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秦兵馬俑》聽課簡錄及教學反思

《秦兵馬俑》聽課簡錄及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86K 次

  《秦兵馬俑》聽課簡錄及評析

《秦兵馬俑》聽課簡錄及教學反思

  聽課簡錄

一、 談話引入

1、一九七四年春天,陝西臨潼的幾個農民發現了兵馬俑,於是,世隔二千年多年的秦代藝術家的作品又重現人世。

二、 學習課文

1、教師出示詞語:“舉世無雙、規模宏大、形象鮮明、絕無僅有、享譽世界、類型衆多、極其珍貴、惟妙惟肖”請學生重新組合這些詞語,選用其中的詞語說說對兵馬俑的印象。

2、齊讀第一節,說說這節主要寫了什麼?

3、合作讀2、3小節,根據這兩節的內容和結構想想可以怎麼讀。

4、兵馬俑補給規模宏大而且形象鮮明。速讀4-6節,說說課文向我們具體介紹了哪些類型的秦兵馬俑。

5、再反覆讀4-9節,特別關注描寫兵馬俑神態、動作服飾的句子,想一想這個兵馬俑是什麼樣子?

6、猜一猜這四種兵俑是什麼名字?(課件出示四張照片)

7、猜一猜哪個是武士俑,哪個是將軍俑?(課件出示兩張照片)

8、引讀課文第10節,(課件出示四八張神態各異的兵馬俑照片)。請學生仿照課文語言想像說話:有的 ,好象 。

9、爲什麼能聽到竊竊私語?

10、引讀11節。

三、 拓展延伸

學了課文你還想了解什麼?學習什麼?

  評析:

小學語文蘇教版第十二冊《秦兵馬俑》一課生動地描繪了秦馬俑規模宏大、類型衆多、個性鮮明的特點。課文看似描寫簡單,實質距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教師利用課件教學,引導學生賞讀、合作學習、想象交流等符合六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和能力結構的教學形式,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興趣,強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通過信息交流實現師生互動,從而產生互助,達到互惠,使整個課堂教學形成共識、共享、共進的氛圍。

本課的教學教師通過語文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培養學生聽、說、讀、想的綜合學習的能力。教學時,避免了枯燥的講解,讓學生充分地誦讀、充分地瀏覽課件中的內容,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課文的語言,領悟文章的特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這堂課中引導學生把自己對課文的感悟表現出來,使學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薰陶

  《秦兵馬俑》教學反思

上《秦兵馬俑》時,不知道爲什麼,一看到這個標題,心中驀然想起若干年前曾看過的一部影片《古今大戰秦俑情》。心中涌動着一種莫名的情愫,也就喜歡上了這篇課文。教學中自然多了些想法。

1、創造了看的機會,讓學生的眼“活”起來。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該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文材料”,語文教學不僅僅是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還可以利用各種現代教學手段,把生活中的情境帶入課堂,給學生創造多看的機會,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來觀察。電子教材把與課文相關的內容進行了有序排列,大大增加了語文課堂的信息量。給學生的“看”創造了機會,使學生的眼睛活了起來。

在上《秦兵馬俑》一課時,我在電子教材中收集了許多有關兵馬俑的資料,如秦始皇和秦文化的介紹,如秦兵馬俑中一、二、三號坑的介紹和圖片,各種神態的兵馬俑像,有關兵馬俑的錄象……這一切,都爲學生更真切地瞭解秦兵馬俑提供了視覺材料,讓學生在看的同時豐富了知識,增長了見識。

2、創造了說的機會,讓學生的嘴“活”起來。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有問題是積極思維活動的表現,是創新的開始。我鼓勵學生從各個角度質疑,如此一來,學生的口動起來了,問題多起來了,創新的思維活起來了。如通過速讀課文,讓學生說說課文共介紹了哪幾種類型的兵馬俑?並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種進行詳細介紹。又如教學完第10自然段,讓學生模仿“有的……有的……”說一段話,真正把網絡教學和語文訓練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在教學中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大膽動口說出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問題,既激發了學生學習新知識、掌握新知識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3、要創造做的機會,讓學生的手“活”起來。

有了知識,並不等於有了能力。只有知識內化了,才能說知識就是力量。《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應“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要求學生自己動手、自覺地探索知識的奧祕,在動手中學習,在動手中提高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要求學生自主探究,同桌互相合作,瀏覽拓展閱讀中的文字及圖片等,挑選自己最感興趣的一種兵馬俑進行深入研究,說說他們的特點。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發揮了網絡課的互動性,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但遺憾的是,我沒有要求學生把自己的探究結果,整合計算機課上所學的知識,並動手製作成演示文稿,然後在向同學們彙報時,用演示文稿展示學習收穫,這樣可以使同學們用眼、用耳分享其學習成果。

課堂上,電子教材的介入,改變了以往語文課單一的聽、說、讀、寫模式,爲學生創造了做的機會,使學生的手“動”了起來。

4、要創造想的機會,讓學生的腦“活”起來。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在教學中,我善於引導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奇思妙想”、“別出心裁”,這樣就能給學生留下最直接、最深刻的印象,從而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得到培養。

語文教學中,教學生從多方面探求,多角度思考,多情景描述,多情節描寫,去求異,使思維縱橫擴散;去求佳,使思維聚合收斂,以引發發散思維。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的思維產生突破性的飛躍和敏銳的頓悟,即突發奇想,以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