訪擬傳奇故事之作,形式近於搜奇誌異,並加評語,實際上是一部短篇小說集。林嗣環的《口技》一文被收入《虞初新志》。

(三)朗讀全文,注意劃出不會讀、讀不準的字,並標上注音。

少頃(shǎo )犬吠(fèi )囈語(yì )夫叱大兒聲(chì)夫齁聲起(hōu)

意少舒 (shāo)中間(jiàn)曳(yè)屋許許(hǔ)聲 幾欲先走(jī)

(四)瞭解全文大意及結構。

很明顯,全文是按照時間順序來進行記敘的。也就是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後”來敘事的。

全文可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介紹口技表演的時間、地點以及表演的道具、演出前的氣氛。

第二部分:第2、3、4段,描繪口技表演的精彩場面。

第三部分:第5段,寫表演結束,再次強調所用道具的簡單。

(五)研讀第一部分。

1、朗讀第1段找出表演的地點、道具、氣氛。

2、思考:

①第一段中寫表演的場地在“八尺”屏障中,道具爲“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這些數字的運用有何作用?

說明表演地狹小、道具簡單,襯托表演者技藝的高超。

②“滿坐寂然,無敢譁者”一句說明了什麼?

參加宴會者無不是京城的名門望族,大富人家,可表演者一聲撫尺,使滿坐寂然,無敢譁者”,暗示表演者名聲之大,技藝之高無人不曉,無人不服。

3、注意掌握本段中重點詞句。

善:擅長 廳事:大廳、客廳 施:放置 會:恰逢,正趕上 但:只 聞:聽見 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譯文:京城裏有一個善於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大擺酒席請客,在客廳的東北角上安放了一個八尺寬的圍幕,這位表演口技的藝人坐在圍幕中,裏面只放了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客人們圍坐在一起。過了一會兒,只聽得圍幕裏醒木一拍,全場都安靜下來,沒有一個敢大聲說話的。

(六)文章的第2、3、4這三個文段是全文的中心部分,形象而逼真地描述了口技藝人精心摹擬的複雜而多變的聲響,聽讀這一部分,

1、找出口技人表演了哪三個場景?

(1)第一個場景:夢中驚醒。(夜闌人靜,一家人驚醒後的喧鬧情景。)

(2)第二場景:漸入夢鄉。(一家人鬧而復靜的情景。)

“縱聲”“漸拍漸止”,聲音由大而小,“微聞”聲音更小,是由大及小,微聞餘響。

(3)第三場景:火起羣亂。(深夜失火、救火的情景。)

2、作者按什麼順序描摹的?描摹了哪些聲音?

這一部分,作者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描摹,請同學們劃出表示時間的詞語:

遙聞……既而……當是時……未幾……一時……未幾……忽……俄而……忽然

①第一個場景的聲音從“深巷犬吠”開始.寫到屋中四人的不同聲音,由遠及近,由小到大;

②第二個場景“夫聲起”、“婦夢中咳嗽”說明一家人由醒而睡.聲音變小.尤其通過鼠傾盆器之言來襯托屋內的安靜,甚是絕妙。

③第三個場景情形急轉,由“一人大呼”到“夫大呼”、“婦大呼”、“兩兒齊哭”再到百千人“大呼”、“兒哭”、“犬吠”,再到各種風火聲、救火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說明聲音由少而多、雜,也越來越大.

從三個場面總體來看,聲音變化的情形是:小--大--小--大,思路清楚有序,情節波瀾起伏,扣人心絃,體現出表演者高超的技藝。

3、這三個文段中,除了描寫口技藝人的表演外,還描寫了其他方面嗎?如果有,請一一找出來。

三個文段都描寫了聽衆的情緒變化,有“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爲妙絕”,“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這些描寫是側面烘托,在於反襯與讚美藝人技藝高超。

比較第2、3、4段中聽衆的反應,看看有何不同並加以品味。

第2段中聽衆的反應是:“伸頸”、“側目”說明聽得入神,被深深吸引,“微笑”、“默嘆”表明對錶演者的讚賞,觀衆初入情境,尚能自持;

第3段中寫“意少舒,稍稍正坐”,幾個字已說明觀衆已漸漸融入表演情境,開始隨表演內容而變化心態了;

第4段寫聽衆“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恨不得趕緊逃脫這場火災,說明已完全進入到表演者創造的生活情境中,都失去了自持能力。這三處側面描寫,層層深入,生動而細膩地刻畫出聽衆的心理變化過程。

4、小結

以上三個場景,既從正面突出描寫了“善”,又從側面反襯與讚美了藝人之技的“善”。總之,三個場景的描述,都是先描摹表演的情節內容,再寫聽衆的情緒變化,其間插入筆者的簡要讚語,這種正面描摹與側面相結合的寫法,是本文一個顯著的特點。

整個口技表演是由簡單到複雜,由馳緩而漸趨緊張。三個場景,則猶如三個樂章。既各有不同的“樂”趣,又構成了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文章按表演順序依次描述,第一個場景描寫四口人五聲齊發,形成第一個波瀾;第二個場景主要起過渡作用,承上啓下,聲情潛伏;最後一個場景是整個表演的高峯,情節發展的高潮。

文章寫得波瀾疊起,變化萬端,動人心魄。

5、這一部分需要重點掌握的字句。

婦撫兒乳 (動詞,餵奶) 手有百指(名詞,手指)

兒含乳啼 (名詞,乳頭) 不能指其一端(動詞,指出)

賓客意少舒:心情;稍微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夾雜

雖人有百手:即使 不能名其一處:說出

奮袖出臂:捲起 兩股戰戰:大腿

幾欲先走:幾乎、差點兒;跑

(七)朗讀第5段、理解課文結尾一段的作用。

思考:這一段寫到“撫尺一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向已。”似乎與第1段相重複,作者爲什麼要這樣寫?

再次寫到道具的簡單,既與第1段相呼應.更是以側面反襯口技表演者技藝的高超讓人恍然醒悟,原來一場出神火化的表演完全出自人的口中,而不是藉助於其他繁多的器物。

(八)總結本文的寫作特點:

1、分析理解:課文除了直接從正面寫表演的過程,還有側面的襯托,哪些地方是側面描寫?有何作用?

側面襯托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開頭和結尾部分對錶演道具的.交代,二是在表演過程中觀衆的神情舉止的反應。這樣從正面表現,從側面襯托,生動地表現了口技表演者出神入化般的表演所帶來的巨大藝術魅力。

側面描寫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在幾個場面表演中觀衆的不同神情舉止的變化,二是在首尾兩段中對道具和場地氣氛的描寫。側面描寫從不同角度襯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藝,使文章表現手法富於變化,增強了感染力,顯得真實可信。

2、揣摩語言,領會主旨。

(1)課文中寫犬吠用“遙聞”,寫鼠聲用“微聞”,有什麼好處?

“造聞”表遠遠地聽到之意,營造出小巷幽深、夜黑寧靜的氛圍,一開始便把人們帶入了特定的生活環境中。“微聞”是指聲音輕而慢,從側面突出房間的寂靜。這兩個詞用得恰如其分,符合人們在生活中的聽覺感受。

(2)課文寫小兒“含乳啼”,大兒“絮絮不止”,好在哪裏?

準確傳神,讓人一下子就在腦海裏浮現出這幅畫面。

(3)文中用了許多表示時間的詞語,這些詞語有何作用?

表示突然發生的有“忽”、“忽然”;表示幾件事同時發生的有“一時”;表示相繼發生的有“既而”;表現在特定的某個時間內發生的有“是時”,表示過了很短時間就發生的有“俄而”、“少頃”、“未見”。這些詞語運用靈活多變,準確地反映了表演者在不同情況下製造出的聲響種類和聽覺效果,表現出其技藝之高深。

(4)課文第4段中寫起火。救火場面,連用五個“百千”,表達效果怎樣?

“百千”指多、雜,突出了火情急、火勢猛的特點,也渲染出人們的緊張和慌亂。

(九)總結全文。

本文正是這樣通過細膩的刻畫描寫展示了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讚揚了口技藝術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藝。

(十)完成課後練習。

一熟讀課文,根據提示,畫出並體會文中描摹音響的語句。

1?表現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的過程。

①由遠而近,由外而內,由小而大,由分而合。

②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聞餘聲。

2、表現從失火到救火的情形。

①響聲大作,由少而多。

②百千齊作,應有盡有。

1、①“遙聞深巷中有犬吠……衆妙畢備”,寫聲音由遠而近,由外而內,由小而大,由分而合,生動地表現了一個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的情形。其中“遙聞深巷中犬吠……絮絮不止”,寫深夜的寂靜氛圍以及一家四口陸續醒來後的各種聲音;“當是時……衆妙畢備”以排比的句式,急促的語勢,合寫五種聲音,猶如一部大合唱,使人感到一家四口在靜夜的喧鬧氣氛。

②“夫聲起……婦夢中咳嗽”,寫聲音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聞餘聲,表現了一家人由醒復睡的情形。“聲起”,寫丈夫由醒到睡;“漸拍漸止”,寫出拍兒聲由大到小的變化,給人一種輕慢的聲感,說明婦人和小兒正慢慢入睡;“微聞”的“微”字,表示聲音很弱。老鼠作作索索聲,盆器傾側聲,婦人夢中咳嗽聲,都很輕微,襯托了深夜寂靜的氛圍。

2、“忽一人大呼‘火起’……百千犬吠”,寫響聲大作,由少而多;“中間力拉崩倒之聲……不能名其一處也”,寫聲音百千齊作,應有盡有。逼真地表現了發生在這個家庭附近的一場大火災的情形。先用三個“……大呼”、一個“……齊哭”,繼之以三個“百千……”,又加之以“……百千齊作”“又夾百千……”等句,寫發現火情、火勢漫延和人們救火的情景;“凡所應有,無所不有”,以及兩組相同的句式“雖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處也”,總寫火場的聲音之多之雜。極力渲染火場的緊張氣氛,使人感到火情的緊急,火勢的猛烈,救火人的慌亂,猶如置身於救火現場。

二聯繫課文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文中多次描述聽衆的反應,這些描述有什麼效果?

文中三次描述聽衆的反應:

一是“滿座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爲妙絕”。“伸頸”“側目”說明賓客聽得入神,被深深吸引,惟恐有所遺漏;“微笑”,表示賓客對錶演心領神會,感到滿意;“默嘆”寫出賓客爲表演者的技藝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態。此時,聽衆已經進入口技表演的情景之中而尚能自持。

二是“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正坐”與“伸頸”“側目”對照。“稍稍”是“逐漸”“漸漸”的意思,細緻地表現了賓客情緒由緊張到鬆弛的漸變過程。說明聽衆隨表演內容而變化心態,已融入口技表演的情景之中而難以自持。

三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寫賓客驚慌欲逃的神態、動作,說明口技表演達到以假亂真的絕妙境界,使聽衆彷彿置身於火場,不禁以假爲真,完全進入口技表演所營造的生活情景之中而不能自持。

這三處側面描寫,層層深入,生動細膩地刻畫出聽衆的心理變化過程,表現了這場精彩的演出對聽衆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從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藝的高超。

2?文中前後兩次把極簡單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這對文章的結構和表現口技表演者的技藝有什麼作用?

從文章的結構上看,前後呼應,使文章的結構完整;同時也從側面表現了口技表演者技藝的高超。

三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會賓客大宴……

會:適逢,正趕上,恰好。宴:舉行宴會。

2?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座寂然,無敢譁者。

但:只。聞:聽見。

3?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

乳:餵奶嗚:發出嗚嗚的聲音

4?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少:稍微。稍稍:漸漸。

5?雖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

雖:即使。名:說出。

6?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臂出袖,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股:腿。走:跑。

四辨析下列表示時間的詞語,將它們分別填在橫線上。然後以這些詞語爲線索,背誦全文。

少頃 既而 是時 一時 未幾 忽 俄而 忽然

1?表示突然發生:忽 忽然

2?表示同時發生:一時

3?表示相繼發生:既而

4?表示在特定的時間內發生:是時

5?表示過了很短時間就發生:俄而 少頃 未幾

(十一)課外練習:

一、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囈語( ) 夫叱大兒聲( ) 齁聲( )

意少舒 ( ) 曳( )屋許許( )聲 幾欲先走( )

二、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會賓客大宴: 2、便有婦人驚覺欠伸:

3、幾欲先走: 4、雖人有百手:

三、解釋下列多義詞。

衆賓團坐( ) 手有百指( )

滿坐寂然( ) 不能指其一端( )

四、選出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

A、盆器傾側:盆子、器皿翻倒傾斜。 B、會賓客大宴:開會時爲賓客擺宴席。

C、羣響畢絕:各種聲響都停下了。 D、施八尺屏障:安放了一面八尺長的屏風。

五、 對下面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衆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譁者。”

A、許多賓客相聚而坐。一會兒,但是等到屏障中醒木一拍,全場都靜下來,沒有一個敢大聲說話的。

B、衆多賓客相聚而坐。過了一會,只聽到圍幕中醒木一拍,全場都靜下來,沒有一個敢大聲說話的。

C、衆多賓客,團團圍坐,過了一會,只聽到圍幕中醒木一拍,全場都坐下了,很安靜,沒有一個敢大聲說話的。

D、衆多賓客相聚而坐,過了一會,但是聽到屏障中撫尺一放下,全場都安靜下來,沒有一個敢大聲說話的。

六、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回答問題。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 。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 。

1、這段文字選自課文___ 作者是___ 。

2、下列各組中加點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是( )

A、口技人坐屏障中 滿坐寂然 B、婦撫兒乳 兒含乳啼

C、羣響畢絕 衆妙畢備 D、不能名其一處 有名無實

3、在上文中橫線上填上原文語句,並把它翻譯成現代語。

翻譯:①

4、從文中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 ___。

七、課外拓展。

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竈直突①,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爲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急。主人默然不應。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於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在於上行o,餘各以功次坐,而不錄言曲突者。人謂主人曰:“鄉使聽客之言,不費牛酒,終無大患。今論功而請客,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爲上客邪!”主人乃寤而請之。

【註釋】 突:古代仕旁突起的出煙火口,相當於現在的煙囪。②上行(háng):上列,指上座。③鄉:同“向”,從前。④寤:同‘悟”。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①傍有積薪:柴草 ②客謂主人更爲曲突:改

③俄而家果失火:不久 ④不者,且有火患:將要

2、下列句子的意思不合原意的一項是:( B )

A、幸而得息:很僥倖把火熄滅了。

B、餘各以功次坐:我們各人論功勞擺座位。。

C、鄉使所客之言:從前假使聽了那個客人的話。

D、焦頭爛額爲上客邪?那些頭部燒焦、額頭灼傷的人反而成了上客嗎?

3、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防患於未然,不要等到災禍臨頭纔去搶救。(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不然將有禍患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