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頤和園》教案(通用10篇)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頤和園》教案(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9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級上冊《頤和園》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頤和園》教案(通用10篇)

四年級上冊《頤和園》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學會7個生字。理解詞句,會用詞語造句。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和4自然段

★走進並瞭解頤和園的美景,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按照遊覽順序給課文分段。

★學難點藉助課文,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導語:在我國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個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頤和園,(教師板書課題)那裏有著名的長廊、佛香閣、昆明湖、十七孔橋等人文景觀。今天就讓我們尋着作者的足跡,一同來飽覽頤和園的美景。

二、認識頤和園。

出示幻燈片,認識頤和園的幾個著名景觀,從直觀入手,對頤和園的美景先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有條件的可以給學生播放有關頤和園的風景教學錄相片。或出示一組有關頤和園名勝風光圖片。)

三、讀課文,找字詞。

學生輕聲讀課文,用筆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劃出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四、學習生字和要求寫的字。

1.學習生字:

識字教學的要求是讀準字音、記清字形、瞭解字義。會給生字組詞。

(1)利用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2)用多種方法記憶字形。

① 用拆合法記“殿、眺、閣、聳”的字形。例如“殿”字。我們把它拆成三個部分,左上角是屍體的“屍”;左下角是個“共”字;右邊是沒有的“沒”的右半邊“殳”;再把這三個部分正確地組合在一起就是“殿”字。

② 利用形聲字構字規律記憶“閣、雕”的字形。“閣”屬於外形內聲類,“門”形旁表意;“各”聲旁表音。

講解:聲旁和形旁的作用是有侷限性的。有的形旁能大致表示出屬於哪一類的;有的就不能明確地表示出來。有的聲旁能表音,有的就不能準確地表示讀音。如:“堤”字就不能念成(shi)。因此,學生在遇到形聲字時不要“念半邊”,要正確運用形聲字的構字規律識字。

③ 用比較法(根據生字字形上的特點,找出一些與生字字形相近的字,形近字之間區別對比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記住生字的字形)記憶“栽、雕、賞”的字形。栽──裁──載;賞──黨──堂;雕──準──誰──淮。

(3)藉助字典理解字義、詞義;查字典也可以幫助學生識字。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查字典使用工具書的這種能力。學生具備了這種能力將終生受益。

2.解釋下列詞語:

神清氣爽:形容人頭腦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輝煌:形容建築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姿態不一:樣子各不相同。

琉璃瓦:內層有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燒製成的瓦。形狀像半邊粗竹筒,外部多是綠色或金黃色,鮮豔、發光,多用來鋪宮殿或廟宇的屋頂。

橫檻:本課指橫嵌的長方形欄板。

宮殿:帝王居住的高大華麗的房屋。

遠眺:往遠處看。

畫舫:裝飾華美、專供遊人乘坐的船。

蔥鬱:青翠茂密。

(五)用不同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六)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如何給課文分段。

【第二課時】

一、齊讀課文,講讀第1、6自然段。

1.齊讀課文。

2.提問:

(1)頤和園給作者留下了什麼深刻印象?(課文開頭就點明瞭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頤和園景色優美;頤和園很大,佔地範圍廣。)

(2)作者有什麼希望?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作者希望我們有機會去北京能親自到頤和園去細細遊賞。因爲頤和園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所以作者希望我們有機會去北京能夠到頤和園去遊覽那裏的美景。)

二、明確作者的遊覽順序。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橋。

三、講讀,學習課文第二段。

1.指名朗讀,思考討論,教師歸納明確:

(1)作者是怎樣來到長廊的?

(2)長廊的特點是什麼?

(3)作者是怎樣把長廊這處景觀寫具體的?

2.按照提示給第二段分層。

從整體上和外部介紹長廊;從內部介紹長廊;講長廊兩旁風景宜人。

分層的結果:

第一層是第1.2句;第二層是第3句;第三層是第4.5句。

3.逐層學習:(重點學習第二層)

(1)學習第一層:從整體和外部介紹長廊。長廊的外部:綠的柱子,紅漆的欄杆。

(2)學習第二層:長廊內部: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且內容各不相同。讀句子;提問:畫的內容包括“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畫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體現了我國古代文化園林藝術的燦爛和勞動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

(3)學習第三層:長廊兩旁:風景宜人。“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這句說明了什麼?(說明長廊兩旁的花木品種多、數量多;“開”和“謝”是一對反義詞,形象地說明了長廊兩旁鮮花常開的景色特點。)“使人神清氣爽”的:“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這句話間接地說明了長廊是昆明湖邊的一處美景。長廊在昆明湖的右邊。

一進頤和園的大門,長廊就把它那富有特點的美,展現在我們面前了。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怎樣朗讀這段才能把長廊的美讀出來呢?

注意:學生讀的形式要豐富一些;不要讓學生產生枯燥乏味感。俗話說“熟讀成誦”,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此段。

四、講讀,學習第三段

指名兩名同學分別朗讀課文第3.4兩個自然段。思考、回答問題。

1.作者游完長廊,站在萬壽山腳下,擡頭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觀?它們各是怎樣的?

佛香閣:八角形寶塔,建在半山腰,三層頂上所鋪的黃色琉璃瓦閃閃發光。

排雲殿:一排排、金碧輝煌。

教師提問的目的是爲了引導學生更好地讀書。讓學生從書中去尋找答案,組織好語言,提高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多讀、多說,以便形成能力。

2.作者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不同的三個方向望,分別看到了什麼?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試背第4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齊讀全文。

昨天我們領略了頤和園裏長廊、萬壽山佛香閣的美景,今天,我們再來欣賞一下昆明湖和十七孔橋的美景。

二、學習課文第四段。

1.指名朗讀第四段。思考,回答問題:

(1)作者從萬壽山下來,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長長的堤岸;幾座樣式不同的石橋;倒垂的楊柳;湖心小島,十七孔橋。)

(2)十七孔橋是怎樣的?(十七孔橋有十七個橋洞,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獅子。並且這麼多獅子姿態不一,各不相同。)

(3)石柱上雕刻着衆多的獅子且姿態不一,這說明了什麼?(獅子“姿態不一”的特點,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2.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1)教師範讀。教師在範讀時,要通過表情語氣的變化,感情的處理來加以體現。

(2)學生模仿練習。

(3)指名朗讀、齊讀。

三、默讀課文,體會遊記這類文章的寫作方法。

1.按照一定的順序寫。(遊覽順序、觀察順序、方位變化順序、季節變化順序。)

2.運用好過渡句,交待清遊覽順序。

3.抓住景物特點分層次寫具體。

4.選擇有代表性的景物來寫。

四、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

五、檢查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四年級上冊《頤和園》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15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3個;正確讀寫"大殿,長廊,綠漆,欄杆,昆明湖,神清氣爽,佛香閣,金壁輝煌,宮殿,硃紅,痕跡,堤岸,雕刻,隱隱約約,玩賞"等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過程與方法:通過多種形式的讀理清文章思路,課件的輔助運用,促進學生的感悟和理解,直觀感受頤和園的美景。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瞭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一、檢查預習導入

1、頤和園在什麼地方(在北京西郊)預習了課文,記住了頤和園的哪些景點(學生自由發言,能說幾個就說幾個,互相補充)、

2、用生字生詞卡檢查生字讀音,指導讀準平舌音(栽zāi,蔥cōng)翹舌音(朱zhū),前鼻音(殿diàn),後鼻音(廊láng爽shuǎng蔥cōng)

4、開火車朗讀課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讀後適當評議,重點糾正讀錯字和讀破句的地方

二、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弄清作者遊覽頤和園的順序和頤和園主要景點的方位;再看課文可以分成幾段,分段的根據是什麼

2、學生自學

3、師生交流

4、按"總――分――總"的結構方式把全文分三段

第1自然段:寫作者對頤和園總的印象

第2至5自然段:分別介紹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的特點

最後一個自然段:是全文的總結,和開頭一段相呼應,表達了作者對頤和園的讚美之情

三、學習詞語

1、指導分段朗讀

2、提出詞語,討論詞義

(1)講解詞義

琉璃瓦,橫檻,宮殿,畫舫、

(2)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清爽:清潔,涼爽、

隱隱約約:看起來或聽起來不清楚

舉目遠眺:擡頭向遠處看、

蔥綠:(草木)青翠、

金碧輝煌:形容建築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形態各異:形狀各不相同、

四、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五、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2、瞭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是哪兒嗎(頤和園)誰去過頤和園,頤和園給你留下什麼印象呢(又大又美)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去遊覽這又大又美的頤和園、

(板書:頤和園)

二、講授新課

1、講讀第二自然段

請同學朗讀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按什麼順序遊覽頤和園的(填空練習)

"進了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走完長廊,就到了()、從萬壽山下來,就是()、"

明確: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2、作者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長廊,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長廊有什麼特點

明確:又長又美

你從哪句話看出長廊的美,說一說

(1)長廊的顏色美,"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長廊上有紅有綠十分美麗、

(2)長廊的形狀美,"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像一條長成臥在萬壽山腳下、

(3)長廊上的畫美,"每一章的橫檻上都畫着五彩的國"這些畫顏色各異,內容豐富,精美絢麗,堪稱藝術珍品、

(4)長廓周圍的風景美,"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這一句寫出了長廊兩邊鮮花盛開,五彩繽紛就像一條鮮花鋪成的小路、

(5)長廊上游人的心情美,"神清氣爽"看出遊人的心情十分舒暢、

3、小結:這一段描寫了長廊的顏色,形狀,畫,花,遊人的心情等幾方面的美,突出了長廊的精緻美觀,以及那些創造者的高超技藝、

4、指導朗讀

(1)誰願意帶領大家去遊覽一下著名的長廊,通過你的朗讀,讓同學們體會到長廊的美、

(2)教師評議,再指名朗讀,找同學評議、

三、講讀第三段

1、作者走完長廊,又來到了哪裏

明確:萬壽山

作者在萬壽山腳下看到什麼請同學看圖回答、

明確:佛香閣,排雲殿

這些景物有什麼特點

明確:萬壽山雄偉壯麗,佛香閣巍峨壯觀,排雲殿金碧輝煌、

(1)“聳立”指高高的直立,這個詞說明了佛香閣巍峨雄偉、

(2)“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亮”表現了佛香閣的建造氣勢恢弘、

(3)“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體現了佛香疾的造型精巧、

(4)“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說明排雲殿很多,"金碧輝煌"指宮殿十分雄偉,像一朵朵金光閃閃的雲排列在佛香閣下面、

2、還有哪些地方表現了萬壽山的這種美

明確:第四自然段

請同學們默讀這一自然段,找出有關的句子畫下來、

(1)"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萬壽山很高,站在半山腰就可以看到大半景色、這裏的"大半景色"指的是山前的景色,因爲作者的觀察點是在佛香閣前面,所以後山的景色看不到、

(2)"蔥鬱的樹叢,掩映着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硃紅的宮牆、"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很高,從半山腰望去能看到掩映在綠樹中的屋頂和紅紅的宮牆、

(3)"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這句話也體了萬壽山的高大,向前望,美麗寬闊的昆明湖變成了一面鏡子,一塊碧玉、

(4)"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由於山高離得很遠,所以看不到看不到靜靜的湖面上淺淺的波紋、

(5)"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裏的白塔、"

這一句更加說明了萬壽山的高,站在半山能望見城裏的景物、

3、指導朗讀

(1)指名讀,注意重點詞要讀出重音、例如"大半","靜","綠","一點兒"等、

(2)教師評議,找學生練習讀、

(3)齊讀第三段,體會作者的讚美之情,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4、小結:這一段描寫了作者在萬壽山腳下和登上半山腰所見的景物,突出了萬壽山雄偉壯麗的特點、從萬壽山下來,作者又來到了哪裏

四、自學第四段

請同學們以組爲單位討論,說一說昆明湖有什麼特點

1、同學自由討論、

2、指名發言,檢查自學情況,其他組的同學補充發言、

3、每組選出代表讀課文,比一比,那一組讀得好、

4、教師小結:這一段寫了昆明湖的靜和綠,爲我們描繪了一幅秀美的風景畫、在頤和園中除了精美的長廊,壯美的萬壽山,秀美的昆明湖,還有哪些美景呢

明確:智慧海,知春亭,大戲臺,玉帶橋,石舫……

正像大家所說的那樣,"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學生齊讀)"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遊賞、"

5、根據板書總結全文

作者按遊覽的順序,以萬壽山爲中心,描寫了長廊,佛香閣,排雲殿,昆明湖,十七孔橋,湖心小島幾外景物的特點、讚美了祖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

五、佈置作業

觀察一處景點(如學校,公園,遊樂場等),按地點轉換的順序把它寫下來、

以檢查促預習。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通過對重點詞語的理解,促進對文章的感悟。

激發學習與慾望。

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

以讀代講,以讀促悟。

通過對重點詞語的剖析,實現讀文本的感悟。

學生自學爲主,通過相互交流實現理解的提升。

通過讀來感受頤和園的美。

四年級上冊《頤和園》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讓學生了解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利用校園網、互聯網絡自主查尋收集資料拓寬學生的視野,進一步增強對頤和園的瞭解。逐步培養學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幫助學習的能力。

3.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訓練學生的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4.按課文記敘的遊覽順序,練習給課文分段。理解課文重點詞句,會用“聳立”“隱隱約約”造句。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二、四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陶冶愛美情趣,受到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利用網絡自主查尋,拓寬學生視野。

教學難點:

小導遊介紹頤和園,能用流暢的語言表述出來。

教學準備:

網絡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生字新詞。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給課文分段並概括段落大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介紹頤和園的有關資料。

二、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⑴自瀆課文。思考:作者抓住頤和園那些景物來描寫的?

⑵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思考:每一自然段描寫的是什麼?(段意)

三、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聳立、掩映、神清氣爽、隱隱約約、蔥鬱等詞的含義。

四、給課文分段並概括段意。(可分三段也可分六段)

五、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理解課文內容。小導遊介紹頤和園。

教學過程:

一、導入:頤和園是我國首都一處著名的景點那裏歷史悠久、景色怡人,是旅

遊觀光的好去處。昨天,同學們隨老師走馬觀花初遊了頤和園,已經領略到了頤和園的美。誰來回憶,昨天的遊覽路線?

二、出示遊覽圖,複習課文描寫順序。

(學生複述,教師電腦演示)

提問:初遊頤和園,你感覺怎樣?(美)課文一開始是怎樣寫的?(讀課文第一段)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美麗的景色?

三、學生自讀課文,摘抄優美詞句,體會課文的美。

1.學生自讀課文勾劃出優美詞句,說出美在什麼地方。

2.電腦輸入,感情朗讀。

過渡:經過這樣一番描寫,再加上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這讓我們感到頤和園更美了!

四、指導學法,明確學習目的,體現學生的自主性。

1、出示學習方法:

⑴讀:找出描寫頤和園的優美語句有感情地朗讀。

⑵看:利用校園網、互聯網查看相關圖片、錄象、文字資料。

⑶講:自己來作導遊把美麗的景色描述出來。

2、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想解決些什麼問題呢?

五、聘請小導遊。

1、分組: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2、推選“頤和園小園長”。

3、師:下面請小導遊們到頤和園的網站上去收集資料,製作一份電子簡報,

向遊客解說!(電腦出示製作步驟)(請學生讀)

製作步驟:

㈠網絡瀏覽查尋相關資料。

㈡複製圖片摘抄文本。

㈢利用收集到的資料寫導遊詞。

(要求:每一小組的同學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製作好以後推薦一名同學進行解說)

六、網絡瀏覽查尋,理解課文內容。

七、展示彙報,協作交流,演、講結合,理解課文內容。(重點:二、四自然段)

過渡:我們現在就跟隨小導遊,去“頤和園”領略無限的風光。

(一)團長介紹(歷史等背景資料)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長廊)

1.組長彙報。(邊講邊演示)

2.對導遊的解說進行評價。

3.組員補充。

四年級上冊《頤和園》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全文交代頤和園的地理位置和建造年代,用隨步移景的方法,介紹頤和園中的長廊,佛香閣,萬壽山,昆明湖等自然和人文景觀。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學生對風景描寫的理解領悟。

教學重點:

讀懂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

學情分析:

學生大多喜歡美麗的風景,樂於學習本課。

教法:

講授法。

時間:

一課時

教程:

一、初讀感受美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讀懂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

3、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學生的審美培養

二、細讀課文

1、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受頤和園的美景。

(1)談一談自己最喜歡的景點是哪裏?

(2)朗讀時,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作者的讚美之情。

2、引導學生研讀課文,學習作者的描寫和表達的方法。

(1)弄清課文的介紹順序

(2)欣賞課文的優美的語言

(3)朗讀的指導

A、指名讀、比賽讀、範讀、評價讀、形象讀。

B、說一說頤和園的美。

學生當遊客,自己當導遊,說說頤和園的美景。

三、小結:

你喜歡本文的那段描寫?

四、積累遷移

(1)本文優美的語句比較多,可以讓學生做自選詞句的練習。

(2)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部分背誦抄寫。

五、板書設計

地理位置——北京西部

頤和園 年代、面積

自然人文景觀

頤和園美景傾倒中外遊客

四年級上冊《頤和園》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然喜歡的段落。

3、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錄像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趣,導入新課

新課伊始,教師問:“同學們知道導遊這個職業嗎?這是幹什麼的?”在總結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接着說:“今天這節課,老師要選拔非常聰明的小朋友來當小導遊,領着大家遊覽北京美麗的皇家公園──頤和園,大家願意參加這個選拔賽嗎?”在學生興致高漲紛紛要求參加時,老師及時引入課題:“哇,這麼多同學要參加選拔賽,很好,可是,要當一個稱職的小導遊並不容易,要求大家認真學習第十八課《頤和園》,只有學懂了,才能做個好導遊,現在我們就開始學習,老師看哪些同學能做個合格的好導遊。”

二、初識課文,理清順序

1、配樂範讀,創設情境:

提出要求:

你如果要當好小導遊,就一定要認真聽,仔細看,想想課文提供的遊覽順序是怎樣的?

2、指名答題:

教師歸納學生的回答,理清遊覽的順序並板書: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橋

最後,教師表揚鼓勵學生:

剛纔有不少同學表現不錯,弄清了遊覽的順序,是個初步稱職的小導遊,不過還有更難的考驗在等着大家呢?

3、分清段落:

教師另發提問:

小導遊們,你們是從哪些句子中得知遊覽順序的?請把它們劃出來。

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第五自然段的第一句“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教師總結:

這些句子在自然段的開頭,點明瞭遊覽地點的變換,寫清了遊覽的順序。

教師接着用歸併法分好段落,可提問:

描寫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橋分別是哪幾個自然段?

三、再讀課文,研讀詞句

1、學習第二段:

⑴ 過渡:

小導遊們,你們帶着大家來到了長廊,現在需要向遊客介紹景色的特點,誰能自告奮勇上臺來,告訴大家長方是什麼樣子的?

⑵ 研讀重點詞句,瞭解景物特點:

學習長廊最大特點──長:

首先,教師出示燈徵上的第一句:

長廊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700多米,分成273間。

接着,指名讀燈片內容,然後提問:

這兩句說明了長廊的什麼特點?“一眼望不到頭”是什麼意識?“這條長廊有 700多米,分成273”這句話用什麼來說明長廊的長的(具體數字)?”

學習長廊的其他特點:

長廊除長這個特點外,課文還講了長廊的其它什麼特點?“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說明什麼?“長廊兩旁栽滿的花木,這一種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說明了什麼?通過這些問題說明長廊內的畫內容豐富,題材廣泛,長廊兩旁風景宜人,花多,品種也多。

⑶ 導遊介紹長廊,設置遊覽環境:

教師教給學生按本段的敘述順序(位置──長──畫──花)記憶本段內容的廣泛,使學生對此段有了深刻的印象,相信學生很有信心上臺當導遊,帶着大家廊,在導遊指圖講解時,如果時地配上音樂,長廊那富有特點的美,就更易打動“遊客”的心。

⑷ 配樂朗誦,昇華感情:

課堂氣氛活躍了,教師應抓住時機,指導學生通過語氣的變化來處理情感的變化。全班齊聲配樂朗誦第二段,使教學達到高潮。

2、學習第三、四段:

教師教學第三、四段也應採用教學第二段的方法,即“導遊──介紹景點──研讀本段重點詞句,特點──導遊再次介紹景點──配樂朗誦,昇華情感”。

學習頤和園另三處景點:

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的特點。

第三段主要圍繞“作者是在哪兩個角度寫萬壽山的?”“登上萬壽山眼前顯現出怎樣的景色?”兩個問題來學習,重點理解“聳立”、“金碧輝煌”、“蔥鬱”、“遠眺”、“隱隱約約”等詞,比較“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涌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昆明湖水碧綠清澈,水面十分平靜”兩句,從而使學生充分了解昆明湖碧綠而特點。

第四段重點解決“昆明湖上有哪些景物?十切孔橋是什麼樣的?”這一問題,理解“這座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堵雕刻着小獅子”一句,使學生彷彿看到十七孔橋那多姿多彩的身姿。

四、熟讀課文,總結全文

1、教師指導學生充滿激情地配樂朗讀二、三、四段。

2、思考:

頤和園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教師在總結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講解頤和園是北京的一個美麗的公園。

3、學習第一段的第一句起了什麼作用?

(總起,自成一段。)

4、頤和園這麼美,它的建造者是誰?

(以此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

5、過渡:

頤和園除了課文中介紹的幾個景點外,是不是就沒有其它可遊玩的了?

6、學習第五段。

7、教師帶領學生去別的幾個景點遊覽(放頤和園風光碟片,教師解說,喚起學生美的情趣,使學生對頤和園有更深的瞭解。)

8、評選稱職小導遊:

在一次次考驗後,層層選拔出稱職的小導遊,教師對此次活動進行總結,並獎勵稱職小導遊,如時間允許,請一位優秀小導遊帶着大家再次遊覽頤和園(指圖,配樂)。

四年級上冊《頤和園》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的15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3個。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瞭解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4. 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1. 讓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觀,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激發民族自豪感。

2. 學習本課按照瀏覽的順序記敘,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二、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 提出自學要求。

(1) 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 標出生字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詞語意思並想辦法記住生字。

(3) 在文中標出作者描寫了頤和園的哪些景點。

2. 檢查自學情況。

(1) 指名朗讀課文。

(2) 學生彙報怎樣記住生字的字音和字形的。

(3) 彙報作者所描寫的頤和園的景點。

(4) 彙報自己通過努力弄明白了什麼,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3. 指導小組合作學習。

(1) 把課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每段開頭的第一個句子畫下來,再讀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介紹頤和園的。

(2) 認真讀讀每個自然段,想想作者抓住了每個景點的什麼特點,向大家介紹。

(3) 將自學過程中還不理解的問題在小組內提出。

4. 小組彙報學習情況。

(1) 說說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介紹頤和園的。

(2) 作者向我們介紹了每一處景點的什麼特點?

三、 學習第一自然段和最後自然段。

1. 讀了課文,你覺得頤和園給你留下的總的印象是怎樣的?課文哪個部分很明確地爲我們指出來了?

2. 指導朗讀,注意突出大和美。

四、 總結。

五、 要認的字,練習要寫鞏固的字。

第二課時

一、 複習,引入新課。

二、 學習第二自然段。

1. 一進入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長廊就展現在我們眼前了。

2. 學生彙報。

(1)長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你是怎麼體會到的?

(2)長廊還有什麼特點?

(3) 結合理解“神清氣爽”。

(4)指導朗讀。

三、 學習第三自然段。

四、總結

談話:同學們,表現自己的時候到啦!現在,請你們用自己的聲音把自己對頤和園美的體會、感悟和體驗盡情表達出來,如何?相信你們一定行,也許可能會賽過陳鐸、趙忠祥和倪萍。有信心嗎?

1、選擇方式,自主準備。方式由學生自己確定:可隨作者移步換景的線路,看圖(或播放的課件)講解;可只憑借文本,進行美讀;也可改編內容,作有滋有味的介紹,等等。要求:可選一個景點,也可選一處景物;可一人展示,也可找夥伴合作。(注意放一點優美的音樂)

2、盡情展示,共享快樂。形式多樣,不拘一格。老師注意提升式點撥、引學生推進式評價和激發學生競爭式展示。(如,誰還想誦讀得更精彩?)

四年級上冊《頤和園》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在閱讀中自主識字,瞭解課文中“金碧輝煌、琉璃瓦”等詞語的意思,並體會“也”“幾乎”的用法。

2、默讀課文,根據過渡句,瞭解作者遊覽路線及寫作方法。

3、正確的朗讀課文,感受北京頤和園的美麗風景,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學習課文介紹景點的方法,說或寫一個自己喜歡的景點。

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過渡句,瞭解作者遊覽路線及寫作方法。

學生準備:

蒐集關於頤和園的資料 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媒體出示、感受園林美景。

1、談話導入:我們的祖國風景如畫,有許多名勝古蹟,北京的頤和園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6課。

2、板書課題 指導書寫“頤”

3、齊讀課題

4、播放媒體,感受美景。用一句話來說說頤和園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二、整體感知,瞭解遊覽路線。

1、過渡: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作者整個遊覽過程經過了哪些地方呢?輕聲讀課文,把表示地名的詞註上記號。

交流 板書:長廊 萬壽山 佛香閣 排雲殿 昆明湖 十七孔橋

2、再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怎麼介紹自己的遊覽路線的呢?劃出文中有關的語句。

(1)交流(媒體出示過渡句)

(2)作者從一個景點到另一個景點都用了一句句子連接起來,這些句子寫得很有順序,看了讓人一目瞭然。

(3)引讀過渡句

3、語言訓練:誰能看着板書說是或作者的遊覽線路?

師小結:作者就是按照一定的遊覽線路向我們介紹他所看到的景點的。

板書:按照一定的遊覽線路

三、突破重點,掌握遊記寫法。

1、學習第2~~5節,瞭解作者的觀察順序。

(1)默讀第2~~5節,討論:作者怎樣把這些景點介紹清楚的?

(2)交流

長廊:作者先寫長廊裏橫檻上的畫,再寫長廊兩旁的花木。

引讀:進了頤和園的大門……

中間的長廊怎麼樣?……

長廊的兩旁又是怎樣的呢?……

萬壽山腳下:作者是從上往下看,先介紹上面的佛香閣,再介紹下面的排雲殿。

引讀:走完長廊,就來到萬壽山腳下。擡頭一看,上面是……下面是……

佛香閣前:作者登上萬壽山,先向下看,再看正前方,最後向東遠眺。

引讀: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正前面……向東遠眺呢?……

昆明湖:先寫兩岸,再寫湖中心,最後寫湖上最有特色的'石橋。

引讀: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邊,兩岸有什麼?……

湖中心呢?……湖上最有特色的要數十七孔橋了……

(3)師小結:不同的景點,作者用了不同的方位順序來寫的。

板書:按方位順序介紹

2、再讀句子,感受景點的特點。

(1)過渡:作者又是用了哪些寫作手法來寫出這些景點的特點的呢?再讀句子,找出你喜歡的景點加以說明。

(2)交流,隨機出示重點句子。

①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着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A、看圖感知“700多米”。

B、出示橫檻上的畫,理解“橫檻”,朗讀。

C、小結:長廊的特點就是長和彩畫多。

②擡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聳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雲殿。

A、出示圖片,理解“琉璃瓦”。

B、讀句子。

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快碧玉。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A、體會比喻的作用。

B、理解“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的意思。

C、指導朗讀。

④這座石橋有17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獅子。這麼多小獅子,姿態不一,也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

A、“也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爲什麼要用“也”?

聯繫前文,出示句子: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着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B、指導朗讀。

(3)小結:作者抓住了每一處景點的特點把具有獨特魅力的頤和園展現在我們面前。

板書:抓住景點特點

四、總結全文,運用寫作方法。

1、總結:學了課文,我們知道寫好遊記要注意:按照一定遊覽路線,按方位順序、抓住景點特點來突出事物的特點。

2、寫作練習:按方位順序、抓住景點特點向大家介紹我們的校園。

板書設計:

長廊 佛香閣 按一定遊覽路線

16、頤和園 萬壽山 排雲殿 按方位順序

昆明湖 十七孔橋 抓住景點特點

教學效果反饋:

課文是一篇遊記,所以瞭解課文線索是至關重要的。我讓學生通讀課文之後,找出文中表示地名的詞語,再劃出過渡句,引讀這些句子,體會過渡句在全文中的重要作用,藉此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

不同的景點採用不同的方位順序來描寫,也是本課的一大特點。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找出表示方位的詞語,將每部分景物與作者之間的位置瞭解清楚,學習如何寫景。

四年級上冊《頤和園》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七冊第18課《頤和園》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按旅遊順序具體描寫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展示了我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文章按總—分—總的結構,以遊覽的路線爲線索,把各個景點的不同特點寫得具體生動,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學情分析】

1、四年級學生具備了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能夠抓重點詞句而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2、在第一單元的“自然景觀”的教學中,學會了邊讀邊展開想象的方法,能夠把描述的內容在頭腦中形成畫面。

3、具備了對資料進行蒐集的能力,但對蒐集到的資料整理能力還有待培養

4、在寫遊記類的文章,能夠按照遊覽的順序進行描寫,但是在具體觀察某一具體景物的方法上層次性還不夠,對於這一方法的指導還應加強。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課文內容的優美。

2.技能目標

①通過對詞句的理解,讀懂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課文主要內容,訓練學生語言的概括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②藉助課外資料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蒐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標:

體會作者優美的語言,從中得到陶冶,激發學生探究中國“世界遺產”的興趣。

【教學重點】

⑴引導學生感受頤和園中景物的特點。

⑵學習本課的觀察和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本課的觀察和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 交流導入,進入學習

1、同學們,暑假的時候,老師去了一趟北京,來到了一處歷史悠久,景色優美的地方。(出示照片)這是哪裏?(頤和園)今天我們就去看一看。注意看老師板書課題。頤字的左邊裏面是個口,左右要寫勻稱,其他兩字也要寫得方正。請同學們齊讀課題。(生齊讀)不要拖音再讀一次。

2、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誰來說一說你對頤和園有哪些瞭解?(指生說)同學們,自己讀書能知道這些真不簡單。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過渡:通過剛纔的回答,老師知道同學們對頤和園都有一定的瞭解。

1、聽課文朗讀,畫出課文中的生字和新詞,給課文標上自然段。

2、爲了更好地讀好這篇文章,讓我們先來解決一下生字詞這些攔路虎。

出示課文的生字詞,指名讀,開火車讀,小老師領讀詞語。

3、指導寫字“廊”,注意筆順,豎提,橫撇彎鉤,“廣”撇畫伸展,裏面筆畫要緊湊,豎爲懸針豎。(指導完,學生在練習本上寫兩個。)

過渡:攔路虎解決了,讀起課文就更輕鬆了。

4、現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讀課文的同時,找出作者主要遊覽了頤和園哪幾個景點? 課文是按什麼順序記敘景點的?從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

5、景點:長廊、萬壽山、昆明湖(板書)指名讀句子,(出示)請同學們把這些句子連起來讀一讀,看看你有什麼發現。我們發現作者走到哪裏就看到了哪裏,看到哪裏就寫到哪裏,清楚地交代了遊覽的順序,這樣的寫作方法就叫做“移步換景”。(板書:移步換景)一般一個景點爲一段,我們寫遊記的時候可以用上這種方法。

6、出示頤和園景區地圖,藉助地圖,我們可以更加直觀理解作者的遊覽順序。

過渡:作者是怎樣給我們描寫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呢?讓我們跟着作者的足跡再遊覽一番,從中慢慢體會吧。

三、學習“長廊”特點

首先,我們來到長廊,這條長廊有什麼特點呢?

1、默讀第二自然段描寫長廊的部分,用筆畫出能體現長廊特點的詞語和句子。

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並把自己的感受說一說。

2、交流:出示幻燈

能通過你的朗讀告訴大家長廊的特點嗎?(指名讀,齊讀)

綠漆的柱子 ,紅漆的欄杆,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着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長”:①你抓住了數字,讀出了長廊的長。師板書:七百

“七百多米”大概有多長?(熟悉距離舉例,如操場),這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長廊,也是世界上最長的長廊,因此1992年,被認定爲“吉尼斯世界記錄”。這麼長有什麼感覺?(一眼望不到頭)

②(齊讀),用你的朗讀告訴我,它到底有多長,好嗎?

③小節:通過你們的朗讀,長廊彷彿真的來到了我們的眼前 ,看來列數字的方法很有用。

長廊除了長的特點,還有什麼樣的特點?(美)

體會廊內的“藝術美” (師隨機總結)

① “人物、花草、風景”——畫的內容

“五彩的畫”——顏色多,漂亮

“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作者通過比較(師板書:...沒有...相同..)

說明畫的不僅多,而且內容豐富,其實,不止橫檻上有,枋樑上,亭子內部都是,這樣大大小小,加起來達到了14000多幅呢。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看到什麼美景就讓畫師畫下來,都花在這上了。你說長廊美不美呢?

②你現在又會怎麼讀呢?指名學生讀,齊讀。

過渡: 廊內的繪畫藝術美通過你的朗讀傳達給我們了。 還有哪兒也很美呢?

體會廊外的“風景美”:

① 生自讀句子體會鮮花不敗, 微風送爽的怡人風景。

②你喜歡花香嗎?讓我們吸一口氣,讀一讀這句描寫廊外的風景的語句吧。

3、想不想去看看長廊呢?播放畫面

師:這些都是我國的古典名著啊,民族英雄,神話傳說,花草魚蟲......

還想再看嗎?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老師怎麼能放得完呢?

⑤說話:走進這樣的長廊,就像 。(指名說)

師引導學生練習說話,屏示:

“走進這樣的長廊,就像...”

師:這裏有神話故事,有民間傳說,還有歷史故事,“走進這樣的長廊,就像...”

這就是世界上最長的畫廊,這幅畫裏有風景,有人物,行走在這樣的長廊裏,就像...

這樣的長廊裏,我們觸摸到的是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啊。

⑥帶着這樣的情感,我們再來讀長廊。(配上琵琶樂)

過渡:看得出,你們都被這廊外的的美景吸引住了,廊內的藝術美,廊外的風景美,相映成趣,這就使我國的園林藝術,因此,長廊成爲了頤和園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那作者是怎樣看長廊的呢?

5、 屏示:師引讀

整體看——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

看廊內——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着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看廊外——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小節:原來作者就是這樣看長廊的,生讀

先整體看,再看廊內,最後看廊外

遊頤和園要有順序,介紹具體的景物原來也是非常講究順序的。作者就是這樣三看長廊,連句成段,用列數字,作比較寫出了長廊的美。

四、課堂總結,佈置作業

1、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瞭解了頤和園這篇課文的內容,認識了“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在跟隨作者的腳步遊賞長廊的同時,還學會了從多個角度來描寫景物特點的方法,收穫真是不小!下一節課,我們再到萬壽山和昆明湖去看一看,去領略頤和園中更多的美景。

2、作業:仿照《頤和園》介紹景觀的寫作手法,你能用上一定的表達手法、按照一定的順序向我們介紹你曾經去過的一處景觀嗎?

板書設計

長廊 七百

頤和園 萬壽山 …沒有…相同…

(美麗) 昆明湖 …像…

四年級上冊《頤和園》教案 篇9

學習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事物的表達方法。

3、瞭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4、培養學生蒐集材料,整理材料,想象作畫,學寫廣告詞,編寫順口溜等綜合能力。

設計特色:

感情朗讀,讀中體會,蒐集材料,想象作畫。

學習重點:

1、瞭解課文按空間變換順序記敘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教學過程 :

一 導:

(師)同學們都去過哪些地方遊玩?談談自己的感受。

今天我們就到富有皇家園林博物館之稱的頤和園去走一走、看一看那裏的美麗風光。板書課題。

(師)快坐上小火車,向北京出發囉!(放課件:火車開啦)

二 憶:

(課件打出頤和園的平面示意圖)

(師)作者重點寫了頤和園的哪些景點?按什麼順序介紹的?

(生)在課文中把二至五自然段每段開頭的第一個句子畫下來。

(師)結合學生回答板書:長廊 萬壽山 昆明湖

三 觀:

1、指導學生觀看長廊的風光片。

2、指導學生談觀後感。

(過渡)師:景色美,作者的語言更加生動形象,讓我們從作者的描寫中再次感受長廊的特點。

四 讀: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畫自己印象深刻的詞語、句子。

2、與同桌交流,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

3、引導學生探究,加深感悟長廊的特點:

①此處可讓學生蒐集有關長廊的圖片,來進一步理解長的特點,以及長廊內部和外部的特點來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

②通過與自己身邊事物作比較,如700米長的馬路來體會作者運用數字描寫的好處。

五 悟:

運用學習上一自然段學習方法去感悟一下第三、四自然段的內容

1、交流自己蒐集到的有關萬壽山的圖片資料,談感受。

2、觀看佛香閣與排雲殿的風光片,談感受。

3、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寫得優美的句子,多讀幾遍。

4、討論分析重點詞語:如聳立、一排排、金碧輝煌、黃、綠、硃紅滑過爲什麼不用劃過。

重點句子:①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②昆明湖靜的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

5、練習朗讀,注意語調。

六 說:

學習第五自然段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扮成小導遊員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分組進行導遊,向遊客們介紹碧波浩渺的昆明湖,最後評出優秀導遊員。

七 品:

學生用欣賞、陶醉、讚美的情調去讀課文,邊讀邊想象,在腦海裏再現頤和園的美麗景觀。

八 練:

1、放風光片,欣賞祖國的風景名勝,談感受。

2、交流自己蒐集到的有關頤和園,及其他風景名勝的圖片,文字資料。

3、選擇課文中喜歡的一處景點進行作畫,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4、爲頤和園寫一句導遊詞,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希望,提醒人們要保護自然環境。

5、總結:以三字經的形式總結如:頤和園、景色美、長廊長、真神奇、排雲殿、面積大、萬壽山、高又高、昆明湖、景色秀

四年級上冊《頤和園》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本課是小學語文第六冊(語文A版教材)第三單元最後一課。在現行同期語文教材中,它同時被北師大版語文教材和蘇版語文教材編爲五年級選讀文。所以我覺得本文與三年級學生的生活、閱歷和理解水準均存在較大距離,教學中將會有較大難度。於是,我把本課教學分爲三個課時:第一課時要求學生將課文讀通、讀順,大致瞭解課文內容,並學完第一自然段;第二課時,重點探究長廊的“三絕”;第三課時,重點探究長廊的畫。

教學目的:

1、瞭解長廊“三絕”,感受其高超精湛的建築技藝,喚起民族自豪感;

2、通過具體的朗讀指導,培養學生的語感,學習課文精妙的遣詞造句和語言表達;

3、通過簡筆畫,幫助學生把文字換化成畫面,培養空間概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我們這節課來繼續學習第12課。(板書課題)上節課,我們通讀了全文,知道了在頤和園裏,最著名的景緻就是它那奇特的長廊,而且,還學習了課文的第1自然段。在這一節課中,讓我們隨着作者,一起去頤和園的長廊看看,認真地研究那舉世聞名的長廊。(在課題中的“廊”字下畫着重線。)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看到課文的第2自然段,從中找出一個寫出了長廊建築特點的詞,並在這個詞下用圓點作標記。誰來說一說,你找到的是哪個詞?(生說:精美)

2、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準備好,快速地默讀課文的第2到第5自然段,邊讀邊思考:課文是從哪些方面寫出長廊的精美的?好,開始。(生讀)

3、生說“三絕”,師板書:造型、位臵、結構。劃“絕”。釋:指水平或程度達到極點。

4、小結:課文的第2到第5自然段先從整體寫出了頤和園長廊“精美”的特點,然後,又分別從造型、位臵、結構這三個方面進行具體描寫。這種結構是一種最常見的結構方式,誰記得?(生:總分結構)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分步學習、研究頤和園長廊的“三絕”吧。

三、學“造型絕”

1、請小朋友準備自由地讀課文的第2自然段,讀完以後告訴大家:你讀懂了什麼?(生讀)

2、生說(相機板書:全長728米)和體育老師一起認真目測過,728米就是兩個從新華書店到學校門口的距離。(用線條表示蝙蝠,劃)

3、用“因爲……所以……”等因果關聯詞說“造型絕”,理解鞏固這一層的主要內容。

四、學“位臵絕”

1、指名讀,思考:頤和園長廊的位臵怎樣絕?

2、生答相機畫簡筆畫

①方向標識,學科協同;

②北面萬壽山;

③南面昆明湖

3、這樣的位臵,讓頤和園的長廊裏冬暖夏涼,真是太舒服了!

4、指導朗讀。

①提出要求:就讓我們用舒展的語調,美美地讀一讀這幾句話。請小朋友認真聽老師語氣的提示,仔細看書,讀出課文中相應的句子。

②引讀

師:頤和園長廊建築的第二絕是什麼?

(生讀)

師:那就讓我們來看看長廊的位臵吧。它的北面緊靠什麼山?

(生讀)南邊面對的呢?

(生讀)這山、這湖調節了這裏的氣候,所以,這裏的冬天——

(生讀)夏天呢?

(生讀)因此,就算夏天天氣再熱——

(生讀)

師:涼風習習,輕輕吹去臉上的熱汗,多麼愜意!

5、剛纔讀的是從氣候上看。那麼,如果從環境上看,頤和園長廊的建築又怎樣呢?

(生說)

6、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跟着老師的引導想象一下昆明湖上的美景吧。湖水清凌凌的,湖面平靜得像一面鏡子。一陣微風吹來,水波盪漾,在陽光下,湖面像是撒了一層閃亮的金子。看,湖邊的小樹倒映在湖中,湖上的小橋倒映在湖中,流連忘返的遊客的身影,也倒映在湖中!(稍停,生睜眼)

7、美嗎?(生答)所以,我們的課文才會這樣描寫呀。好,就讓我們一起來把這段話讀完吧。(生齊讀“從環境上看”至段末,師相機在“昆明湖”南北畫水紋)

8、在不同的季節裏,我們站在頤和園的長廊上,能看到兩側哪些不同的景色?小朋友都來想象一下,並且說給大家聽。 當春風輕拂,春雨淅淅瀝瀝地下起來,小樹—— 當盛夏來臨,昆明湖中傳來陣陣蛙鳴—— 當秋風吹來,落葉沙沙—— 當嚴冬已至,漫天飛雪——

9、小結:只要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在長廊行走時,你就能發現這些美景!

五、學“結構絕”

1、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研究頤和園長廊“結構絕”的特點。長廊本身結構“絕”在哪兒?請小朋友聽老師朗讀,邊聽邊標記你認爲最絕的一句話。(師範讀,生標記)

2、生交流,彙報

3、釋義 “竟”:竟然,意想不到,出乎意料 理解“精湛技藝”

師:這樣精湛的藝術,這樣燦爛的藝術,這樣輝煌的藝術,是來自誰的雙手?(生據原文回答)

師:是的,來自我們的先輩,來自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作爲他們的後代,我們真是爲此自豪,爲自已是個中國人而驕傲!

4、指導朗讀第4段最後兩句(指名讀;板:273間,一景一畫;讀後評析點撥)

要點

“273間”:讀數字發聲要特別清晰;

讀“一”字注意變調:yì景yí畫;

最後10個字是詩一樣的語言(板:人在廊中走,景在身邊移)

讓我們用吟誦詩歌的方法有感情地讀一讀!(生試後簡評:抑揚頓挫)

我們來把最後兩句讀三遍。第一遍請一、二大組小朋友讀;第二遍請三、四大組小朋友讀;第三遍請全體小朋友一起讀。請大家注意老師語氣的提示,仔細看書,讀出自豪的感情。

開始

(師引)頤和園長廊一景一畫,讓人感到——(生一、二組讀)

(師引)頤和園長廊變化和諧,讓人感到——(生三、四組讀)

(師引)哎呀,頤和園長廊真像仙境一樣!讓人感到——(生齊讀)

5、長廊不僅本身“結構絕”,它在頤和園的整體結構中,還起到了十分特殊的作用。請小朋友一邊思考,一邊輕聲地、自由地讀這個段落。(生讀)

釋義

▲“中軸線”、“平分”,指簡筆畫,看圖明義;

主旋律:文中指長廊是頤和園的最主要景點,遊覽頤和園,必遊長廊;

▲典範:(板)

▲知名度:試問,稍微有一點園林知識的人,有誰會不知道頤和園的長廊呢?

6、朗讀展示:讀出自豪之情

六、總結

多麼奇妙的設計,多麼精美的長廊,多麼偉大的建築啊!這節課,我們通過認真研究,知道了長廊的造型、位臵、結構特點,讓我們尋找一切可能的機會,把研究所得介紹給自己的親人和朋友!(下課)

板書設計:

頤和園的廊與畫

三絕 畫奇 舉世罕見 藝術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