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教案模板合集8篇

【熱門】幼兒園教案模板合集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幼兒園教案模板合集8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繪本故事,讓幼兒瞭解毛毛蟲的生長及變成蝴蝶的演變過程。

2、學習10以內數的點數。

3、嘗試運用肢體動作表現毛毛蟲和蝴蝶的動作。

活動準備:

繪本故事書;卵、各階段毛毛蟲、蛹和蝴蝶圖片各一張;音樂;頭飾(毛毛蟲和蝴蝶)若干。

活動過程:

1、遊戲《去郊遊》。通過此活動調動幼兒開展活動的興趣。

2、集體欣賞故事《好餓的毛毛蟲》,引導幼兒觀察每一幅圖畫所表達的意思,並提出相應的問題:

(1)樹葉上躺着什麼?(重點突出有一個卵)

(2)毛毛蟲是怎樣從卵裏出來的,它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說出“啵”這個像聲字,並知道毛毛蟲的樣子是又小又餓)

(3)毛毛蟲都吃了哪些食物,它們的數量分別是多少?(隨着不同數量食物的出現進行10以內數的點數)

(4)星期六,毛毛蟲吃完食物後怎麼了?星期天,毛毛蟲吃完樹葉後又怎麼了?(對比前後毛毛蟲的表情,讓幼兒學會比較)

(5)毛毛蟲吃飽後又是什麼樣子的?它的房子叫什麼名字?(重點讓幼兒認識“繭”)

(6)從繭裏出來的是什麼動物?(適當制懸念,提高幼兒閱讀的興趣)

3、完整地欣賞繪本故事。

4、利用圖片演示毛毛蟲演變爲蝴蝶的自然生長規律。(圖片的擺放教師應有意識地擺成一個圓形,代表這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

5、伴隨音樂,幼兒嘗試用肢體語言表現毛毛蟲在不同階段的形態和動作,加深對故事的印象。

6、結束活動,幼兒做蝴蝶飛的動作,離場。

活動反思:

這本繪本通過簡單易懂的圖畫向幼兒講述了毛毛蟲演變成蝴蝶的自然生長規律。在閱讀的過程中,作者還溶合了其它適合不同年齡階段低幼學習的知識要點,如星期的概念和順序、10以內數的點數、蝴蝶的生長和告訴幼兒吃東西要適量等等。

在設計這堂閱讀活動時,我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了10以內數的點數和蝴蝶的生長這兩個知識點進行。活動分爲三部分進行:第一部分與幼兒一起欣賞故事繪本,在欣賞的過程中鞏固幼兒對5以內數的點數能力和學習10以內數的點數;第二部分是通過圖片讓幼兒理解毛毛蟲演變爲蝴蝶這一自然生長現象。在擺放圖片時,我有意把圖片擺成一個圓形,這樣更有利於幼兒發現毛毛蟲的演變過程是:卵—毛毛蟲—蛹—蝴蝶—卵這樣一個周而復始、爲斷循環的過程。第三部分爲模仿,讓幼兒在模仿過程中體驗活動的快樂,加深對故事的認識。

幼兒園教案 篇2

1、設計思路

在第一個活動中,孩子們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感受到了秩序的重要性,交流了自己的想法,並先後模仿了小兔分蘿蔔時不同的話語,提高了幼兒語言表達的能力。當然除了學會動口以外,還應該學會動手哦!

一直以來,小兔是孩子們喜愛的動物,而小兔愛吃蘿蔔的形象也深入幼兒心中,何嘗不讓孩子們試試學做“胡蘿蔔”呢?或許這對小班孩子是一次挑戰,趕快試試吧。

2、活動目標

(1)在泥工活動中,嘗試使用輔助材料。

(2)嘗試用搓泥的方法做蘿蔔。

3、活動準備

《小兔子分蘿蔔》圖畫書,教學課件(PPT)

彩泥,泥工板,泥工刀等

綠色皺紋紙,小塑料棍

4、活動過程

(1)回憶故事

出示一堆蘿蔔:

一這是什麼?它是誰最喜歡的東西?誰來給蘿蔔排排隊?

一還記得《小兔子分蘿蔔》的故事嗎?這個故事發生在什麼季節?他們的蘿蔔是從哪裏來的?

一你喜歡故事裏的誰?爲什麼?

(2)聽聽講講:教師講述故事,在對話處引導幼兒一起說

一故事中小兔們是怎麼分蘿的? (鞏固排隊的重要性)

一小兔子實在太愛吃蘿蔔,這麼多的蘿蔔都已經分完了,我們一起動手再給小兔做些蘿蔔嗎? (引出主題“做蘿蔔")

(3)學做胡蘿蔔

一看看胡蘿蔔是什麼顏色的?長得像什麼? (重點認識錐形)

一還有什麼東西也和胡蘿H憊得很像?

示範:每人拿一塊泥,和老師一起團泥,團揉光滑後再搓泥。

一請你們把泥放在手心,手掌一邊用勁大,一邊用勁小,搓出一頭粗一頭細的錐形。看看胡蘿蔔少了什麼?

示範:教幼兒使用小塑料棍將皺紋紙當做蘿蔔葉嵌插在蘿蔔頭上。

(4)送胡蘿蔔

一哇,一會兒我們已經做了那麼多的胡蘿蔔,真棒!請你們把做好的胡蘿蔔放在籃子裏。(引導幼兒排隊有序放置)

一現在我們一起去給小兔送蘿蔔吧? (繼續引導幼兒有序排隊)

一小兔今天非常開心,大家送的胡蘿蔔真多真好,小兔子說謝謝你們。

(三)活動的拓展

1、活動名稱:水果寶寶(蔬菜寶寶)排排隊

2、活動意圖:引導幼兒根據物體的大小排列。

3、活動準備:各種大小不同的水果、蔬菜。

4、活動提示:引導孩子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排列。如果色彩和品種有混合,但大小有序即爲完成任務。

(四)閱讀區的活動

在閱讀區放置幾張孩子排隊的照片,每張照片排隊的人和數量都不相同(最好是本班孩子的照片)

然後提供一些場景:如洗手間、放置茶桶的地方、樓梯,等等。

引導幼兒將孩子排隊的照片放置在場景中,並向大家介紹:我們(或誰和誰)排隊(幹什麼),或在(地點)我們(或誰和誰)排隊(幹什麼)。

幼兒園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故事《好長好長的名字》構思特別,藉助小狐狸的形象反映了幼兒階段一個很典型的心理特點:常常羨慕他人擁有的東西,並且求多求全。通過閱讀這個故事,可以幫助幼兒學會欣賞自己,接納獨特。

在大班階段,閱讀教育更加註重提高幼兒對圖畫符號的理解能力。《好長好長的名字》繪本中幾乎每一幅圖片都有一些值得解讀的符號,而要完全讀懂,不僅需要仔細觀察畫面,還要積極調動聯想能力,甚至需要結合書中的文字,這些對提高大班幼兒獨立閱讀能力特別有幫助。我在設計繪本閱讀活動“好長好長的名字”時,嘗試藉助“圖示支架”來幫助幼兒接受並理解文學作品所傳遞出的語言信息,有效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書中出現的各種特殊符號,理解其表達的意思,能合理推斷角色間的對話和心理活動,並準確、完整地表述畫面內容。

2.瞭解小狐狸特殊名字的由來,知道名字是區別自己和他人的特殊符號,學會欣賞、接納自己和他人的獨特之處。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故事多媒體課件,人手一本《好長好長的名字》,演示圖片(雲朵、波波蛙、紅葉鼠等),小組操作教具(名字圖卡、雲朵圖),個體操作教具(小圖卡、插入式學具)。

經驗準備:幼兒已瞭解自己名字的含義。

活動過程

一、討論名字,引題激趣——確定支點

1.幼兒說說自己的名字。

2.導入圖書《好長好長的名字》。

師:今天,老師帶來的書裏也發生了關於名字的有趣事情,我們一起來看看。

(環節解析:組織關於名字的談話,可以讓幼兒建立起“名字是區別自己和他人的特殊符號”這一經驗支架,爲下一環節支架點的確立奠定基礎)

二、師幼共讀,問題引領——搭建支架

1.教師導讀故事的前半部分(1頁~4頁)。

預設提問:

(1)你看到書裏的小動物有什麼特別的名字?

(2)爲什麼它叫波波蛙(紅葉鼠)?——揭示名字與動物生活環境的關係。

(3)藍狐狸聽到波波蛙(紅葉鼠)的名字會怎麼想、怎麼說呢?

(4)波波蛙(紅葉鼠)爲什麼願意把名字送給藍狐狸?

2.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雲朵符號圖示卡,按照故事順序排列。

預設提問:

(1)現在藍狐狸的名字發生了什麼變化?

(2)藍狐狸得到名字後,心裏可能怎麼想?從哪裏看出來的?

3.情節猜想(5頁)。

預設提問:藍狐狸遇到了綠草蛇又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呢?

(環節解析:教師採用導思式的層層提問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中的細節,讓幼兒合理推斷角色間的對話和心理活動,並準確、大膽表達,從而實現對文學作品的初步理解。出示雲朵圖示卡意在引導幼兒關注圖片中的提示性線索,猜想、推測故事的發展,接受並理解作品所傳遞出的語言信息,完成整個圖示支架的`搭建)

三、自主閱讀,小組建構——再現支架

1.幼兒自主閱讀圖書的中間部分(6頁~8頁),教師提出閱讀要求:閱讀姿勢正確,有序地翻閱。

預設提問:藍狐狸又遇到了哪些動物?藍狐狸的名字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2.回憶情節,小組合作用圖卡排序,將藍狐狸好長好長的名字排出來。

預設提問:

(1)藍狐狸的名字最後變得怎麼樣了?(好長好長)

(2)藍狐狸得到這麼長的名字,他的心裏可能會怎麼想呢?

(3)小動物們沒有了自己的名字,又會發生什麼事呢?——名字是區分自己和他人的符號,沒有符號會分不清。

(環節解析:讓幼兒從自主閱讀中實現“發現式學習”,不僅要求幼兒仔細觀察畫面,還要積極調動聯想能力從書中獲得相關信息。運用小組建構策略,幼兒閱讀後的思維成果在小組中碰撞,支架在共同的排序操作中再現,併爲整個學習羣體所共享,最終完成了對好長好長名字的建構)

四、完整閱讀,經驗梳理——撤離支架

1.幼兒閱讀圖書的後半部分(9頁~13頁),提出自己的疑問。

預設提問:

(1)你有哪些看不懂的地方或覺得特別好玩的地方?

(2)最後藍狐狸的名字又變得怎麼樣了?

(3)爲什麼會變短?(輔助提問:最後藍狐狸爲什麼決定把名字還給大家呢)

2.圖片配對:爲小動物找到對應的圖片進行名字配對。

預設提問:你還記得這些動物的名字嗎?請你來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名字。

3.完整閱讀。

預設提問:小動物們的名字都是特定的符號,都有獨特的意義,你的名字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呢?

(環節解析:設置質疑環節,同時採用倒敘推理的提問,幫助幼兒將閱讀內化爲自己的經驗,達到真正有效的閱讀。通過圖片配對,培養了幼兒獨立理解、記憶的能力,讓幼兒從依賴圖式支架到最終真正理解文學作品所傳遞出的語言信息)

活動反思

1.注重支架的支持作用。在本次活動中,教師以一種“後面扶持.前面引導”的搭建方式來支持、擴展幼兒的學習,既實現幼兒與環境、材料(圖書、圖片等)的互動作用,又實現幼兒與他人(同伴和教師)之間的有效互動。

2.科學把握支架的撤離。支架在搭建之後必須有撤離的環節,教師應針對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作出科學判斷,巧妙應用支架撤離的策略。在本次活動中,教師用夾子這一輔助工具將幼兒閱讀的每本小圖書分隔成三部分,引導幼兒逐次閱讀,使支架不斷變化,而在最後環節中的圖片配對就是教師撤離支架,讓幼兒進行自我建構。

幼兒園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有時候孩子們不太聽得清老師的指令,在操場上玩遊戲後,老師的“收放”不是很好,老師喊了好幾次,孩子們都只顧自己玩,因此我想通過這個活動練習學會聽指令。

活動目標:

1. 學會聽指令,練習一個跟着一個跑。

2. 能用身體動作表現小雨點的樣子。

活動準備:

1. 每個幼兒一個“小雨點”的頭飾。

2. 在大的操場上。

活動過程:

1. 準備運動:給每位幼兒戴上“小雨點”的頭飾,讓幼兒自己隨便找一個位置跟着老師做小雨點落下來的樣子。

2. 教師講解遊戲的玩法:當教師說:“下雨啦!”時,全體幼兒在操場上四散跑。當教師說:“小雨點變成一條小河啦!”幼兒立刻跑在教師身後一個拉着一個的衣服成一路縱隊。當教師說:“下雨啦!”幼兒便又四散跑開,幼兒做遊戲數次。

3. 放鬆動作:教師說:“雨水流到農田裏啦!”幼兒便找一個位置站好,跟着老師做小雨點在農田裏流來流去的樣子。

4. 遊戲重複進行。

活動延伸:

請能力強的幼兒裏扮演教師的角色。

活動反思:

幼兒在四散跑時,有的幼兒跑得很遠,教師應該控制好範圍,以免幼兒消耗過多的體力。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意圖:

幼兒遊戲的核心價值就是愉悅,如果沒有遊戲,幼兒就失去自己的生活,其童年也就沒有了幸福和快樂。

  活動價值:

發展幼兒平衡能力,體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動物樣子的紙箱3個、泡塑做的彩色石子。

  活動流程:

1、激發幼兒興趣

--小朋友,你們瞧,老師這裏有封信呢,我看看,是寄給誰的?(師念信)誒?是寄給誰的啊?誰寄來的?

2、看看信的內容,動物寶寶們餓了想請寶寶們送點吃的給他們,你們願意嗎?

3、遊戲:走腳印。

(1)師:瞧,動物寶寶們都在那裏,可是這裏有一條河呢,我們怎麼過去呢?(幼兒自己想辦法。)

(2)師示範走石子路。

(3)請一個幼兒先示範,然後一個接着一個給動物送吃的。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模仿動物間的對話,能大膽清晰地表達人物的明顯特徵。

2、在遊戲中感知角色和乘車規則之間的關係。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動物圖片、數字卡、小紅旗、車票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興趣

導入: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我也要搭車》。

----“搭車”是什麼意思?

:原來搭車就是坐別人的車,請別人幫忙。

過渡:今天的故事裏,誰開車?誰搭車呢?讓我們來聽聽故事。

二、講講玩玩,理解故事

故事講述。

(一)搭車

----誰要來搭車?來了幾種動物朋友?

----誰先誰後?請你來給小動物們排排隊。

----怎樣才能搭上車呢?

(1)介紹小兔。(用一句話來告訴獅子爺爺:我是XXX的小兔。)

(2)介紹小動物。(選一個動物,如果你是它,該怎樣向獅子爺爺介紹呢?)

:對動物瞭解得越多,你的介紹也會越多。

(3)介紹自己。(如果你要搭車,該怎麼向獅子爺爺介紹自己特別的地方呢?)

遊戲:大家來搭車

玩法:老師做司機,小朋友們來搭車,誰介紹自己最多,就把五角星送給他。

律動:《汽車開來了》

(二)規則

----到底坐車要遵守些什麼規則呢?(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大膽講述)

-----獅子爺爺制定的是些什麼規則呢?大家來看看。

-----這裏的每條規則是獅子爺爺給哪個小動物定的呢?

:獅子爺爺對小兔說:“小兔小兔,上車不準跳!”對小刺蝟說:“刺蝟刺蝟,不準刺別人。”對鼬說:“不準亂放屁。”對長頸鹿說:“不準伸出頭。”對小狐狸說:“不準打鬧玩。”對小松鼠說:“上車要排隊。”

三、活動延伸

小動物們聽了獅爺爺的話上車了。它們可以開去遠方嗎?它們會有一次愉快的旅程嗎?“轟”的一聲(音效),究竟出了什麼大事?有時間去看看這本書,你就知道了。

在傾聽故事的過程當中,孩子們不僅認識了這些動物朋友,同時,對於這些動物朋友的顯著特徵有了些許的瞭解。在老師深情並茂地講述故事的過程中,還自然而然地挑戰了中班孩子的傾聽能力,當然藉助這個繪本培養中班孩子的規則意識也是非常合適的,那麼,如果將此作爲切入點的話,我們又可以如何設計、組織、實施這一堂集體教學活動呢?

拋問:

根據您的理解,《我也要搭車》的主題是什麼?在楊老師的活動中濃墨重彩地鼓勵孩子介紹動物,介紹自己是否與主題相吻合?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一:運波波球

目標:

1.能用手舉着物品踮起腳走。

2.樂意參與集體遊戲活動,感受活動的快樂。

準備:波波球若干、大塑料筐4個、佈置有小河場景的場地。

過程:

1.教師組織寶寶到達活動場地後,先引導他們看一看場地的設置,認一認活動的材料,然後告訴寶寶遊戲的名稱及玩法,並示範玩一次。

2.教師讓寶寶站成四隊,指導他們雙手將波波球舉在胸前並將腳尖踮起來,眼睛平視前方,然後把球運到“河”對面的大塑料筐裏。注意提醒寶寶堅持將腳尖踮起來走,儘量不要掉球。

活動二:小貓過河

目標:

1.能踮起腳向前走。

2.積極愉快地參與活動,體驗遊戲的快樂。

準備:

1.紙板鋪成的小路。

2.小貓胸飾若干。

過程:

1.教師扮貓媽媽,寶寶扮小貓,以“貓媽媽”帶“小貓”到外面去做遊戲的情境進入活動,“小貓”在“貓媽媽”帶領下聽音樂做準備活動。

2.寶寶學習踮起腳向前走。

(1)“貓媽媽”把“小貓”帶到活動場地,介紹遊戲名稱與玩法。

(2)“貓媽媽”講解並示範踮起腳尖向前走的基本動作:腳後跟離地擡高用腳尖向前走。

(3)“小貓”們與“貓媽媽”一起走用紙板鋪成的小路,鼓勵他們堅持踮起腳尖走。

(4)“小貓”們自由遊戲,“貓媽媽”個別指導。

3.教師進行活動評價。

活動三:小螃蟹

目標:

1.練習側走。

2.知道要踩在線上走。

3.體驗模仿小螃蟹側走的快樂。

準備:錄音機、歌曲《小小兵》錄音帶、佈置有池塘場景的場地。

過程:

1.教師組織寶寶到場地,請他們說說小螃蟹是怎麼走路的。教師示範側走動作要領:兩手臂向兩側伸開,五指張開;兩腳踩在橫線上,向左或向右挪動。

2.教師引導寶寶模仿小螃蟹走路。

3.在音樂聲中,寶寶在教師帶領下練習側走。教師注意提醒寶寶踩在線上慢慢走。

活動四:快樂小腳丫

目標:

1.能踩着不同的材料上下肢協調地行走。

2.能大膽地參與活動。

準備:平衡板、呼啦圈、泡沫軟墊、螞蟻頭飾。

過程:

1.教師讓寶寶帶上螞蟻頭飾扮演“小螞蟻”,以“小螞蟻”找豆子的情境進入活動。

2.寶寶在教師的指導和保護下嘗試踩在不同的材料上行走。

3.如果有寶寶不敢在平衡板或呼啦圈上行走,教師可隨時給予鼓勵和指導。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設計】

在炎炎的夏日裏各種美味冷飲成爲了孩子們最好的消暑品之一,因其甜爽可口,備受孩子們喜愛,但由於幼兒腸胃虛弱,因此,冷飲吃多了會引起腹瀉、消化不良、食慾減退等不良反應。冷飲裏有很多的色素和糖,吃多了還容易齲齒,對身體沒有好處,爲了讓孩子們瞭解過量吃冷飲對身體造成的危害,特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多種不同種類的冷飲,能用較完整地語言說出冷飲的名稱、形狀、感知冷飲的基本特點。

2、瞭解夏季食用冷飲的常識,懂得不能貪吃冷飲。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第44—46頁貨多媒體教學資源《冰激凌小豬》。

2、少量冷飲食品,各種冷飲包裝袋、盤子與餐巾。

  【活動過程】

1、教師首先向幼兒展示準備好的各種冷飲,引導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說出不同冷飲的名稱和外形特徵。

展示各種冷飲的包裝,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認識哪種冷飲?請個別幼兒到前面向大家介紹自己喜歡吃的冷飲。

2、幼兒分組品嚐冷飲,感知冷飲食品的特點。

(1)引導幼兒自己打開包裝,慢慢地品嚐。

(2)提出問題,引導幼兒說出吃的是什麼冷飲?是什麼味道?吃冷飲時有什麼感覺?冰激凌在自己的嘴裏有什麼變化?

教師小結:不同口味,不同名稱的冷飲所需要的原料也不一樣,各種冷飲根據溫度會慢慢的化掉。

3、教師藉助多媒體教學資源中的圖片或結合幼兒用書講述故事《冰激凌小豬》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懂得吃冷飲要適量。

講述故事後提問:小豬胖胖喜歡吃什麼?它變成了什麼?爲什麼?小動物是怎樣幫助他的?小動物們爲什麼也凍得渾身發抖?

4、通過討論,瞭解夏季食用冷飲的常識。

引導幼兒說一說食用冷飲時要注意些什麼,爲什麼不能多吃冷飲?讓幼兒懂得吃冷飲要適量,身體纔會健康。

教師小結:冷飲雖然好吃,但吃多了就會刺激我們的腸胃,會肚子疼,還會營養不良,要適量吃冷飲。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孩子們認識了各種各樣的冷飲,通過聽故事《冰激凌小豬》知道了過量吃冷飲會引起腸胃不舒服,同時也瞭解了貪吃冷飲給身體其他部位帶來的危害。(幼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