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四年級語文教案集錦15篇

四年級語文教案集錦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01K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語文教案集錦15篇

四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6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4個。能正確讀寫“依然、普通、免費”等;理解“竊竊私語、依然”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抄認爲寫得好的句子。

3、瞭解海底是一個怎樣的地方,激發熱愛自然,探索自然奧祕的興趣。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初讀課文,瞭解大意;自學生字,理解新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看見過大海嗎?大海一望無際,波瀾壯闊。這一切都令人感到神奇,感到壯觀,你可曾想過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呢?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去海底旅行,讓我們來探索一下海底世界的奧祕吧!

二、範讀課文,邊聽邊想海底世界的樣子。

 三、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文中生字,並通過查字典自學生字、詞

 四、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按自然段讀文,糾正字音。

“波濤”應讀bō,不要讀成“pō”。

“澎湃”應讀“péng pài”,不要讀成“pēng bài”

“閃爍”應讀“shuò”,不要讀成“yào”。

“啾啾”應讀“jiū”,不要讀成“qiū”。

“海蔘”應讀“shēn”不要讀成“sēn”。

2、分析字形,規範書寫。

“否”上邊的最後一筆是“丶”,不要寫成“ ”

“竊”左下解是“ ”,不要寫成“土”。

“普”不要把上邊的“丷”丟掉。

“類”“米”字最後一筆是“丶”。

“免”不要在“ ”處多加一點。

“途”右上角最後一筆是“丶”。

“屬”下邊“ ”,不要寫成“厶”。

“異”上“巳”,不要寫成“已”。

3、難以確定的部首

“否”應查“口”

“異”應查“巳”或“廾”。

“類”應查“米”。

“免”應查“ ”

“普”應查“丷”或“日”。

4、可採用形近、同音字組詞的方式作鞏固練習。

私( )免( )肌( )異( )

和( )兔( )飢( )導( )

5、輕聲讀文,找出不懂的詞語。

波濤澎湃: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擊,波濤澎湃形容波浪很大。

依然:依舊。

普通:平常的;一般的。

是否:表是“是不是”的意思。

伸縮:伸展和收縮。

末燃氣:一種埋藏在地下可以燃燒的氣體。

竊竊私語:原指人們偷偷地小聲說話,本文是把海底動物發出的輕微聲音比作人在“竊竊私語”顯得生動。

物產豐富:物產:天然出產的和人工製造的物品。豐富,(物質財富、學識經驗)種類多或數量大。即:天然出產和人工製造的物品種類繁多,數量大。

五、讀課文,鞏固字詞。

六、作業

生字,詞,讀書。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瞭解海底是景色奇異、物質獎勵豐富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探索自然奧祕的興趣。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瞭解海底景色奇異和物產豐富的特點。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怎樣把海底動物種類多、活動有趣寫具體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求知。

1、教師一邊點擊神奇的海底世界的錄相,一邊播放配樂朗讀錄音。

(教室裏鴉雀無聲,學生瞪大了雙眼,盯着畫面,尋找着自己知道和不知道名的,見過和沒見過的景物,好奇心油然而生,求知慾在這種引發的過程中轉向於課文內容的學習。)

2、看完錄相,聽完朗讀,你能說說海底是個怎樣的世界嗎?想想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側重寫海底景色奇異,哪幾個自然段側重寫海底物產豐富?

板書: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二、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1、整體感知,理清結構。

(1)全文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課文最後一句。)

(2)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景色奇異?(2、3自然段。)

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物產豐富?(4-6自然段。)

(3)第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作者採用設問的修辭方法引出了下文,並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2、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出示投影:(採用覆蓋片,由海面向海底逐步演示。)着意表現海洋的光線,顯現出深海里有許許多多閃爍着有光點的深水魚在遊動。(如果能配有各種動物聲音更好。)

(2)默讀2、3小節,邊讀邊結合投影概括一下海底有什麼特點?(畫批)

板書:黑中有亮靜中有聲

(3)誰能把這一特點讀出來?

(一人讀,大家評。)

(4)“依然”是什麼意思?還可以換成什麼詞?

(仍舊、照舊)

你還可以把這兩個自然段中的哪個詞換一換,使得意思不變?

(波濤澎湃——波濤洶涌——是否——是不是)

(5)爲什麼海面上波濤澎湃而海底卻依然很寧靜呢?

(用“之所以……是因爲……”的句式回答。)

(6)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

(7)自由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誰能補充省略號的內容?

(8)小組交流,班上彙報。

(有的像小貓一樣喵喵;有的像小老鼠一樣吱吱;有的像小雞一樣嘰嘰;有的像喜鵲一樣喳喳;有的像綿着一樣咩咩;有的像老牛一樣哞哞;……)

(9)誰能補充“……的時候……”

(鴨子或大雁玩耍的時候發出嘎嘎的聲音;小豬休息的時候發出哼哼的聲音;鴿子消譴的時候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

(10)練習朗讀或試着背誦。

三、自讀課文,遷移運用。

1、默讀課文4-6自然段,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寫了海底物產豐富?(採用畫批的方式學習。)

2、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概括得準不準。

3、班上彙報交流。

板書:動物植物礦物

4、描寫動物的一節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圍繞一、二句話寫的。)

(1)出示投影

①出現動物的羣像,體現“多”和“各式各樣的方式”,從整體上給學生以總的表象;

②接着依次出現“海蔘”,“梭子魚”、“烏賊”和“章魚”等,給學生以個體有表象。

(2)總結方法:作者採用什麼方法寫的?

(數字舉例、擬人、比喻、對比、修辭手法;總分段式。)

(3)你可以用上述方法或其它方法介紹投影中或你自己知道的動物活動情況。

(……)

5、出示投影:主要表現海底地形與礦藏。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6、合理地添畫景物,爲畫配詞。

“海底有山、有峽谷,也有森林和草地”是本文的虛處或者說是空白處,給學生無限的遐想空間,有助於他們研讀能力、探究能力。創新能力的提高。

四、總結課文,激勵拓展。

1、指名對照板書說說課文哪些地方說明了海底景色奇異,哪些地名說明了海底物產豐富。

2、說說作者爲什麼會寫得這麼好。

3、鼓勵學生看書,查資料,瞭解探究海底更多深入的知識。

 五、作業

1、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查資料豐富海洋知識;

4、預習。

四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要求:

1、幫助學生會寫“梧、桐、絨、掩、嘶、啞、搏、龐、危、險”10個生字,會認“嗅、巢、拯、嘶、啞、搏、龐、愣”8個生字,掌握“搖撼、嫩黃、絕望、安然”等詞語。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體會句子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感悟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敘述的寫作方式,並根據課後練習2進行訓練。

4、在熟悉掌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領悟文章的主旨,體會愛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達的同情、愛護弱小者,藐視、不畏懼強勢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熟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及課文的敘述順序。

2、着重理解和欣賞老麻雀是怎樣保護小麻雀的段落,結合文中重點詞句充分談論自己的感受。

教學難點:

對本文中描寫老麻雀部分的語言文字的感悟理解,體會老麻雀身上所具有的那種強大的愛的力量。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

啓發談話:麻雀對於同學們來說是一種很常見、很普通的鳥。它沒有漂亮的外衣,沒有動聽的歌喉,平時不會有人願意多看它幾眼。然而,在這普普通通的鳥的身上,有着一種令人敬佩、令人感動的精神,卻很少有人發現。這篇課文給我們描述了這樣一種少見的事。

二、教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課文描述的是怎樣一件事。

三、自學課文。要求學生讀懂每一段課文講的是什麼意思。自由讀課文,把不懂的詞句畫出來。

四、檢查預習、自學情況。

1.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組成詞語。

2.理解詞義:搖撼、扎煞、絕望、拯救、龐大、安然、無可奈何等。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課文主要講的是獵狗要吃一隻從樹上掉下來的剛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一隻老麻雀爲拯救小麻雀從樹上飛下來要與獵狗搏鬥,“我”深受感動,帶走獵狗的事。

五、理清文章層次。

1.指名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注意分析文章的寫作順序。作者先寫在“我”打獵回來的路上,獵狗發現一隻從樹上掉下來的小麻雀;接着寫獵狗欲吃小麻雀,但被一隻老麻雀的勇氣弄得愣住了;最後寫了“我”帶着獵狗走開了。

2.按這種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全文分兩段:第1自然段爲第一段,第2——7自然段爲第二段,其中第2、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4、5、6自然段是事情的經過,第7自然段是事情的結局。

六、作業。

1.寫生字和詞語。

2.根據課後的練習1體會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一、複習生字、新詞。

二、講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段,指名讀課文,讀後回答問題:事情發生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時間:打獵回來時。地點:林蔭路上)

(二)學習第二段,自由讀課文,讀後師生討論問題。

1.討論事情發生的起因

(1)獵狗發現了什麼獵物?(發現了一隻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2)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麼神態?(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無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無可奈何”是什麼意思?“呆呆地”與“無可奈何”這兩個詞可以用來描寫人或動物的哪些方面?(神態、心理等)

(3)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纔出生不久,是從巢裏掉下來的?(它拍打着小翅膀,嘴角嫩黃,頭上長着絨毛)

指導朗讀:“猛烈”寫出了風很大,要重讀;“呆呆地”和“無可奈何”寫出了小麻雀毫無辦法,要突出它沒辦法,不知怎麼辦好,聲音要拖長一些。“嫩黃”與“絨毛”要讀得稍重一些。

(教師示範)學生練習,然後指名朗讀。

2.討論事情的經過。

(1)獵狗發現小麻雀後,是怎樣做的?接着又發生了什麼意外情況?默讀第四自然段。

①回答上述第一個問題。(獵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

指導學生讀這句時,要突出緊張的氣氛。

②回答上述第二個問題。(突然,一隻老麻雀從樹上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跟前)怎樣理解“像一塊石頭似的”,引導學生討論理解。“絕望”是什麼意思?注意此時老麻雀是什麼樣子。

指導朗讀:第二句要讀出老麻雀的急切之情,第三句要表現出老麻雀的絕望。

(2)老麻雀這麼急切地飛下來,要做什麼?齊讀第五節。

學生回答問題: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軀掩護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兒。“

拯救”一詞怎樣理解?一隻麻雀鬥得過一隻獵狗嗎?老麻雀知不知道這一點,從哪裏可以看出來?(讀文中句子回答)明知鬥不過,爲什麼還要飛下來?(讀文中句子回答: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怎樣理解“一種強大的力量”?要引導學生回答得充分、具體。

(3)面對如此無畏的老麻雀,獵狗是怎麼做的?默讀第六節。

想一想獵狗爲什麼會愣住?“慢慢地、慢慢地向後退”說明了什麼?指導朗讀:“愣妝、“這麼大”兩詞要重讀,兩個“慢慢地”要讀得聲音長些,表現出獵狗的發愣和猶豫。

3.討論事情的結局。齊讀最後一段,想一想作者爲什麼喚回獵狗,把它帶走。

三、朗讀全文,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描寫了一隻弱小的老麻雀,在兇猛的獵狗面前拯救了小麻雀的生命。老麻雀的英勇無畏,老麻雀偉大的母愛令人欽佩,令人感動。

四、板書設計

13、麻雀

“愛”

強大的力量

搏鬥拯救

獵狗老麻雀小麻雀

(兇猛)感(弱小)

喚回動憐愛

教後反思:

孩子們被老麻雀濃濃的母愛深深的感動,整節教學氛圍濃厚,入情入境,通過反覆體會,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同時佈置任務,回家後爲自己的媽媽表達自己的一份愛意。

四年級語文教案3

教材說明:

本次口語交際屬於情景交際,教材由四部分組成:一是交際的話題“安慰”;二是話題的內容和範圍,即在什麼情況下進行安危,怎樣安慰;三是要掌握好安慰別人時的態度、語氣;四是口語交際市的練習形式及方法。

教學目標:

1通過本次口語交際使學生懂得怎樣安慰別人,使其學會關心、幫助需要支持的人。

2、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語文素養。3、指導學生善於。

教學重、難點:

1、學會關心、幫助有困難的人,能夠從上支持他們。2、培養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圖片

教學流程:

1、創設情景,引出話題。

利用掛圖,呈現機組需要安慰的畫面,如,同學生病了、考試失利的、家裏發生變故的……然後引出話題。

2閱讀課本,弄懂焦急的內容和要求。

(1)自由讀,看看有幾層意思,可以引導學生概括地說說。

(2)弄懂題意後,教師示範練習,尤其讓學生注意安慰時的態度要真誠,語氣要有分寸。

3、即興表演,自由練說。

(1)自主尋找合作伙伴。(2)確定自己感興趣的話題。(3)分角色練習,小組內表演。

4、交流彙報,集體評議。

(1)弄清楚每組所選的話題,以便有的放矢的表演,。

(2)評議時要肯定優點,指出不足,要從內容上、表達的態度上、語言的表達幾方面去。

5、教師要採用一定的鼓勵手段。

6、進行。

四年級語文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課文。

2、認讀9個生字,指導書寫兩個生字;重點理解“最喜歡”和“滿地”兩個生詞。

3、初步感受兒童生活的樂趣和大自然的美好。

二、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認讀9個生字,正確書寫部分生字。

三、教學難點:初步感受兒童生活的樂趣和大自然的美好。

四、教學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五、教學課時:第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孩子們都喜歡猜謎語,本環節將出示兩則謎語,謎底分別是“鮮花”和“星星”,從而揭示課題;並讀好“鮮花”和“星星”。)

(二)初讀感知,自學生字。

1、自由讀全詩,圈出8個生字重點拼讀。

(設計意圖:藉助拼音,在閱讀中識字,培養學生獨立識字能力。)

2、引導學生髮現該文本是一首詩歌,共分兩節;概括兩節詩分別寫了什麼。

(設計意圖:初步整體感知文本,對詩歌體裁及其分節的知識有初步瞭解。)

(三)學習第一節詩。

1、練習正確讀第一節詩。

2、檢查6個生字的讀音,並放回詩句裏讀,訓練讀好輕聲。

3、聯繫生活經驗、藉助圖片理解生詞“最喜歡”和“滿地”的意思,指好詩句,初步感知鮮花的世界多麼美好。

4、有感情地讀第一節詩。

(設計意圖:體現在閱讀中分散識字的特點;通過部分生詞的理解實切入對詩歌內容的初步理解和意境的初步感悟。)

(四)學習第二節詩。

1、讀第二節詩,學習本節中的3個生字,重點指導多音字“數”。

2、圍繞“你見過滿天的繁星嗎?怎麼樣?”勾起學生的生活經驗。

3、出示“滿天繁星”畫面,問:你發現了什麼?想說點什麼?

4、指好此節詩。

(設計意圖:由於有第一節詩學習的基礎和生字較少的原因,本節將弱處理。)

(五)齊讀並練習背誦全詩。

1、創設情境齊讀全詩:白天有滿地的鮮花,晚上有滿天的星星,這個夏天多麼讓人期待。連起來讀一讀。

2、練習背誦全詩。

(六)拓展延伸。學習用本詩句式練習說話,進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七)再次復現本課生字,進行復習。

(設計意圖:根據低年級學生識字特點和人的遺忘規律,生字再次復現,以達到鞏固識字的效果。)

(八)指導書寫兩個生字。

1、根據學生的建議確定要指導書寫的兩個生字。

(設計意圖:由學生確定要指導書寫的生字,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

2、指導寫好生字,加強寫字姿勢的指導。

3、師生共同參與。

四年級語文教案5

一、教材分析

教材設計了8個專題。依次是:走遍千山萬水、以誠待人、大自然的啓示、戰爭與和平、熱愛生命、田園生活、執著的追求、故事長廊。其中第三單元“大自然的啓示”和第六單元“田園生活”還安排有綜合性學習內容,使專題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個專題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4篇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2—3篇,略讀課文1—2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後課文連接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根據教學的需要,在一些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鏈接,以提供課文的背景資料,並豐富學生的閱讀。

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有4個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另有“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臺”或“成語故事”,這四項內容分別在全冊8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

二、教學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個,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於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蒐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三、重、難點

1.再識字300—500個,會寫字達到150-200個。

2.練字:練鋼筆字,行款整齊,有一定速度;練毛筆字,寫正楷。 3.訓練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練默讀,默讀重在練習速度和理解大意。 5.習瀏覽,練閱讀速度和信息查閱能力

6.習簡單的記實作文、想象作文,學習仿寫。

7.會修改自己的習作,會用標點符號(如冒號、引號)。

8.習作養成整潔、規範的書寫習慣,可開展限時作文及專門書寫速度訓練。 9.簡單的讀書筆記,學會寫內容梗概。 10.書信格式,學會寫書信

11.用普通話交談;學會傾聽、請教,敢於提出自己與衆不同的見解。 12.習辯論、演講的一些基本方法。 13.會轉述,能生動的講述故事。

四、教學措施與方法

1.強化學習習慣的養成

語文教學的難點主要是如何讓學生成爲一個會學語文,用語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學中不僅僅是關注的知識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讓生養成會學習愛學習的習慣,這學期將繼續關注以下良好習慣的培養:

(1)課前預習與課後複習的習慣。

(2)能夠自學課文的習慣。特別是精讀課文,如何讓學生自己抓住重難點,學會分析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達方法。通過略讀課文學習方法的掌握,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3)大膽表達自己思想的習慣以及主動與人合作的習慣。(4)把寫作當成是一種樂趣。愛寫作也願意寫作。

(5)繼續加強培養善於傾聽的習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2.營造自主學習的情境

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放鬆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學習目標上,通過有目的學習,慢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有效利用課程資源

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和其它學科、社會活動相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加強古詩誦讀和優美詞句的積累,推廣看課外書,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

4.輔優補差活動

教學中既要注意培養那些優生,也要注意幫助後進生,縮小優秀生與後進生之間的差距,使全班同學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礎上再上一個新臺階。主要措施有:1)作業面批、有錯及時改正。2)課堂上優先提問、優先解難。3)結合學習情況老師抽時間個別輔導,請班級裏的優秀生爲其接對輔導。4)與科任老師、家長經常聯繫交流,形成教育合力。5)鼓勵爲主,及時表揚。6)重視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恆,鞏固後進生良好行爲習慣。

5.重視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恆,鞏固後進生良好行爲習慣。

(1)在培養閱讀能力的基礎上,重點指導其寫作,強調真情實感的再現,給予寫作技巧的指點,指導參與各種作文比賽。

(2)在閱讀和理解方面多下功夫,提倡“多讀書、讀好書、讀雜書”,培養他們對語言文字的熱愛,並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學習。

(3)在指導寫字和朗讀方法,幫助學生提高朗讀技巧和書寫水平。六、時間安排

1、古詩詞三首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學會詩詞中出現的生字,能結合註釋理解詞義。背誦這三首古詩詞,默寫前兩首。

(二)過程與方法:能結合插圖,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詩詞的韻律美,語言美。

重點難點:

品位詩句,指導朗誦,積累語言。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江南山水的特點,激發愛美的情趣。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整體誦讀古詩三首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2、指名朗讀古詩,聽聽是否讀得既正確又通順。

3、藉助詩文註釋,說說你知道了什麼?

⑴敬亭山:你能說說古詩的題目是什麼意思嗎?

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寫的古詩嗎?⑶景物描寫:衆鳥、孤雲、敬亭山二、分步解讀,感悟詩情

1、學習“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⑴、畫一畫這兩句。 ⑵、理解“衆鳥”:說一說爲什麼畫好多隻鳥?⑶、理解“孤雲”:說一說爲什麼只畫一片雲?⑷、理解“盡”和“去”:看一看老師的畫面(空白的畫面)。 ⑸、品析:

並不是同學們畫錯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現的是動態的畫面,而我們所畫的是靜止的畫面,可見作者用字的精妙。

過渡:衆鳥飛走了,孤雲離去了,現在只剩下詩人李白一個人了,難怪題目裏是──“獨”坐敬亭山。

2、品讀“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邊的景物都離李白遠去了,李白看起來非常?(板書:獨)

⑵、引導學生反覆誦讀,讀出孤獨的味道:

過渡:前兩句看起來李白很孤獨,後兩句還是寫孤獨嗎?難道李白心裏真的很孤獨嗎?讀後兩句。

五、學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⑴、理解“相看”:李白眼裏“只有敬亭山”,可見這裏的“相看兩不厭”是誰和誰互相看不滿足呢?

⑵、理解“看不厭”:

①看敬亭山爲什麼看不滿足?──景美

②李白僅僅把敬亭山當作一個景物來看嗎?⑶、品析:

李白把敬亭山當作了──神,所以看不厭,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厭,這又是爲什麼呢?敬亭山也把李白當作了──神。而神總是“超凡”的,神總是“脫俗”的。 ⑷聯繫《夜宿山寺》和《望廬山瀑布》更深地體會超凡脫俗、寄情山水。四、品讀“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⑴感悟:既然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而且是那麼知心的朋友,李白還孤獨嗎?這時候他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⑵品析:

那《獨坐敬亭山》中的“獨”是不是作者用詞不當啊?以“不獨”寫“獨”又是作者獨具匠心之處。

⑶引導學生反覆誦讀,帶着高興的心情讀。五、表情朗讀,昇華詩意

1、古詩是激情和想像的藝術。只有用你的激情與想像去品讀,“詩的感覺”纔會噴涌而出。《獨坐敬亭山》看似寫景,實在抒發作者的感情,就讓我們也帶上作者的感情來讀一讀這首詩吧。2、背誦全詩。3、默寫全詩。

六、回顧總結,受之以漁

以前,我們通過老師的講解,同學們的討論,或者是畫詩、表演來學習古詩,今天,我們又是怎樣學詩的呢?學生自己總結:曉詩題──知詩人──明詩意──悟詩情,還有畫一畫的方法。

板書設計:

獨坐敬亭山

(表面)獨(內心)不獨

教學反思:

在教學《獨坐敬亭山》這首古詩時,我在學生介紹完李白的相關資料後,又補充介紹了這首詩的寫作背景:當年,詩人被迫離開長安已整整十年,世態炎涼,長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飽嘗了人間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詩人通過對敬亭山景象的描寫,抒發了因懷才不遇而產生的孤獨寂寞的感情。有了這個知識,學生對於整首詩意思的把握就更加容易了,在彙報完一二句的詩意後,我追問道:“你從哪些詞上能體會出詩人孤寂的心情?”學生馬上答出:“衆鳥高飛盡”的“盡”字,“孤雲獨去閒”的“孤”和“獨”字,都能體會出詩人的孤寂。因爲詩人的孤獨,他看到鳥兒和白雲似乎也不願陪他,都離他而去了。我微笑着表揚了發言的同學,班級的同學也表示贊同。這時,趙習雯同學舉起手來,說:“老師,我還有不同的理解。”我讓她說說看。她說:“我覺得從‘衆鳥’和‘閒’可以看出鳥兒雖然是要飛向遠方,但是也有自己的夥伴陪着。天空中雖然只有一片雲但是它也是悠閒自在地飄走的。而這就與詩人的孤寂形成了對比,顯得詩人更加

孤獨和寂寞了。”聽了她的發言,我首先予以肯定,並鼓勵其他同學今後和要這樣發言。同時我也感到這個孩子真的很有想法,並且她還能夠把自己的見解清晰得表述了出來。如果課堂上,其他的學生也能如此,我們的語文課不就上出“語文味”來了嗎?

第二課時

一、導入揭題

1、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秀麗,風景如畫。今天,想帶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領略一下洞庭的美景。你知道洞庭湖嗎?

2、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來介紹洞庭湖的。

3、多媒體出示洞庭湖的畫面。(你看到了什麼景象?你能用上一些詞來形容看到的景物嗎?)

4、老師送一組詞:波光粼粼、銀光閃閃、水平如鏡、水天一色、迷迷濛濛、朦朦朧朧、寧靜和諧。

5、引出課題: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寫下了許多描寫洞庭的美詩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詩人劉禹錫來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這樣一幅美景,不禁詩興大發,寫下了一首千古傳頌的佳作。聽,他正在吟誦呢!

二、精讀會意

(一)教學“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1)理解“湖光秋月兩相和”。

相:相互。和:和諧、協調。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時間是秋天的晚上。這句詩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兩者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

(2)理解“潭面無風鏡未磨”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沒有。磨:磨拭。鏡未磨:指沒有磨拭過的銅鏡。(沒有磨拭過的銅鏡給人怎樣的感覺?朦朦朧朧、模模糊糊。)

這句詩意:湖上一點風也沒有,湖面朦朦朧朧,就像一面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二)教學“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一青螺”。

三、總結:同學們,洞庭湖是我國的名勝,觀光旅遊的人很多,你們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陽市邊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看一看君山,登一登岳陽樓,好好地領略一下祖國的錦繡風光。

教學反思:

今天,我們語文課上學習了一首古詩:《望洞庭》。

《望洞庭》是詩人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時有感而發。詩人描寫真實,生動、具體,把湖光和月亮渾然一體的和諧、寧靜比作鏡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學生通過學詩看圖,體會詩人所描寫的意境,學起來很有興趣。之後,我還讓他們把這首詩改寫成一篇寫景的記敘文。因爲在學習的時候比較感興趣,所以很多同學想象豐富,寫得很優美,想象豐富。

看來,只有學生學習有了興趣,才能讓學生寫出優美的文章。

四年級語文教案6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發揮學生在閱讀中的自主性、積極性。因此,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創設開放互動的課堂情景,並立足於“以讀爲本,讀中感悟”的教學思想,引導學生在意境中感悟真情,明白道理。

二、教材分析

《尊嚴》是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一篇閱讀課文,本文語言樸實,短小而蘊含人生哲理,讀後令人回味。課文寫一羣逃難的人中,有一個與衆不同的年輕人——哈默,他執意用自己的勞動換取別人施捨的食物,在極度困難時還維護自己做人的尊嚴,後來成了傑克遜大叔的女婿,併成爲美國的石油大王。故事告訴人們:人可以沒有財富,但必須要有做人的尊嚴,這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只要有了做人的尊嚴,就有可能擁有財富乃至一切。

三、學情分析

四年級下的學生能讀懂課文的大意,但通過文本領會中心思想的能力不強。本文尊嚴的內涵十分深刻,學生在理解上存有困難,因此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對描寫哈默神態、動作、語言的句子的比較和感悟中體會人物的感情,從而訓練他們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能力。另外,現在的學生都生活在蜜罐裏,他們沒有捱餓的經歷,在解讀文本時他們沒法感受難民的那種飢不可耐,這使他們在理解哈默寧願忍受飢餓而不願意不勞而獲時的那份尊嚴時會有困難。因此,藉助媒體出示難民圖,讓學生有直觀地感受,並運用對比的手法,將哈默與其他難民進行對比,從而感知哈默身上的尊嚴,突破本文的教學難點。

四、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自主識字“樸、款、羨、僵、捶、愜、憊、堪”。理解並積累 “骨瘦如柴”、“狼吞虎嚥”等一些描繪人們苦難生活的`詞語。

(二)能力目標:

1、學習運用“從內容體會思想”的方法,引導學生抓住描寫哈默的外貌、神態、語言的句子體會人物內心的情感,體會尊嚴的含義。

2、理解並積累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把感受寫成格言的形式,揭示“尊嚴”的內在含義。

(三)情感目標:

通過哈默堅持勞動後再接受食物的事,讓學生懂得一個人必須有尊嚴,懂得尊嚴對做人的重要性,無論在什麼時候人都要有尊嚴。

教學重點和難點

引導學生從描寫年輕人神態、動作和語言的句子中,體會到年輕人自尊的品格;從傑克遜大叔對女兒的談話中,認識到這種自尊的可貴,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五、教學流程

(一)課件激趣,導入新課。

(二)整體感知,初知大意。

(三)小組合作,理解內容。

(四)集體交流,深入內容。

(五)總結昇華,拓展延伸。

六、教學過程

(一)課件激趣,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逃難人日夜奔波、飢腸轆轆、筋疲力盡的片段。

2、請說說你剛纔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

假如你就是這羣逃難人中的一員,請描述一下你當時的感受,如果有人將食物送到你的面前,你會怎麼做?

3、學生各抒己見、互相補充。

4、是啊,同學們真能設身處地爲別人着想,老師相信,學了新課《尊嚴》以後,同學們一定會有新的收穫,新的啓發。

(二)整體感知,初知大意。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感受深刻的段落讀幾遍,並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把自己感受深的段落讀給小夥伴聽,聽聽他們的意見。

3、當小老師到講臺上讀自己感受深的段落。

4、全班交流: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小組合作,理解內容。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描寫年輕人神態、動作和語言的句子,看看從年輕人的這些表現中,你能體會到什麼?

2、組內交流,教師深入小組,相機點撥指導。

(四)集體交流,深入內容。

1、小組從下列彙報方式中選擇一種作好交流準備:《出示課件》

A、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或片段,也可以分角色朗讀。

B、排練課本劇,並演一演。

C、進行模擬採訪。(提示:可採訪“哈默”,也可採訪“傑克遜大叔”。)

D、說說你學了這篇課文後的感受。

2、小組根據自己選擇的方式彙報學習情況,師生簡單評議。

3、引導學生理解傑克遜大叔對女兒說的話。

課件顯示: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爲他有尊嚴。

請同學們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五)總結昇華,拓展延伸。

1、談。請學生談一談對尊嚴的理解,並講一件親身經歷過的與尊嚴有關的小事情。

2、讀。出示有關尊嚴的格言,請學生讀一讀。

3、編。學生自編關於尊嚴的格言。

4、寫。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條關於尊嚴的格言,認真書寫,貼於自己的書桌前。

板書設計

大叔: 善良 樸實 送食物 先吃再幹 要求捶背 請求留下

哈默: 骨瘦如柴 臉色蒼白 要求幹活 先幹再吃 幹完吃飯 答應留下

四年級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體會春潮由弱到強、逐漸宏大的氣勢和春天到來時的作者的喜悅心情。找出第三自然段中的重點詞語和句子,通過朗讀、想象、討論理解春潮來時恢宏的場面。

2、聯繫上下文理解衰竭、崩潰、禁錮、擊潰、馴服等詞語的意思。

3、通過金鑰匙的提示,學習對描寫景物的文章的基本質疑思路,通過質疑與解疑理解課文。

4、掌握本課生字新詞以及重點詞語,積累好詞佳句。提倡學生背誦這篇文章。

教學重點難點:

朗讀課文,體會春潮由弱到強、逐漸宏大的氣勢和春天到來時的作者的喜悅心情。找出第三自然段中的重點詞語和句子,通過朗讀、想象、討論理解春潮來時恢宏的場面。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有關圖片或錄像資料,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找黃河上游壺口瀑布春天解凍時的畫面資料。相應的音樂磁帶。2、教師準備小說《苦菜花》的背景介紹以及與此文的聯繫。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讀課文,通過上下文理解詞語,通過想象和聯繫生活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看到春潮到來時的喜悅心情。

教學過程:

一、觀看錄像,引出課題。

(播放海潮大浪滔天聲音如雷的錄像(畫面),也可以找到《觀潮》中的錄像播放大潮來時的景象。)

這是大海浪潮翻滾的場面,你想用一個什麼詞語來形容看到的景象?(波浪滔天、勢不可擋、震耳欲聾)《春潮》描寫的也是潮,它是什麼樣的呢?板書課題和作者。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瞭解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不通的地方多讀幾遍。

2、指名讀,出示有關詞語正音。(不一定是生字,學生讀不準的字音都要糾正)例如寒氣凜凜、山澗、朝陽處、禁錮、喀嚓、馴服等詞語都要讓學生讀準。

3、同位或小組間再把課文讀一遍,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順。

4、說說課文描寫的春潮是什麼。(師總結:北方冰凍的江河融化――開江的景象)

三、插入金鑰匙,學習對散文質疑的方法。

1、自由讀金鑰匙內容,說說讀明白了什麼。(沒有質疑習慣的班級或學生要把此作爲重點環節,告訴學生質疑的好處,要求學生必須從現在開始這樣做,已經有質疑習慣的班級和學生可以不用金鑰匙提示的問題,而是提出自己更有獨到性的問題。)

2、根據提出的問題快速瀏覽課文,大體找到每個問題所在的段落(理清思路)。根據問題明確哪個自然段是重點段。

四、細讀課文,通過重點詞句理解感悟內容和思想感情。

1、默讀1、2自然段,說說第一段與第二段是什麼關係(總起句,第二自然段具體描繪第一段)。從哪裏看出春天在進攻,冬天在撤退,找出有關句子畫下來讀一讀。

2、出示第二自然段。有幾句話,每句說什麼。引導學生找出寒冷的威力在衰竭,雪水融化,凍結的瀑布開始活動,冰封的大江變酥、變軟、變暗4句話的主要意思。(也可以用表格填寫的形式知道本段的主要內容)聯繫上下文理解衰竭的意思。

3、自己練讀這一段,引導學生抓住動詞讀重一些,體會景物的變化。指名讀,其他想象畫面。

4、小結:在山中,雪水一股股彙集起來流進冰封的大江,終於有一天爆發了,那景象勢不可擋。默讀第三自然段,畫出描寫春潮樣子的句子讀一讀。

5、出示第三自然段。學生說畫出來的句子,教師標出來。指名讀。問:讀了這一段話,你有什麼感覺?板書:氣勢很大,不可阻擋。抓住哪些詞語才能把春潮的氣勢讀出來呢?小組討論一下,試讀。以組爲單位推選代表讀,其他組評議,在評議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6、聯繫上下文理解這段話中相關的詞語(崩潰、禁錮、馴服)。

7、比較下面兩組句子,體會哪句好,好在哪裏,然後把認爲好的句子朗讀出來。

①風從窗縫裏擠了進來,激動地向我耳語着:快去看啊,大江復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

②風從窗縫裏吹了進來,在我耳邊吹着:快去看啊,大江復活了!它吹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

①一塊塊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動着,山一樣地豎起來,又摔倒下去。

②一塊塊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動着,豎起來,又摔倒下去。

8、自由朗讀3、4自然段,體會這兩段的不同語氣,再全班交流一下(急促、氣勢很大――平緩、喜悅)。

9、配樂朗誦3、4自然段。

10、教師簡介課文的寫作背景。(基本含義:抗日戰爭是一場人民戰爭,人民的力量彙集起來,就像勢不可擋的春潮。勝利的春天一定會到來的),引導學生朗讀全文,再次體會春潮由弱到強的氣勢。

板書設計:

春潮

雪水融化――大江酥軟――堅冰崩潰――奔騰洶涌――春水歡笑

由弱到強、勢不可擋

教學後記

四年級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蝙、蝠、啓”等13個生字(包括1個多音字),會寫“達、蚊、即”等14個生字,理解相關詞語的意思。

2、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瞭解蝙蝠夜間飛行的特點。

3、弄清三次實驗的結論,合作交流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怎樣的啓示,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繫;激發從小熱愛科學的興趣,培養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1、抓住重點句,瞭解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啓示的。

2、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的興趣,拓寬視野。

教學難點

1、弄清蝙蝠和雷達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之間的關係。

2、初步感知什麼是仿生學,瞭解仿生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蝙、蝠、啓”等13個生字(包括1個多音字),會寫“達、蚊、即”等14個生字。

2、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學會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3、知道什麼是雷達,瞭解仿生學的基本知識。

教學重點

1、學會生字新詞,能夠正確書寫。

2、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教師板書“蝙蝠”“雷達”兩個詞語,多媒體出示蝙蝠、雷達的圖片。

導語:同學們,你們認識圖片上的這兩種事物嗎?(學生答:蝙蝠、雷達)是的,它們就是蝙蝠和雷達。蝙蝠是一種動物,雷達是一種電子設備,它們之間會有什麼關係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一篇新課文《蝙蝠和雷達》,探究一下兩者之間的關係。

2、教師在“蝙蝠”和“雷達”之間加上“和”字,引導學生理解課題。

明確:課題以一個“和”字連接了蝙蝠和雷達這兩種不同的事物,意在讓我們探索它們之間的關係。

3、介紹蝙蝠、雷達以及仿生學的相關知識。

蝙蝠真正具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居住在各類大小山洞,古老建築物的縫隙、天花板、隔牆以及樹洞、山上岩石縫中。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間覓食。蝙蝠主要利用超聲波回聲定位搜尋食物,探測距離,確定目標,迴避障礙和逃避敵害等。它由嘴發出頻率高出20000赫茲的超聲波,這種聲波人的耳朵是聽不見的,蝙蝠的耳朵卻能聽見。超聲波遇到障礙物就會反射回來,傳到蝙蝠的耳朵裏。蝙蝠通過大腦,就能判斷出障礙物的樣子、位置等。

雷達是利用電磁波進行探測的裝置。雷達把電磁波發射出去,再用接收裝置接收反射回來的電磁波,接收的電磁波映在指示器上可以顯示探測目標的影像,這樣就可以測定目標的方向、距離、大小等。雷達主要的應用領域爲軍事作戰指揮、民用航行引導等。

仿生學模仿生物特殊本領的一門科學,主要是觀察、研究和模擬自然界生物各種各樣的特殊本領,包括生物本身結構、原理、行爲、各種器官功能、體內的物理和化學過程、能量的供給、記憶與傳遞等,從而爲科學技術提供新的設計思想、工作原理和系統架構的技術科學。

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

1、教師引導學生自由讀文,課件出示要思考的問題:科學家們從______得到啓示,發明了_________,使________能夠_________。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並圈出生字新詞。

3、教師引導學生相互檢查生字識記情況。

4、教師檢測字詞預習情況。

課件出示帶拼音的字詞卡片,指名認讀。教師相機指導學生生字的讀音。

會寫的字:雷達(dá) 蚊(wén)子 即(jí)使 科(kē)學家 橫(hénɡ)七豎(shù)八 繩(shénɡ)子 系(jì)着 蒼蠅(yínɡ) 證(zhènɡ)明 研(yán)究(jiū) 駕(jià)駛(shǐ)

會認的字:蝙(biān)蝠(fú) 啓(qǐ)示 敏銳(ruì) 鈴鐺(dānɡ) 揭(jiē)開 障(zhànɡ)礙物 熒(yínɡ)光屏(pínɡ)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引導學生再讀課文,圈畫疑難的詞語和句子。

2、同桌交流圈畫內容,教師結合學生的交流情況點撥重點詞語。

(1)在(漆黑)的夜裏,飛機是怎麼做到安全飛行的呢?

預設:首先引導學生明白“漆黑”是一個狀態詞,並且是一個多義詞,然後分別出示烏黑的頭髮和沒有光亮的山洞的圖片,使學生明白在前一張圖中,“漆黑”是指顏色非常黑;在後一張圖中,“漆黑”是指非常暗,沒有光亮。最後結合課文中的這句話,可知“漆黑”在這裏應爲第二個意思。

(2)難道它的眼睛特別(敏銳),能在漆黑的夜裏看清楚所有的東西嗎?

預設:“敏銳”的意思是(感覺)靈敏,(眼光)尖銳。教師在講解這個詞語時,可以出示其近義詞“敏捷”和反義詞“遲鈍”,讓學生通過意義相近或相反的詞語感知其含義,從而加深印象。

(3)在一間屋子裏(橫七豎八)地拉了許多繩子,繩子上繫着許多鈴鐺。

預設:分別出示東西胡亂堆放的房間圖和整整齊齊地擺放的房間圖,讓學生在對比中感受“橫七豎八”的含義。

(4)它一邊飛,一邊從嘴裏發出一種聲音。這種聲音叫作(超聲波),人的耳朵是聽不見的,蝙蝠的耳朵卻能聽見。

預設:超聲波對於學生來講可能比較陌生,教師可適當介紹關於超聲波的知識,並引導學生結合超聲波在生活中的應用來理解其意思。

超聲波聲波的一種,是人耳聽不見、頻率高於20000赫茲的聲波。它同聲波一樣,都是由物質振動而產生的,並且只能在介質中傳播;同時,它也廣泛地存在於自然界,許多動物都能發射和接收超聲波,其中以蝙蝠最爲突出,它能利用微弱的超聲波回聲在黑暗中飛行並捕捉食物。

3、指導詞語歸類。

◆擬聲:隆隆 啾啾 咕咕 嘰嘰 呱呱

◆帶數字的:橫七豎八 五顏六色 顛三倒四 吆五喝六 成千上萬 一五一十

4、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引導學生默讀課文,出示默讀中要思考的問題。

閱讀與思考:

A、本文的核心內容是什麼?(人們從蝙蝠能在夜間飛行這件事上受到啓發,給飛機裝上雷達)

B、蝙蝠在夜間是靠什麼探路的?科學家是怎樣發現的?(嘴和耳朵;三次實驗)

C、科學家是如何實驗的?最後得出了什麼結論?(蒙上眼睛,鈴鐺一個也沒響,塞上耳朵,封住嘴巴,到處亂撞;蝙蝠夜裏飛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

D、蝙蝠爲什麼在夜間也能順利飛行?(蝙蝠邊飛邊從嘴裏發出超聲波,超聲波遇到障礙物就反射回來,蝙蝠接收到回聲,從而定位)

預設:引導學生自讀課文,從文中提煉出關鍵信息作答。

E、出示課件,指名學生填空:蝙蝠在夜裏飛行,靠的是________。______能發出________,_________接收到,蝙蝠就會立刻改變飛行的方向。科學家從中受到啓發,給飛機裝上_______,從而使飛機夜航更加安全。

(2)小組合作與交流,給課文劃分層次,並寫出每一層的主要內容。

A、給段落標上序號,劃分層次。

B、梳理各層的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寫飛機能安全夜航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啓示。

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寫科學家經過反覆實驗,發現了蝙蝠飛行的奧祕。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寫飛機靠雷達在夜間安全飛行。

四、課堂回顧,交流收穫。

1、教師總結本課時教學內容,並點評學生的課堂表現。

過渡:我們知道,即使在漆黑的夜晚,飛機也能安全、平穩地飛行,這是因爲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啓示,給飛機裝上了雷達。那麼人們是如何從蝙蝠身上得到啓示的呢?雷達又有什麼特異功能,能有效地指揮飛機避開障礙物呢?下節課我們再來深入地探究一番。

小結:今天這堂課上,我們從生字開始,掌握了字音、重點字的書寫規則,瞭解了重點詞語的含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還從總體上把握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這麼多知識點都是我們必須掌握的,課下一定要多複習,下節課老師會檢查的。在這節課中,同學們的表現都很不錯,____能結合老師的講解總結出識字規律,真不簡單;______課前通過查找資料,瞭解了關於仿生學、超聲波的知識,這樣有助於理解課文內容;_______針對課文有自己的看法,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導學生交流收穫。

(1)自由交流並積累學習方法。

(2)在預習課文的過程中提出相關問題,並嘗試給出答案。

問題示例

A、第2自然段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B、蝙蝠在夜裏飛行靠的是眼睛嗎?

C、科學家是如何研究蝙蝠的飛行原理的?

D、蝙蝠在夜間飛行的祕密是什麼?它是如何分辨障礙物的?

E、蝙蝠和雷達之間有什麼關係?科學家是如何利用這種關係的?

……

五、作業設計,鞏固提高。

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抓住重點語句,瞭解蝙蝠在夜間是如何飛行的。

2、概括分析科學家所做的幾次實驗,把握科學家從中得到的啓示。

3、弄清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係,瞭解雷達的工作原理。

4、瞭解仿生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探索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把握科學家從蝙蝠身上得到啓示給飛機裝上雷達的過程。

2、在生活中要敢於探索,培養創新意識。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教師念詞語,學生默寫,教師檢查學生的默寫情況。

雷達飛蛾蚊子即使靈巧敏銳科學系鞋帶橫七豎八繩子蒼蠅證明研究推進模仿天線無線電波顯示駕駛員

2、引導學生踊躍發言,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明確:課文主要講科學家通過反覆研究,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裏飛行的祕密,並從中受到啓示,給飛機裝上雷達,解決了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的問題。

3、教師過渡,導入新課。

過渡:上節課我們經過預習,已經初步掌握了課文內容,知道人們給飛機裝上雷達,使之在夜間也能安全飛行,這是受到蝙蝠的啓發。那麼這一啓發究竟是如何得來的呢?現在就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跟隨科學家一起去探究一下。

二、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圈畫重點內容和難以理解的語句。

2、同桌之間相互交流,說說對圈畫內容的理解以及存疑的地方。

3、指名學生彙報,教師相機點撥有代表性的問題。

(1)在漆黑的夜裏,飛機是怎麼做到安全飛行的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啓示。(這兩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在文中有什麼作用?讀了這兩句話,你產生了哪些疑問?)

預設:引導學生回想常用的修辭手法,並明確這兩句話運用的是設問的修辭手法。分析這兩句話的作用時,可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來進行。對於讀了句子後產生的疑問,學生可以有不同的見解,只要是合理的,教師都應給以鼓勵。

方法拓展: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排比、對偶、誇張、引用、反問、設問、互文、通感、反語、反覆等。設問是其中的一種,常用於表示強調。爲了強調某部分內容,故意先提出問題,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正確地運用設問,能引人注意,啓發思考;突出某些內容,使文章起波瀾,有變化。設問要用得恰到好處,也就是要用在必要的地方、用在必要的時候,要有針對性和啓發性。

(2)蝙蝠是在夜裏飛行的,還能捕捉飛蛾和蚊子;而且無論怎麼飛,從來沒見過它跟什麼東西相撞,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這句話運用了多個關聯詞語,有什麼表達效果?你能運用這些關聯詞語再寫一句話嗎?)

預設:首先引導學生一一找出句中運用的關聯詞語,再結合句子具體分析它們的表達效果。運用這些關聯詞語寫句子,要提醒學生注意句子內部的邏輯關係,事理上要能說得通。

(3)科學家經過研究,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裏飛行的祕密。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裏飛行的祕密。(比較這兩個句子,你有什麼發現?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預設:引導學生反覆讀句子,發現兩個句子在用詞上有什麼不同(第二個句子用了“反覆”“終於”這兩個詞),然後體會運用這兩個詞的表達效果(表現出科學家工作的艱辛)。

(4)它一邊飛,一邊從嘴裏發出一種聲音。這種聲音叫作超聲波,人的耳朵是聽不見的,蝙蝠的耳朵卻能聽見。超聲波像波浪一樣向前推進,遇到障礙物就反射回來,傳到蝙蝠的耳朵裏,蝙蝠就立刻改變飛行的方向。(這幾句話揭示了蝙蝠夜行的奧祕,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並畫出示意圖嗎?)

預設:教師出示示意圖,然後結合句子對示意圖進行具體講解。圖文結合,學生理解起來會更容易。

示意圖示例:蝙蝠嘴→>>>(超聲波)

耳朵←<<<←障礙物

4、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其他知識要點。(課文難點)

(1)爲了揭示蝙蝠夜行的奧祕,科學家做了幾次實驗?每一次的發現有什麼不同?請具體說明,並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來。

明確:科學家做了三次實驗,三次實驗採用了三種不同的方式:蒙上眼睛飛、塞上耳朵飛、封住嘴巴飛。得出兩個完全不同的結果:第一次一根繩子也沒碰着,後兩次到處亂撞。得出的結論是:蝙蝠夜裏飛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2)給飛機裝上雷達是受到蝙蝠夜行的啓發,那麼雷達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有哪些相似之處呢?

明確: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介紹了雷達的工作原理。雷達通過天線發出無線電波,無線電波遇到障礙物就反射回來,顯示在熒光屏上,這樣駕駛員就能從熒光屏上看清楚前方有沒有障礙物。雷達的天線就相當於蝙蝠的嘴,雷達的熒光屏就相當於蝙蝠的耳朵,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相當於蝙蝠發出的超聲波,雷達通過熒光屏接收信息就像蝙蝠用耳朵接收信息。

(3)課文的開頭和結尾在表達上有什麼特點?

明確:開頭寫飛機夜航的情景,引出下文。結尾寫飛機裝上雷達後飛行更安全了,照應了開頭,使文章首尾呼應,結構嚴謹。

(4)拓展延伸:生活中,仿生學的應用還是很廣泛的,你知道哪些呢?試舉幾例。

明確:人們研究生物某器官的構造和功能,從中得到啓示並進行模仿,研製成功新的儀器、機械,由此產生的一門科學,就是仿生學。

生活中,仿生學應用很廣。如人們根據蜻蜓的飛行行爲研製出直升機;根據長頸鹿皮膚的原理設計出一種新穎的“抗荷服”;模仿螢火蟲的發光原理製成了冷光源,大大節約了能量;模仿蛋殼的結構設計了薄殼建築,這類建築用料少,跨度大,堅固耐用;等等。

(5)學了本文後,你有什麼感想?還有哪些發現想和大家分享?

明確:不同學生讀課文的感想不同,發現也就不同。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從不同角度談感想、說體會,力爭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文,更大程度地發散思維。

三、動手動腦,學有所獲。

過渡:通過這兩節課的學習,相信同學們對仿生學已經有了大致的瞭解。科學家們的神奇發明是不是讓你感到驚奇?你是不是也想像他們那樣有一項屬於自己的發明呢?下面就請同學們來具體談談,看誰的設想更有創意。

1、出示仿生學中的各項成就,請學生談感想。

過渡:同學們,這些圖片就是老師剛纔所介紹的仿生學在生活中的各種應用。看了這些圖片,你們有什麼感受呢?

生1:從這些圖片中我感受到科學的神奇,科學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生2:大自然是人類的老師,我們要善於向生物界索取靈感,開闊眼界,利用自然造福人類。

2、指名學生說說他想利用仿生學發明什麼,這種東西有什麼功能。

過渡:仿生學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使之更便捷、更美好。那麼,你們有沒有想過利用仿生學發明、創造些什麼呢?誰來說說?

生1:螳螂能夠迅速、準確地捕捉獵物,利用這一特點,我想發明一種螳螂殺蟲機器人。它有一對巨大的、可以掃描的眼睛,把它放在田間、果園裏,當害蟲出現時,它會以閃電般的速度飛來,一鉗就能夾死蟲子,而後把蟲子處理一下,變成肥料。

生2:我曾觀察過爬山虎的腳,它的腳很有吸力,因此,我便想發明一種鞋——“超級吸力鞋”。這種鞋的鞋底有許多吸盤,而且這種吸盤比普通吸盤的吸力強上100倍,即使你倒着貼在牆上,也絕對不會掉下來。

3、對學生的設想做出評價,進一步激發他們的探究興趣。

過渡:同學們的設想真神奇啊!老師都不一定能想到。你們經過認真觀察,發現了自然界中某些事物的獨特之處,並想由此發明一種東西,造福人類,真了不起。希望你們能始終保持這種好奇心、求知慾,在將來把這種種設想都變爲現實,老師相信你們。

4、教師簡單總結,加強學生對仿生學造福人類的認識。

小結:同學們,仿生學其實就是一門研究自然、利用自然的學科,科學家們從蝙蝠身上受到啓發給飛機裝上雷達,你們也從自然界的某些事物身上受到啓發,設想發明有益於人類的東西,這就是仿生學的應用。自然是我們人類的老師,我們要利用自然爲人類服務,讓人與自然更和諧、更美好。

四、作業設計。

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四年級語文教案9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瀆課文,理解內容,體會作者小時候耍弄小動物中發生的趣事與蠢事,表現了他對小動物的喜愛。還告訴人們愚蠢是要受到報復的道理。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學習,告訴人們愚蠢是要受到報復的道理。

三、教學時間:

一課時

四、教具準備:

小黑板錄音機

五、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自我加減

一、揭示課題

1、看到題目你們想問什麼?

2、自學課文,思考:

A、課文可以分爲幾個部分?

B、寫了哪些小動物?有哪些趣事?

D、能給人捨命啓示?

3、指名回答

二、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

2、思考:在耍弄小動物中做過一些什麼事?

3、有感情的朗讀這一段

三、學習第二部分(2~~6)

1、自瀆體會:我在玩耍“過山鯽”和耍弄老鱉被咬的痛苦

2、有感情的朗讀

四、學習第三部分:

1、指名朗讀

2、引導學生得出:

“愚蠢是要受到報復的”

3、學習了後,談談自己有沒有耍弄過小動物?發生了什麼趣事與蠢事?

五、作業設計:

回家觀察文中所提到的一些小動物的樣子

我的教學反思:

四年級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瞭解武松打虎的經過,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激發學生對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2.指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文中武松打虎場景的精彩描寫,並能用自己的話講述打虎的經過,想象武松打虎的精彩場面,感受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的魅力。

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武松是怎樣打死猛虎的,從而體會武松的勇敢無畏的英雄氣概,並通過對武松心理活動的分析,瞭解課文對人物描寫的真實性。

教學過程:

一、導入談話:

今天我們學習第29課《武松打虎》,這篇課文節選自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這部小說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深受大家的喜愛。明末清初的文學評論家金聖嘆對《水滸傳》做了詳細而全面的點評。他說打虎這一篇啊,“人是神人,虎是怒虎。”老虎是發怒的老虎,而打虎的人呢那是個神勇之人。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是怎樣的怒虎,武松又是如何的神勇。

二、直入重點,精讀第二部分

1、剛纔我們說到了虎是怒虎,我們先來看看老虎的出場,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這是對老虎的什麼描寫?

2、這樣一隻吊睛白額的猛虎突然隨着一陣狂風出現在武松面前的時候,武松已經沒有退路,他在打虎之時,使用了非常正確的戰術。第四、五段都是寫武松怎樣打虎的,那麼這兩段武松打虎的戰術有什麼不同嗎?

3、第一個階段採用的什麼戰術?(守)。面對着來勢洶洶的對手,他沒有驚慌失措,也沒有貿然出擊,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武松怎麼樣?(十分機智)

4、默讀。用——勾出老虎進攻的招數,標出序號;再用~~~~勾出武松應對的動作,標出序號。

5、老虎首先就使用了三招:一撲、一掀、一剪,這真是一隻怒虎。不過,我有個疑問:既然是寫武松打虎,應該突出武松多麼神勇,爲什麼把老虎寫得那麼厲害呀?(寫虎是爲了寫人)

6、而武松實際上用了幾招?進一步說明了武松的機智。

7、過渡:等老虎這三招用完以後,老虎已經氣性先自去了一半,而武松能夠躲過這三招,他自己的自信心也會大長,所以這三招下來以後,他開始防守反擊,反守爲攻。

8、自由讀第六段,看武松打虎分別用了哪幾招,在課文旁邊做上批註。

9、剛開始用什麼打?結果呢?

10、武松沒有了梢棒,第二招是什麼?老虎的反應呢?

11、這時老虎還能咆哮,還能扒泥,武松仍然處在危險之中,這時他又使出了第三招,是什麼?老虎又有什麼反應?爲什麼說是“迸”出鮮血而不是流出?

12、雖然老虎已經七竅流血了,但武松還是使出了最後一招——?這時的老虎已經……徹底解決了老虎。

12、小結:我們看到,武松在梢棒打折的情況下,臨危不懼,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表現得十分(勇敢)

三、回顧前文,學習第一部分。

1、指讀提問: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點,具體寫出了武松打虎的經過,我們仔細閱讀過了同時也體會到了武松的性格特點,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有什麼聯繫,省略掉可以嗎?

2、默讀第一部分,思考這一部分主要寫的是什麼?

3、武松的心理活動表現了他什麼性格特點?用筆圈畫出表現武松心理活動的句子加以體會。

武松明明害怕,卻仍然不肯回去,還對自己說“且只顧上去,看怎地?”表現他什麼樣的性格特點?(好面子)

4、作者寫武松害怕、好面子是不是會有損於他的形象?(這樣寫使武松的形象更可信、更真實),所以說武松不僅是個神人,同時他也是個凡人。

5、武松雖然心中也會害怕,但他仍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也說明他還是勇敢,所以在後面打虎時才表現得那麼勇敢。

小結:這一部分雖然不是重點,但是對於武松性格的刻畫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使武松的形象顯得更真實,也爲下文做了鋪墊。

四、總結全文,激勵閱讀

作者對武松打虎的過程和打虎前的心理活動做了細緻生動的描寫,栩栩如生地刻畫了武松的形象,讓我們感到真實可信,也使武松打虎的故事廣爲流傳。《水滸傳》中還有許多精彩的故事,等着同學們去細細品味。

四年級語文教案11

第一單元複習

單元要點:

1領略祖國山水的美麗風光,激發熱愛祖國自然風光的情感,培養對祖國文字的熱愛之情。

2學會本單元的生字、生詞。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默寫指定的課文及段落。

4邊讀邊想象畫面,在誦讀品味語言中,感悟語言的魅力,提高表達能力、積累優美詞句。

一、字詞

洞庭 江南 玩賞 無瑕 擴散 攀登 泰山 駱駝 屏障 浙江 油桐 擁擠 孔隙 仰臥 臀部 稍微 額角 擦傷 蜿蜒 依據 敬亭山 波瀾壯闊 水平如鏡 峯巒雄偉 紅葉似火 拔地而起 奇峯羅列 形態萬千 色彩明麗 危峯兀立 連綿不斷 突兀森鬱

描寫山的詞語:峯巒雄偉 紅葉似火 拔地而起 奇峯羅列 形態萬千 危峯兀立連綿不斷 突兀森鬱

ABB: 白皚皚 AABB:重重疊疊 斑斑點點

多音字:卷[juàn][juǎǖ] 似[sì][shì]轉[zhuàn][zhǎun]

重[chóng][zhòng]

二、 日積月累

1、 背誦第一課《古詩詞三首》:《獨坐敬亭山》、《望洞庭》、《憶江南》;

2、背誦第二課《桂林山水》全文;

3、 背誦第三課《記金華的雙龍洞》自己喜歡的段落。(建議選背課文第七自然段)

4、 背誦園地中描寫祖國山水的詩句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幾行紅葉樹,無數夕陽山。(王士禎)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黃庭堅)

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辛棄疾)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

三、課文重點內容

《古詩詞三首》,

1、讀古詩詞,說說詞與古詩的不同。默寫古詩。注意“亭”與“庭”的區別,寫好“庭”

2、注意個別字詞的意思。厭?;閒?;和?潭面?諳?藍?盡:完;勝:強過超過;如:如同;謠望:遠看。

3.、說詩句的意思。課後三句。

4、體會作者的情感:

《獨坐敬亭山》詩人通過對敬亭山景象的描寫,抒發了詩人當時因懷才不遇而孤獨寂寞的心情,其中最能表現這份心情的詩句是“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尤其是盡、孤、獨、閒。

《望洞庭》詩人用輕快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優美的秋月洞庭圖,表達了作者對洞庭美景的喜愛和讚美的感情。“白銀盤”指的是洞庭湖,“青螺”指的是君山。這裏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洞庭山水秀美的詩句是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憶江南》是詩人對江南的讚美,“能不憶江南?”是一個反問句,意思是江南的風景這樣美好,能不讓人回憶嗎?整首詩體現了詩人對江南的讚美和懷念的感情。

運用:清晨,我來到洞庭湖,遠遠看到君山迷人的風光,情不自禁地吟頌起劉禹錫的詩句: ;近看湖水被朝霞染得通紅,又吟頌起白居易的詩句: 。

《桂林山水》,採用一步一景、再把所看到的景融爲一體的方法來描寫桂林山水的,還要學習把“……比作……”的形象的描寫方法,發現排比句式的主要特點。引導學生把學到的方法,運用到自己對身邊一二處景物的描述中。

1、讀課文,記生字,注意“讕、瑕、攀、泰、巒、綿”的寫法,“紅葉似火畫卷倒映迷濛”的讀音

2、課文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突出灕江的水的特點靜、清、綠;桂林的山的特點奇、秀、險,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感情。課文將大海、西湖與灕江水進行比較,將泰山、香山與桂林的山進行比較,是爲了說明桂林山水甲天下,“甲天下”的意思是天下第一。

3、桂林山水真像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畫卷中有山、水、竹筏小舟、雲霧、綠樹紅花等景物,讓產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感覺,與這句有前後照應的是“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4、仿照課文第二三段仿寫,讀讀。

5、《課堂》P3第4題P4第6題第(1)題,(可講可不講)

《記金華的雙龍洞》重點讓學生複習作者遊覽過程中的所見、所感。按遊覽的先後順序記敘的方法,以及初步瞭解有詳有略的敘述方法。

1、讀課文,記生字。注意“浙、臀、擦、蜿、蜒”《課堂》P6第4.5.6題

2、作者遊覽的順序是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文中還有一條線索:作者多次寫到了水。途中“一路迎着溪流”,來到洞口,發現“那溪流就是從洞口流出來的”;“在外洞找了泉水的來路,原來從靠左邊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在內洞,作者看到了“泉水靠着右邊緩緩地流”,聽到“聲音輕輕的”。

作者介紹遊覽外洞的情景,先描寫了洞口外的景色,特點是很有氣勢,再寫了洞口,特點是很寬,然後寫了外洞,特點是大。

“孔隙”的特點是窄小。表現在:a小得只能容得下一隻小船進出。怎樣小的小船呢? 見書b船的進出方式是: ,c乘船必須 d通過孔隙時的感受是

內洞的特點是黑、大、奇,重點寫了奇的特點。

3、讀句子,說說從帶點的部分體會到了什麼。見書P11

《七月的天山》,在寫法上既按照瀏覽的先後順序,又體現了一步一景的描寫方法

1、默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麼特點。注意生字

2、填空:課文一共有5個自然段。第2段從高到低,由近及遠,依次寫了天山的雪峯、雪水、雪水匯成的溪流(向我們展示了天山的無限生機,又解釋了盛夏進入天山涼爽的原因)。第3段依次寫茂密的森林、細碎的日影和馬蹄濺起的水聲。第4段着重寫天山深處的景象:山色柔嫩,山形柔美。

作者就是這樣重點從天山的水、樹、花三方面向我們展示了天山的美景。

(水:無限生機;樹:相映成趣;花:耀眼絢爛)

4、第5段換種說法。

《語文園地一》

1、詞語盤點:讀詞語,聽寫

2、口語交際:略 習作:即按照遊覽的先後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

3、我的發現:排比句式,這樣寫,不僅使語言優美,而且使文章生動形象具體。

4、日積月累:描寫自然風光的古詩名句。背一背,用一用

5、寬帶網:是本組走進千山萬水的拓展內容,瞭解五嶽,五湖

第二單元複習

單元要點:

1懂得誠實、首信比金錢更重要。

2學會本單元的生字、生詞。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默寫指定的課文及段落。

4邊讀邊想象畫面,在誦讀品味語言中,感悟語言的魅力,提高表達能力、積累優美詞句。

一、字詞

維持 財富 精湛 器重 屬於 百貨 情形 道德 號碼 橡皮 尊嚴 逃難 善良 樸實 款待 例外 喉結 讚賞 捶背 僵硬 許配 撥電話 緩緩駛過 悶悶不樂 迷惑不解 面呈菜色 疲憊不堪狼吞虎嚥 骨瘦如柴

AABC:緩緩駛過 悶悶不樂

多音字:卷[juàn][juǎn] 似[sì][shì]轉[zhuàn][zhǎun]

重[chóng][zhòng]

二、 日積月累

1、

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 學而》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顏淵》 精誠所加,金石爲開。《後漢書 廣陵思王荊傳》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 離婁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梁惠王上》

2、說“信”

確實地相信叫確信。非常地相信叫深信。

堅決地相信叫堅信。忠實地信仰叫篤信。

對自己懷有信心叫自信。履行自己的諾言叫守信。

取得別人的信任叫取信。講究誠實和信用叫誠信。

三、課文重點內容

專題是“以誠待人”。四篇都是寫人記事的課文。訓練的重點是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討論解決;初步瞭解描寫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的方法。

《中彩那天》,找出母親講的話和描寫父親的神態、動作語句,

1、讀課文,記生字,注意“德、屬、駛、惑、撥”

2、找出文中“我”心情變化的句子。說說“悶悶不樂、迷惑不解”的意思

四年級語文教案1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詞,並理解生字詞。

3、理解課文內容,能聯繫上下文體會“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出以公心”的意思。

教學準備:

查閱資料,瞭解故事發生背景。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課題齊讀:3、祁黃羊

2、提問:你對祁黃羊瞭解多少?可以介紹有關他的故事。

(引導學生回憶敘述)

二、初讀指導

1、結合課後生字表讀準字詞,讀通課文,邊讀邊思考:

本文主要寫了祁黃羊的什麼事?

2、理清文章層次,結合學習生字詞。

⑴本文寫祁黃羊幾次舉薦人選?從那兒寫到那兒?

⑵他第一次舉薦誰?是那幾個自然段寫的?

(第3—7自然段)

學習下列生字詞(並瞭解意思):

人選興亡舉薦合適

⑶他第二次舉薦誰?是哪幾個自然段寫的?

(第八自然段)

學習下列生字詞(並瞭解意思):

召慎重避

⑷默讀全文,想一想全文可以分爲幾段,各段主要寫的是什麼內容。

第一段(1—2):祁黃羊因病辭職。

第二段:(3—11):祁黃羊兩度薦賢。

第三段:(12):祁黃羊舉薦受稱讚。

3、分段指名朗讀課文,注意正音。

四、作業

1、用鋼筆描紅。

2、讀一讀,再抄寫。

興亡舉薦慎重人選推薦合適

3、課後流利地讀課文。

4、祁黃羊

四年級語文教案13

四年級學生應該達到的水平:

1.能夠獨立完成是自學詞的任務。

2.學習獨立完成識字學詞的任務。

3.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4.利用背景資料幫助學習。

5.學習修改習作,培養修改習作的習慣。

6.(認字183;寫字214)×80%

7.背誦≧15(;段)×2

8.習作≥12次/學期

9.綜合性活動≥4次/學期

複習要點:

一、積累與運用:

1.能規範、端正、整潔地書寫正楷字。(運用鋼筆)

2.充分利用摘錄筆記,從生字的音、形、義進行辨析,提高獨立識字的能力,爲五六年級的生字學習打下基礎。

3.積累語言材料,正確地運用於表達中。

①分類積累。

②教材中要求背誦的目及課文中的精彩、重要句段。

③結合單元主題詞,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

4.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遵循“知——懂——會——熟”的過程)

體會不同句式的表達效果,能運用。

(如比喻句、反問句、祈使句)

②認識連綿詞,理解語氣詞表達的情感。

③成語中的對應。

④在原有基礎上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

⑤理解同一字或詞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思

二、閱讀與理解:

方向:閱讀即思維

1.有獨立閱讀的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一定的閱

讀速度。

2.感受不同的文體樣式。

①讀文學作品,能通過分段把握主要內容,並能概括或復

述,要素完整。

②讀信息類文章,能抓住關鍵詞語、題目等獲取重要信息。

3.根據不同的文體提出問題,並自行解答。

4.理解課文題目,能抓住重點詞語、動詞理解課文。

5.能設身處地地閱讀,展開想象,體會作者的心情。

6.體會文章表達的感情。

7.對照閱讀古文和譯文,瞭解古今詞義的演變。

三、習作:

1.引導學生本期習作及課堂練筆,根據學生習作實際水平,有針對性地進行敘事及想象的評改,做到文從字順、內容具體、層次清楚,並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

2.習作修改標準:

①有根有據——真實;

②有情有意——有真情、有中心;

③有血有肉——內容充實具體;

④有聲有色——語言生動(儘量做到)

錯別字控制在2%以內

複習建議要點:

1.引導學生自主複習,學習有計劃、系統地進行復習。

2.在複習中,重方法的領悟,獲得知識與學習能力的提升。

3.重視金鑰匙,課後思考題的教學要落到實處。

4.以兒童的視野,設計複習活動。

5.爲學生創造閱讀環境,閱讀資料,通過語文小報、自制的閱讀卡、習作集等引導學生自主複習。

四年級語文教案14

瞭解習作內容

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圍繞自己遊覽過或瞭解到的一處自然景觀,寫一篇習作,四年級上冊作文教案。可以寫著名的旅遊景點,也可以寫身邊的景物。寫之前要想想主要突出哪一點奇特之處,大體按怎樣的順序寫。希望通過你的習作,讀者能夠想象出畫面,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明白習作目標

1.與同學們交流自己所瞭解的景觀,講清楚其奇特之處的形成。

2.抓住自然景觀或旅遊景點的奇特之處,按一定順序介紹、描寫。

3.學習在寫景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把握教學流程

一、談話揭示課題

小朋友,你遊覽過哪些風景名勝?什麼景觀給你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呢?你準備寫什麼景物,這個景物有什麼奇妙的地方?

二、學生彙報交流

回報時抓住一處景觀的奇特之處,介紹時按一定順序。

三、品讀優秀例文

精彩的習作爲學生的寫作提供了範例。品讀習作學生容易接受,既避免了枯燥的講解習作方法,又使他們將閱讀中學到的寫作知識向習作自然遷移。

例文1:黃山日出

黃山日出,被稱爲美景奇觀。爲了目睹這一美景,暑假裏,我隨媽媽來到黃山。(開篇點題)

晚上,我們住在北海賓館。爬山觀景的勞累,使我很快進入了夢鄉。迷糊中,只聽見有人喊:“快,起來看日出!”我一骨碌爬起來,揉着矇矓的睡眼,跟着大人往外走。一陣山風吹來,好涼哪!我清醒了許多,看看天上還泛着星光,一路上樹影婆娑,怪神祕的。我來到清涼臺,這是一個觀日出的好地方,此時已有不少人等候在這裏了。憑着人小,我七擠八拐,找了個好位子,等待着。(清晨,找了個好位子,等待日出。)

過了一會兒,東方顯出了魚肚白,人羣開始騷動。一會兒,魚肚白漸漸地轉成粉紅色,東方的天際出現了橙色的彩霞。忽然,天邊出現了一道發亮的光,是那樣耀眼,不知誰說了聲:“快了,快了。”(日出前,人羣的情緒與天空的變化。)

不知是冷,還是激動,我只覺得心裏發緊,牙齒打顫。我看看四周,大人們開始忙碌起來,有照相機的準備按快門,等待着拍下那瑰麗的景象;沒有照相機的翹首以待,大家似乎停止了呼吸。不知過了多久,太陽像一個小紅球,突然從雲海間跳出來,開始是半個,漸漸變成一個大紅球。大地媽媽好像不願讓太陽離開懷抱似的,太陽只好一點一點地向上挪。(太陽的上升情形。)

大約過了半個小時,太陽終於掙脫了大地媽媽的懷抱,躍上天際。啊,多麼壯觀,多麼美麗!頃刻,浩瀚的雲海被陽光一照,色彩斑斕;遠近的山峯在雲海的淹沒下,只露出小小的山尖,就像大海中的小珊瑚礁……人們感慨萬千,讚歎這人間的美景。(雲海、山峯在陽光下的變化。)

我也被這壯觀的場面激動了。啊!日出,表明新的一天開始了,讓人充滿希望,充滿光明!啊,太陽,你給萬物帶來生機,給人們送來溫暖!我願小朋友如這日出,朝氣蓬勃,茁壯成長;我祖國如這旭日東昇,蒸蒸日上!(抒發感想,作文指導《四年級上冊作文教案》。)(申屠越)

師生點評習作

日出,是黃山的一大奇觀。小作者爲了展現黃山日出的壯觀景象,巧妙安排了三個特下鏡頭:第一,清晨,清涼的山擠滿了人羣,小作者懷着急切的心情,憑着人小,“七擠八拐,找了個好位子”;第二,日出前的神奇景象和遊人的舉止;第三,日出時的情態變化。這樣自然景觀與觀景場面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四年級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荷蘭獨特的牧場風光之美。

3.體會作者用生動的語言所展示的詩情畫意,摘抄自己喜歡的詞句。

4.感受荷蘭美麗的風光。引起小朋友的讚美和嚮往。

教學重、難點:

重點: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結構;通過朗讀,體會課文所展示的詩情畫意,並有意識地積累優美詞句。

難點:將優美的語言通過積極的想象變成美麗的生活畫面,激發學生對荷蘭風光的憧憬之情。理解文章詞句,體會詞句的美、文章的美。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或教學掛圖。

學生:蒐集一些有關荷蘭的資料、圖片等。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說話練習。導入課文。

今天三分鐘說話的話題是“各國風采”,說說你所瞭解的一些國家情況。

我也知道一個國家,它在歐洲西部,是一個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那就是荷蘭。它又叫尼德蘭,是一個低地之國。(板書:牧場之國)大家瞭解荷蘭嗎?請拿出課前蒐集的資料說一說。荷蘭有着這麼美麗的景色,今天我們就去遊覽一下,去感受真正的荷蘭。(畫面展示荷蘭風景)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並說說在這個迷人的國度裏什麼最吸引你。

2.再來讀讀課文,你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自己喜歡的語句。

三、學習生字詞。

1.出示本課的生字,指名學生朗讀。

2.辨析生字,組詞並理解詞義。

3.出示下列詞語,指名學生朗讀。

極目遠眺 剽悍強壯 憨態可掬 悠閒漫步

默默無言 萬籟俱寂 遼闊無垠 悠然自得

四、熟讀課文,領略美景。

1.再讀課文,邊讀邊勾畫出你最喜歡的地方,並多讀幾遍。邊讀邊想象,邊讀邊體會情趣。

2.小組交流:把你最喜歡的地方讀給小夥伴聽,把你最深的感受與組內同學分享。等會兒請小組代表把你們看到的、感受到的說給同學聽。

3.小組交流反饋:讀讀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並說說爲什麼。同學互相評價、補充。

五、細讀課文,感悟積累。

1.出示:“這就是真正的荷蘭。”深入品味文章,讓學生體會四句相同的話,要用不同的語氣來讀。

2.齊讀,思考討論:真正的荷蘭是指怎樣的荷蘭?從“真正”這個詞中你體會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根據學生回答情況,相機教學。

(1)出示奶牛圖,觀察:你覺得圖上最吸引你的是什麼?

A蹦膛5難丈。

①用曲線畫出描寫奶牛顏色的句子。

②指名朗讀,你體會到了什麼?

B蹦膛5淖頌。

①用橫線畫出描寫奶牛姿態的句子。

②交流並出示:牛犢臥在草地上,憨態可掬;老牛悠閒漫步,彷彿在思考什麼。

③指名朗讀句子,想象:在這碧綠如絲絨般的草原上,奶牛會思考些什麼呢?

④有感情地朗讀句子(陶醉、喜愛)。

(2)除了奶牛,你覺得還有什麼也吸引了你?

(3)出示駿馬圖,指名學生有感情地介紹。

出示綿羊圖,指名學生有感情地介紹。

人、動物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①播放課件,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人、動物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這是一幅怎樣的圖畫?

②思考:找出分別描寫人、奶牛和自然共同點的一個詞語。

人——默默無言奶牛——沉默安詳自然——寂靜

③默讀,思考:從這五、六段中哪些地方你讀出了它們之間的融洽?

④交流並相機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3.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這就是真正的荷蘭。”“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

六、拓展遷移,記憶背誦。

1.聘請小導遊,帶領大家去荷蘭旅遊。

要求:

(1)任選一個景點介紹荷蘭的美麗風光。

(2)要加進導遊的口頭語。

2.學生在小組自由介紹,並推薦一名上臺介紹。

3.指名學生介紹,評價。(配相應荷蘭風光片)

七、總結。

真美呀!我們又一次陶醉在詩情畫意的風光中,感受到那份寧靜悠閒和富足安逸,感受到作者對這獨具特色的異域風情的讚美與嚮往。建議大家:

1.選擇自己喜歡的美詞美句反覆誦讀,展開想象,積累背誦。

2.繼續蒐集描寫各國風光,或具有民族特色的自然景象的文章來讀讀、比較、感受、積累。

3.向學生推薦一篇具有異域風情的文章,如《威尼斯的小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