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錦集4篇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錦集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6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錦集4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中國漢字的起源和特點。

2、瞭解象形字、會意字及有趣的偏旁部首。

3、培養幼兒合作、協商的能力。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在日常生活、區域遊戲以及教育活動的過渡環節中,爲幼兒提供了接觸漢字的機會,一部分漢字幼兒已經認識,對漢字的認讀有較強的願望。

2、物質準備:漢字知識PPrr、各個關節都會動的小人偶、字卡等。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自己發現象形字與會意字的特點,知道文字的目的及用途。

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用合作的方式表現漢字,在合作過程中學會分工、協商。

活動過程:

1、觀看課件,引導幼兒初步瞭解中國漢字的起源和簡單特點。

(1)出示甲骨文的P陽圖片,瞭解甲骨文的特點。

教師:小朋友中有很多人都認識了許多字,今天羅老師準備了一些有趣的字讓小朋友來看看。

教師:這是一個什麼圖案?猜一猜它們是什麼?它是字嗎?如果是字?它是一個什麼字?中國字?外國字?外星人的字?還是中國古代的字?你們看得懂它們的意思嗎?

教師:它是中國古代的文字,你們覺得它像什麼?

幼兒:像雞蛋!像球!像一張餅!像太陽!

教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古代的文字是什麼?變變變,原來它是太陽的意思,那這個字演變到現在,會變成漢字裏的什麼字呢?變變變,噢!原來是日字!

教師:這個圖案在古代代表太陽的意思,到現代變成了日字。

教師分別出示山、石、月、木等幾個字,按照上面的方法以此類推,引導幼兒瞭解漢字的起源。

教師:我們剛纔看到的那些圖案是出現最早的文字,叫做甲骨文。在很久以前,當時沒有筆和紙,人們就是在石頭上、骨頭上、烏龜殼上刻畫圖案來記錄事情的,這就是當時的文字。

(2)出示象形字的P陽圖片,瞭解象形字的特點。

教師:古代有一種文字很有趣,這種字差不多就是照着那個東西的形狀畫出來的,叫做象形字。

教師:看看它像什麼?猜猜是什麼字?

幼兒1:山,它上面的尖就像山峯。

幼兒2:月,像月亮一樣彎彎的。

幼兒3:門,左右直直的就像兩扇門一樣。

教師:“山”就像一座大山的樣子,在一羣山的中間有一座高高的山峯;“月”就像一彎明月; “魚”是一尾有魚頭、魚身、魚尾的`游魚;“門”字就是左右兩扇門的形狀;而“日”字就像一個圓形,中間有一點,很像我們在直視太陽時,所看到的形態。

(3)出示會意字的P胛圖片,瞭解會意字的特點。

教師:下面我們看到的字就更有意思了,叫做會意字。它是由兩個或多個獨體字組成,以所組成的字形或字義合併起來,表達此字的意思。例如,這個字念“鳴”,它是鳥叫的意思,誰能說說它是由哪兩個字組成的?這兩個字分開是什麼意思?爲什麼合起來是鳥叫的意思?有什麼含義?類似的還有囚犯的“囚”字,森林的“森”字和“歪”字等。

幼兒1:是“口”和“鳥”組成的。

幼兒2:“口”是嘴的意思。

幼兒3:小鳥用嘴叫,所以是鳴,就是鳥叫的意思。

(4)出示偏旁部首的PPT圖片,感受漢字中偏旁部首的特點。

教師:這些字你們認識嗎?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你們發現是什麼了嗎?

幼兒1:它們的旁邊都有一個三點水。

幼兒2:都和水有關係。

教師:在漢字裏面,跟水有關的字的左邊,一般有三點水旁,如出汗的“汗”,黃河的“河”,長江的“江”,還有流水的“流”,大海的“海”。跟木頭有關的字,它的旁邊或者下邊有“木”字,如椅子的“椅”,楓樹的“楓”,桌子的“桌”。跟人有關的字呢,就用人字旁,如“你”“他”“們”,等等。(提手旁、木字旁、三點水、單人旁)

2、引導幼兒嘗試用身體拼擺漢字,激發幼兒對漢字的興趣。

(1)木偶的身體會寫字。

教師:我們認識了這麼多有趣的文字,那麼我們來玩一個文字遊戲吧。羅老師請來一個好朋友,它是木偶小明,它想用身體擺成字的形狀,請幼兒猜猜擺的是什麼字。

教師分別用木偶擺成“大”“上”等漢字,引導幼兒猜猜看。

(2)我的身體會“寫字”。

①教師:小朋友可真聰明呀,誰願意用自己的身體來擺些字?(出示常見字的字卡,讓幼兒用自己的身體擺出來,如“中”“下”等。)

②分組遊戲,引導幼兒合作擺出不同的漢字。

教師:我們要加大遊戲難度了,自選四個人一組,到老師這裏挑選一張字卡,並用四個人的身體合作拼成字卡上的字,拼得像,讓大家能看出來的,就算成功。

3、書寫小名片,引導幼兒感受漢字的實際作用。

教師:今天小朋友學了有關文字的知識,玩了文字遊戲,你們覺得中國文字有意思嗎?誰知道文字最主要的用途是什麼?(傳遞信息,記錄事情)今天我們就用文字製作一張自己的名片,我們很快就要離開幼兒園升人小學了,不能像現在這樣經常見面,有了名片,當你想好朋友的時候,就可以拿出名片給好朋友打個電話,聊聊天,多好呀。

製作方法:用簽字筆在卡片上寫上自己的姓名和電話號碼,並做簡單裝飾。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目標設計符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併爲幼兒提供合作的機會,體現出“活動化的共同學習”這一特點。這次活動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收集了大量有關漢字起源的圖片,整理出幼兒易於接受的漢字特點,採用幻燈片播放的方法進行活動的前期認識、講解及交流討論,使幼兒在觀看、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對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活動中教師還儘可能多地創造幼兒與教師、幼兒與幼兒之間個別交流和自由交談的機會,使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快樂,得到發展。

不足之處:

活動前期忽視引導幼兒主動收集活動資料,對於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得還不夠。在活動中對個別幼兒的關注也有所欠缺,討論時應給予幼兒更大的自主空間,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木偶擺出字時,應該提供正確答案的字卡,讓幼兒有對比,幼兒對漢字的理解會更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欣賞《咕咚來了》。

2. 理解故事,激發孩子們積極思考問題的興趣。

3. 懂得遇到事情不驚慌,要問清楚、弄明白再行動。

4. 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5. 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教學重點、難點

鼓勵孩子們大膽探索問題,解決問題,遇到事情要冷靜思考。

活動準備

故事《咕咚來了》光碟一張

小白兔 、狐狸 、猴子 、獅子等動物的圖片

活動流程:

興趣導入——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就故事內容提問)——觀看故事視頻(加深故事理解)——角色表演

活動過程:

一、興趣引入

1.教師:今天老師不僅請來了園長老師們和我們一起上課,還請來了一個小客人,大家看看他是誰呀?(小白兔)

2.教師:大家看看這隻小白兔它在做什麼?你們知道它爲什麼跑呀?

3.教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故事《咕咚來了》就會明白小白兔爲什麼跑了。(提供給孩子們思考的機會,並將小動物圖片貼在黑板上。)

二、聽講故事《咕咚來了》

1.講完故事後,我並不是在等待幼兒的正確答案,而是鼓勵幼兒講述聽到的故事內容。當有些內容幼兒無法講出時,我及時給予了豐富的知識的機會。

2.提問:小白兔爲什麼跑呀?“咕咚”原來是什麼聲音?

3.提問:小白兔聽到“咕咚”的聲音時,心裏有什麼感覺?它是怎麼樣做的?

4.小白兔一路上碰見了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

5.提問:長毛獅子又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呢?(在開放式提問的基礎上,老師和幼兒一起對故事進行了適時的概括、提煉和總結,使幼兒對故事內容得到了進一步的認識、理解和掌握,同時認識也得到了提高和昇華。)

三、討論

1. 小朋友們聽完了這個故事,我們要向誰學習?爲什麼啊?

2.教師總結:小白兔它們不知道咕咚是什麼,沒弄清楚,就嚇得慌慌張張的逃跑,後來在獅子的幫助下,知道咕咚原是熟透的木瓜掉入水中發出的聲音,所以他們就不害怕了。很多疑問只要我們弄清楚了,就會變得更勇敢,也能想出辦法來。

四、幼兒觀看故事視頻

1.教師播放故事《咕咚來了》的視頻,幼兒欣賞,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2.教師:今天,我們講的故事名字是什麼?

3.教師:我們看完了《咕咚來了》,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 一個遊戲,當小動物表演故事情節好不好呀?(激發幼兒想象與學習的興趣)

五、角色表演

請幼兒扮演故事裏的動物,表演故事。

活動延伸:走進膽小國

每個人都有過膽怯的經歷,在幼兒身上表現地更明顯,請幼兒說說自己膽小的經歷,怎樣克服這樣的心裏障礙。

教學反思

在這次遊戲活動《咕咚來了》中,幼兒們都很積極的回答問題,故事內容也講得非常生動、有趣,大部分幼兒較大膽、較完整地回答問題。本次集體活動具有明確的活動目標,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說完整”、“說對”, 愛說是孩子的天性,於是,欣賞完視頻之後,幼兒模仿動作而進行角色表演,在這樣過程中,孩子們可以輕鬆愉快地學習,又可以培養積極地動腦和動手的能力,還有表述的機會。不足之處在於教學過程中,沒有對故事做詳細的如何克服膽怯的總結。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會更努力的鑽研教學方法和技巧,爭取完善優質的教學效果。

小百科:咕咚,象聲詞。沉重的降落或打擊而發出的聲音。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奶奶過生日》

【活動目標】

1、學習詩歌內容,理解詩歌中奶奶說“這個拌黃瓜,味道特別香”的寓意,感受作品中其樂融融的親情。

2、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懂得自己長大了,應幫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認識字詞:奶奶、爺爺、媽媽、爸爸、口、個。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2、教師自制字詞卡:奶奶、爺爺、媽媽、爸爸、口、個。

【活動過程】

一、教師唱生日歌,引入主題。

提問:小朋友,我們什麼時候會唱這首歌呢?你喜歡過生日嗎?爲什麼?

二、教師請幼兒打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觀察並講述幼兒用書上的內容。

提問:

1、小朋友,看一看,圖中有哪些人?他們在幹什麼?

2、今天是誰過生日呢?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呢?

三、教師朗誦詩歌,幼兒完整欣賞。

討論:

1、丹丹奶奶過生日這一天,爸爸、媽媽和爺爺在忙着做什麼菜呢?丹丹在做什麼?

2、如果你的奶奶過生日,你會幫忙做什麼呢?

四、幼兒看圖,輕聲跟教師有感情地朗誦一遍詩歌。

討論:奶奶嚐了嚐拌黃瓜說了句什麼話?爲什麼會這樣說?

五、朗誦詩歌。

1、幼兒手指點字朗誦一遍詩歌。

2、採用集體、分組、個別等形式朗誦詩歌。

六、引導幼兒在遊戲中認識字詞:奶奶、爺爺、媽媽、爸爸、口、個。

遊戲名稱:點老五。玩法:教師手拿字卡,用手摸着小朋友的頭說:“點一、點二、點三、點四。點到老五就是他。”點一個摸一個,直到第五個,便請他站起來,認一張字卡。

七、討論:

兒歌中的“我”已經長大了,會關心大人,還會幫助大人做事,你們會幫家人做些什麼事呢?

活動結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說一說,玩一玩,演一演的過程中體驗文學作品帶來的快樂

2、學習兒童詩情境式、一問一答式的語言風格,並嘗試進行仿編

3、能大膽進行角色表演,在角色表演中學習複述兒童詩

活動準備:

PPT 小兔、小鹿、花鴨、風和門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導幼兒瞭解有人敲門時,要問一問,根據動物的特徵確定外面的是誰才能開門

1、呀,今天真開心啊,小熊又要請客了,是誰來了呢?

2、篤篤篤,咦,有敲門聲,能開門嗎,爲什麼,說說你的理由

3、外面有可能是好朋友,有可能是壞人,我們先來問一問:誰敲門呀?

4、它說是小兔,真是小兔嗎?想什麼辦法讓我們知道它是小兔?

5、爲什麼要看小兔的尾巴,耳朵?

6、小兔的尾巴和耳朵是和別人不一樣的,是它的特徵,我們可以看動物的特徵來確定是誰

7、那我們就選你的方法來說一說:你要真是小兔,就讓我們看看你的耳朵

二、理解詩歌內容,通過表演、仿編的形式學習詩歌一問一答的結構,瞭解風的特點

1、學習詩歌第一段,瞭解詩歌的結構。

學說:你要真是。。。就讓我們看看你的。。。

(1)今天呀我帶來了一首詩歌,也是說說這種有趣的事情,請你豎起耳朵仔細聽,看看詩歌裏面它是怎麼說的。

(2)你聽到了什麼,它們是怎麼說的?

(3)剛纔這句話是怎麼說的?這句話說的真好聽,我還想聽一聽(詩歌裏怎麼說的,請你再仔細聽一聽)

(4)我們一起來問一問它:你要真是小兔,就讓我們看看你的耳朵

(5)哇,真是小兔呀,我們請它進來吧:請進,請進

(6)完整學說:我們一起把小兔這件事情來說一說

2、學習詩歌第二段,嘗試分角色表演

(1)你聽,誰又來敲門了?怎麼問?

(2)我聽到了兩種不同的聲音,小鹿到底要看他的什麼,(追問:他什麼地方和別人不一樣)

(3)我們一起來問一問它:你要真是小鹿,就讓我們看看你的耳朵

(4)完整學說:我們一起把這件有趣的事情來說一說

(5)分角色對換表演:現在我們一起來玩玩這個遊戲

師生表演:現在老師來做小熊,你來做小鹿,開始吧

角色互換表演:呀,好玩嗎?那我們趕緊換過來來試一試

(6)玩得真開心,我們休息一下吧

3、幼兒自主學習詩歌第三段,進行仿編表演

(1)你聽,又有客人來了,誰呀?

(2)花鴨和小熊會怎麼問,怎麼答呢?請你和旁邊的好朋友兩個人合作,商量一下,像剛纔詩歌裏一樣,怎麼問,怎麼答,然後一起說一說,做一做

(3)幼兒表演:花鴨們,小熊們我們要開始表演了,在表演之前你可要聽清楚我的要求,上面來表演的小朋友你要大膽,聲音響亮,下面的小朋友你可要豎起耳朵仔細聽,有沒有和剛纔詩歌裏一樣?

(4)你們說的真好,聲音響亮,一問一答也說得很好,但她們和詩歌裏說得一樣嗎?

(5)完整學說:我們一起把畫鴨的事情說一說

(6)角色表演:呀,表演時間又到了,男女表演,互換角色表演

4、學習第四段,瞭解風的特點

(1)直接敲門,問:誰敲門呀?

(2)你怎麼知道是風,找一找風和別的東西哪裏不一樣?

(3)風吹過來我們有什麼感覺,東西會有什麼變化?

(4)你們知道小熊用了什麼方法嗎,仔細聽一聽,告訴我。

(5)小熊的方法和你們一樣嗎?

(6)教師:風有很大的本領,他能見縫就鑽

(7)完整學說

三、欣賞課件,完整講述詩歌

1、我呀把這麼多有趣的事情連成了一首詩歌,題目是:請進來。請你看一看,聽一聽

2、請你們看着圖片,也來說一說

活動延伸:

仿編

呀,你聽,又有敲門聲,到底會是誰呢?它們又會一問一答說些什麼,請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想一想,能不能像剛纔詩歌裏一樣一段一段的把它編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