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乞巧》教學反思

三年級語文下《乞巧》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4W 次

《乞巧》教學反思一

三年級語文下《乞巧》教學反思

古詩,我國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葩。古詩,語言精練,意蘊含蓄,意境深遠,再加上小學生閱歷和生活積累的侷限,因此小學生學習古詩有一定的難度。古詩教學也是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題。條分縷析式的教學只會泯滅學生的學習興趣,破壞學習古詩的初衷。欣賞品讀張老師的《乞巧》教案(公開課),我覺得張老師在古詩教學上有所突破,值得我去學習。

一、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小學語文教學要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在這節課中自始至終充滿着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學生能學會的就不教,確實不能學會的也先學後教。例如,在學習之始,教師讓學生自己根據註解理解“乞巧”:讓學生嘗試朗讀,嘗試講詩意,在整體感知之後,讓學生提出自主學習時出現的問題,帶學生自己的問題進行學習。只有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才能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二、滲透情感目標的引領。

錢正權老師特別強調了“古詩詞教學要讓學生走進古詩詞的意境”。引導學生誦讀,並讀出感情來。是古詩詞的一大難點。只有學生進入了詩詞提供給讀者的無限廣闊的想象空間,才能進入古詩的意境,感動詩人所感動的,感受詩人所感受的。本課張教師巧妙的借畫面互動。《乞巧》這首詩有兩幅大的畫面:一是天上,碧霄只是背景,而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纔是主畫面,這在教材的底圖很清晰;二是人間乞巧的場面。雖然沒有出示圖片,但張老師在教學中,安排了讓學生根據詩句想象畫面,配樂再現畫面,讓詩句和詩意化爲可以視覺感受的栩栩如生的圖片。初步瞭解乞巧節的民俗民風,感受古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拓展課外學習領域。

本課大膽引進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課外學習資源,使得課堂更加充實豐滿。例如。在課堂中有機結合《牛郎織女》、《乞巧歌》、《秋夕》,進行資源的整合,提供更加寬泛的學習背景,有利於主題的理解和深化。

這是唐代詩人林傑的一首古詩,對於古詩的教學我一直比較的迷茫。這一節課我重視了學生知識與能力的遷移,努力實現課內向課外的延伸,拓寬語文的學習空間。課後我覺得,對於古詩的教學,這是一種很好的教學取向,“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在這次古詩教學中,我比較關注學生的切身感受和自我體驗,把詩讀正確流利以後,我讓學生想象詩中所描寫的情景,說出你是從哪句詩中想到的,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實踐中學習和運用語文,充分體現了傳統“詩教”的薰陶、感染功能,也體現了語文課程“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   一,借吟誦互動。“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吟誦是古詩教學很多老師常用的並且行之有效的教法。我教學時由學生背詩入課,教師吟詩入題。課中吟中誦,誦中說,說中解詩意、品詩味、入詩境。

二,借畫面互動。《乞巧》這首詩有兩幅大的畫面:一是天上,碧霄只是背景,而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纔是主畫面,這在教材的底圖很清晰;二是人間乞巧的場面。除了在課前加幾個晚班搜索到了讓我中意的圖片製作多媒體課件外,在教學環節中,我還安排了讓學生根據詩句想象畫面,讓詩句和詩意化爲可以視覺感受的栩栩如生的圖片。

三,借想象互動。豐富的想象是這首詩明顯的寫法特點。教學中,我讓學生想象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畫面,想象人間乞巧的場面,最後請 學生大膽地向織女祈願,啓發學生吟詩明志,用說來體會詩人的趣,體驗乞巧的民俗,學生自己借詩詠志,借想象抒情懷。不過我感到學生的誦讀還不夠到位;學生體會的詩中的意境不夠;自己對古詩詞的喜歡程度不夠,我想,怎樣挖掘詩的情感,才能讓學生真正讀出詩的神韻,關鍵要引導學生融情於詩中,纔能有感而讀。

作爲古詩教學,尤其要注意以讀帶講、多讀多悟,這樣才能讓詩情在學生心中產生共鳴,從而受到感染,激發濃厚的情趣,體味詩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這樣學生纔會不滿足於當一個聽衆,更會自主的去讀,也會讀得更動聽,讀得更動情,讀得更感人。這是我此堂課的薄弱環節,也是以後要更加努力之處。

 《乞巧》教學反思二

今天講第29課兩首古詩中的第一首《乞巧》,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林傑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一首古詩。 農曆七月初七夜晚,俗稱“七夕”,又稱“女兒節”、“少女節”,是傳說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過去,七夕的民間活動主要是乞巧,所謂乞巧,就是向織女乞求智巧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對月穿針,如果線從針孔穿過,就叫得巧,這一習俗唐宋最盛。

學習這首詩,當讀到第一行“七夕今宵看碧宵,”詩中的兩個“宵”“霄”時,林文軒說:“這兩個字的意思一樣嗎?”

“當然不一樣了!”“百事通”徐濟寬不待舉手不屑一顧地插嘴說到,“你看,兩個字的部首是不同的,一個是宀,一個是雨。”

“那兩個字的意思有什麼不同啊?”我趁機問。

幾隻小手猶豫着舉起來。

“趙含章,你來告訴大家吧。”

“宵指的是晚上,霄指的是天空。”趙含章利利索索地說着。

不得不佩服,這些孩子的自學能力不斷提高。

當讀到第二行詩句“牽牛織女渡河橋。”時,趙俊豪高舉着手,“我知道。我知道!這個橋是喜鵲搭的橋。”看來這孩子瞭解的不少,我微笑着說,“詩裏沒說到喜鵲啊?怎麼說是喜鵲搭的橋呢?”“老師,我從一本書上看到的,農曆7月初7日,這天喜鵲都飛到天上搭鵲橋了,牽牛織女鵲橋相會。”

當讀到“穿盡紅絲幾萬條”時,“真的是幾萬條嗎?”我問孩子們。

“不是!”全班不約而同地喊起來。

“怎麼理解幾萬條?”

“老師,這幾萬條是虛指的寫法。”知道的真不少。

“我們學過的古詩中還有哪些詩句是這樣的寫法?想一想?”譁,一片小手舉起來。

“朱澤惠,請你說說。”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朱澤惠慢悠悠的誦讀詩句。

“老師,我也想說。”急性子趙俊豪又不舉手站了起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學習一首新的古詩,學生們的積極表現讓我欣慰,學習新知識的同時,複習了舊知,也開闊了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