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掌聲》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彙總

《掌聲》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彙總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4W 次

 《掌聲》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一篇

《掌聲》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彙總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瞭解科學技創造的奇蹟及威力,感受科學技術發展的驚人速度及變化。

2、通過分析語句,體會內在含義。

3、能聯繫生活實際,暢談自己的感受及未來。

教學重點:

瞭解20世紀科學技術帶給人類生活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含義較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發散思維,導入新課:

1、假如沒有電視,沒有電腦、沒有電話……我們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的?學生自由發言。

2、還有哪些科學技術帶給了人們方便?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結合課件演示,小結,板書課題。學生談談對“呼風喚雨”這個詞的理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同桌之間共讀課文,相互檢查預習情況。要求做到聲音自信、朗讀正確、流利。

2、分小組分自然段讀課文。

3、自讀課文,根據自己的學習積累,談一談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學習本課?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有重點地進行引導。

4、學生默讀課文,歸納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先同桌交流,然後全班邊讀邊交流。

課件出示輔助練習,全班交流完成:

①________是一個________的世紀。

②    (誰)靠    (什麼)呼風喚雨。

③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    (一句詩)來形容。

④20世紀人類的科技成就    (用一詞),改變了人類的生活。

⑤是    (什麼)創造了人類的美好生活。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全文圍繞哪一段來寫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齊讀。

2、自主學習,看看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圍繞中心段來寫的。以小組爲單位,邊讀邊找邊總結。

3、全班朗讀彙報交流:

①讀第2自然段,並對比“發明”和“發現”的區別。朗讀總結板書:

人類靠現代科學技術呼風喚雨

②讀第3段,回憶歷史,“千里眼”“順風耳”指什麼?說明什麼?找出相關的語句,板書作對比:

過去用千里眼順風耳寄託願望

③理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通過相關詞句體會科學技術發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④默讀第4段,勾畫出現科學技術的發展,學生歸納總結:

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天體探索奧祕電視電話因特網飛機火車遠洋船……

⑤齊讀第5段,根據相關語句,師生總結板書:

回顧歷程科學創造神話美化生活

展望未來科技創造奇蹟改善生活

四、暢談收穫,總結提高:

1、再次談談你對“呼風喚雨”的理解。

2、結合我們的身邊,再次談談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的舒適和方便。

3、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五、作業:

1、小練筆:《暢想未來》

2、手抄報:《科技時代》

 《掌聲》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二篇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呼風喚雨、出乎意料、改觀、程度、依賴、農耕社會、騰雲駕霧、寄託、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電話、因特網、聯繫、哲學家、歸根到底”等詞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聯繫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科學所帶來的變化。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學法:

以小組合作學習與自主學習相結合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探究學習。

 教學準備:

組織學生根據《自學提示》進行預習

一、談話導入

(1)舉起手來,跟老師寫一個詞,板書“呼風喚雨”,(學生書空),看到這個詞,你想到了什麼?(學生交流)

(2)那呼風喚雨是什麼意思呢?(學生交流)

是的,呼風喚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後來人們用它比喻能夠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種局面。

(3)我們接着寫,板書“的世紀”,

指課題,哪個世紀是呼風喚雨的世紀呢?(20世紀)一個世紀是多少年,那20世紀是從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

(4)對,這個世紀就是一個,一起讀——(指課題,學生讀課題)呼風喚雨的世紀。

二、回顧課文

1、 輪讀課文,回顧內容。

(1)談話:這篇課文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路甬祥爺爺專門爲少年兒童寫的,內容精煉易懂,語言簡潔通俗。我們已經把課文讀了很多遍,大家一定讀得流利準確有感情,下面我們就來展示展示自己的朗讀風采,誰來?

(2) 指名輪讀課文,評價。

2、摳出讀書問題,進行讀書練習。

三、精讀課文

1、課文說,(指第一自然段,生齊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2、(出示第二段的設問句)是誰來呼風喚雨呢?(當然是人類)靠什麼呼風喚雨呢?(靠的的是現代科學技術)這是第二段開頭的幾個句子,在這一問一答中,你發現句子有什麼特點?

(1) 什麼是設問句?

(2) 小結:設問句能一下子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我們在以後的寫作中也可以用一用,豐富我們的語言表達。

3、在初讀課文的時候,有同學問:爲什麼說20世紀是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邊說邊在課題後打上一個大問號)這個問題很有價值,除了這個問題,我想請你們完整地讀一讀第二自然段,看看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請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1)學生輕聲讀課文,思考。

(2)經過思考,同學們一定有了新問題,我們來交流交流,學生提問。(隨機板書問題)

4、讀書釋疑。

(1)發現和發明

這麼多的問題都是同學們自己提出來的。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解決第一個問題:發現和發明具體有哪些?請默讀課文,把你找到的句子劃出來。

A、 品讀發現和發明的句子。哪是發現,哪是發明,爲什麼?

B、 學生交流,出示“發現”“發明”釋義,明晰“發現”和“發明”的區別。

談話:“發現”和“發明”這兩個詞表面看上去很相近,可仔細推敲,卻差別很大。“發現”是看到或找到原先不瞭解的事物或規律,“發明”是創造出來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C、 選詞填空:

①人們登上月球前( )了宇宙飛船,登上月球后,( )月球上沒有生命。

②人們爲了( )海洋深處的祕密, ( )了各種新型的海底探測儀。

D、 男女分讀“發現”“發明”部分,體味表達特點。

讀着讀着,你發現這個句子在表達方式上有什麼特點?

①體會此句運用了舉例子的方法說明發現和發明。(板書:舉例子)

②體會句式對稱,而且用詞很精妙,不同的事物用上不同的動詞。(板書:用詞精妙。)

③齊讀寫“發現”和“發明”的句子,體會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和用詞的精妙。

E、拓展延伸。

20世紀除了課文中提到的這些“發現”和“發明”外,還有其他的“發現”和“發明”嗎?

①學生交流。

②教師出示課件發明發現,體會發明發現的多,感受句子中“等”用得準確。

③你能學着課文的樣子,選一至兩種發現和發明來說說嗎?

出示詞語:普及 製造 發射 使用 發射 開啓 欣賞

看着這些詞語,結合上面的發明和發現慢慢想。

學生交流,仿寫句子。

小結:仿着課文的表達方式說,這也是一種很重要的語言學習的方法。

5、改觀。

20世紀,我們擁有了這麼多的“發現”和“發明”,在古時候人們又是怎樣生活的?和20世紀之間這種巨大的變化體現在哪裏?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3-4自然段,找一找。

A、體會農耕社會的貧乏。

交流古時候人們生活狀況,引出句子“沒有……沒有……沒有……沒有……”

B、仿寫句子。

僅僅是沒有這四樣東西嗎?你知道當時的社會還沒有什麼?

出示句式:農耕社會裏,沒有( ),沒有( ),沒有( ),也沒有( )。

C、體會現今社會的變化。

面對如此貧乏的生活,人們只能通過幻想來寄託自己美好的願望。在最近的一百年當中,他們的那麼多幻想竟紛紛變成了現實。他們的哪些願望變成了現實?

D、 體會改觀的大。

我們的祖先大概誰也沒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們的那麼多幻想紛紛變成了現實。如果引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一句詩來形容,那就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①讀着這句詩,你有什麼感受?你從哪看出來?

小結:是呀,20世紀相對於人類上百萬年的歷史來說,是很短的一小段。作者引用一個詩句就把20世紀在人類上百萬年的歷史中時間之短,但變化之多、之大、之快表現得淋漓盡致。多麼讓人驚歎!那就用驚歎的語氣再來讀一讀這句話!

E、對比讀古代生活和現代改觀,體會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①出示對比段落,男女生讀相應的語段。

②通過剛纔的對比朗讀,大家知道路甬祥爺爺在向我們闡明古今人們生活的巨大改觀,用的是什麼表達方法?

6、總結,齊讀第一段。

通過古今作比較,讓我們對科學帶給人們的舒適和方便有了強烈的感受!這就是“作比較”的妙用!古今對比,讓我們知道是科學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們怎能不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作業佈置

1、 抄寫生字。

2、 聽寫本課詞語。

板書設計

呼風喚雨的世紀? 用詞精妙

發現?發明? 舉例子

改觀? 作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