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頤和園》教案(通用5篇)

《頤和園》教案(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9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頤和園》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頤和園》教案(通用5篇)

《頤和園》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1.按照課文所記敘的遊覽順序,練習給課文分段

2.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理解詞句,會用“聳立”和“隱隱約約”2個詞語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按照遊覽順序給課文分段。

2.學難點藉助課文,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導語:在我國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個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頤和園,(教師板書課題)那裏有著名的長廊、佛香閣、昆明湖、十七孔橋等人文景觀。今天就讓我們尋着作者的足跡,一同來飽覽頤和園的美景。

二、出示幻燈片,認識頤和園的幾個著名景觀,從直觀入手,對頤和園的美景先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有條件的可以給學生播放有關頤和園的風景教學錄相片。或出示一組有關頤和園名勝風光圖片。)

三、學生輕聲讀課文,用筆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劃出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四、學習生字和要求寫的字。

1.學習生字:

識字教學的要求是讀準字音、記清字形、瞭解字義。會給生字組詞。

(1)利用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2)用多種方法記憶字形。

① 用拆合法記“殿、眺、閣、聳”的字形。例如“殿”字。我們把它拆成三個部分,左上角是屍體的“屍”;左下角是個“共”字;右邊是沒有的“沒”的右半邊“殳”;再把這三個部分正確地組合在一起就是“殿”字。

② 利用形聲字構字規律記憶“閣、雕”的字形。“閣”屬於外形內聲類,“門”形旁表意;“各”聲旁表音。

講解:聲旁和形旁的作用是有侷限性的。有的形旁能大致表示出屬於哪一類的;有的就不能明確地表示出來。有的聲旁能表音,有的就不能準確地表示讀音。如:“堤”字就不能念成(shi)。因此,學生在遇到形聲字時不要“念半邊”,要正確運用形聲字的構字規律識字。

③ 用比較法(根據生字字形上的特點,找出一些與生字字形相近的字,形近字之間區別對比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記住生字的字形)記憶“栽、雕、賞”的字形。栽──裁──載;賞──黨──堂;雕──準──誰──淮。

(3)藉助字典理解字義、詞義;也可以幫助學生識字。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使用工具書的這種能力。學生具備了這種能力將終生受益。

2.解釋下列詞語:

神清氣爽:形容人頭腦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輝煌:形容建築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姿態不一:樣子各不相同。

琉璃瓦:內層有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燒製成的瓦。形狀像半邊粗竹筒,外部多是綠色或金黃色,鮮豔、發光,多用來鋪宮殿或廟宇的屋頂。

橫檻:本課指橫嵌的長方形欄板。

宮殿:帝王居住的高大華麗的房屋。

遠眺:往遠處看。

畫舫:裝飾華美、專供遊人乘坐的船。

蔥鬱:青翠茂密。

(五)用不同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六)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如何給課文分段。

第二課時

一、齊讀課文,講讀第1、6自然段。

1.齊讀課文。

2.提問:

(1)頤和園給作者留下了什麼深刻印象?(課文開頭就點明瞭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頤和園景色優美;頤和園很大,佔地範圍廣。)

(2)作者有什麼希望?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作者希望我們有機會去北京能親自到頤和園去細細遊賞。因爲頤和園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所以作者希望我們有機會去北京能夠到頤和園去遊覽那裏的美景。)

二、明確作者的遊覽順序。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橋。

三、講讀,學習課文第二段。

1.指名朗讀,思考討論,教師歸納明確:

(1)作者是怎樣來到長廊的?

(2)長廊的特點是什麼?

(3)作者是怎樣把長廊這處景觀寫具體的?

2.按照提示給第二段分層。

從整體上和外部介紹長廊;從內部介紹長廊;講長廊兩旁風景宜人。

分層的結果:

第一層是第1.2句;第二層是第3句;第三層是第4.5句。

3.逐層學習:(重點學習第二層)

(1)學習第一層:從整體和外部介紹長廊。長廊的外部:綠的柱子,紅漆的欄杆。

(2)學習第二層:長廊內部: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且內容各不相同。讀句子;提問:畫的內容包括“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畫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體現了我國古代文化園林藝術的燦爛和勞動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

(3)學習第三層:長廊兩旁:風景宜人。“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這句說明了什麼?(說明長廊兩旁的花木品種多、數量多;“開”和“謝”是一對反義詞,形象地說明了長廊兩旁鮮花常開的景色特點。)“使人神清氣爽”的:“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這句話間接地說明了長廊是昆明湖邊的一處美景。長廊在昆明湖的右邊。

一進頤和園的大門,長廊就把它那富有特點的美,展現在我們面前了。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怎樣朗讀這段才能把長廊的美讀出來呢?

注意:學生讀的形式要豐富一些;不要讓學生產生枯燥乏味感。俗話說“熟讀成誦”,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此段。

四、講讀,學習第三段

指名兩名同學分別朗讀課文第3.4兩個自然段。思考、回答問題。

1.作者游完長廊,站在萬壽山腳下,擡頭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觀?它們各是怎樣的?

佛香閣:八角形寶塔,建在半山腰,三層頂上所鋪的黃色琉璃瓦閃閃發光。

排雲殿:一排排、金碧輝煌。

教師提問的目的是爲了引導學生更好地讀書。讓學生從書中去尋找答案,組織好語言,提高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多讀、多說,以便形成能力。

2.作者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不同的三個方向望,分別看到了什麼?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試背第4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齊讀全文。昨天我們領略了頤和園裏長廊、萬壽山佛香閣的美景,今天,我們再來欣賞一下昆明湖和十七孔橋的美景。

二、學習課文第四段。

1.指名朗讀第四段。思考,回答問題:

(1)作者從萬壽山下來,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長長的堤岸;幾座樣式不同的石橋;倒垂的楊柳;湖心小島,十七孔橋。)

(2)十七孔橋是怎樣的?(十七孔橋有十七個橋洞,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獅子。並且這麼多獅子姿態不一,各不相同。)

(3)石柱上雕刻着衆多的獅子且姿態不一,這說明了什麼?(獅子“姿態不一”的特點,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2.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1)教師範讀。教師在範讀時,要通過表情語氣的變化,感情的處理來加以體現。

(2)學生模仿練習。

(3)指名朗讀、齊讀。

三、默讀課文,體會遊記這類文章的寫作方法。

1.按照一定的順序寫。(遊覽順序、觀察順序、方位變化順序、季節變化順序。)

2.運用好過渡句,交待清遊覽順序。

3.抓住景物特點分層次寫具體。

4.選擇有代表性的景物來寫。

四、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

五、檢查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頤和園》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讓學生了解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利用校園網、互聯網絡自主查尋收集資料拓寬學生的視野,進一步增強對頤和園的瞭解。逐步培養學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幫助學習的能力。

3.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訓練學生的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4.按課文記敘的遊覽順序,練習給課文分段。理解課文重點詞句,會用“聳立”“隱隱約約”造句。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二、四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陶冶愛美情趣,受到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利用網絡自主查尋,拓寬學生視野。

教學難點:

小導遊介紹頤和園,能用流暢的語言表述出來。

教學準備:

網絡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生字新詞。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給課文分段並概括段落大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介紹頤和園的有關資料。

二、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⑴自瀆課文。思考:作者抓住頤和園那些景物來描寫的?

⑵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思考:每一自然段描寫的是什麼?(段意)

三、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聳立、掩映、神清氣爽、隱隱約約、蔥鬱等詞的含義。

四、給課文分段並概括段意。(可分三段也可分六段)

五、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內容。小導遊介紹頤和園。

教學過程:

一、導入:頤和園是我國首都一處著名的景點那裏歷史悠久、景色怡人,是旅遊觀光的好去處。昨天,同學們隨老師走馬觀花初遊了頤和園,已經領略到了頤和園的美。誰來回憶,昨天的遊覽路線?

二、出示遊覽圖,複習課文描寫順序。

(學生複述,教師電腦演示)

提問:初遊頤和園,你感覺怎樣?(美)課文一開始是怎樣寫的?(讀課文第一段)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美麗的景色?

三、學生自讀課文,摘抄優美詞句,體會課文的美。

1.學生自讀課文勾劃出優美詞句,說出美在什麼地方

2.電腦輸入,感情朗讀。

過渡:經過這樣一番描寫,再加上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這讓我們感到頤和園更美了!

四、指導學法,明確學習目的,體現學生的自主性。

1、出示學習方法:

⑴讀:找出描寫頤和園的優美語句有感情地朗讀。

⑵看:利用校園網、互聯網查看相關圖片、錄象、文字資料。

⑶講:自己來作導遊把美麗的景色描述出來。

2、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想解決些什麼問題呢?

五、聘請小導遊。

1、分組: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2、推選“頤和園小園長”。

3、師:下面請小導遊們到頤和園的.網站上去收集資料,製作一份電子簡報,

向遊客解說!(電腦出示製作步驟)(請學生讀)

製作步驟:

㈠網絡瀏覽查尋相關資料。

㈡複製圖片摘抄文本。

㈢利用收集到的資料寫導遊詞。

(要求:每一小組的同學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製作好以後推薦一名同學進行解說)

六、網絡瀏覽查尋,理解課文內容。

七、展示彙報,協作交流,演、講結合,理解課文內容。(重點:二、四自然段)

過渡:我們現在就跟隨小導遊,去“頤和園”領略無限的風光。

(一)團長介紹(歷史等背景資料)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長廊)

1.組長彙報。(邊講邊演示)

2.對導遊的解說進行評價。

3.組員補充。

《頤和園》教案 篇3

一、導課

請同學們背唐詩,老師引語:“校園裏琅琅的讀書聲,是最美的音樂!同學們,你們給了老師最美的享受,謝謝你們!這節課,老師想和你們一同去遊覽一座美麗的園林,請看背投。”

二、看景

1、讓同學們仔細看影片。

2、看完後你想說什麼?

(美)

三、聽景

1、下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老師讀讀課文。

(老師配樂朗讀課文)

2、聽完後你有什麼想說的?

(比看到的更美,因爲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

引語:是的,俗話說“看景不如聽景”看來還是有道理的,但是要想有更美好的感受我們還是來讀景,看看我們有什麼收穫。

四、讀景

1、現在請同學們,把在家預習時候圈畫出來的詞語讀一讀,準備把自己喜歡的詞語介紹給其他同學。

2、班內交流。

3、在小組內交流,也可以找自己的好夥伴交流,也可以找老師交流。

4、默讀課文,用筆圈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並且想一想自己爲什麼喜歡,準備給同學交流。

5、班內交流。

(示範)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

(幻燈出示)

分析:這句話寫出了湖面的平靜和湖水的碧綠,寫出了昆明湖的美麗。

誰能把自己體會到的通過自己的讀給讀出來?

指導朗讀。

6、你還畫了哪些句子?給同學們說說。

7、自己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有感情地大聲讀出來。

五、說景

通過剛纔的學習,我們同學們走進了語言文字中,更深一步體會到了景色的美麗。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說一說景吧!

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試着用解說的形式給同學介紹。

六、拓展

通過主題學習,把自己喜歡的景點運用多種形式,準備給同學介紹。推薦自己的旅遊路線。

這篇課文在施教過程中,我明顯感到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領悟能力,有個很好的展現過程。看景,在於創設情境,喚醒學生頭腦中的相關資源,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聽景,讓學生在美妙的音樂中展開自己想象的翅膀(這裏的想象是建立在相關的情境之中,建立在相關的語言文字的基礎之上的,不是毫無邊際的天馬行空),其實這是對於文本的創造性閱讀。讀景,讓學生披文入情,真正感受語言文字的美麗,陶冶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操,達到文字情感的教育效果。(筆者認爲,漢語不僅僅是我們用來了解和表達我們周圍世界的工具,他還包含着濃郁的愛國情節。奴化教育首先就是從文化載體的文字入手的,《最後一課》給我們的啓示。還有很多著名的特級教師都很重視對於文字情感的培養,《課標》也有闡述。)說景,則是語言的運用。

《頤和園》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全文交代頤和園的地理位置和建造年代,用隨步移景的方法,介紹頤和園中的長廊,佛香閣,萬壽山,昆明湖等自然和人文景觀。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學生對風景描寫的理解領悟。

教學重點:讀懂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

學情分析:學生大多喜歡美麗的風景,樂於學習本課。

教法:講授法。

時間:一課時

教程:

一、初讀感受美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讀懂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

3、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學生的審美培養

二、細讀課文

1、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受頤和園的美景。

(1)談一談自己最喜歡的景點是哪裏?

(2)朗讀時,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作者的讚美之情。

2、引導學生研讀課文,學習作者的描寫和表達的方法。

(1)弄清課文的介紹順序

(2)欣賞課文的優美的語言

(3)朗讀的指導

A、指名讀、比賽讀、範讀、評價讀、形象讀。

B、說一說頤和園的美。

學生當遊客,自己當導遊,說說頤和園的美景。

三、小結;你喜歡本文的那段描寫?

四、積累遷移

(1)本文優美的語句比較多,可以讓學生做自選詞句的練習。

(2)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部分背誦抄寫。

五、板書設計

地理位置——北京西部

頤和園 年代、面積

自然人文景觀

頤和園美景傾倒中外遊客

《頤和園》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2、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頤和園是一個美麗的大公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按遊覽順序有序觀察,抓住景物特點準確描寫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藉助拼音把課文多讀幾遍,藉助課後思考題想想課文內容,藉助課本上的資料袋對頤和園有一個初步瞭解。教師做好分析教材特點和了解學生年段特點的準備,同時收集頤和園相關資料,形成課件及教學資源儲備。

教學過程:

一、讀課題,瞭解頤和園的歷史背景。

1、今天我們要學習第18課,請讀課題。

2、頤和園是我國保持最完整,規模的皇家園林!該怎麼讀(課題)?

3、今天,頤和園早已成了中外遊客競相遊覽的一個美麗的大公園。你又想怎麼讀?

4、小結:頤和園真的會帶給我們很多的感受,我們在學習中要試着用朗讀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

二、從遊覽順序入手,瞭解文章結構和課文內容。

從詞入手,瞭解課文描寫的主要景點和遊覽順序。

1.按順序聽寫“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等詞,並學習其中的生字“廊”。

2.思考:爲什麼要寫這樣三個詞?爲什麼要按這樣的順序寫?文中又是哪些句子說明了作者遊覽的順序?

3.學生自讀課文,勾畫文中表示遊覽順序的句子。

從句子入手,掌握文章的結構,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1、學生自讀表示遊覽順序的四句話,從中感受移步換景的遊覽觀察順序。

2、給表示遊覽順序的四句話加上文章的首尾段,學生自讀感受課文總分總的結構形式,並根據段落提綱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師生共同根據板書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並提出進一步的學習要求

這就是文章的段落提綱,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課文。現在,我們就移步換景,依次遊賞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去感受頤和園這個美麗的大公園。

三、抓住重點詞句邊讀邊想象,從不同的觀察角度欣賞頤和園美景的不同特點,體會頤和園是一個美麗的大公園的同時,學習作者簡潔準確的表達方式。

“遊賞”長廊。

1、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出示課文相關文字,在原文中加入表示觀察角度的短語,請學生讀一讀思考這些短語對我們“遊”長廊有什麼幫助?

(放眼一望)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擡頭看去)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着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邊走邊賞)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花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2、學生整體感受整個自然段,試着從不同觀察角度去欣賞長廊,發現長廊的特點並試着用自己的朗讀把感受表達出來。

3、根據學生的自學情況,老師重點指導學生通過填詞練習,邊讀邊想象把書讀厚的讀書方法理解“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這個句子,體會長廊所包含的中華文明,感受作者抓住特點簡潔表達的寫法。

4、由此及彼,學生通過邊讀邊想象把書讀厚的方法朗讀學習整段內容。

5、再次出示表示觀察角度的短語並配合由此看到的景象圖片,學生練習分三層背誦本段句子,體會表達順序,達到段的積累。

6、小結:作者移步換景,從不同的角度寫出了景物不同的特點。讓我們繼續隨着文字去感受。走完長廊,就來到萬壽山腳下。這一次,作者又是從哪個角度去看萬壽山?又賞出些什麼呢?自己讀一讀吧。

“遊賞”萬壽山。

1、學生自讀第三自然段,從“擡頭一看”、“聳立”、“金碧輝煌”、“金光閃閃”等詞想象仰望萬壽山建築羣的感受,體會皇家園林的宏偉氣勢。

2、抓住重點詞,通過朗讀表達感受,體會作者用詞準確

3、小結:這一次,我們跟着作者從擡頭一看這個觀察角度賞到了頤和園華美、宏偉的特點。

學生自讀自悟,從不同角度“遊賞”昆明湖景區,感受昆明湖的特點和作者的表達方式。

1、佔頤和園總面積2/3的煙波浩渺的昆明湖又可以從哪些角度去欣賞它呢?請學生跟隨一組圖片從不同的角度去直觀地看看作者描寫的不同景色。

2、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觀察角度,練習邊讀邊想象,通過朗讀表達自己的感受。

3、學生交流分享朗讀及感受。老師通過對比組詞等語言訓練,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滑”與“劃”的意思差別,從而理解作者準確的用詞。通過和學生一起想象不同獅子的形象,讀好描寫十七孔橋的句子,體會精湛的藝術和勞動人民的智慧。

4、今天這堂課我們按遊覽順序,依次從不同的觀察角度遊賞了頤和園,你覺得移步換景究竟有什麼妙處?(這次引導學生自己感受從不同角度抓住景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四、總結。

1、以“說不盡”引出頤和園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價值。

2、以“說不盡”引出選擇重點內容寫清楚的遊記表達方式。

五、課後學習建議。

1、建議大家課後收集一些頤和園的資料,豐富自己對頤和園的認識;

2、把文中自己特別喜歡的句段讀一讀,記一記,下堂課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