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錦集五篇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錦集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錦集五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發現生活中的轉動現象,瞭解轉動在生活中的運用。

2、探索讓物體轉動起來的方法,體驗科學探索的樂趣。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1、玩具汽車一輛。

2、幼兒操作材料若干:風車、陀螺、嘩啦圈、繩子、光盤、勺子、筷子、球、插塑玩具等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數量要多於幼兒總數)。

3、課件;各種能轉動物體圖片,如:洗衣機、風扇、直升機等。

活動過程

1、出示玩具汽車引起幼兒興趣:小朋友你們看老師帶來了什麼東西?那你知道汽車上哪一部分會轉動嗎?引出主題。

2、提問:在我們生活中你發現什麼東西能轉動?它是怎麼轉的?請幼兒用身體模仿物體轉動的樣子。

用課件出示生活中能轉動的物體,並請幼兒說說這些能轉動的東西的用處。如:風扇轉動能使人感覺涼快,洗衣機轉動能洗乾淨衣服,車輪的轉動能讓車跑起來,鐘錶轉動能讓人知道時間等。

小結:轉動的作用可真大,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

3、幼兒第一次嘗試探索:讓容易轉動的物體轉起來。

(1)請幼兒觀察老師提供的風車、呼啦圈、礦泉水瓶、陀螺、繩子等材料,猜猜哪些東西能轉動,哪些不能轉動。

(2)引導每個幼兒選擇一至兩種材料,想辦法讓某種東西轉起來。

(3)請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讓材料轉動起來的方法。

4、第二次嘗試操作:想辦法讓“不能轉”的材料轉起來。

提問:剛纔的材料中,你覺得有不能轉動的嗎?有沒有辦法讓它也轉動起來?鼓勵幼兒想辦法讓看似不能轉動的物體轉起來。如:用勺子攪動碗裏的水,水會轉動;把筷子伸進瓶子裏晃一晃,瓶子能轉動等。

小結:只要我們肯動腦筋,也能想出辦法讓看起來不能轉的東西轉起來。

5、觀看課件,進一步瞭解轉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觀看機器轉動、風力發電機、直升機螺旋槳、旋轉木馬等畫面,請幼兒觀察並說一說:這是什麼東西在轉動?猜一猜它有什麼用?

小結:轉動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人們還利用轉動的原理髮明瞭很多東西,轉動的用處可真大。

6、結束部分:小朋友,在我們活動室外就有好多能轉動的玩具,我們去找一找玩一玩吧!

7、活動延伸:可以將以上材料投放到科學區,讓幼兒繼續進行有關轉動的探索。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並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爲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我選擇這個活動源於班中遇到的一些現象:我們小朋友收集的圖書有兩種形狀,一種是正方形的,一種是長方形的。那天請小朋友幫忙整理的時候,要求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這時有兩個小朋友爭論開了,一個說“正方形的書大!”另一個卻堅持說長方形的書大,一直爭不出個所以然來。在拼圖活動中,當一個圖形改變,或者把它分成幾份,拼成另一個圖形時,幼兒就認爲原來的圖形和現在的不一樣大了等等,針對這些現象,我發現面積守恆對於大班孩子來說還是個比較抽象的概念。

《綱要》中指出5—6歲幼兒能夠在感知大量事物的基礎上,自己整理、加工已有的知識經驗,發現淺顯的規律,並且部分的開始理解守恆和包含的關係。但是,他們的思維特點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並且幼兒的語言表達就是他們思維的體現,所以這次活動中,我將給幼兒充分的自由,請他們動手操作,同時爲幼兒儘可能多的提供表達的機會,通過他們的親自嘗試,通過拼擺圖形的系列活動,訓練幼兒感知面積守恆的能力。

活動目標:

1、藉助多媒體課件,通過操作拼擺圖形,感受圖形的組合及變化,體驗圖形面積的守恆。

2、喜歡探索,在拼擺遊戲中發展邏輯思維能力,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電子白板課件

視頻轉換儀

背景音樂《安妮的仙境》、《月光》

學具:長方形、正方形、梯形模板人手一份

小三角形若干

鉛筆、記錄表人手一份,如圖:

活動重點: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操作性,通過實際操作,初步體驗圖形面積的守恆。

活動難點:理解圖形的面積不會受其擺放形狀的變化而改變,在拼擺遊戲中發展邏輯思維能力,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激起興趣

師:小朋友們,喜歡玩拼圖遊戲嗎?小猴和小兔也喜歡玩這種遊戲。 師:遊戲開始了,他們每人從盤裏拿出一個三角形,這兩個三角形大小怎麼樣?爲什麼?(一樣)有不同意見嗎?

師:看着差不多,怎麼比大小呢?(重疊起來)

(評析:從小動物們玩拼圖遊戲導入,很自然的引出拼圖時用到的材料——三角形,而數學活動一向追求科學、嚴謹性,若教師直接說給出的三角形大小是一樣的,對孩子而言缺乏科學依據,而且難以置信,爲此通過重疊的方法讓孩子進行操作、比較,親身實踐明白所給的三角形大小都是一樣的,爲下面比較圖形大小做好鋪墊。而在重疊的時候,教師不再單一的將一個三角形疊在另一個三角形上,而是在兩個三角形上做上了標記“1”和“2”,通過正反重疊,即雙向驗證,以此來證明兩個三角形大小是一樣的,遵循了數學的科學、嚴謹性原理。)

師:桌上也有一盤三角形,請小朋友任意選兩個來比一比,看看大小怎麼樣?

師小結:當兩個圖形看着差不多比不出大小的時候,重疊法真是個好方法。

二、比較圖形大小,感知圖形面積的守恆

1、師:小猴和小兔就用這些大小一樣的三角形拼出了正方形、長方形和梯形,看看這三個圖形之間藏着什麼祕密?他們大小怎麼樣?

師:有什麼辦法比出來嗎?看看桌面上有些什麼材料?(長方形、正方形、梯形的模板,還有一盤相同大小的小三角形。)

師:請你任意選擇兩個圖形來比一比,看看你發現了什麼?

(評析:考慮到兩次操作“比較正方形和長方形”、“比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是在相同層面上的比較,沒有遞進關係,爲此把兩個環節縮成一個環節,四個圖形縮成三個圖形即正方形、長方形和梯形,同時在時間上也能更好的把握。另外,平行四邊行對於大班幼兒來講還是存在一定的難度,幼兒之間存在個體差異,不妨將老師提供的平行四邊形放到延伸部分,放在班級區角讓孩子操作,方便教師對幼兒進行個別指導,從而使每個孩子都有一定的提升。)

2、幼兒操作

(1)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自由探索,嘗試如何將四個三角形不重複、不覆蓋的放入這兩個圖形中,讓幼兒自己摸索掌握方法。

(2)拼好後提醒幼兒觀察自己選用的兩個模板是由幾個三角形拼成的。

3、討論:

(1)你拼了哪兩個圖形,你發現了什麼?(個別、師幼集體驗證)

(評析:活動中增加了一個視頻轉換儀。視頻轉換儀能較直觀的表現幼兒在操作中出現的錯誤,教師也便於進行糾正。利用視頻轉換儀的演示功能,讓不成功的孩子把自己的模板拿上來,集體檢驗後,讓大家一起來幫他,最後集體總結出規律:如正方形的.拼法,是三角形的長邊對着正方形的邊等等。最後小組成員間相互檢查,糾正,讓大家都獲得成功,體驗數學的科學、嚴謹。)

(2)三個圖形一樣大嗎?爲什麼?(三角形數量相等,三個圖形面積大小一樣,

沒拼好的孩子馬上調整過來)

(評析:這裏增加了一個“自我調整”的環節,考慮到孩子之間存在着個體差異,特別是一些能力弱的孩子,當教師講解方法之後,給予這些孩子思考的空間,調整自己的構思,積累經驗。同時本領大的孩子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進行思考,發現其中的奧祕。)

(3)師小結:小朋友用同樣的四個三角形拼成了長方形,又拼成了正方形、梯形,形狀變了,但大小沒有變,他們是一樣大的。

三、圖形組合、變化,體驗圖形面積守恆

1、師:小朋友們真愛動腦筋,幫助小猴和小兔解決了難題,現在它們還想來考考我們,它們將這三個圖形進行了組合,拼成了房子的屋頂和牆面,小猴說:“小兔,我拼的房子的屋頂和牆面合在一起的面積比你的大。”小兔說:“不對、不對,我拼的才比你的大呢?”就這樣,兩個人又發生了爭執。

小兔1: 小猴2:

相應的問號處。

2、幼兒交流: 師:請你們來猜一猜,它們需要幾個三角形才能拼成?將你們的猜測填在表格中

師:你覺得小猴拼的房子的屋頂和牆面合在一起的面積大還是小兔的大?爲什麼?(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師 :那麼結果到底是誰大誰小呢?請你選擇一個圖案來拼一拼,拼的時候先把房子的屋頂和牆面的形狀拼好,再把三角形拼在上面,拼好後數一數每個圖案用了幾個三角形?將結果填在記錄表中。

3、幼兒操作

4、幼兒再次交流:

師:一共用了幾個三角形?你發現了什麼祕密?

5、出示記錄表

小結:雖然這些圖案他們的形狀不一樣,但他們都是用相等數量的同種三角形拼成的,他們的面積大小是一樣的。

(評析:從三個圖形中任意選兩個圖形組合變成了房子,先讓幼兒猜測,發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然後通過“做中學”的方法進行驗證,從記錄表中清晰、明瞭的得出結論,再一次理解圖形面積的守恆。)

四、活動延伸:將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圖形投放到區域

師:後來小猴和小兔又拼出了造型不一樣的房子,這次結果又會怎麼樣呢?老師將這些圖形的模板放在區域中,感興趣的孩子可以去研究一下,下次我們再來討論。

(評析:引入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特殊圖形再次組合拼出造型不一的房子,以此吸引孩子的眼球,將“問題”拋給孩子,鼓勵孩子大膽探索,找尋奧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關注的是幼兒的自身操作,在幼兒操作中發現結果,寓知識於現象中。在第一個環節加入了一個“三角形比大小”的環節,目的就是讓孩子通過操作比較,知道我們今天所用的三角形材料都是一樣大的,只有操作材料相同的情況下,用4個三角形拼出的圖形面積纔是一樣大的,教學具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的爲教學服務。整個活動中,考慮到了孩子的主體作用,始終把孩子放在首位,孩子們通過多次層層遞進的操作與探索,發現雖然這些圖形的形狀各不相同,但它們都用了4個相同大小的三角形,所以它們的面積大小是一樣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準備:

1、初步理解詩歌內容,學習跟念 。

2、懂得尊老謙讓,幫助別人的好品質。

活動準備:海寶圖片;背景圖、小兔的頭飾、山羊公公和小白兔。

活動過程:

  一、導入話題:

師:小朋友有沒有走過小橋呀?

師:今天,沈老師帶來了一位朋友(老師扮演小白兔:小朋友們好,我是小兔,,今天我來過小橋了。)

  二、講述詩歌第一遍,配上動作表演。

1、小白兔過橋時,它遇到了誰?

2、山羊公公是怎麼樣走上橋的呢?(學一學)

3、誰誇獎了小兔呢?

  三、邊欣賞邊講述:

1、如果山羊公公和小兔一起過橋,橋會怎麼樣呢?

2、那麼我們的小兔是怎麼做的呢?

3、河水和小魚爲什麼要誇獎小兔呢?

  四、幼兒跟念,再配上動作學一學

1、沈老師已經給小朋友講了兩遍了,接下來請你們說說看 好嗎?

2、我們配上動作一起來試試看吧!

3、故事中的小白兔很有禮貌關心別人,多有禮貌的小兔啊,那麼我們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呢?

  五、遷移經驗:

1、出示“海寶”圖片:請幼兒認一認,說一說。

2、教師總結:

“世博會”在我們上海進行,那時候有許多外國人要來這裏,我們小朋友也要像小兔一樣,做個有禮貌、懂文明的好孩子,來迎接“世博會”。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清楚、連貫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採訪。

2.能認真傾聽別人的介紹,樂意大膽補充。

活動準備:

1.新聞發佈會場景佈置。

2.展示幼兒採訪過的職業的小圖標。

3.已完成的小表若干。

活動過程:

1.回憶採訪情景,激發談話興趣。

2.以新聞發佈會的形式組織幼兒交流了解到的成人工作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交流:訪問了誰?他是做什麼工作的?他是怎樣工作的?

3.討論:如果沒有人們的這些工作,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爲幫助幼兒理解,可在討論時及時出示各行業人們工作的圖片。

活動延伸:

啓發幼兒繼續向自己熟悉的成人(親友、鄰居等)採訪。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鳥的特徵,初步感受飛行原理。

2、分享同伴帶來的鳥的圖片,並用肢體動作來表現。

3、體驗一起分享的快樂。

4、探索、發現生活中鳥的多樣性及特徵。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幼兒對鳥的已有經驗。

收集鳥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設置疑問引出課題。

師:青青的草。藍藍的天,白白的雲,那天空上面還會有什麼呀?你們想一想還會有誰在這麼好的天氣裏出現?(組織幼兒有序的討論,引導幼兒說出鳥)

二、討論鳥是什麼樣的。

師:那麼好的天氣裏肯定會有鳥在天空中飛翔,可是你們知道鳥是什麼樣的嗎?

(通過設疑讓幼兒一步一步更加了解鳥的特徵,比如:鴕鳥也是鳥,可它不會飛啊,只會子沙漠裏跑啊?蝴蝶幼兒翅膀、蜜蜂有翅膀、蝙蝠也有翅膀、飛機也有翅膀、可他們都不是鳥啊?對於幼兒的所類出的鳥的特徵,教師要給與及時的提問,讓幼兒更加深刻的感受鳥的特點)

師總結鳥的特徵:鳥是有羽毛的兩條腿的動物,它有翅膀,會飛到天上去。

三、我們認識不同的鳥。

1、讓幼兒自己在同伴間小聲的討論的我帶來的鳥的的圖片。一起討論所帶來的鳥的特徵。

師:你們都帶來了不同鳥的圖片,請你們先告訴你們的隔壁的小朋友我帶來的鳥是什麼鳥?他有什麼特徵?(教師要巡視幼兒討論,注意幼兒討論的質量)

2、教師請幼兒告訴所有人自己帶的鳥,讓幼兒學會大聲的在同伴教師面前講話。

師:現在請小朋友告訴老師和所有的小朋友們你帶來的鳥,我們一起分享大自然中不一樣美麗的鳥?(要讓幼兒注意討論的秩序,要讓幼兒明白在別人講話時要安靜聽講的習慣)

四、教師與幼兒一起學習鳥飛的動作。

師:鳥是怎麼樣飛的啊?(教師請一個小朋友示範做動作)鳥飛的動作的是很美麗的,要怎麼樣飛纔是最美的呢?(教師邊講解動作的要領,同時也要做相應的動作)集體表演《鳥飛》。

五、教育幼兒要愛護鳥類,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