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七年級上冊《只要翻過那座山》教案

七年級上冊《只要翻過那座山》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97K 次

 教學目標:

七年級上冊《只要翻過那座山》教案

1、引導學生學習少年滿懷堅定的信念,執著追求理想的精神。

2、理解文中“大海”與“山”的象徵意義,體會作者的感情。

3、理解反覆手法的作用。

4、學習朗讀技巧,正確處理重音、停頓。

  教學方法與步驟:

導入:在實現理想的道路上該如何戰勝自我,克服困難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只要翻過那座山》。

  一、範讀全文。

請同學們邊聽讀邊想象,想象人物活動的畫面、細節和人物的內心感受,看你腦中出現了一組怎樣的畫面?

 二、同桌互講,再指名請同學們談:你腦海中出現怎樣一組畫面?

第一幅:清晨,在被青草溼氣籠罩的崎嶇山道上,一個少年正一刻不停地趕路。他呼呼地喘着粗氣,臉上、背上滾滿汗珠。

第二幅:離山頂只有幾步了,少年開始快跑起來,然而,當他站在山頂往前望去,前方仍是像波浪一樣起伏,不見終點的長長山道。

第三幅:少年繼續趕路,幾乎是手腳並用地爬上一座又一座山頂,然而前方仍然是望不到邊的起伏的山巒。

第四幅:少年猛地一屁股坐在路旁,垂頭喪氣、疲憊不堪,他在想什麼呢?突然,一隻海鷗掠過,像一束亮光。

第五幅:少年驀地站起來,望着前面的山道及山道上空淡藍色的天空,一片雪白的羽毛翩然落下,落入少年伸出的雙手中。

第六幅:少年手中緊握着小小的羽毛,沿着山道緩緩爬去。

 三、想一想,這些畫面是如何連接起來的?

用“只要翻過那座山,就能看見大海”連接。這是貫穿全文的線索,共出現了六次,請大家小組討論一下,每一句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有什麼作用?結合上下文朗讀這幾句話,看看每句聲音的強弱和速度的快慢有什麼不同?

1 . 這是少年清晨走路時心理活動的描摹,說明他是帶着這個信念上路的,作用是點題,引出下文。

朗讀:少年帶着美好的憧憬去看大海,要讀得自信、堅定。重讀應是“山、大海”,語調稍慢。

2. 這是少年的回憶。作用是爲了引出插敘的內容——這是小時候奶奶哄他入睡時的唸叨,就是這唸叨使他產生了要去尋找大海的夢想。

朗讀:要讀美好的夢想和憧憬。語調要舒緩、輕柔,“大海”應重讀。

3.這是少年在已經爬過兩三座山頭,仍不見大海蹤影時,仍然反覆默唸這句話.作用是推動情節發展。

朗讀:語氣要堅決,富有力量,有戰勝困難的決心。語速要稍慢。語調要稍重,“翻過”宜重讀。

4. 然而當少年翻過一座山,眼前仍是長長的山道,他又一次聚積起力量,這一句的作用是,推動情節發展。

朗讀:在雙腿打顫情況下,仍然堅持攀登,說明少年堅決的意志,因此,要讀得更堅定,更有力量,“那座”要重讀,意在強調克服眼前的這座山。

5. 仍然沒有看見大海,眼前仍是望不到邊的山巒,這一句是在他多次失望之後,對這句話產生的懷疑,要讀出半信半疑的語氣。

語氣輕而快,重讀“山”,“大海”,大海應讀得稍微輕柔一些,表現出一種疑問。

6. 當海鷗和海鷗的羽毛帶給他大海的消息,他再次聚積起全身的氣力,輕聲吟誦起來。

這一句少年終於戰勝了彷徨和動搖。作用是照應開頭,成爲少年心中的一信念,又體現了少年的胸懷和感悟。

朗讀:要舒緩、深情,富有堅定的信念和美好的憧憬。要有一種必勝的信念,所以語速舒緩,“山”、“大海”重讀。

 四、請同學朗讀全文。(全體齊讀,一名讀六句話)

  五、象徵意義:

 大海:理想。

山巒:通往理想道路上種種困難。

海鷗(羽毛):希望的使者,幸福的嚮導。

六、這句話表現了文章的主旨是什麼?

只要滿懷堅定不移的信念,就能戰勝困難和自我,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七、討論:

少年看到了大海嗎?爲什麼?

結尾看不看得到,並不重要。

因爲只要他牢牢堅守“只要翻過那座山,就能看見大海”的信念,只要他爲尋找大海征服過一座又一座的山頭,只要在他的內心深處——“已經開始輕輕迴盪起大海的濤聲”,至於結果如何,又何必在乎呢?實現理想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

重要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作業:

你心中的“大海是什麼”,你爲尋找心中的大海,翻過了哪些“山頭”,還需要翻越什麼“山頭”,你是否有信心翻越?

寫出你獨特的體驗和感悟,不少於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