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狼和鹿》教學反思

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狼和鹿》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4W 次

  《狼和鹿》教學反思之一

今天教學檢查聽課,我講的是第十四課《狼和鹿》。這篇課文講的是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是鹿的天堂,可是鹿總是遭到狼的暗算,人們恨透了狼,用了二十五年的時間把狼捕殺光了,鹿開始大量繁殖,最後達到十萬只,吃盡了森林裏的綠色,並且疾病如影隨形,最後只剩下八隻病鹿。課文想通過這樣的一個悲劇,告訴人們保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狼和鹿》教學反思

課堂中我先讓學生通過“生機勃勃”、“嬉戲”這兩個詞感受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的蔥鬱和鹿的快樂,再讓他們通過讀傳達出自己的感受。再通過“暗算”一詞讓學生想像狼會怎樣暗算鹿,最後再通過重點詞句感受森林與鹿羣的變化及人捕殺時狼場面的血腥,最後讓學生理解生態平衡的重要性,達到環保教育的目的。並設置了三個環節讓學生進行想像,鍛鍊學生的想像能力的語言表達能力。

整個課堂流程清晰,能按預設的環節進行,讓我最滿意的是學生的表現。這堂課中學生的表現太棒了,整個課堂都能跟上教師的節奏和思路,特別是在兩個想像環節,思維寬廣,好幾次的答語都讓人眼前一亮。而且因爲有了熱烈的氛圍,能力差的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也比平時活躍了很多。在範讀第三段時,我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認真聽,看看通過老師的讀你能看到些什麼,聽到些什麼?”預設時,我想:看到些什麼對比較容易回答,但聽到些什麼恐怕有些困難,已經做好了孩子不會答的準備。但是,孩子的表現太讓我興奮了,有的說:聽到鹿羣在沒鬧饑荒前,繁殖時快樂的聲音;有的說:聽到咔咔吃啃樹皮的聲音郭凱鵬說:我聽到了小鹿的哀鳴。這個答案太好了。在課堂中,學生能快速而準確的找到課文中的重點句子和句子中的重點詞語,而且對這些重點語句理解的都很透徹,這些保證了課堂的順利進行,並且讓我在欣喜之餘有信心把課上的更好一些。

這段時間一直在反思孩子們課堂上不合拍的表現,反思自己過去的教學方式是不是有所偏差,從二年級起,我一直注重鍛鍊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和理解課文時思維的發散能力,從簡單的好壞評價,到表達簡單的想法,再到組織好自己的語言。到二年級下學期覺得他們已經有了很大進步,可開學的這一個月來,對他們的表現卻有着很大的困惑,甚至認爲自己以前的努力沒有任何的效果,經過這堂課,我能肯定,以前的功夫沒有白費,對孩子們的發展還是有幫助的,只不過,不能求速度,要一點一點的積累才行,看來以後還要把這種訓練堅持下去,用學生的話說就是:我們一起加油加油,我們一定會成功的。

回顧這節課,不足在於:因爲有領導聽課,時間上要求的就比較嚴格,爲了保證能進行的順利一些,對差生照顧的稍少一些。再就是對於課堂的時間還是沒有把握好,本想把最後一個練筆環節留在課上的,這樣既能符合新課標每節課都有書寫時間的要求,又能使學生的訓練更實在更紮實一些,可是因爲時間的關係,只能把它留成了課下的作業,讓這節課有了一個小小的遺憾。

今天的遺憾就是明天努力的方向,讓我們一起加油加油!

  《狼和鹿》教學反思之二

抓住三個對比,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引導學生閱讀、探究,體會課文內容,明白文章所蘊含的道理,

(一)森林變化的前後對比

在複習導入之後,我請同學們快速找出描寫凱巴伯森林的句子,並用波浪線勾畫出來。讓學生帶着問題讀文,很快學生找出描寫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句子。我相機出示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圖片,請同學說一說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讀。然後以基本同上的方式認識20多年後的凱巴伯森林。(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而20多年後整個森林像着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真實的畫面再現,圖、文的鮮明對比給了學生強烈的衝擊。看得出,同學們的內心深處被觸動了。他們的朗讀聲中流露出了對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喜愛,還有對25年後荒涼的凱巴伯森林的沉痛的'惋惜。)在對比中引發學生思考:同一座森林,20多年間爲什麼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二)鹿羣變化的前後對比

這部分教學活動,我用數字比較的方法展開教學。通過對比朗讀、引導學生對比第一自然段、三自然段鹿羣數量及生存的狀態,想象變化的情景,體會災難的嚴重。凱巴伯森林原有“活潑的美麗”的鹿4000只,自從人爲地殺掉六千多隻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鹿的總數迅速超過了10萬隻,翻了25倍。當“森林中鬧起了饑荒”,“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羣中游蕩”時,鹿又急劇地死去6萬隻,不久就剩下8000只病鹿。這裏的對比鮮明,點明瞭生態失衡所造成的悲劇。鮮明的對比,觸目驚心的數據讓學生意識到保護生態平衡是多麼重要。課文通過狼與鹿之間的故事告訴人們,事物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聯繫,破壞了這個聯繫,就破壞了生態平衡,將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這樣的對比,學生印象深刻,體會更加透徹。

(三)狼鹿異位的對比

第四然段是文章的難點,這個教學環節我請學生用找一找“功臣”和“禍首”分別指的是誰,爲什麼?學生理解的很深,都知道真正的禍首其實是人類,因爲人類的干預,使得生態失去了平衡。

以上三個對比,層層遞進,引導學生品讀詞句和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充分理解課文內容及蘊含的深刻道理,在學習中受到思想教育。

最後,我創設情境:現在的凱巴伯森林要樹立一塊警示牌,你想提醒大傢什麼?讓學生先說一說,學生說出了生態平衡的重要性。然後讓學生在插圖上畫出警示牌,寫下自己想說的話,相互交流。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我還利用課外擴展,建議學生課後蒐集有關人類破壞生態平衡的事例,在班上進行交流,既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又讓他們更真切地認識“生態平衡”的概念,更加自發地去保護生態平衡。

  《狼和鹿》教學反思之三

教學時,我緊扣三組對比,以此爲突破,巧設銜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這些對比的內在原由及聯繫,從而充分領悟文章難點:稱狼爲“功臣”,稱鹿爲“禍首”的原因,進而明白文章所蘊涵的道理。

1、森林狀態的前後對比

我們按“由圖及文,引發思考”的設想,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請同學們看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圖片,說一說: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是怎麼樣的呢?再讓學生帶着興趣讀第一小節,找出描寫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句子賞讀。”然後以基本同上的方式認識25年後的凱巴伯森林。由圖及文,圖文對照,在對比中引發學生思考:同一座森林,25年間爲什麼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追查原由的熱情。

2、尋找森林改變的根源

進行第一組對比後,我牢牢抓住同學們內心的疑惑,問:“同學們,看了這兩幅圖,讀了這兩句話,你們現在最想知道的是什麼?”待學生提出疑慮,再請學生自主讀文探究答案,明白:原來,人們恨透了狼,大量捕殺狼是森林前後變化的導火線。

3、鹿羣變化的前後對比

這部分教學活動,我按“數字比較,深入探究”的設想展開。通過對比朗讀、引導學生比較一、三小節鹿羣數量及生存的狀態,想象變化的情景,體會災難的嚴重。

4、狼鹿異位的對比

第四小節是文章的難點,這個教學環節我按“由文悟理,提高認識”的設想主要設計請學生用“因爲……所以……”的句式聯繫文中的句子說話,領悟人稱狼爲“功臣”,稱鹿爲“罪魁禍首”的原因。這一部分教學時,我們採用了小組合作、互相交流的方法,由於三年級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有限,加以老師在這部分教學內容中分配的時間有些少,所以學生的感悟不夠全面,認識不夠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