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三年級語文教師授課參閱教案

三年級語文教師授課參閱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4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語文教師授課參閱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語文教師授課參閱教案

三年級語文教師授課參閱教案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2、聯繫已學課文和生活經驗加深對寓言的理解。

3、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具準備:

陶罐和鐵罐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大家看一看,老師講臺上擺的是什麼?板書(陶罐和鐵罐)

2、這節課我們就來學一學在這兩個罐子之間發生的故事。

3、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邊聽錄音,邊在每個自然段的前面標上序號。並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生自由發言。

3、師歸納。

國王的御廚裏有一隻陶罐和鐵罐,鐵罐仗着自己堅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後,陶罐從廢墟里挖出來依舊精美,而鐵罐卻被氧化得無影無蹤了。

三、學習19自然段瞭解陶罐與鐵罐的性格特點。

1、聽19自然段的錄音思考:這幾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鐵罐自命清高,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

板書:奚落

2、哪一位同學來說一說奚落的意思。

奚落:用尖刻的話數說別人的短處,使人難堪。

3、這幾個自然段也就是常講鐵罐常常用尖刻的話數說陶罐的短處。

4、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思考:

①陶罐的短處是什麼?鐵罐又是憑什麼來奚落陶罐的?

②鐵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話數說陶罐的短處(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

③面對鐵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樣回答的呢?

請同學們邊讀就邊把有關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

5、生回答老師的問題

6、小黑板出示對話,體會各自態度。

①你敢碰我嗎?陶罐子!

陶罐一開口就是你敢碰我嗎?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它根本就沒有把陶罐放在眼裏,它稱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說明它有沒有禮貌?<沒有>。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一個能夠體現鐵罐態度的詞來。<傲慢>。面對鐵罐的傲慢無理,陶罐又是怎樣回答的呢?不敢,鐵罐兄弟。陶罐有沒有生氣?<沒有>。它不但沒有生氣,還很禮貌地稱呼它爲兄弟,並承認自己不敢碰它,說明陶罐怎麼樣?<很謙虛>。

②請同學們自學後面的句子,看看這些句子體現了陶罐和鐵罐怎樣的態度?鐵罐:傲慢、狂妄陶罐:謙虛、忍讓、不驕傲不自卑

③請同學們看到書101頁的插圖,看一看,哪個罐子是陶罐,哪個是鐵罐,爲什麼呢?

7、指導朗讀19自然段。

①通過19片段段的學習,我們瞭解了陶罐和鐵罐不同的性格特點,鐵罐的傲慢、狂妄,陶罐的謙虛、忍讓、不驕傲不自卑。我們就來分角色把19自然段讀一讀。

②注意:讀的時候要讀出鐵罐的傲慢、狂妄,讀出陶罐的謙虛。

③分角色朗讀:男生讀鐵罐說的話,女生讀陶罐說的話。敘述的語句就由老師朗讀。

④請兩位同學把剛纔讀的內容演一演。

四、總結19段、學習1017自然段。

鐵罐自以爲堅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發生了爭吵,最後以不歡告終,隨着時間的變化,故事又有什麼變化,請大家快速的默讀1017自然段,並思考:

1、許多年過去了,陶罐是什麼樣子?鐵罐呢?(陶罐依舊和以前一樣,光亮樸素、美觀。)(鐵罐被氧化消失的無影無蹤。)

2、當人們發現陶罐時,人們的態度怎樣?爲什麼呢?(高興、驚訝)(它是古代的東西、很有價值)

當年被鐵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卻成了很有價值的文物被人們永久的保存下來,(板書:永久)。而當年狂妄自大的鐵罐卻被氧化消失得無影無蹤(板書:氧化)。當初鐵罐有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呢?

(沒有,因爲它只看到自己堅硬的一面,而沒有看到易氧化的短處;同樣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沒有正視自己易保存的一面。)

3、從這則寓言中我們明白了什麼道理?聯繫學生的課文和聯繫生活實際談一談。

五、總結課文

完成小黑板上的練習

這則寓言採用了手法將陶罐和鐵罐人格化,通過人格化的描寫,告訴人們看待問題要,任何事物都有和。不能用自己的'和別人的比,更不能因此而。

六、作業:

把故事講給弟弟妹妹聽,告訴他們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和別人的短處比,更不能因此而驕傲。

三年級語文教師授課參閱教案2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掌握多音字“角”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作者介紹了自己一次怎樣的經歷。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分角色朗讀文中的對話部分

2、展開小組討論,對課文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分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思考並理解媽媽告訴孩子的道理,體會母親對孩子的良苦用心和循循善誘的親情。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預習,認讀生字詞,教師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剛剛看到《金色的蒲公英》這個題目時,你想到了什麼?

那麼這篇課文,到底講述了一件什麼事,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二、初讀課文

1、認真讀課文,解決生字詞障礙。

2、利用生字卡片,瞭解學生認字情況。

3、讀完課後和你剛看到題目的想法一致嗎?說說你的想法。

4、利用多種形式幫助學生理解詞語。惟一、滾瓜爛熟、委婉、振作、會心等詞師生共同解決。漫不經心、意味深長、可放在分析課文中去理解。

5、指名讀課文。

三、深入讀文。

1、默默地品讀課文,看看從讀文中,你有什麼收穫,引導學生說出。

①從開頭和結尾兩部分,能夠讀出來,這篇課文是對過去的事情的回憶。

②學生能清楚地描述出事情的經過:“我”開始是演公主的,可一上臺就忘詞,後來老師安排“我”演敘述者;我很傷心,媽媽借蒲公英給我講道理,並鼓勵“我”,“我”終於成功了。

③媽媽是如何幫助我的:假裝要拔掉蒲公英,從而開導我:每種花都以自己的美麗帶給我們快樂,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公主,不再演公主也不是丟臉的事。

2、文中哪些詞語或語句能讓你體會到濃濃的愛意。

①在“微笑、、慈愛、意味深長、不厭其煩”等詞語中體會到母親對孩子的愛,朗誦相應的語句。

②媽媽漫不經心地彎下腰,要拔掉蒲公英,其實是別有用心。(理解詞語漫不經心)

③媽媽不是直接給“我”講道理,而是通過養花的事來教育“我”,體會媽媽對孩子的良苦用心。

3、分角色朗讀對話。

四、拓展延伸

回家後,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家長聽。

五、指導書寫

1、“勵”可以跟“厲、歷”對比學習。

2、“練”注意右半部分不要寫成東。

三年級語文教師授課參閱教案3

知識技能:

1、正確認讀本課十三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十三個要求會寫的生字。瞭解“萎靡不振”“和睦相處”“勢不兩立”“新陳代謝”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植物神奇的“感情”,培養學生觀察、瞭解大自然的興趣。

過程與方法:

1、以學生的自學爲主,同時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的能力。

2、通過各種表達方式,如:朗讀、表演、畫圖、介紹等,增強對文章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們瞭解植物神奇的“感情”,激發學生認真觀察、大膽質疑,及瞭解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準備:

1、課前師生共同蒐集有關資料圖片,瞭解植物生長方面的有關知識及植物之間相互影響的事例。

2、學生根據自己對文章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表達,如戴頭飾表演、畫插圖、介紹等多種方式。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揭課導入(小遊戲:猜猜看,他們怎麼了。激發學生的興趣,並把話題引到感情上面來)

師:“喜怒哀樂是人之常情。人都是有感情的,那麼植物有感情嗎?(出示植物的圖片)學生猜測有或無;師:(你知道他是高興還是難過嗎?)其實植物也是有感情的,只是它的表達方式與人類不同,那麼它們又是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情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植物的“感情”》一課(板書課題),看到課題你想說些什麼?”學生可能或說出自己想到的一些問題。相機評價。

2、師:讓我們帶着問題共同走進課文,去感受植物“神奇”“有趣”的感情吧。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也可以問老師、問同學。

2、小組輪流讀文,相互糾正字音。

3、利用課件檢查生字的識認。認讀,指名讀,開火車讀等。

4、檢查讀文情況:指名逐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只有讀正確、讀通順才能更好的理解課文。並要求學生要認真聽。

三、自主合作,理解課文

(一)分步出示中心話題:

(1)課文中出現了哪些植物?指名回答。然後利用課件讓學生認識,觀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繼續出示中心話題:他們都有什麼樣的感情呢?從文中劃出相關的語句,一會講給大家聽。(可以把你最感興趣的地方,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教師留幾分鐘時間讓學生準備)

(二)全班交流。

師:誰先來當我們的小老師給大家講講你感興趣的植物呢?(鼓勵學生大膽發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講)(學生說到哪兒,教師不能牽着學生走,而要順着學生的思路,點上打井。)

1、第二自然段:含羞草、向日葵、西紅柿三種植物是有“感情”的。

(1)含羞草:(出示多媒體課件)

預設1:(表演)人一碰,扮演含羞草的同學就羞答答地把葉子合起來。

另一人介紹有關含羞草的知識:“含羞草的名字中有一個羞字,它真的很愛害羞呀,像個小姑娘似的,用手一碰,就羞答答地閉起了葉子。”

預設2:(文字介紹)

生1:我知道了含羞草是有感情的。

生2:含羞草像小姑娘一樣怕羞,用手一碰,它就羞答答地閉起了葉片。

師:(誰能來表演一下呀?)含羞草真是像它的名字一樣會害羞,感情可真細膩呀。

(2)向日葵:(出示多媒體課件)

預設1:(表演)兩人合作,扮演向日葵的同學臉總是跟着太陽轉。

另一人介紹相關知識:向日葵真的像它的名字那樣臉總是向着太陽,好像太陽就是向日葵的媽媽一樣。

預設2:(文字介紹)生:向日葵也是有感情的,它特別愛太陽,臉兒總是跟着太陽轉。

師:是啊,所以人們叫它向日葵!

(3)西紅柿:(出示多媒體課件)

預設1:(表演)“西紅柿”聽着優美的音樂,舞動着,長高着,邊表演邊說:“哎呀,這曲子真美,我真高興,我要快快成長啊!”

預設2:(文字介紹)

生1:西紅柿像我一樣喜愛音樂,每天爲它播放三個小時樂曲,竟然能促使它迅速生長。真是神奇!

生2:那農民伯伯天天爲西紅柿播放好聽的音樂,那就會大豐收呀!

師(小結):看來含羞草、向日葵、西紅柿三種植物真是有“感情”的,而且不同的植物表現的感情不同,表達方式也不盡相同。那你還對文中哪些植物感興趣?

2、三至六自然段:有的植物碰到合不來的夥伴會萎靡不振。農民就給它們安排能夠和睦相處的鄰居。

(1)大豆(出示多媒體課件)

預設1、(表演)

兩生分飾“大豆”和“玉米”,兩者在一起,玉米說:“謝謝大豆哥哥的根瘤供給我的營養。”大豆說:“不客氣,我們是好朋友,你的根比較淺,你還不和我爭奪營養呢!”兩者在一起很幸福。

預設2、(文字介紹)

生:我知道了有的植物碰到合得來的夥伴會長得更好。

生:大豆和玉米是一對好鄰居。因爲大豆根瘤能供給玉米營養,而玉米根扎得較淺,絕不跟大豆爭奪營養。

師:它們兩個還真是情投意合,是對好鄰居呢!誰願意來表演一下。

(2)棉花(出示多媒體課件)

(表演)

兩生分飾棉花和大蒜,“棉花”說:“我最害怕蚜蟲了,謝謝大蒜爲我趕走了蚜蟲,我可以健康生長了。”大蒜說:“蚜蟲討厭我分泌的氣味所以都跑了,這次你一定會大豐收的!”

師:他們可真是互幫互助的一對好朋友呀,關係真不錯呢!(理解和睦相處)

(3)黃瓜(出示多媒體課件)

三人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表演:“黃瓜”和“西紅柿”在一起時,“黃瓜”揹着身子,皺着眉頭,縮脖彎腰,“西紅柿”苦惱地說:“你就這麼討厭我嗎?我做你的鄰居,你怎麼越長越瘦呀!”而“黃瓜”和“菜豆角”在一起時,“黃瓜”很精神,挺胸擡頭,“菜豆角”誇獎“黃瓜”:“你長得真漂亮,水靈靈的!”

師:你瞧,黃瓜對不同的夥伴感情不一樣,結果也相差懸殊。或用文字介紹。讀課文,加表演。並理解萎靡不振。

(4)鈴蘭花(出示多媒體課件)

(表演)“鈴蘭花”和“_”做鄰居,兩者像見了仇敵一樣“勢不兩立”,最後“丁香”因爲“鈴蘭”發出的香氣“窒息而死”。“鈴蘭花”和“勿忘我”做鄰居,兩者比賽似的,你比我高,我比你還高,你開花大,我比你還大!或用文字介紹,讀課文,加表演。理解(勢不兩立)。

師:鈴蘭花和丁香看來真是水火不容,視爲仇敵,可鈴蘭和勿忘我卻是感情相投,相互促進,植物之間的感情真是奇特!

(5)穀子(出示多媒體課件)表演:“穀子”和“水果”剛開始還能互相接受,但時間一長就開始“鬧彆扭”,“水果”叫道:“穀子,你們散發的熱量,讓我好難受,我一受熱就會蒸發水分,我好渴呀,你看我都乾癟了,都怪你!”“穀子”也叫:“可你釋放的水分,讓我吸收後都變黴爛了,該怪你纔是!”最後“穀子”黴爛了,而“水果”乾癟了。

師小結:自然界真是充滿了奧祕,植物的感情多麼神奇而有趣。不同的植物感情不同,連表達方式也不相同。板書(植物不同感情不同)那麼植物的感情和人的感情是一回事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交流最後一自然段。朗讀或用自己的話來說。

歸納:這是由於植物有一種生長的本能:

(1)汲取自己所需要的養料,排斥對自己生長不利的因素。

(2)外界的能量對植物新陳代謝有影響。板書(出於本能)。

3、師問:那現在你明白課題中的“感情”一詞爲什麼加引號了嗎?課件出示問題。交流看法。

四、拓展閱讀,擴展延伸

引導學生交流課下蒐集的資料。

師:你還知道植物有“感情”的其他事例嗎?

洋蔥和胡蘿蔔是好朋友,它們發出的氣味可驅逐相互的害蟲。大豆喜歡與蓖麻相處,蓖麻散發的氣味使危害大豆的金龜子望而生畏。玉米和豌豆間種,二者生長健壯,互相得益。葡萄園裏種上紫羅蘭,彼此能“友好共存”,結出的葡萄香味更濃。有些植物間則有“血海深仇”,彼此“水火不相容”。捲心菜和芥菜是一對仇敵,相處後兩敗俱傷。水仙和鈴蘭休想爲鄰,長在一起會“同歸於盡”。白花草木樨與小麥、玉米、向日葵共同生活,會把小麥等作物打得一敗塗地。甘藍和芹菜、黃瓜和番茄、蕎麥和玉米、高粱和芝麻等都是冤家對頭。等等。

五、小結:

師:大自然真是充滿奧妙、神奇,有許多有趣的神祕領域等待着我們去發現,去探索,去研究。希望同學們課下繼續學習,將你感興趣的植物有“感情”的資料整理在小本本上,還可以查閱書籍,例如《植物的十萬個爲什麼》等;也可以問問父母,長輩;還可以上網查閱相關資料。豐富我們的知識,好嗎?

三年級語文教師授課參閱教案4

教學目標

1比鮮逗褪樾幢究紊字。

2閉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人物的語言和心理活動中體會人物的情感。

3繃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的內容,說說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懂得關愛自己的父母。

教學重點:

識寫本課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師:多媒體課件、圖片、生字、詞語卡片。

學生:瞭解自己家人的生日。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課文題目

(課件:在胖胖熊一家的生日宴會情景中。)

師:今天是熊媽媽的生日,胖胖熊來到商店裏,他在商店裏轉來轉去,終於用一塊硬幣買了一件禮物,你知道這件特殊的禮物是什麼嗎?哦!原來是一枚天藍色的鈕釦。師板書:10天藍色的鈕釦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貝着問題讀課文。

(1)胖胖熊爲什麼只買了一枚天藍色的鈕釦?

(2)熊媽媽高興嗎?

2苯餼鑫侍猓瞭解課文大意。

三、認字、寫字,鞏固字詞

1比鮮渡字、新詞。(有條件的製作課件,沒條件的用生字、詞語卡片。)

(1)自由閱讀課文,把生詞勾出來,多讀幾遍。

(2)看大屏幕齊讀帶拼音的生詞。

(3)抽生讀(讀準了,拼音就會消失,讀不準,生幫助或師正音。)

(4)抽生讀不帶拼音的詞語。(讀準了,詞語只留下生字。)

(5)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憶並進行擴詞練習。

(6)檢查學生對生字音、形、義的掌握情況。

2泵杳櫳蔥礎

(1)(課件出示要寫的8個字)學生自己選擇要寫的字,說說怎樣寫才寫得漂亮。

(2)教師範寫“錢”字,並和“戰”字的右邊進行比較。

(3)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字寫,師巡視指導。

(4)生寫完後互相欣賞評價。

(5)抽查展示並全班交流。

四、細讀課文,體會感情

1弊遠1、2自然段,提問:胖胖熊的祕密是什麼?

2弊遠3、4、5自然段,提問:胖胖熊在去商店的路上想了什麼?

(師貼圖:胖胖熊、軟拖鞋、花雨傘、大圍裙)

3弊遠6、7、8自然段,勾畫出描寫鈕釦的句子。

(呀,是一枚天藍色的大鈕釦,一閃一閃,像藍寶石一樣漂亮!)

(1)自讀體會,讀出驚訝的語氣,讀出美感。

(2)抽讀評價。

(3)學說比喻句:“……像……”

(貼圖:鈕釦)

4倍9、10自然段,討論:爲什麼說胖胖熊和媽媽過了最快樂的一天?

5閉確、流利、有感情地讀全文。

6貝瓷棖榫埃角色表演。

五、拓展訓練,激發情感

道家人的生日,並在生日那天給媽媽(或爸爸、爺爺、奶奶……)寫上生日祝福語。

六、結束語

師:同學們,長輩對我們的愛是無微不至的。每一次生日,父母都記得很清楚,併爲我們隆重慶祝生日。愛是相互的,我們在接受父母關愛的同時,也應該懂得回報。讓我們做個關愛父母、孝敬長輩的好孩子吧!

三年級語文教師授課參閱教案5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諒、誘”等5個生字,會正確書寫“偷、請、躲”等9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朗讀詩歌,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增強對詩歌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調動起學生的生活積累,引起情感的共鳴。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感受詩人豐富的想象,感受詩的美,受到美與情感的薰陶。

策略與方法:合作交流,讀中感悟。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自學生字,遇到不懂的記下來。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師:“看到題目,你們想知道什麼?”

(學生暢所欲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帶着自己的問題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喜歡的方式解決,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用課件出示文中的生詞,指名讀,開火車讀。

3、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如:“誘餌”等詞語可以利用圖片進行理解。

如:“盡情”、“香甜”、“原諒”等詞語可以結合詩中的具體語境來理解。

對於其他詞語可以師生共同解決。

4、檢查讀文情況:

教師指名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三、再讀課文,深入品味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讀完課文後,你認爲“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勾畫有關的重點詞句。

2、引導學生交流讀後的感受、印象。

3、引導學生抓住自己觀點的支撐點,即文中語言文字來品味。重點引導學生想一想自己有哪些體驗和詩中的“我”是一樣的,比如你有沒有偷偷跑出去玩耍的經歷,玩得怎麼樣?開心嗎?要回家的時候你擔心大人責備嗎?

4、整體回顧全文,美讀中品味詩中所蘊涵的情感。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並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躲”、“誘”、“叔”的書寫。

4、學生獨立描紅書寫。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小練筆:回到家裏,“我”會挨媽媽一頓罵,甚至一頓打嗎?如果你是那位媽媽,你會怎樣對待孩子呢?代替媽媽給孩子寫幾句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