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反思?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52K 次

  第一篇:《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反思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是一篇以物喻人的敘事性文章。文章具體描寫了宋慶齡故居的兩棵樟樹的外形和生長特點,以及它具有拒蟲的香氣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貴之處。文章既表達出作者對這兩棵樟樹的讚美之情,又在字裏行間滲透着作者對宋慶齡的深深懷念之情。整篇文章層次清楚,語言簡潔,重點突出。教學時我很注重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領悟文章內涵,挖掘文章情感,一方面通過閱讀感受揣摩文本語言文字的無窮魅力,積極爲學生建構與文本,與作者對話的時空;一方面藉助課外資料體會品味宋慶齡崇高的人格風範和高貴的精神品質。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反思?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一課的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中之重。它主要寫了樟樹具有拒蟲香氣的高貴之處。學習這一段,我先讓學生自讀課文,看這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麼?再讓學生自讀、圈點。在學生交流過程中,我藉助多媒體把學生說的句子顯示在屏幕上,學生通過反覆誦讀品味領會了句子的含義,理清了句子之間的關係,還體會出課文是如何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地寫出樟樹的可貴之處的。在這些學習梳理的過程中,我只作適當的點撥指導,學生始終是積極的探究者、學習者,是學習的.主體,最後我又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說樟樹的可貴之處在哪裏?學生在對第五小節的充分朗讀感悟之後,對這個問題都能很好的作出回答,學生在這種自讀自悟的自主學習中,獲得了成功的愉悅感。

語文課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所以,應當重視語文課程的薰陶感染作用,應當重視語文的積累和感悟作用。學習第五小節時,感悟樟樹的高貴品質是爲之後延伸到人物宋慶齡身上作鋪墊的。感悟了樟樹的品質之後,我就講到宋慶齡不捨得這樣的兩棵樟樹,盡而過渡講到宋慶齡這個人,通過品讀,我們既要感悟到樟樹拒蟲、永久保持香氣的可貴之處,又要品味出宋慶齡精神蓬勃、堅強不屈、一生正氣的可貴品質。這個教學環節,我還讓學生藉助課外補充閱讀資料,認識宋慶齡這個人。宋慶齡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堅強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奮鬥,始終堅定地和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站在一起,爲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爲婦女兒童的衛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業,爲祖國統一以及保衛世界和平、促進人類的進步事業而竭盡全力。補充了這些課外的閱讀資料意在喚醒沉睡於學生內心的精神食糧,意在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與健康的審美情趣,而這些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通過對宋慶齡這個人物的滲透感悟之後再來回答課後的問題,學生就能輕而易舉的回答道,那是因爲樟樹有着和宋慶齡一樣的品質,和樟樹合影就如同和宋慶齡合影一樣,等等。

整篇課文內容非常簡單,表面是寫樟樹,其實是借物喻人,以樹喻人,寫出了宋慶齡如樟樹般崇高的人格風範和可貴的精神品質。我們讀懂了樟樹,也就讀懂了宋慶齡。課後再反思這篇課文,我覺得似乎沒必要花那麼多的時間在學習如此簡單的文本上,因爲本身課文沒有一點的難度,而語文又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寫話。這裏可以提供話題讓學生選擇自己需要傾訴的話題一吐爲快,或者可以設置一個說話情境:如小明的爸爸來到了宋慶齡的故居也和樟樹合了影。回去之後拿給小明看,小明就不明白了問爸爸爲什麼要和樟樹合影,爸爸就說……這樣既可以寫出樟樹蓬勃、可貴的一面,又可以寫出宋慶齡堅強不屈、一生正氣的品行。這一教學環節還力求引領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情感”,真正意義上升華主題,深化中心。

  第一篇:《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反思

一、引子

因爲很少帶時間上課,全都憑感覺,平時上公開課時總是讓別人提醒,今天想靠自己,於是邊上課就邊看時間,只覺得時間過得飛快,一直在想:天,今天的時間怎麼過的這麼快?於是趕緊加快步伐,能省的全省。。

可是當我佈置好孩子們寫字時,突然想起是兩點五十下課,當時第一感受就是,糟糕:我怎麼把時間搞錯了!於是懊惱:在學生用詞串概括全文時,我可以多請幾個說的,指導學生讀通課文時,我會反覆引導孩子們把第五節中的幾個長句讀通讀順。趕緊又想:我該怎麼補救?可左思又想,也沒有想到一個好辦法。最後只得總結全文來補救,不 過在夢軒和彭校長看來這顯然是個敗筆,是畫蛇添足。

課後談到這事,彭校長說:“老教師了,還犯這樣的錯誤?”心中一緊,是啊,老教師了連課的時間都把握不好,怎麼可以?於是想想,好象也不是這樣的,應該還是對自己沒有信心,再加上很少上課看時間的,也從來都搞不清,什麼時候上課什麼時候下課,只聽學校鈴聲。今天一看,就鬧出這樣的大問題來了。以後得記着每一節課的上下課時間,這樣也許就不會犯這樣的錯了。

二、備課時的想法

課的結構,在備課時已經易稿幾次,每一次都在想怎樣把宋慶齡的介紹放進去。是放在第一課時好,還是第二課時好?還是一半放在第一課時,一半放在第二課時?放在第一課時,是放在前面前好,還是放在後面好?第一稿是放在後面的,後來放到了前面,後來又翻了翻,最後決定還是放在前面。

剛纔在回家的路上想,我剛纔的課上放在前面,達到了要達到的要求,即引起孩子們對宋慶齡的崇敬之情,這一點可以從孩子們再讀課題可以感受到。可是這時引導學生讀課文,等孩子們讀通課文後,那種感覺又沒有了,顯然又沒有達到我要的效果。於是就想大應該還放到後面,在孩子們讀通課文後,引導學生了解宋慶齡的生平,以及外國友人對她的讚譽,引發學生對她的崇敬之情後,立刻回到課文,回到課題,回到孩子們提的問題上來,留下下一節課的問題,這樣也許會好些。

三、讀了兩位的評課引起的思考

夢軒說檢查預習,我沒有着重考慮,因爲我知道在我的課上會有所體現的。課前我佈置了兩項作業:瞭解宋慶齡;讀通讀順課文。第一項我在讓學生看宋慶齡圖片前時,已經檢查過,覺得孩子們只能達到這個高度,要再具體,他們能做的就是拿出他們抄的讀了,這是我反對的。第二項我讓學生開火車讀就是對課前的朗讀做了個檢查,那一組中好、中、差全有,最難讀的第五節是一箇中下學生讀的,覺得他讀得那樣,應該還好了。本來是想讓學生通過評價,示範讀的過程中,再指導讀順一點的,剛纔說了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只好打住。至於怎麼檢查,在什麼時候檢查,我不能苟同夢軒的看法。

“這樣設計:先板書“宋慶齡”,檢查一下學生對宋慶齡的瞭解,(預習時佈置學生去查資料),教師出示簡介資料,指名讀;然後出示“故居”,理解“故居”“宋慶齡故居”,再完整出示題目,讓學生讀題質疑,概括板書學生所提問題,然後帶着問題去讀課文,默讀、指名分段朗讀、評讀……然後解決幾個簡單的問題,“文中是怎樣具體描寫樟樹的特點的?”“爲什麼要寫樟樹?”等重點、難點問題留到第二課時去解決。”

彭校長提到的這種設計,覺得很好。可以試試,不過好像也存在我上課時存在的問題。引起的孩子們對宋慶齡的崇敬之情會在讀通讀順課文的過程中慢慢淡去。

我覺得文中的用詞是很準確的。我們在教學的時候是不是應該把握呢?“不高”“枝幹粗壯”等詞語不正是宋慶齡高尚人格的寫照嗎?我們可以透過這些詞語來感受。

這些是要放在第二課時中引導學生好好品味的,第一課時的目的,就是找出幾個關鍵詞,引導學生把詞串連成一段話,或一句話,讓學生明白這就是主要內容,當時我想說一說的,可是,想到時間不夠,就省了。

一個’偉大’太概括,不如’勇敢’’高雅’實在。我也知道啊,可是孩子們沒有說到啊,難道我要拼命地拉他們嗎?我只能板書他們能說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