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四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教案集錦15篇

四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教案集錦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4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四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四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教案集錦15篇

四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教案1

【教材分析】

《飛向藍天的恐龍》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們介紹了科學家們根據研究發現問題,提出的一種假說:鳥類很可能是一種小型恐龍的後裔。證實假想的探索過程,同時向我們開啓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學之門。語言準確生動,內容層層深入,環環相扣。

【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語言準確生動,同學在認真閱讀的基礎上,可以根據課文描繪的情景,展開豐富的、合乎情理的想象,融入自身瞭解的有關恐龍進化的知識。採用質疑、“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樹立同學探究意識,培養同學鑽研科學的精神。

【教學理念】

教學中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突出同學的主體地位讓同學享有個性化的、自由的發展空間,使課堂充溢生命活力,同時也不忽視語文基礎知識,基天性力的訓練,力求兩者的和諧統一。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弄明白課文的主要內容.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一支恐龍怎樣演化成鳥類的過程,並有條理地說說。

3、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培養同學大膽質疑、熱愛科學、鑽研科學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弄懂課文內容,瞭解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

2、難點:

領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課時佈置】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和聽說過恐龍這種動物,喜歡它們嗎?課前你們已查閱了許多方面的資料。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好嗎?

1、課件出示各種恐龍和鳥兒的動態畫面,說說你知道它們哪些特點。

2、我們都知道了恐龍是一種龐然大物,現在已經滅絕了,然而有誰回想到這種龐然大物會與靈活的鳥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呢?這節課就來解開這個謎團。

3、板書課題:

飛向藍天的恐龍

4、讀題、解題:

是指恐龍中體輕的一支逐步有陸地生存轉向空中,最終演化成鳥兒。

二、整體感知,回饋預習

1、自讀全文:

指名逐段讀,想:

課文寫了什麼,你對哪局部內容感興趣。

2、查生字掌握情況:

⑴ 讀詞語競賽,出示生字詞屏:

分小組讀、男、女生讀。

⑵ 猜詞語競賽,出示字屏:

顏色多,絢爛多彩──五彩斑斕 在空中迴旋地飛──飛翔

高高地在天空中或高升到空中──凌空 說話或寫文章時最重要的局部──點睛之筆。

⑶ 根據動作選配詞語:

放映有關恐龍與鳥類動態畫面,認識局部詞語,如:

(恐龍的)笨重、愚鈍……;(鳥兒的)輕靈、敏捷、飛翔……

3、指名說說課文寫了什麼?

三、精讀重點,領悟寫法

1、閱讀了解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是怎樣的,方法:

⑴ 先自身讀。

⑵ 再討論。

⑶ 彙報:

① 第一種大約出現在……和狗一般大小……

② 數千萬年後,它的後代……家族……

③ 其中,一些……長得……像鳥類……

④ 它們學會了滑翔……飛向藍天的鳥類。

2、閱讀感悟寫法上的特點:

用詞準確,生動的特點如:

⑴ 地上第一種恐龍大約出現在兩億年。

⑵ 它的後代繁衍成一個形態各異的龐大家族……

3、用自身的話說說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

4、有感情地朗讀自身喜歡的段落。

四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教案2

一、激趣導入

(課件出示兩張蟋蟀的圖片)

師:同學們認識這兩個小東西嗎?它們叫什麼? 生:蟋蟀。

師:對,這是它的大名,它的小名叫什麼,大家知道嗎?(蛐蛐)

師:蟋蟀這小傢伙雖然小,但早已是大名鼎鼎,它的出名不僅是因爲它能唱歌,更是因爲他的住宅,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第7課《蟋蟀的住宅》。

板書:蟋蟀的住宅(齊讀課題) 師:“住宅”一般是指人的住房,可是蟋蟀是動物,爲什麼也叫住宅呢?這是因爲這篇課文的最大特點就在於作者把蟋蟀當作人來寫。學習課文的時候同學們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1、師: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按要求做:(課件)

(1)、讀準字音、記住字形。

(2)、聯繫上下文解釋重點詞語。

(3)、思考:蟋蟀的住宅有什麼特點?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造的?

2、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

3、認讀本課的生詞。

(1)自由讀。 (2)指名領讀。 (3)齊讀。

4、聯繫課文,學生理解哪個詞就請他說哪個詞,老師重點指導“隨遇而安”。

三、瞭解蟋蟀住宅的特點。

1、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解決第一個問題:蟋蟀的住宅有什麼特點呢? (板書:住宅特點)

大家一起看大屏幕,同學們可以從三方面思考。(課件出示)

2、請同學們默讀相關課文,畫出相關的句子。

3、小組討論交流蟋蟀住宅特點。 學生讀課文匯報:(師生歸納) 1學習選址部分。 (板書)

師:蟋蟀在爲房子選址上與其他昆蟲有什麼不同呢?誰能讀一讀這部分課文?

指名讀相關課文。

師:是呀,蟋蟀和別的昆蟲不同,蟋蟀不肯隨遇而安,那麼“隨遇而安”是什麼意思呢?

生:“隨遇而安”指能適應各種環境,在任何環境中都能滿足。 師:課文的哪些地方表現了蟋蟀“不肯隨遇而安”? 生:課文中講到蟋蟀慎重..選擇住址,一定要排水優良,並且有溫和的陽光。它不利用現成的洞穴。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隨遇而安......。 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課件)蟋蟀對住宅的選址是很慎重的,絕不肯隨遇而安。

2、學習蟋蟀住宅的外部特點。 (板書:外部)

(1)師:下面誰能讀一下描寫蟋蟀住宅外部特點的句子呢? 指名讀課文。

(2)師生歸納特點:向陽、隱蔽、乾燥、有門、有平臺。(課件)

3、學習蟋蟀住宅的內部特點。 (板書:內部)

(1)師:蟋蟀住宅的內部特點呢?誰來讀一讀相關的句子? 指名讀相關的句子。

(2)師生歸納特點:光滑、平整、簡樸、清潔、衛生。(課件)

4、重點句子理解。

師:我們已經瞭解了蟋蟀住宅的特點,現在我們一起來體會這部分中的兩個重點句。

(1)課件出示句子:“當四周很安靜是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修辭手法是什麼?這樣寫得好處。

(2)課件出示句子:“假使我們想到蟋蟀用來挖掘的工具是那樣簡單,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作者爲什麼這麼說呢?

(那是因爲蟋蟀的整個身體都是那麼的柔弱,施工的工具又僅僅是它那細弱的前足和後腿,把這些再與它的住宅相比較,就不能不說蟋蟀的住宅是一項偉大的工程了。

師:從這個句子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蟋蟀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

師:是呀,蟋蟀和別的昆蟲不同,蟋蟀不肯隨遇而安,那麼“隨遇而安”是什麼意思呢?

生:“隨遇而安”指能適應各種環境,在任何環境中都能滿足。 師:課文的哪些地方表現了蟋蟀“不肯隨遇而安”? 生:課文中講到蟋蟀慎重..選擇住址,一定要排水優良,並且有溫和的陽光。它不利用現成的洞穴。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隨遇而安......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課件)蟋蟀對住宅的選址是很慎重的,絕不肯隨遇而安。

2、學習蟋蟀住宅的外部特點。 (板書:外部)

(1)師:下面誰能讀一下描寫蟋蟀住宅外部特點的句子呢? 指名讀課文。

(2)師生歸納特點:向陽、隱蔽、乾燥、有門、有平臺。(課件)

3、學習蟋蟀住宅的內部特點。 (板書:內部)

(1)師:蟋蟀住宅的內部特點呢?誰來讀一讀相關的句子? 指名讀相關的句子。

(2)師生歸納特點:光滑、平整、簡樸、清潔、衛生。(課件) 4、重點句子理解。

師:我們已經瞭解了蟋蟀住宅的特點,現在我們一起來體會這部分中的兩個重點句

(1)課件出示句子:“當四周很安靜是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修辭手法是什麼?這樣寫得好處。

(2)課件出示句子:“假使我們想到蟋蟀用來挖掘的工具是那樣簡單,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作者爲什麼這麼說呢?

(那是因爲蟋蟀的整個身體都是那麼的柔弱,施工的工具又僅僅是它那細弱的前足和後腿,把這些再與它的住宅相比較,就不能不說蟋蟀的住宅是一項偉大的工程了。

師:從這個句子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蟋蟀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

四、瞭解蟋蟀是怎樣建房的。

師:蟋蟀住宅的特點我們就學習到這裏,那麼這偉大的工程是怎樣建造的呢?(板書:建造過程)

現在我們就來解決第二個問題(課件出示),請同學們思考:蟋蟀是怎樣建造自己的住宅的?

請學生快速默讀課文並小組交流。 (小組交流後,師生歸納。)

師:首先想一想:蟋蟀是在什麼時間開始建造住宅的呢?誰來說說。 (板書:時間)

生:“蟋蟀蓋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時候”。

師:對,這就是蟋蟀蓋房子的時間。(課件出示)

師:同學們讀完課文後,大家覺得蟋蟀建造住宅的過程辛苦嗎?(辛苦)下面請同學們小聲讀課文第8自然段,找出寫蟋蟀蓋房子動作的句子,並劃出動詞,我們從動作中體會蟋蟀蓋房子的艱難與辛苦。(板書:動作)

學生歸納後彙報。

師:蟋蟀的住宅建好了,可是它好像並沒有滿足,它還要做什麼?

生:整修。

師:對,整修。(板書:整修) 那麼蟋蟀是怎樣整修的呢?誰來讀一讀描寫蟋蟀整修住宅的句子。

師生歸納:長時間,加深加固(課件出示)

師:通過學習,我們認識到蟋蟀的住宅是靠自己長年累月不斷修整換來的,是靠自己的辛勤的汗水換來的。學習了蟋蟀住宅的建造過程以後,你能說說蟋蟀有什麼精神嗎?

生回答:(勤勞,持之以恆,認真工作、不辭勞苦的精神)

(師板書:勤勞、持之以恆)

師:下面我們就再次朗讀描寫蟋蟀建造房子的動作,以及它整修住宅的過程,體會蟋蟀吃苦耐勞、持之以恆的精神,體會作者對這種精神的敬佩讚揚的思想感情。

五、小結: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蟋蟀的住宅

住宅特點:選址 外部 內部

建造過程:時間 建造 整修

四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認識生字,新詞,瞭解詞語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並能對課文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

2.引導學生自學,自己提問題,學會獨立思考。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讀後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3. 學習烏塔爲了自己的目標勤奮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獨立自主的好品質。

(二)能力訓練點

1.訓練學生在閱讀課文時要認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見解。

2.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使學生從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這件事中受到啓示:我們中國孩子也應該學會自立。

重點:對文中的人物或事進行評價,闡述自己獨特的看法。

難點:引導學生從課文的敘述和描寫中瞭解人物的特點,並在閱讀後與同學交流自己的見解。

教學過程:

一、啓發談話,引入新課。

1、同學們喜歡旅遊嗎?你們也許到過很多地方去旅遊,都和誰到過什麼地方?

2、這節課我們來認識一位德國小姑娘——(板書:烏塔),看看她是怎樣旅遊的?

二、指導學生自學課文。

1、讀課前導讀,帶着問題讀書

2、學生自學課文。

這篇課文講的是一件什麼事?(一位名叫烏塔的14歲德國姑娘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事)

師:(烏塔是德國小姑娘,她已經獨自遊玩了法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她還要去希臘呢!xx,你剛剛說的這些內容是在課文中第幾段找到的?

生:我是在第五自然段找到的

師:你能讀一讀這一自然段嗎?

(讀第五自然段)

3、認讀生字詞,讀通句子

(師: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一課要認得的字所組成的詞語。

師:大家先自由讀一讀。

生自由讀詞語:洗漱,愜意,號碼,反駁,邏輯,正音)

三、再讀感悟,研討釋疑

1.學生帶着問題去讀書,認真思考,自讀自悟。

(問題:烏塔獨自一人遊歷歐洲好不好)

2.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1)、師:同學們,剛纔讀了課文,誰能說說,你對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有何看法和見解。

要讓學生暢所欲言,大膽質疑,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如有的同學會認爲烏塔還小,不應該一個人外出旅遊,這樣太危險;有的同學會認爲只要做好充分準備,烏塔可以一個人外出旅遊,這對她今後的成長會有好處……

(2)、師:一個只有14歲的小姑娘,居然獨自遊玩了那麼多個國家,他是怎麼去遊玩的呢?想一想她在旅行當中是怎麼做的?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找。

師:烏塔在旅行中是怎麼做的?她爲了這次旅行又做了哪些準備呢?課文的那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你來說一說。(第七自然段)

師:你們都找到了嗎?

生:找到了。

(3)、師:對於小孩子單獨出去旅行的事,作者和烏塔互相交流了看法,課文的那幾個自然段講他們討論這個問題的呢?大家找一找,把它標號出來好嗎?

(生找自然段,標號)

師:找到了嗎?誰來說一說?

(6至9自然段)

四、角色扮演,加深理解

1、師:老師有個提議,我來扮演文中的作者,你們來扮演烏塔,我們面對面地交流可以嗎?

師:現在就開始吧

(師生扮演對話,引導學生讀課文的句子和每人說只一點,不要長篇大論,儘量不請那幾個不懂又說一堆的同學回答)

問1:烏塔,你一個人遊歐洲不怕危險嗎?你的爸爸媽媽不擔心嗎?

看來,你還挺有自我保護意識的呢。

問2:烏塔,那麼你爲了這次旅行做了哪些準備呢?這麼長時間的準備啊,到底準備了些什麼呢?

問3:烏塔,旅遊怎麼多國家是要很多錢的,那麼你的旅費是從哪裏來的?——原來是這樣啊。

師:同學們,我們剛纔交流的還挺不錯的呢,烏塔的這些回答你們是從課文的什麼地方知道的?

生答:課文的第七自然段知道的。

師: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中的第一、二兩句話吧。

(生讀)

師:通過交流和讀課文,烏塔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

生各自回答。

(1)自理能力強。

(2)熱情、活潑。如: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得怎樣,又問我從哪裏來……她一聽,高興得大叫……

(3)生存能力強。如:烏塔說她在家裏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裏陪兒童玩。

(4)有責任感。如:然後給家裏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

(5)做事有條理,有計劃。如:爲這次旅行他準備了整整3年,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

師總結:烏塔的獨立,有計劃,活潑開朗都值得我們學習。烏塔也同樣問了一些有關中國孩子旅遊的問題。讓我們再讀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怎麼回答她的。作爲中國的孩子,你又是怎麼回答她的呢?同學們,交流交流吧。,讀完課文以後同桌交流交流。

生同桌之間交流。

2、師:同學們,這一回呀,老師想來扮演烏塔了,你們就是中國孩子,我們再來一次面對面的交流好嗎?

生:好。

問1:你們中國孩子,也是這樣旅遊的嗎?

——那不對啊,我也是家裏的寶貝,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很愛我呀,不過我們的興趣不同,有時候我就單獨出去玩,爲什麼愛你們就不能讓你們出去玩呢?(國情不同、家庭因素)——這回我明白了。

(師生再次交流,順勢引導對比中外少年兒童的不同,點名國情不同、條件限制等)

五、指導學生討論交流,結合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發表自己的見解。

師:同學們,你們剛纔討論的非常熱烈,讀了這篇課文,你們肯定有很多話想說,誰來說說自己的想法。

生紛紛發表,師隨機引導,引導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⑴可不可以像烏塔一樣單身外出旅遊。(不可以)

⑵自立精神與冒險有什麼區別?怎樣纔算自立。

⑶從烏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麼啓發,受到了什麼啓示。

2、小結,教師提出自己的建議:

這節課不是號召同學們全部都離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肚子去旅行,這是不現實的,但是至少我們應該像烏塔那樣有獨立的意識,最起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是應該能做的到的。

四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的內容。

2.默讀課文,說說受傷的蜜蜂是怎樣修補翅膀重新起飛的。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蜜蜂鍥而不捨精神的讚美。

教學重點難點:

讀懂課文,理解蜜蜂是怎樣修補翅膀重新起飛的。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這是什麼?

2.說到蜜蜂,你想到了什麼?

3.說實話,其實我不太喜歡蜜蜂,因爲我小時候曾經被它蜇過一回,但是後來聽老人說蜜蜂輕易不蜇人,準是誤以爲你要傷害它才蜇,一蜇它自己就耗盡了生命,也活不久了。我聽了,就原諒它了。可是從此看到它,總覺得心裏有疙瘩。直到我看到了這篇文章,(板題)才知道自己對它瞭解得太少。

4.相信大家在讀完課文後,必定會對它有新的認識。

二、初讀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學習課文。

1.在整個故事的發展中,我的思想感情發生了哪些變化?

2.學習2-5自然段

(1)你是從哪看出作者的厭煩?

重點:理解詞語鍥而不捨

指導讀出我的不耐煩、厭惡之情

你看到一個怎樣的作者,一隻怎樣的蜜蜂?

(2)小結:爲了發泄自己的不滿,我先是趕它,然後拍它,接着踏它,最後還使出全部力量碾它,恨不得置它於死地。可這隻蜜蜂卻沒有絲毫的膽怯和退縮,它兩次從土裏鑽出來。

3.學習6-11自然段

(1)我再也不想去傷害它,我心中充滿疑問,我開始靜靜地觀察它,我看到了什麼?蜜蜂做了什麼令我感動?

默讀6-11自然段,同座合作補充板書。

指名回答。

(2)它是怎樣修補自己的翅膀的?

劃記修補過程中的動詞,完成填一填。

(3)被修補的翅膀傷得怎樣?從哪看出很嚴重?

(4)儘管傷得這麼嚴重,但它仍然(引讀填一填)

(5)師引讀9-11自然段。

(6)讀完了蜜蜂振翅起飛的經過,你想對蜜蜂說什麼?

(7)這可愛的小生靈折服了我們,同時也折服了作者,從哪可以看出?

(8)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引入原名《翅與禱》

四、總結

學完本課,你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兩次鑽出來

不怕困難

蜜蜂 一次又一次 修補翅膀

堅持不懈

三次試飛

四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用心揣摩薩沙和媽媽的對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問號、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3、有不甘爲弱者,應該保護弱小者的意識。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朗讀課文。體會問號、感嘆號的不同語氣。

教學難點:

有不甘爲弱者、應該保護弱小者的意識。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文插圖。

切入舉偶

一、談話導入。

師:現在你們已經是二年級的小學生了,但在親人的眼裏,很多時候你們卻是最弱小的。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看到課題,你產生了哪些疑問?(“我”是誰?爲什麼說我是最弱小的?……)

【學起于思,思緣於疑。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問,能培養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和深刻性,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學會學習。】

二、遊戲導入。

學生做對對子的遊戲:光明——(黑暗)夜晚——白晝強大——(弱小)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和弱小有關的故事。(引導學生個性化的朗讀課題:我不是最弱小的)

【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爲,引導學生讀出不同的感受,對培養學生語感有觸類旁通的作用。】

對話平臺

一、自學

劃(邊讀邊劃出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記住它們。)

讀(讀通、讀準、讀熟課文。)

想(自己提出的問題,哪些能解決了?哪些還有困難?)

說(和學習夥伴互相交流自己的學習收穫,互相取長補短。)

二、識字

1、組內互相檢查生字讀音,注意“薩、簇、隨”都是平舌音,“鈴、傾”都是後鼻音。

2、學生交流識字方法。

(1)“芬、芳”可利用形聲字的特點,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記。

(2)在語言環境中識記。如,結合讀句子“帶着露珠的花朵隨風舞動,芬芳撲鼻”,認識“隨、芬、芳”等字。

(3)利用動作演示識記“託、掀、遞”。

3、教師充分利用生字卡和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遊戲中鞏固識字。

三、感悟

1、輕聲讀文,思考:爲什麼薩沙說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學生找出薩沙保護薔薇花的句子:他掀起雨衣,蓋在粉紅的薔薇花上。)

2、細讀課文,劃出描寫薔薇花的句子。

(1)林中曠地附近長着一叢叢野薔薇,一朵花剛剛開放,粉紅粉紅,芳香撲鼻。

(2)滂沱大雨已經沖掉了幾片花瓣,花兒低垂着頭,因爲他嬌嫩纖弱,毫無抵抗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個句子,注意語氣的變化。(這兩個句子儘管都是描寫薔薇花的,但第一句重在通過朗讀感受花兒嬌嫩美麗,惹人喜愛;而第二句則重在體會花兒已被滂沱大雨折磨得毫無生氣,完全沒有抵抗能力了。

練習讀——範讀——指名讀——競賽讀

【多次與文本的直接對話,奠定了學生關愛野薔薇的情感基調。對比朗讀感悟薔薇花的嬌美和孱弱,更激發了學生對薔薇花的關愛之情、保護之意。】

想象

4、看到這株薔薇花,你會怎麼想?

【適時想象,啓發學生和薔薇花對話,引導他們走進教材,走近薩沙,利於學生真切體會薩沙要保護弱者的心理。】

書寫

本課有十二個要寫的字,其中“託、鈴、弱、末、芬、芳”六個字是本課新學的生字,可結合識字教學重點指導。“弱”字,要注意提示兩個“點、提”的寫法。“末”字,可與第二課的“末”字進行比較,這是學生最容易混淆的兩個字,建議採取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牢記,如,組詞、聯想記憶、多次再現。

“芬芳”二字,可以合在一起指導:草字頭的橫不要太長,兩豎下方可略向內斜,寫出“呼應”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橫要寫長,突出這兩個字的主筆,以“支撐”整個字方正平穩。

1、學生練習書寫,教師相機指導。

2、學生互相評價打等級,寫得好的班級評選“今日之星”。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一、複習

1、認讀上節課的生字:開火車競賽讀——齊讀

2、指名讀描寫薔薇花的句子,感受薩沙要保護薔薇花的心理。

師:薩沙爲什麼要保護薔薇花呢?是受了誰的影響?

二、朗讀

1、指名讀描寫薩沙和媽媽對話的段落,重點指導問句和感嘆句的讀法。

(1)媽媽,你和託利亞都需要雨衣呀,爲什麼要給我呢?(引導學生讀好兩個語氣詞“呀”和“呢”,重音突出“爲什麼”。在朗讀中感悟薩沙不理解媽媽和哥哥的做法而發問的心理。)

(2)這就是說,我是最弱小的了?(語調先降後升。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薩沙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

(3)媽媽,現在我還是最弱小的嗎?(朗讀時稍帶一點反問語氣。在朗讀中感悟薩沙認爲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能保護比自己更弱小的這樣的心情。)

(4)不,不,你能保護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

(媽媽的話可以讀慢些,要讀出親切、和藹的語氣。)

2、學生練讀——教師範讀——分角色讀——自由找學習夥伴讀

3、師生共同評價:哪裏讀得好?爲什麼?哪裏還需要改進?

【朗讀應該在學生的積極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感悟。個性化的朗讀是學生情感的昇華。比如“現在我還是最弱小的嗎?”就可以有不同的朗讀方法。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的這種個性化的體驗,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4、在對比閱讀中感悟文中對野薔薇描寫的作用。

(1)去掉具體描寫森林景色和野薔薇的句子,用課件顯示改編後的課文,啓發學生說說有什麼不同。

(2)引導學生在討論中探究,感悟課文描寫野薔薇的作用:被鈴蘭花簇擁有的野薔薇非常美,但大雨中的野薔薇卻顯得嬌嫩弱小。小薩沙用雨衣保護野薔薇固然有媽媽的啓發和鼓勵,但更多的是出自他那顆對美好而弱小事物的關愛和保護的童心。沒有這美麗而弱小的野薔薇,也許難以真切地表現小薩沙那顆純真的童心。

【這是一個難點,教學中不必追求準確完整,關鍵是引發學生在閱讀中感悟探究的積極性。】

三、拓展

1、你喜歡薩沙嗎?爲什麼?你還喜歡誰?

2、薩沙不甘心做弱者,不願只享受別人給予的關愛,那你是否也保護過比你弱小的人或其他事物呢?

【語文學習不僅僅是爲了獲得知識、發展能力,還應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憑藉教材中的薩沙這個同齡人的形象,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來感受、體驗學習夥伴的話,就能讓學生和薩沙產生心靈的共鳴,滿懷和薩沙同樣的感情走出教材。】

練習

試着寫幾個問句和感嘆句。

書寫

學習剩下的幾個字,重點指導兩個帶提手旁的字(託、摸),可以引導學生回想並按照以前學習的提手旁的寫法練習書寫。

1、學生觀察,自己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2、根據實際情況,教師範寫指導。

3、師生、生生互相交流評價。

【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交流評價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寫字興趣,提高書寫質量。】

四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學會自主閱讀。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維也納的音樂之美。

3、體會作者對音樂的熱愛,對音樂聖殿的嚮往。

4、摘抄自己喜歡的詞句,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5、感受維也納的美,激發對音樂的熱情。

教學重、難點

學會自主閱讀。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或教學掛圖。

學生:蒐集一些有關維也納的資料、圖片等。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音樂,感受維也納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些音樂,看你是否能說出這些名曲的名字或創作者。

(出示:《命運交響曲》、《月光曲》……)

二、自讀提示,自主閱讀

1、出示“自讀提示”:

(1)畫出生字多讀兩遍,遇到長句子、難讀的詞再多讀兩遍。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試着讀出韻味,讀出感情。

(3)不理解的地方,運用學過的符號畫出來。嘗試邊讀邊批註,記錄自己的閱讀感受。

(4)勾畫下你認爲文中最美的句子。

(5)思考《音樂之鄉》一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2、自由讀文。

3、小組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自己喜歡的語句。

4、全班交流,評價朗讀。

三、學習詞語,積累好詞

1、出示本課的詞語,指名學生朗讀。

恬靜而神祕 動人的旋律 悠揚的樂聲

鬱鬱蔥蔥的森林 蜿蜒 多姿的多瑙河

2、勾畫出你自己找到的好詞佳句,小組交流。

3、將收集到的好詞佳句摘錄到“採蜜集”中。

四、提出問題,自主學習

1、討論:維也納爲什麼被稱爲“音樂之鄉”?

(1)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象,邊讀邊體會情趣。

(2)小組討論,自主解決。

(3)小組反饋:讀讀認爲能回答這個問題的句子或段落,並說說爲什麼。同學互相評價、補充。

(4)齊讀找到的段落或句子。

(5)比賽讀。

2、小組交流:你還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3、小組交流反饋,同學互相補充、解決。

五、記憶背誦,感悟積累

1、再讀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句子,與同桌、好友交流學習。

2、背背喜歡的段落或句子。

3、指名背誦。

六、拓展遷移,熱情獻藝

1、學生在小組內自由介紹自己的音樂特長,並推薦一人上臺表演。

2、想對“音樂之鄉”說點什麼?

七、總結

師:真是太棒了!相信你們經過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在這音樂的聖殿中去演奏出你們的精彩!

四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教案7

教學要求: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每張紙條上都一不同的筆跡寫着同一個名字”說明了大家自願資助受人愛戴的沃爾特、詹森回鄉,使學生感受到文中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的融洽關係。

★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每張紙條上都以不同的筆跡寫着同一個名字”說明了什麼?

教學難點:

爲什麼每張紙條上都寫着同一個名字?

教學流程:

一、導入。

漂泊他鄉的人們,誰不希望能有機會回家看看?可偏偏就有人放棄這樣的機會。今天我們學習課文〈〈同一個名字〉〉。

二、初讀。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流利。

2.提出不理解的詞語,互相學習。

3.課文先講了什麼?再講了什麼?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三、精讀。

1.“時至今日,我還記得白鐵皮屋頂上飄舞的綵帶,彷彿還能聞到意大利麪食的香氣,彷彿還能聽到那動聽的歌曲。”——爲什麼時隔20年,作者依然對這件事的印象如此深刻?

2.有感情地朗讀。

3.如果你是文中的“我”,看到這個結果你會怎麼想?把你的感受說一說。

四、課堂練習。

1.把文中的好詞佳句抄寫下來,多讀讀。

2.小練筆。

把最近班級裏發生的一件感人的事寫下來。

四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教案8

[預習提示]

1、你能寫出多少有關哭或笑的成語嗎?(至少3個)

2、文中“人類所有的表情”是指:哭、笑、 、 、 、 、 。

[基礎訓練]

一、用你喜歡的符號劃去不正確的讀音。

一副( f’ f” ) 磨杖( m? m? ) 拽住( zhu?i zu?i )

嘟囔( d‘ d?u ) 撒謊( s? s? ) 笑嘻嘻( x? x‰ )

二、按要求寫詞語。

1、ABCC式:可憐巴巴

2、AABB式:笑嘻嘻

3、AABB式:嘟嘟嚷嚷

三、讀課文,積累好詞。

1、摘抄描寫動作的詞:

2、摘抄描寫語氣的詞:

四、不改變意思,將句子換一種說法。

1、要是不會笑,怎麼能過快樂的日子呢?

2、你怎麼能總是笑嘻嘻的呢?

五、照樣子寫句子,用上帶點的詞。

例:現在,小木偶會哭,會笑,會生氣,會着急,也會向別人表示同情和關心。

六、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這篇童話按 順序,先寫 ;接着寫小木偶因爲 ,遇到了一系列挫折,最後寫

。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不可 。

七、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

一次,一個兒童俱樂部的工作人員給孩子們上完網球課,回來後才發現少算了一個孩子,把她留在了網球場,趕快跑回球場尋找。那個孩子一個人留在網球場,大概嚇壞了,哭得十分傷心,這時媽媽來接孩子回家,看到這一情景,一點兒都沒有責怪工作人員,只是馬上蹲下來安慰自己4歲的女兒:“沒事,那個姐姐因爲找不到你而非常緊張,並且十分難過,她不是故意的,現在你必須親親那個姐姐的臉頰,安慰她一下。”孩子樂意地照媽媽的話去做了,並輕輕安慰那個姐姐說:“不要害怕,已經沒事了。”

1、給文章放個合適的題目。

2、給加點字注音。

臉頰( ) 蹲下( )

3、假如你是文中那個小朋友,媽媽的做法你贊成嗎?爲什麼?

4、從媽媽的身上你學到了什麼呢?

[拓展運用]

有了表情後的小木偶,後來又會發生什麼事呢?請你繼續編下去。(字數不少於250字)

四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教案9

【設計理念】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有別於其他傳統課文,它由小學生張國強和大作家柯巖的信構成,形式新穎活潑,對學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由於這篇課文屬於略讀課文,因此本人在設計和對學生實施指導時,充分地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而且自讀和指導的重點放在了柯巖老師的回信中。在學生自讀理解的同時,引導、提示學生掌握書信的基本格式。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自讀課文。通過自讀,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意思並明白其中的道理。

2、學會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掌握書信的格式。

4、認識課文中的7個生字。

【課前準備】

師生共同收集有關柯巖的資料(包括多媒體的圖片材料),收集其他名人志士給少年兒童的書信。查字、詞典並結合課文說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意思。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導入和簡介柯巖

1、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寫過信嗎?給誰寫信?爲什麼寫(寫了什麼內容)?

學生進行廣泛的討論、交流。沒寫過信的同學,可讓其說說“你或者父母收到過別人的信嗎?信中都說了些什麼?”

2、板書課題: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兩封書信,一封問一封回。

(教師邊說邊板書課題。)

3、簡介柯巖:

(如果是多媒體或圖片資料,教師應進行播放)。

師:課前老師佈置同學們收集了相關的資料,大家拿出來看看(學生出示資料)。

柯巖,當代著名詩人,作家,已出版專著50餘部,最著名的詩歌有《周總理,您在哪裏》。

(根據學生收集的資料,可以說得更豐富一些。)

4、說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意思:

尺和寸放在一起,尺比寸長(老師或者學生出示它們各自的長度),但尺和更長的東西相比就顯得短了(出示比尺長的物體)。寸雖然很短,但寸和比它小的東西相比,它又顯得長了(學生或老師出示比寸短的東西)。

(設計意圖:從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書信導入,能使學生對課文產生一種親近感。通過展示課前準備的資料,既是對辛勤勞動了的同學的一個肯定和對大多數學生的激發,又幫助學生認識了柯巖,爲深入自學作了一些鋪墊。)

二、自讀自悟

1、出示導讀提示:

師:同學們,這是由兩封書信組成的略讀課文,老師相信大家一定能讀懂這篇課文,並有所收穫。自讀的時候,下列問題或要求也許對同學們會有所幫助:

⑴張國強同學爲什麼要給柯巖老師寫信?信中他敘述了哪些苦惱?

⑵柯巖老師是怎樣幫助張國強分析原因的?柯巖老師在回信中還敘述了一些自己親身經歷的事,這有什麼作用?

⑶你明白了爲什麼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來作題目的原因了嗎?

⑷你還有哪些新的發現或者問題(請簡要地寫在書中的空白處)。

2、學生進行自主閱讀:

學生自讀的時候要給足時間,同時老師要參與其中並提示一些方法。

(設計意圖:這篇略讀課文,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重點在於讓學生讀懂信的內容。但作爲四年級的學生,問題的引導是不可少的,因此老師與同學一道設計了一些引導題,而且有些引導題還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如問題⑷),這樣,有利於滿足不同的學生。)

三、交流討論

可先以小組爲單位交流,再全班進行。交流中,老師要作一些精闢的概述和引導:

1、交流上面提到的幾個問題:

交流時,要讀(讀有關的原文)和說(說自己的理解)結合,問題⑷是最能體現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所以要作必要的啓迪和挖掘,但又要區別對待。

2、這封信對你有幫助嗎?你妒嫉過別人嗎?別人妒嫉過你嗎?通過學習柯巖老師的回信你有什麼想法?

有代表性的讓學生交流,要儘可能的說得具體一點。

3、通過學習這兩封信,看看書信在格式和語言上有什麼要求?

(學生討論後,教師可作適當歸納。)

⑴格式:

①稱呼(頂格寫,後面加冒號,怎樣稱呼,依人而定,稱呼下面加問候語)。

②正文(將要敘述的事情和說的話寫清楚,格式按常規的行爲格式)。

③結語(單獨一行並空兩格寫上祝語,內容因人而定)。

④寫信人姓名和日期(信的正文的右下角,分兩行寫)。

⑵語言方面:

相當於與收信人進行面對面的說話,一般用你或者“您”,寫給很多人的要用“你們”或“您們”。語言親切與否,根據收信人和要敘述的事情決定。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中“交流討論”的內容很多,但又很有必要,重點是交流對柯巖老師的回信的理解與收穫。通過這個環節的訓練,有利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深入瞭解,幫助學生認識書信的格式。)

四、質疑拓展

1、質疑解惑: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還有哪些不理解或者感到疑惑的地方。

2、拓展延伸:

⑴出示冰心的《寄小讀者》或《再寄小讀者》,魯迅的《給顏黎民的信》(具體的內容略)。讓學生讀一讀內容,看一看格式。

⑵練筆:

張國強收到並閱讀了柯巖老師的回信以後,對他會有什麼啓發?他會打算怎麼做?假如你就是張國強,圍繞上述問題仔細想一想,然後給柯巖老師寫封回信彙報一下,注意信的格式。

(設計意圖:語文學習的疑惑在不同的學生中是永遠存在的,因此,我們有必要安排這樣一個環節。通過質疑不僅能幫助“疑”者,而且還能使大多數學生得到啓迪。給柯巖老師再寫封回信,既能促使學生再深入地讀原文,又有益於學生實踐書信的格式。)

【板書設計】

28有所短寸有所長

討教:作文獲獎──嫉妒、寂寞

從自身找原因

回覆:

人上有人,天外有天

書信格式:1、稱呼

2、正文

3、結尾

4、署名和日期

(設計意圖:簡單明瞭,同時,通過老師一筆一畫的書寫使學生感受到漢字的美觀及其書寫規律。)

【特別建議】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其訓練目的在於鞏固學生已經形成或者本單元獲得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生自主讀書的能力,因此,我們也可以說,略讀課文是課內檢驗或者鞏固學生自主讀書能力的重要憑藉。所以,作爲語文老師要敢於放手。針對這篇自讀課文,在實施上設計者特別建議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要明確本單元或者近幾個單元的閱讀訓練重點是什麼,學生已經掌握了哪些閱讀的方法,這樣有利於針對性的進行指導和訓練。

二是充分地讓學生自主去讀去思考。當然,作爲四年級的學生,必要的提示和指導是不可少的。學生課內讀書提倡有目標的自主性,反對無目標的自由化,無目標的“自主”不僅不能達到訓練目標,還容易使學生養成漂浮的讀書習慣。教師在閱讀中的科學、合理的提示是閱讀的方向而不是閱讀的圈子。

三是要進行有效的交流,有效的交流要做到四個適度:交流的內容適度,教師的指導適度,學習小組的形成適度,不同的學生目標的達成要適度。四是要注意拓展。在這個設計中,安排了讀《再寄小讀者》(或《寄小讀者》)和《給顏黎民的信》以及幫張國強寫封回信。這樣安排,意在拓展學生的視野,因此不要作過多、過高的要求。

最後一點建議是:因爲書信中張國強遇到的事情在學生生活中較爲普遍,因此,我們有必要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與收穫,以趨起到一定的啓迪和教育作用。

四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教案10

1、同學們,如果在放學路上突然下雨了,而你又沒有帶雨具,正巧有一個同學帶雨傘了,並且他把你送回家了,這時你會說些什麼?

如果你的朋友考試成績不理想,你又會怎麼做呢?

2、板書課題《感謝與安慰》生答:感謝

安慰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情感體驗,產生積極的表達態度,從而進入交際的話題。

生活中一定有人幫助過你,很多時候我們需要伸出雙手幫助別人。向幫助過你的人表示感謝,向需要安慰的人說些安慰的話。想想該怎樣說。思考:

1、哪些人幫助了我?我是怎樣感謝他的?

2、誰需要我的安慰?我是怎樣安慰他的?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再現生活情境。初步體驗幫助別人與被別人幫助的快樂。

在小組內跟同伴們說一說,然後在班上說一說。

1.說一說爲什麼接受幫助,你怎樣表示感謝的?

2.說一說怎樣向需要安慰的人表示安慰?

3.自找合作伙伴共同設計對話,進行模擬練習。

4.議一議:

在小組內商量,開展一次獻愛心活動。就怎樣幫助怎樣安慰等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聽聽同伴的意見。

一、說一說

1、爲什麼接受幫助,你是怎樣表示感謝的。

2、我是怎樣安慰別人。

二、自找合作伙伴共同設計對話,進行模擬練習。

三、在充分練說的基礎上全班交流、評議。

四、小組討論,開展獻愛心活動。

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從內心深處知道感恩別人。同時讓學生知道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道理。

一、根據小組商量的方案,從兩個情境中選擇一個,試着表演,分角色進行感恩。

對自己幫助最大讓自己最感動的事,自己最煩惱的事是什麼,小組內分角色表演。

二、全班分組進行感恩。包括:大自然、祖國、老師、父母、同學、朋友……任選一個進行表演。

三、集體評議。

四、以《感恩××》爲題,寫一段話,要求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1、找出自己最需要安慰的事情,讓小組中成員安慰自己。

2、全班分組進行感恩。包括:大自然、祖國、老師、父母、同學、朋友……任選一個進行表演。

3、師生評議。

4、寫話練習。

5、小組交流自己的作品。

6、全班交流。

讓學生知道感恩我們的大自然,增強保護大自然的意識。感恩我們的祖國,潛移默化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帶着感恩的心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四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教案11

教學目的:

1、認識生字8個,會寫“峽、桂、移”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海峽、桂樹、移植、臺灣、彼岸、襲擊餘震、滿懷、空曠、暫停、同胞、血脈”等12個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兩岸骨肉同胞的血脈親情,感受生命的珍貴和愛心的無價。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兩岸骨肉同胞的血脈親情。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朗讀渲染法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認識難寫字詞。教學目的:流利朗讀課文,感知內容。

教學重點:

對有關知識點的瞭解,深層體會課文內容。教學難點:深層體會課文內容。

一、導入新課。

1、談話:《搭石》的作者從不起眼的小事中發現了人間的真情。今天要學習的卻是從挽救生命的大事中去讚美兩岸同胞的骨肉親情。

2、揭題。出示課件,引導學生理解“臺灣海峽”,適當講解一些兩岸現狀,突出兩岸同胞的親情。指導寫“灣、峽”。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讀,用一兩句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注意時、地、人、事這四要素)

2、從地圖上找出“杭州市”和“臺灣花蓮”,理解“跨越”。

3、思考:“生命橋”在課文中指什麼?

三、自學生字詞。

1、自學,互教互幫,藉助拼音讀準確。

2、分類檢查讀音:a,8個生字詞;L其他注音的字詞。注意區分:平舌音與翹舌音,如:暫(zan)、髓(sui)、綻(zhan)、輾(zhan);U的拼讀:軀(qu)、腥lv);多音字讀法:間(jian、jian)。

3、寫字指導。9個左右結構的字歸一類,以“峽、灣、脈”爲重點;2個上下結構的字,以“暫”爲重點;另一個爲一類。

4、指名分段試讀課文,要求讀準、讀通。

四、學習

一、二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歸納主要內容。

2、出示重點句,與課文原句對比閱讀: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如果不盡快移植骨髓,將面臨死亡。

3、討論:你覺得哪句寫得更好?爲什麼?(師引導從“含苞的花朵…“凋零”“惟有……才能”等詞句理解小錢病情嚴重,急需救助,體會生命的寶貴。)

4、指導有感情朗讀課文原句。

五、作業。

1、抄寫生字。

2、收集兩岸同胞骨肉親情的故事。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聯繫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教學目的: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教學重點:深刻感知海峽兩岸的動人故事。教學難點:感受海峽兩地人民的人間真情。

一、情境導入。

1、出示課文插圖。談話:兩岸同胞怎樣全力搶救小錢的?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動?

2、學生自讀課文第三至六自然段。

3、教師的'引導策略:可以從正面引導,如:a.面對地震,這位青年躺在病牀上,想到的是什麼? b.面對餘震,李博士和這位青年是怎麼做的?(仍沉着地站、仍靜靜地躺)他們爲什麼能這樣做? c、李博士怎樣將骨髓帶到杭州?也可以從側面引導,如:a、這位青年難道不想念家人是否平安? b.李博士和青年難道不怕餘震嗎? c、李博士是怎樣“奔波”的?(想象“奔波”的情景)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五自然段。

二、昇華情感。

1、有感情地朗讀第七自然段。

2、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a、小練筆(或口頭填空):聯繫課文內容,用“終於”寫(說)一句話。小錢幾經輾轉,終於。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臺灣青年的骨髓,終於。

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奔波,李博士終於。經過兩岸同胞的全力救助,小錢終於。,終於。 b.完成練筆(或填空)之後,說說自己對這個句子的理解。

3、理解結句的含義。(“那血脈親情,如同生命的火種,必將一代一代傳下去。”)a.想象:如果有一天小錢和那位捐骨髓的臺灣青年相遇了,他會對臺灣青年說些什麼? b.4人小組交流課前收集的材料,再向班上彙報,暢談兩岸的血脈親情。

4、朗讀背誦全段。

三、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小作文:以小錢的名義,給臺灣花蓮慈濟醫院李博士寫一封感謝信,表達你對李博士和那位青年的感激之情,表達兩岸骨肉的血脈親情。

板書設計: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大陸

提、移、救

教學反思:

愛是人間永恆的主題,是人間最美好的感情,今天,我教了頌揚人間真情的一篇文章《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文章主要講述這樣一個童話故事: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臺灣同胞冒着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課文先後描寫了同一時間海峽兩岸的兩個不同場景:第一個場景是在杭州某醫院的病牀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錢,他在靜靜地期待着那來自海峽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個場景是在臺灣花蓮的慈濟醫院,李博士正在餘震的危險中抽取臺灣青年的骨髓.他們冒着生命危險,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這一切,爲的是挽救海峽彼岸一個年僅18歲的生命.兩岸同胞相距雖遠,心卻是緊緊相連的.反思這節課,存在着許多的不足與遺憾。

首先,在課文講授中,對學生朗讀指導還欠缺。引導學生深入課文,體會語句含義,激發起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用自己的聲音把感情

表達出來。學生有時朗讀不到位,例如:針頭向皮膚刺去,一陣突如其來的餘震,使針頭從肌膚裏脫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重點是要學生體會到當時情況很緊急,很危險,朗讀時要要讀出這樣的感情來。雖然我叫了好幾個學生來讀來感受,但是學生讀的仍舊不夠到位。感覺完全是爲了讀而讀,朗讀時聲音也不夠收放自如,因此感情沒有到位,沒有達到朗讀的目的。如當時,老師能夠給予恰當的範讀,從聲音帶動學生,將會對學生進一步感受文本,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起到作用。

在課文講授中,忽視了對關鍵詞語的感悟。比如“輾轉”“突如其來”學生都很難理解,雖然我放在課文中最突如其來進行了簡單的解釋,但是沒有去深入挖掘,突如其來我還可以設計這樣的一個環節,這裏爲什麼要用這個詞,用這個詞,你有什麼感受?這樣對課文的內容和就挖的更深了,學生也學會了怎樣來運用了。這纔是語文教學的目的所在。

課文的主題是頌揚海峽兩岸的骨肉親情,但是對於這個主題的點撥和深化還不夠。語文課堂跟思想教育應該是合二爲一的,語文教學不能脫離了思想教育而只進行文本,這樣的語文課僅僅是工具,忽視了其人文性。

通過講授這一課,還暴露出自身應變的能力的不強。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對課堂上出現的種種情況沒能進行很好的處理,特別是出現了很多口誤,把臺灣青年說成小錢而把小錢說成臺灣青年,說明自己準備的還不夠充分,也反映出自身應變能力不強,沒能很好地

處理自己意料之外的情形,還需在教學中多多鍛鍊。

在今後的教學中,更加踏踏實實地把課文中的最基本的、最優秀的東西,教給學生。

四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教案12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2、能發揮想象,有條理地說說江潮來時的情景。

3、能通過思考所提供的問題,理解長句子的意思。

4、瞭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色,激發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順序,有條理地介紹一處景物。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瞭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色。有條理地說說江潮來時的情景。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到過海邊,看過海水漲潮嗎?說說海潮什麼樣?(江海漲潮,氣勢宏偉,令人震撼。)

教師介紹:錢塘江它是我們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於浙江省北部,全長605公里,河域面積五萬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國東南沿海的一條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錢塘江邊一睹爲快。

2.看了這潮水,聽了這潮聲你覺得錢塘江潮怎麼樣呢?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嗎?(??)說得真不錯,這篇課文的作者在他眼裏的錢塘又是怎麼樣的?自由讀課文,找出一個你認爲最能體現錢塘江特點的詞語。(讓學生看黑板板書)

3.(板書:天下奇觀)理解奇觀。

觀潮的觀是什麼意思?天下奇觀的觀呢?打開字典查一查。

師:很少有人能看到這壯麗的景觀,你們想不想把自己瞭解到的說給大家聽?

課文中有許多形象的詞語,咱們講的時候會用到,打開書,在寫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用了很多形象的詞語,你動筆畫一畫,然後在找小組讀一讀。要放棄自己不成熟的想法,聽取別人的建議。

我國的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爲“天下奇觀”。這裏的潮比別處的潮更加宏偉壯觀,潮來時,激起的白浪達數米高,像一座城牆,你們見過這種奇觀嗎?爲什麼這裏的大潮如此的與衆不同?(請查閱資料的同學介紹“潮的形成”、“潮的氣勢”“或觀潮最佳地點”。)

特殊的地理環境形成了特殊的壯麗景象,第22課就寫了一次錢塘江大潮的過程。師:我有一個問題,我想問你爲什麼要在八月十八日觀潮?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預習情況。

①讀準多音字:

悶(man)雷薄(bó)霧風號(háo)浪吼(hǒu)

漲(zhǎng)起顫(chàn)動

②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橫貫山崩地裂人聲鼎沸漫天卷地

③指名讀課文,正音。

④同桌互讀,評定等級。

(2)默讀課文,用自己的話介紹錢江潮。

(3)理清文脈。

①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②同桌交流。

③說說各段的段意。

三、理清敘述順序。

1.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寫錢塘江大潮的?(板書)

課文按時間順序來寫大潮,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的順序把錢塘潮的景象寫具體的。(板書)

2.再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小組自己解決有關詞語方面的問題。

附:板書:

觀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

(時間順序)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二、教學過程:

(一)引入談話。

錢塘江大潮自古被稱爲“天下奇觀”。我們盼望着能親眼看到這一奇景。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觀潮》。上節課,我們初讀課文,瞭解了什麼?(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我們通過閱讀課文,展開想像的翅膀,來感受大自然創造的奇異景象。

(二)通過預習,我們讀懂了什麼?(??)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三)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1.師生交流,品讀。

潮來前:籠罩薄霧風平浪靜

(板書)觀潮

潮來時:悶雷滾動一條白線浩浩蕩蕩山崩地裂

潮去時:漫天卷地風號浪吼

在這個環節,教師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朗讀來體會錢塘江來前的平靜、美麗,來時的洶涌、雄偉,去時的餘威未減。同時,在語言環境中理解“浩浩蕩蕩、山崩地裂”等詞義,體會作者運用比喻、對比等手法。

1.潮來前,作者介紹了什麼?(板書:籠罩白霧風平浪靜)指導朗讀。

2.潮來了,給你什麼樣的感受?從哪感受到的?默讀讀課文,進行畫批。

3.小組合作學習。

(1)交流感受,品讀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樣的順序寫潮來時的景象的?

(3)分工進行有語氣地朗讀。

4.反饋交流,教師及時引導、點撥。抓住以下要點,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談自己對詞句獨特的感悟。注意品讀結合:

(1)作者按由遠及近的順序來寫潮來時的景象的。(板書:遠近)

(2)遠:抓住潮的聲、形來寫潮剛來時的景象:隆隆響聲,像悶雷滾動;水天相接處一條白線。潮雖遠,但氣勢已現。(板書:聲如悶雷遠處白線)讀讀描寫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聲、色寫出了潮的氣勢之宏偉:白線很快移來,加長、變寬、橫貫江,寫出了潮水由遠及近的變化。(看圖片)“白浪翻滾”、“白色城牆”寫出了潮

水的浪頭之高,氣勢越來越大:形如千萬匹戰馬齊頭並進,聲如山崩地裂。(看圖片)(板書:白浪翻滾山崩地裂)(看錄像片斷)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讀出潮的氣勢:先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練讀,再進行賽讀,最後安排齊讀。(讀整段時注意讀出潮水形聲的變化,氣勢由小到大。)

(4)指導學生背誦:背自己喜歡的句子。

5.課文中還從哪能看出錢塘潮的氣勢雄偉壯觀?讀第五自然段體會。抓住要點,師適時點撥:

“霎時”時間短暫,潮頭卻已西去,潮水奔騰之快。餘波涌來,也使江面風號浪吼,江水平靜後,江水已漲了兩丈來高,都可以看出潮來之猛,氣勢之大。指導學生朗讀。(適時板書:漫天卷地風號浪吼)

6.學完課文,你們知道爲什麼人們稱錢塘潮爲“天下奇觀”了嗎?學生談自己的想法。

(四)總結。

1.我們學完了課文,對錢塘潮有了較深入的瞭解,深深地被它的壯麗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導遊,你怎樣向不瞭解錢塘潮的遊客介紹錢塘潮呢?

2.編導遊詞,然後向同學們介紹。(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內容)

3.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小結

4.作業。

(1)按一定順序,寫一個描寫景物(或景觀)的片斷。

(2)如果你是小導遊,你怎樣向不瞭解錢塘潮的遊客介紹錢塘潮呢?

四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教案13

學習目標

1、認識“頸厲”等8個生字。會寫“頸、鄭”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高傲、鄭重、厲聲、京劇、倘若、侍侯、脾氣、供養、鄰近”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體會作者對動物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具體生動描寫動物的寫法,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

4、抄寫課文中生動有趣的句子,注意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的。

教學難點:

從文中那些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

製作課件、實物投影儀。

課前準備

1、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

2、佈置學生預習,自學生字新詞。

3、生字詞卡片及白鵝的掛圖(或製作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教師激趣導入,營造學習氛圍,引入課文學習

2.板書課題,說寫“鵝”字。

3.齊讀課題,提出閱讀思考。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讀不好的地方多讀幾遍。

2.教師巡視指導,點撥。

3.檢查讀書情況。根據學生情況,教師適時點撥指導識字,學詞,讀句,並滲透學法指導,以達到讀通課文的目的。

三、再讀課文,披文入情。

1.學生默讀課文,師生交流讀書體會。

2.引出“高傲”並板書。

3.明確“高傲”表現在那些方面。讀書交流。

4.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讀中感悟。

四、內化感受,運用語言。

五、簡介作者,課外延伸。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聽寫詞語,導入新課。

2.簡述課文從幾個方面寫白鵝的高傲。

3.過渡,體會鵝吃相“高傲”的部分。

二、品讀“吃相”,體會“高傲”、“有趣”。

1.指名讀課文五至七自然段,初步感受鵝的吃飯方式。

2.理解“三眼一板”、“一絲不苟”,體會鵝吃飯方式的刻板、不會變通,引人發笑。

3.指導感情讀書,讀出情趣。

三、品讀“侍候”,再悟“高傲”、“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