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反思參考模板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反思參考模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5W 次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反思 1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反思參考模板

這是一篇充滿了昂揚向上精神和英雄氣概的文章。文章記敘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環境惡劣,生態環境脆弱,施工條件異常艱苦的情況下,西部建設者們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個個世界級難題,攻克了國際性技術難關,創下了世界鐵路建設奇蹟,那就是當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風火山隧道貫通的經過。文章條理清楚,數據詳實,字裏行間包含着對西部建設者智慧與力量、吃苦奉獻精神的歌頌。這篇通訊字裏行間洋溢着濃郁的抒情色彩。作者主要採用這樣幾種抒情方法:一是直抒胸臆,通過8個感情色彩強烈的感嘆句,充分表達了築路大軍的信心與決心以及所遇困難的嚴峻以及克服困難和取得勝利的喜悅之情。二是運用恰當的比喻,如,“鐵龍”“下馬威”“逞兇一時的凍土”“巨大的攔路虎”,更加突出了建設者的豪情壯志。三是語言直白簡潔,有很強的節奏感,字裏行間充溢着樂觀情懷。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在課前讓學生通過查找資料,認識到青藏鐵路在西部大開發中的地位,認識到對溝通東西部、促進合作發展,造福西藏地區和人民的重要意義。由於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我指導學生按閱讀提示要求:“默讀課文,說說青藏鐵路是一條怎樣的鐵路,建設者在修建青藏鐵路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樣克服的?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我讓學生交流討論,弄清建設者們是如何克服複雜冰凍土層、惡劣天氣和極度缺氧這些困難的,瞭解科技攻關的方法,並從中受到感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已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到修建青藏鐵路的重要意義,感受到建設者具有勇於克服困難的勇氣和無私奉獻、樂觀向上、科學創新的精神。在課上,我因勢利導,適時地出示西藏美麗風光的圖片,讓學生感受這充滿神祕而又美麗的地方,現在已成功地得以開發,成爲國家著名的旅遊勝地,青藏鐵路的修建已使西藏這片沃土得以繁榮、富強,這條青藏鐵路又已成爲祖國東西交流的重要通道。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反思 2

  這篇課文,我有意識得觀察了學生初讀課文這個環節。

初讀課文,總是列在上課剛開始的時候,旨在幫助學生整體感之課文,對課文有總體感覺;其二,疏通文本,引導學生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這時學生剛剛從課外走入課堂,注意的轉移並沒有這麼快全部轉移到課堂之上。而這一環節的教學,我總感覺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因此往往出現學生討厭這一環節,自然教學目標的達成也往往打個折扣。而在《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這一課的教學時,在“初讀課文”時,針對裘俊這類課文還未讀流利的同學,我着重引導學生將課文讀正確,同時,用老師“已經猜到你爲什麼喜歡這一段”這樣讚賞的話表揚,更使學生產生讀書的積極性,也爲讓學生“有獎競猜”讀書原因埋下伏筆。針對柳靜芸這類課文已經讀流利的學生,先讓其他同學猜,然後再柳靜芸自己說,這樣就在學生初讀課文一環節時,就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又吸引學生融入課堂,提高了教學的實效性。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反思 3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這篇文章記敘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環境惡劣,生態環境脆弱,施工條件異常艱苦的情況下,西部建設者們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個個世界級難題,攻克了國際性技術難關,創下了世界鐵路建設奇蹟,那就是當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風火山隧道貫通的經過。文章條理清楚,數據詳實,字裏行間包含着對西部建設者智慧與力量、吃苦奉獻精神的歌頌。教學本文的重點是把握文章主要內容,弄清建設者們是如何克服複雜冰凍土層、惡劣天氣和極度缺氧這些困難的,並從中受到感染。難點是修建風火山隧道中的施工困難及科技攻關的方法。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但文章篇幅較長,語句拗口難懂。另外,文中出現的一些專業術語學生也很難理解。這些“攔路虎”對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瞭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加了不少難度。在課前我指導學生收集了有關西藏及青藏鐵路的資料,讓他們對文章的背景有一個大概的瞭解。在教學時,我先設計了一個激情、詩意的導語:西藏是人們心中的一塊聖土,它美麗、聖潔、純淨,尤其是它的雪域聖城——拉薩,更是無數人嚮往的聖地、佛地。可是,因爲拉薩地處偏遠,交通閉塞,是全國唯一一座未通火車的城市,給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帶來了重重困難,所以人們一直都覺得“出國易,入藏難”。爲了造福廣大人民,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2001年,黨中央作出了重要指示: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這樣,在理解文本前先通過圖片展示和我的解說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指導學生按閱讀提示的要求,自讀自悟,然後交流討論。讓學生在共同的學習中把握文章的重點,知道青藏鐵路到底是一條怎樣的鐵路,建設者在修建青藏鐵路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樣克服困難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的!在交流反饋的時候,我先出示青藏鐵路示意圖,講解青藏鐵路途經的地方,讓學生對青藏鐵路有一個直觀地瞭解。然後讓學生說說課文哪些地方體現了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的不簡單,不容易。這些困難,建設者們又是怎樣克服的呢?學生在默讀課文的過程中已經找到了相應的答案,回答很踊躍,但讓學生理解建設者們不怕困難,樂於奉獻的精神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這個環節時,我重點抓了“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這句話。這句話既是課文的題目,又在文中一詠三嘆,反覆出現了四次。要在青藏高原修鐵路,讓火車開到拉薩,當時國內外都是一片質疑聲。而這句樸素無華的話語充滿着信心與決心,在文中的四次出現均使用了感嘆號,充分反映了建設者們排除萬難、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執著精神。我讓學生找出這句話,在創設的語境中讓學生反覆朗讀,使他們充分感受到建設者們“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的信心和決心。學生在讀這個簡短有力的句子時,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它既是築路大軍的誓詞,也是同學們對建設者們的讚歎。

一節課下來,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有一些環節還很粗糙,比如我讓學生練習說話:如果在青藏鐵路的最高處立一塊豐碑,你會寫些什麼呢?我的意圖是讓學生說一些讚美邊疆建設者們無私奉獻、樂觀向上的句子,但很多學生都是喊的一些口號,沒有按照我的想法去說,當時我覺得很失望。其實,課後想一想,這些話也不是不行,關鍵還是看自己的反饋機智,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要注意。

另外,由於時間關係,課前準備的鐵路通車的視頻,西藏的風光圖、韓紅的《天路》等等都來不及播放,實在感覺很遺憾。其實,所有的準備都是爲了一個目的: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青藏鐵路開通的重要意義及這條鐵路的修建實在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我想,這一課如果重新設計的話,也許就沒有這麼多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