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七年級語文上冊《河中石獸》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級語文上冊《河中石獸》教案新人教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7W 次

導讀:《閱微草堂筆記》爲清朝短篇志怪小說,於清朝乾隆五十四年至嘉慶三年由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紀昀以筆記形式編寫成。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精彩教案,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七年級語文上冊《河中石獸》教案新人教版

  【學習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學習敘述和議論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3.理解“實踐出真知”的含義,懂得在認識事物的時候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學習重難點】

重點:1、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理解“實踐出真知”的含義,懂得在認識事物的時候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難點:學習敘述和議論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知識鏈接】

1、作者:紀昀(1724-1805),字曉嵐,直隸獻縣人。清代文學家,乾隆十九年進士。學問淵博,曾任翰林院編修、侍讀學士。因獲罪遣戌烏魯木齊。釋放回京後,任《四庫全書》總纂官,親自撰寫《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目錄學上貢獻很大。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

2、寫作背景:本文選自《閱微草堂筆記》。題目是編者加的。《閱微草堂筆記》爲清朝短篇志怪小說,於清朝乾隆五十四年至嘉慶三年由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紀昀以筆記形式編寫成。在內容上,主要蒐集當時流傳的各種狐鬼神仙、因果報應、勸善懲惡等鄉野怪談,或親耳聽聞的奇聞軼事;在空間地域上,範圍遍及全中國,北至烏魯木齊、伊寧,南至滇、黔等地。

3、筆記小說:是一種帶有散文化傾向的小說創作形式,它的特點就是兼有“筆記”和“小說”的特徵。“筆記”使其在記敘上獲得了一種散文化的記敘空間,在這一空間裏,作者可以敘述,也可以表達別人及自己的思考以及觀點;而“小說”則是一種帶有故事性的敘述和創作,由於“筆記”本身獲得的自由空間,可以使“小說”創作與散文化的“筆記”敘述相互交叉,優勢十分明顯。

  【自主預習】

給下列字詞注音。

河干( ) 門圮( ) 船棹( ) 曳 ( ) 湮沒( )

齧沙( ) 坎穴( ) 溯流( ) 臆斷( )

  【朗讀課文,翻譯】

1、翻譯全文。

2、完成《學輔》P86 第2、3、4題

3、理解重點詞。《學輔》P86第5題。

4、 重點理解的句子:

(1) 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

(2)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爲暴漲攜之去?

(3)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麼事?

2. 課文可以分爲哪幾個層次?試概括各層大意。

  【再讀課文,文本探究 】

3、故事中主要說出了幾位主要人物?他們各自尋找河中石獸的道理和方法是怎麼樣的?分析他們這樣認識的原因。試歸納總結。

經 過

人 物

尋找地點

原 因

結 果

第一種

第二種

第三種

第四種

4、爲什麼老河兵的方法是對的?

5、講學家和老河兵都說了“石性堅重,沙性鬆浮”,爲什麼得出了不一樣的結論?這說明了什麼?(《學輔》第12題)

6、結合全文,分析寺僧、講學家、老河兵的性格特徵。

7、“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把握文章主旨】

8、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學輔》第11題 )

  【寫作鑑賞】

1.層層鋪墊。

2.具有較強的思辨色彩。

3.細節描寫增加了文采和可讀性。

  【小結】

  【隨堂測試 】

1、 課後第五題

2、講學家和老河兵都說到了“石性堅重,沙性鬆浮”,但他們對沉在河中的石獸作出的結論是完全不同的。講學家據此得出的最終結論是___________

A、爾輩不能究物理; B、是非木柿,豈能爲暴漲攜之去?

C、湮於沙上,漸沉漸深耳; D、沿河求之,不亦顛乎?

老河兵的最終結論則爲_________

A、水不能衝石; B、再轉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

C、求之下流,固顛; D、石必倒擲坎穴中。

3、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一種見解是從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認爲應在石獸落水處尋找石獸。

B、一種見解是從水暴漲衝擊石獸而走作分析,認爲應該到河的下游去尋找石獸。

C、一種見解是從石性、沙性和水衝擊角度作綜合分析,認爲應到獸落水的上游去尋石獸。

D、三種見解都是正確的,只不過實踐更重要。

4、下列句中劃橫線的詞古義和今義相同的是( )

A.但知其一

B.是非木柿

C.豈能爲暴漲攜之去

D.一講學家設帳寺中

5、下列句中黑體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山門圮於河(倒塌)

B.棹數小舟(划船)

C、不亦顛乎(顛倒,即本末倒置)

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

6、你還知道哪些“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卻主觀臆斷,以致犯下錯誤或鬧出笑話事例?

7、課文闡述的事理對我們平時的生活、學習有什麼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