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錦6篇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錦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錦6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過程:

1、教師可以從生病去醫院看病時,醫生讓小朋友怎樣張嘴,發什麼聲音開始,引出a的發音,繼而引導幼兒學習。

(利用兒歌“大公雞,喔喔叫,小朋友們起牀了,早睡早起身體好。”導入教學,問問幼兒公雞打鳴怎麼叫,從而引出拼音o。)

2、a音的學習:發音時,口打開,舌位低,舌頭居中央,脣形呈自然張開壯,一直到發音停止才能動脣。“啊”和“a”音相同。

(o音的學習:發音時,口半開,舌位半高,舌頭後縮,雙脣攏圓。“喔”的音拖長些就和o的音相同。)

3、a形狀的學習:教師可以請小朋友說說a看起來像什麼。然後,在黑板上畫一個扎辮子的小女孩的側面頭像,並說明,頭部像a的形狀,頭像左半圓,小辮子像豎右彎。(o形狀的學習方法與a一樣)

4、a四聲的學習:(1)先認識聲調符號,明確聲調符號的作用。教師可以說一些同音詞匯,讓幼兒體會體會,聲調不同,音不同,實際的詞彙就不同,意思也不同。例如,杯子和被子。(2)學習a的四聲。第一聲,起音高高一路平;第二聲,從中到高往上升;第三聲,先降後升;第四聲,一路降低。在本次活動中,幼兒第一次接觸聲調,教師要充分發揮圖及動作示範的作用。例如,教師可以藉助描述、帶領幼兒想象汽車上下坡的樣子來學習、記憶四聲。如“汽車平走aaa(一聲),汽車上坡aaa(二聲),汽車下坡又上坡(三聲),汽車下坡(四聲)。”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注意把拼音讀準,突出聲調,尤其是在讀a的三聲的時候,注意誇張,突出聲調的先降後升,讓孩子體會聲調的變化。

(o聲調的學習:請幼兒跟着老師說一說o的四聲,然後分別解釋一下在什麼情況下我們會這麼說,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記憶。)

5、在故事閱讀時,教師注意引導幼兒觀察小白兔的表情,揣摩心情,從而準確讀出a,o的不同聲調及其表示的語氣。

6、學習寫韻母a,o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秋日的天空亮麗迷人,白雲在湛藍的天空中穿梭變化。孩子們在不經意中發現了秋天的祕密,感受着秋日的可愛。《雲彩和風兒》這首散文詩篇幅短小精悍,語言優美,生動形象地描繪出秋天雲彩和風兒的多姿變化,便於幼兒理解和感受,易於幼兒記憶和朗誦。

二、活動目標:

1、在傾聽朗讀中感受散文詩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2、嘗試按作品提供的線索,想象和仿編散文詩。

3、感受雲彩變化的奇妙,激起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三、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背景圖 、幼兒已在戶外活動觀察過雲彩的變化

四、活動過程

(一)、遊戲,激起幼兒興趣

1、師出示背景,這是什麼?天上的雲彩真有趣,還會發生變化呢!

2、雲彩會變成什麼?

3、雲彩爲什麼會變化的?

4、天上的風兒真能幹,吹的雲彩一會兒變,一會兒變(師將風兒的圖片貼在背景上)

5、天上的雲彩真有趣,天上的風兒真能幹,現在老師和小朋友玩個遊戲,我做風兒,你們做雲彩,我一吹,你們就變

(二)、傾聽感受散文詩

1、老師帶來了一首優美的散文詩,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散文詩中的雲彩會變成什麼?

2、師朗誦一遍

3、雲彩變成了什麼?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在背景圖上畫出小白船、大獅子、小娃娃

4、吹呀吹,雲彩變成小白船、小白船會在天上怎樣呢?大獅子、小娃娃會幹什麼呢?讓我們再聽一聽散文詩

5、師再次朗誦散文詩

6、吹呀吹,雲彩變成小白船、小白船怎樣了呢?

7、吹呀吹,雲彩變成大獅子,大獅子是什麼樣子的?

8、吹呀吹,雲彩變成小娃娃,小娃娃在幹什麼呀?

9、小朋友用好聽的聲音一起朗誦《雲彩和風兒》

10、這首詩歌有什麼特點?請一個小朋友說前面和後面的一段,請小朋友分角色說中間的三段。師放音樂

(三)、想象,仿編散文詩

1、吹呀吹,雲彩還變成什麼?請小朋友商量一下

2、請小朋友上來仿編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看圖想象,並能用一些詞語來描繪。

2讓幼兒瞭解“幸福”的含義,知道怎樣纔是幸福的,

活動準備

掛圖2張

活動過程

1先介紹這是兔奶奶家的廚房。

2讓幼兒看圖,提問兔奶奶家坐滿了一共幾口人?但不久前兔爺爺死了,讓幼兒回答“死了”用好聽的詞語怎樣形容。

3分別介紹兔奶奶家成員有兔老大(航海),兔老二是廚師提問:哪裏有廚師?讓幼兒把餐廳的名字說出來,家裏面誰是廚師?兔老三是音樂家,提問:你們知道有哪些音樂家?兔姐姐生了2個寶寶,2個兔妹妹還在讀大學。

4餐桌前只剩兔奶奶一個人,一個人做在餐桌前她很孤獨,但這個時候她笑了,提問:她爲什麼笑了?因爲她覺得她的孩子們都很有出息。提問:小朋友們覺得誰最有出息?

5想着想着,門鈴響了,是兔老大回來了,叮咚!兔老二回來了。叮咚!兔老三回來了。兔姐姐帶着2個寶寶回來了,2個兔妹妹也回來了。(出示掛圖2,桌子前坐滿了人)

6總結:一個家庭的人總會越來越多的,所以不要難過,我們一起舉杯向兔媽媽說謝謝,謝謝什麼?謝謝她養育了這麼有出息的兒女。

7配樂:大桌子前坐滿了人感覺很幸福,提問家裏有什麼人?怎樣讓老人幸福(做一個動作,打電話,打他們做的飯菜都吃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自主探索,大膽尋找紙的不同連接方法。

2.主動參與討論,並樂意在集體中表達自己在操作中的發現。

3.嘗試用多種連接方法完成各項任務,體驗成功的快樂。

4.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廣告紙、皺紋紙、卡紙、固體膠、夾子、回形針

活動過程:

一、動畫形象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出示ppt“紙國王”。

師:今天,想給你們介紹一位特別的朋友,是誰呢?

(配音:小朋友們好!我是“紙國王”,很高興認識你們!今天想邀請你們到我們的“紙王國”裏去看一看,玩一玩,願意嗎?)

2.出示ppt “紙王國”城堡。

師:這座城堡怎麼樣?很漂亮,很氣派!你們猜,它的屋頂是什麼做的?(紙)圍牆呢?所有東西都是由紙做起來的,非常的特別!

二、嘗試藉助工具探索廣告紙的連接方法。

1.介紹材料及要求。

師:今天,“紙國王”要考考大家。讓我們想辦法將三張紙連接起來,變成長長的一串,它還給我們提供了一些輔助工具,等會我們選一樣自己喜歡的工具,把這三張紙連接起來。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將其展示在黑板上。(3張廣告紙)

師:誰來用一句話說說你是用什麼方法把紙條連接起來的?(重點指導幼兒用適當的動詞表達連接的方式。)

小結:剛纔我們都藉助了工具,用了夾、別、粘貼的方法把紙連接在一起。看來這個任務難不倒我們大班的小朋友了。

三、嘗試用皺紋紙、卡紙操作,探索無工具紙的連接方法。(各提供2張)

1.介紹皺紋紙和卡紙並交待任務。

師:接下來的任務是什麼呢?(配音:剛纔小朋友都是藉助工具來連接的,現在我們要增加難度,不利用工具把紙連接起來。)師:這次它給我們提供了兩種紙,等會我們每人拿2張皺紋紙、2張卡紙、,不利用工具,想辦法把2張皺紋紙連接起來,把2張卡紙也連接起來。

2.幼兒嘗試多種連接方法,教師指導。

(教師指導卡紙多種折的方法;皺紋紙擰、套的方法)

3.交流連接方法:

師:誰來說說,沒有工具,你是怎樣把紙連接起來的?

4 . 教師示範新的方法。

師:看看我是怎樣把它連接起來的?(講解穿和折的方法)

總結:你們看,皺紋紙用了擰的方法,可以用擰的方法直接連起來,也可以擰成圈套起來;卡紙用了插、折和穿的方法。

師:你們爲什麼沒有用插的方法來連接皺紋紙呢?(皺紋紙太軟了)

總結:對了,插的方法更適合硬一點的紙,像這些方法比較適合軟一些的紙。看來,我們要根據材料的特點來選擇適合的連接方法。

四、用無工具連接做窗簾。

師:我們小朋友動手動腦想出了這麼多不用工具讓紙連接的方法,紙國王真是太佩服你們了!今天,他要我們用學到的連接方法,爲他的城堡製作長長的窗簾。我們比比看看哪一桌的小朋友做的窗簾又長又漂亮。

五、經驗拓展。

師:今天我們找到了能讓紙連接起來的不同方法。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用到連接的地方,你們見過哪些地方有連接的?我呀也找到了一些,一起來看看。

1 . 幼兒園的作品欄。

2 . 小籬笆

3 . 焊接

4 . 建築工人

5 . 積木

6 . 牀單打結逃生

7 . 人牆抗洪

六、結束活動

師:連接的運用可真多,在我們的幼兒園裏也有很多用到連接的地方哦,我們一起到外面找找吧!

教學反思:

生活中的連接無處不在,孩子們對連接也有着濃厚的興趣,正因爲如此,選擇了這節科學活動。爲什麼會選取“紙的連接”這個點呢?剛開始我設計的是生活中常見的連接,比如:線的連接、繩子的連接等多種材料連接。可實踐發現,給孩子準備的這些材料種類太多,課上要想講清楚也不容易,不能突出重點,給課前準備工作帶來很多不便。經過反覆的揣摩,最終決定我們選取某個小點“紙的連接”。紙,是孩子再熟悉不過的,何不讓幼兒探索紙的多種連接方法呢?於是生成了這節科學活動。找到了突破點,問題也就一步步的迎刃而解。

當然,在每次的`試教過程中都有不同的狀況出現,這些看似“不順利”的小障礙反而更加完善了這節課,針對課堂上幼兒可能會出現的小問題,教師該如何機智應對,如何巧妙的應答和解決成了我最大的挑戰。比如,在讓幼兒探索無工具將紙連接起來時,許多孩子的思維還處於定向思維,只想到一種方法,或不敢嘗試別的方法,但個別幼兒敢於探索,想出了不一樣的方法,教師這時必須及時察覺幼兒的新發現,並給予指導與表揚,同伴之間的學習也會給他們萌發創意的靈感,孩子們探索時也要鼓勵他們多交流自己的想法,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也增強他們語言表達的能力。“無工具連接”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在孩子們瞭解了這些連接方法後,挑戰後面的“皺紋紙連接”和“做窗簾”也就輕鬆多了。孩子們就在這樣的寬鬆、愉悅的氛圍中,發現、探索、操作,由淺入深,有易到難,一次次的挑戰困難,探索了讓紙連接起來的好辦法,體驗了成功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黑龍江的冬天是美麗的。每到下雪的日子裏孩子們的臉上都會呈現出欣喜與好奇。因爲冬天既有孩子們喜歡的堆雪人、打雪仗,又可以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所以本次語言活動中,我以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已知經驗爲出發點,在學習活動中引導孩子欣賞兒歌、感悟兒歌、品讀兒歌,並通過看、聽、摸、嘗等形式讓孩子與冬天親密接觸,並引導把自己觀察到的、感受到的用語言表達出來,激發孩子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兒歌《美麗的冬天》,讓孩子們感受兒歌的內容和意境,尋找到冬天的特徵,感受冬天的快樂。

2、學習積累兒歌中優美詞句;瞭解下雪對人類的好處,激發孩子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合作蒐集、創編讚美冬天的兒歌或小詩,發展口語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幼兒積極合作、注意傾聽的好習慣。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5、願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學習欣賞,使孩子們理解兒歌的內容,並從中瞭解冬天的特點及冬雪帶給人類的好處,激發孩子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理解和掌握優美詞句,並在學習交流中學會運用。

活動準備

冬爺爺圖片、師生共同蒐集能夠體現冬天特徵的圖片和實物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師:孩子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好玩的謎語,你們想猜嗎?

師: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風花盛開。千變萬化六個瓣,飄呀飄呀落下來。(打一自然現象)看看哪位小朋友最聰明,猜得又對又快?(生:雪花)

師:你們可真聰明!那請問,雪在什麼季節纔會“盛開”呀?今天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但是冬天到底在哪呢?前幾天老師讓小朋友們走進大自然、走進生活去尋找冬天的足跡,你們找到了嗎?(貼冬爺爺的圖片)

二、欣賞圖片、興趣交流

師:孩子們,請將你們蒐集到的有關冬天特徵的圖片拿出來,請同組內的小朋友共同來圖片欣賞吧。

師:孩子們,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你心目中的冬天是什麼樣子的呀? 你的心情怎樣?

三、學習兒歌、品讀感悟

1、師讀兒歌,幼兒欣賞

師:孩子們,老師心目中的冬天是一個非常美麗的世界,你們想不想聽聽老師的描述呀?

(老師感情朗讀兒歌)

師:誰來說一說老師心中的冬天裏都有什麼?或者你感覺到了什麼?

幼:老師心中的冬天太美了,有可愛的雪娃娃、有開滿銀花的樹伯伯、有鼓着腮幫子吹風的風姑娘,還有淘氣可愛、堅強勇敢的小朋友們呢!

2、跟讀兒歌,尋找特徵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這首兒歌嗎?現在就請你們隨着老師一起讀兒歌好嗎?

師:誰能通過這首兒歌和蒐集到的圖片,說一說冬天的特徵呀?

幼:冬天天氣寒冷、冬天會下雪、冬天要穿棉衣、冬天可以滑冰……

3、走進冬天,感受冬天

師:孩子們,你們說得可真好呀!下面我們就走出教室到外面去感受一下冬天的寒冷與快樂好嗎?

教師組織幼兒到戶外,看一看冬天的景色,摸一摸地上的積雪,聽一聽冬天的聲音,嘗一嘗冰塊與冰糖葫蘆的味道,做一做冬天裏的遊戲。讓孩子們充分與冬天接觸,真實感受冬天的寒冷與快樂

4、感受品讀,互動評價

師:孩子們,冬天雖然是寒冷的,但老師卻發現你們的臉上卻洋溢着快樂的笑容,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有自己的感受對嗎?下面就請小朋友們帶着自己的獨特感受去朗讀這首兒歌好嗎?

評價:小朋友們,希望大家要做到認真傾聽別人的朗讀,看看朗讀的小朋友哪些地方讀得好?好在哪裏?哪些地方還需要完善?朗讀的小朋友可以加上動作,也可以談談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四、引導記憶,積累詞句

師:孩子們,這首兒歌多美呀!讓我們比一比,看誰先把它記下來?

師:孩子們你們發現了嗎?這首兒歌裏用了很多優美的詞句來描繪冬天,請你們找一找,大膽地告訴老師和其他小朋友們好嗎?

結合孩子們喜歡的字詞,師生共同朗讀、記憶,並引導孩子們用喜歡的字詞練習說話。

五、拓展空間,交流感悟

師:孩子們,冬天雖然寒冷,但在雪姑娘的打扮下卻變得非常美麗。到處白雪

皚皚,銀裝素裹。可是你們知道雪對人類有什麼好處嗎?你們喜歡冬天嗎?

六、蒐集、創編,讚美詩歌

師:學了一首優美的兒歌,又學到了這麼多好詞好句,你們開心嗎?那你們還知道哪些讚美冬天的兒歌或小詩?如果想不出來,就發揮集體的力量,共同創編一首兒歌好嗎?(只要孩子們找到有關冬天的兒歌或小詩,或結合學習內容創編出有關冬天的兒歌,師都要給予鼓勵。)

七、結束部分:幼兒隨音樂齊唱《冬天多美好》

教學反思

爲了充分調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尊重孩子們獨特感受,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對幼兒進行了課前調查,瞭解大多數孩子都喜歡冬天、喜歡實驗感受、喜歡探索創新,又在瞭解了幼兒的經驗水平的前提下,我爲孩子們創設了寬鬆、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如:猜謎語、戶外接觸冬天、快樂閱讀評價以及蒐集創編兒歌等,使孩子們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參與活動。

爲了培養孩子們閱讀興趣和語感,我引導孩子們在教師範讀、學生自讀、集體品讀,以及通過戶外與冬天充分接觸後的獨特感受下的個人悟讀,使孩子們充分感受到了閱讀的快樂,以至全情投入。此時再順勢利導引導孩子尋找冬天的特徵,對個人品讀進行互動評價、積累優美詞句進行練習說話等學習環節,使孩子的語言及多種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展。

尤其是最後的蒐集和創編環節,我發現有的孩子將兒歌的原句進行了(可能是無意)改編,我靈機一動大膽將蒐集有關冬天的兒歌或詩詞進行展示環節大膽拓展成了可以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創編後,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創新的慾望被充分調動起來,大家在小組內充分合作交流,老師深入小組進行適時點撥,一首首有關冬天的小詩和兒歌破繭而出。雖然有的作品不盡人意,但我都給予表揚和鼓勵,其意是保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及創新意識。

當然,本節課也有一些不足之處,一是學生讀的空間給予的較小,應該讓孩子充分與文本接觸,充分感悟內容,充分進行朗讀。二是讓孩子說一說雪有什麼好處的時候,多數孩子不太清楚,我應該提前讓孩子回家查閱有關雪對人類的用處後再進行全班交流會更好。

總而言之,作爲一名幼兒教師,要想提高語言有效性,使孩子們的語言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我們一定要以孩子爲本,基於孩子認知經驗和學習興趣的基礎上,設置孩子們喜愛的教學模式,讓各種孩子在自己喜歡的語言活動中,敢想、敢說,敢於創新。而我們教師只是幼兒語言活動的支持者和引導者。

小百科:冬季,是四季之一,傳統是以二十四節氣“立冬”作爲冬季的開始,“立冬”意味着風雨、溼度、光照、氣溫等,處於轉折點上,開始從秋季向冬季氣候過渡。冬,即“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後萬物開始閉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物體振動後能通過線傳遞聲音,學會製作傳話筒的方法。

2.能用各種線和紙杯製作傳話筒,並能對傳話筒進行添畫裝飾。

3.通過動手製作傳話筒,感受進行小創作的樂趣。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範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5.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線、紙杯人手一份,剪刀,彩色畫筆,傳話筒1個,電話鈴聲,小兔子頭飾,門鈴聲,歌曲《六一兒童節》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出示圖片,教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那你們有沒有玩過呀?是不是還可以傳送聲音?"請幼兒互相交流、討論。電話鈴響"咦,小朋友們有沒有聽到什麼聲音呀?(這時小兔子打來電話)我請一個小朋友去幫老師接一下電話"聽完電話請那位小朋友來說一說聽到了什麼。

門鈴響起,簽收小兔研究所寄來的快遞,並和幼兒一起看看裏面是什麼東西。

教師:"那現在我們來幫小兔研究所製作吧。"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傳話筒,介紹製作材料。

2.講解神奇傳話筒的製作方法:先取兩個紙杯,用剪刀將紙杯的底部中心戳一個洞。將線的兩端從兩個紙杯底部的小洞穿過,並且各打一個結加以固定。兩人一組,完後試着用神奇話筒對話。

3.交代要求,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向幼兒介紹各種材料:紙杯、剪刀、線等,幼兒可以自由調配材料。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使用剪刀戳洞注意安全,鼓勵幼兒大膽地創造,並調適繩子的長度。

4.給傳話筒製作一件漂亮的衣服

(三)、結束部分展示幼兒作品,請小兔研究所的所長進行檢驗評價。

(四)、活動延伸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製作傳話筒,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粗細的繩子做傳話筒,看看效果有什麼區別。

活動反思:

在製作的過程中,每位幼兒都要進行打結環節,該環節是成功完成製作的必經過程。但在該環節中很多孩子遇到了困難。雖然在平時我們已經開設了學習、練習打結的生活區,我也進行了重點指導,但很多孩子都不太喜歡去練習打結,因此造成傳話筒不能順利完成。而部分已經學會打結的孩子,則很順利就完成了製作,有的幼兒則沒有記住老師的注意點把紙杯底部的洞戳的太大,怎麼辦呢?於是,孩子們就說用雙面膠將線固定住。不一會兒,他們拿着自己親手製作完成的傳話筒,相互打電話,還沒有完成的孩子很是羨慕。這時,我就適時抓住機會,大大表揚了會打結的孩子,並讓他們說說是如何學會打結的:有的說是幼兒園學會的,有的說是家裏學會的,隨後讓會打結的孩子幫助不會打結的孩子一起完成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