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教案 (精選15篇)

幼兒園教案 (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7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 ,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教案 (精選15篇)

幼兒園教案 1

設計意圖:

我所帶的幼兒已經進入了大班,孩子們與兩年前有了很大的變化,他們變得乖巧、懂事、能幹、聰明,師生之情變得越來越濃。在詩歌《我最愛祖國》教學之後,孩子們更意識到自己從小班,經過中班到大班的一些變化。於是我設計了這節活動,讓孩子們先尋找發現變化,接着感知理解變化,再表演體驗變化,最後想象操作變化。

目標:

1、能夠關注周圍生活中的變化,並用語言表達。

2、培養髮散性思維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3、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養成細心觀察,積極動手動腦操作,動口表達的習慣。

準備:

1、大小照片對照圖

2、化學試劑

3、幼兒操作材料(毛線、剪紙、粘貼圖片)

4、磁帶一盒

過程:一、尋找發現變化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他是誰呢?

師:你怎麼知道是他呢?

師:這是某某小時侯的照片,請你細心地觀察一下,他小時候和現在有什麼不一樣?有哪些變化?

師:我們一起來欣賞小朋友的照片

(1)找個好朋友,把你的變化說給小朋友聽。

(2)再看看同伴有哪些變化。

教師小結:什麼是變化呢?就是現在的樣子和原來不一樣,比如大小、顏色、形狀、性質等等。

二、感知理解變化

師:老師這兒有一張白紙,我想讓它發生變化,可以怎樣做呢?

教師示範,剪、折、卷、貼等方法

師:這朵花美嗎?

師:我要將這朵花變得更美麗,注意了,將要有神奇的變化。

教師做化學實驗

教師小結:剛纔,老師用白紙,折、剪、卷等方法讓紙變成了一朵花,是一種物理變化,然後,老師用無色的溶液把白花變成了紅花,是一種化學變化。因爲老師在這張白紙上已經灑過一些化學藥水。

三、表演、體驗變化

師:是誰讓這些事物發生變化呢?

師:我們人可聰明瞭。你會動腦筋,想一想、變一變嗎?我們來玩遊戲《我會變》

1、我們來玩手指變變變的遊戲。

2、我們再來玩身體變變變的遊戲。

四、想象操作變化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毛線、紙、各種圖形,我們先想一想,然後用我們靈巧的小手讓他們變得更美麗。

幼兒自選進行小組操作活動。

幼兒園教案 2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多種感官感受3以內的數的關係。

2。能按數取物,按物說數。

3。樂意參加活動,體驗愉快的情緒。

活動準備

1。製作紅、黃、藍三種顏色的魚若干。

2。小貓頭飾每人一個。

3。創設魚塘情景,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小框各一個。

4。《開火車》音樂、鈴鼓一個、禮物包若干。

活動過程

一、做運動

隨音樂出場,師:“寶寶們我們開着貨車出去玩吧!”

師:“今天天氣真好,你們想不想和媽媽一起遊戲?”

第一次:媽媽和寶寶一起邊念兒歌邊做動作:小貓小貓喵喵喵,跟着媽媽做遊戲,我的小貓跳一下(幼兒跳一下);我的小貓拍兩次(幼兒拍手兩次);我的小貓叫三聲”(幼兒叫三聲)。第二次:速度稍快。第三次:速度加快。

二、小貓摸魚(聽覺感知)

(一)摸一條魚

師:“寶寶們快找塊地毯坐下來休息一下吧!”

師:“我們小貓最喜歡吃什麼?(魚)今天媽媽帶你們去魚塘摸魚好不好?”

教師提出摸魚的要求:拍一次鈴鼓摸一條魚,兩次鈴鼓摸兩條魚,三次鈴鼓摸三條魚。

幼兒摸魚,教師指導:媽媽剛纔拍了幾次鈴鼓啊?(一次)你摸了幾條魚啊?(一條)看看你的小魚是什麼顏色的?摸到紅色魚的寶寶舉起來讓媽媽看看,請你把它放到相同顏色的框裏。

(二)摸兩條魚

幼兒摸魚,教師指導幼兒摸兩條魚。摸完後,請寶寶們休息,老師檢查:媽媽看看你摸了幾條魚?都是什麼顏色的?教師拿着筐子:紅色魚寶寶回家了,藍色魚寶寶們和媽媽親一親,黃色魚寶寶回家了。請一名幼兒檢查放的對不對。發現有錯都及時糾正。

(三)摸三條魚

幼兒摸魚,教師指導:“媽媽來看看那隻小貓最能幹,摸對小魚了,你摸了幾條魚啊?”(3條魚)(多問一些孩子。在摸魚的過程中隨時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老師總結:“哇!摸了這麼多魚,今天晚上可以大吃一頓啦!”

三、小貓摸獎品

師:“今天小貓真能幹,摸了這麼多魚,媽媽要送禮物給你們。在你們的地毯後面有一封信,裏面是媽媽送給你們的禮物,請你們把眼睛閉起來,摸一摸裏面有什麼?有幾個?用小手數一數!”

老師總結:“媽媽送你們的禮物喜歡嗎?天快黑了,寶寶們拿好禮物,帶着我們摸到的小魚回家了。”隨音樂出門。

幼兒園教案 3

設計背景

在農村,家長不重視幼兒口腔衛生,沒有養成從小刷牙的習慣,所以我發現班級裏的幼兒有很多有齲齒和牙垢現象,這可能是經常不刷牙,不能正確保護牙齒導致的。爲了讓幼兒從小養成正確的刷牙習慣,認識到保護牙齒的重要性,養成常刷牙、勤漱口的習慣,我特設計了教兒歌《刷牙》的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兒歌《刷牙》,並能用肢體動作表現刷牙的內容。

2.教育幼兒從小養成刷牙、漱口的習慣,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

3.教會幼兒正確的刷牙方法。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重點難點

讓幼兒按兒歌的內容記住刷牙的方法,並每天堅持刷牙,養成常刷牙、勤漱口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準備一個新牙刷、一面小鏡子。

2.教師蒐集吃過巧克力、黑芝麻糖後的牙齒照片和有齲齒、牙垢的照片。

3.兒歌《刷牙》的DVD光盤。

4.牙齒大模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照鏡子

問題:看看自己的小牙齒長得什麼樣?有沒有不同的、特殊的小牙齒呀?

幼兒彙報後師指出班級幼兒齲齒、牙垢的實際情況

2.看照片:

(1)問題:看看平時我們吃過東西后的牙齒是怎樣的?

幼兒會發現:牙變黑了。

(2)問題:再看看這些牙怎麼了?(師出示齲齒、牙垢的照片)

幼兒會發現:牙壞了、髒了。

(3)根據兩組照片,引發幼兒關於保護牙齒的討論?

引導幼兒說出刷牙、漱口等方法

3.想辦法:

問題:平時你刷不刷牙呀?怎樣刷牙呀?你會嗎?

請個別幼兒來示範。

老師拿出牙齒大模型和大牙刷來進行實物演示。

二、活動部分

今天老師教大家一個兒歌《刷牙》,你們要認真聽、用腦記,看看誰最先記住。

1.教師播放兒歌《刷牙》

問題:聽一聽兒歌中是怎樣刷牙的?

2.教師帶領幼兒逐句學習。

3.讓幼兒跟着播放一起學習

4.讓幼兒邊做刷牙的動作邊說兒歌。

問題:現在誰來說說兒歌裏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刷牙才能刷的乾乾淨淨?

引導幼兒彙報

5.師幼再一起背背兒歌

三、遊戲部分

將幼兒分成兩組扮演上下兩排牙齒,教師在當中用教具大牙刷幫助“兩排牙齒"刷牙,讓幼兒根據大牙刷的方向有節奏的扭動身體,說完最後一句兒歌再笑着露出自己的小牙。

四、鞏固部分

讓幼兒用自己的小牙刷實地刷一遍牙。

五、延伸部分

除了刷牙,還有什麼辦法保護牙齒?引導幼兒彙報後師小結:不吃過硬、過甜、過冷、過熱、過酸的食物,睡前不吃零食、不吃糖,定期檢查牙齒等。

教學反思

1.對教學過程的反思:本節課由於有牙齒的實物模型和照片,孩子們活動的積極性都很高,都能積極自主的參與活動過程,也能用肢體語言來表示刷牙的動作。在師幼互動交流中,孩子們能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很有思想,這也在我意料之外,我總以爲孩子小,放不開,沒有想到孩子對兒歌很感興趣,記得快、動作可愛,輕鬆的學會了如何刷牙。以後我要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讓孩子們真正成爲教育活動的主體。

2.對教學效果的反思:從教學效果看很好。孩子們都知道了刷牙的方法,也意識到刷牙能保護牙齒。在鞏固練習時有齲齒和牙垢的孩子刷的更認真。而且課下孩子們都說以後要天天堅持刷牙、漱口保護好自己的小牙。但本節課也存在着不足,在教學時間的分配上還不夠科學合理,遊戲的時間短了,以後要儘量多領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幼兒園教案 4

活動目標:

1.能對紙盤進行大膽創作,並用圖案、點、線的組合,裝飾自己的作品。

2.嘗試自主解決操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練習揉、搓的技能。

3.發揮想象力、創作力、及動手能力,和同伴一起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作品範例、紙盤、筆、雙面膠或乳白膠、剪刀、彩泥、彩泥工具、亮鑽、彩繩或皮繩

活動過程

一、欣賞紙盤

教師展示紙盤掛件作品。

師:瞧,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呀?

師:仔細看看,它們是用什麼做成的?

師:原來一次性紙盤除了能做餐具,給我們裝好吃的蛋糕,還能裝飾成各種作品,真漂亮。那麼,做這漂亮的海底世界需要些什麼材料呢?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漂亮的海底世界是怎麼做的呢?

二、觀察範例,示範講解。

1.用藍色彩筆或水粉將其中一個盤子裏面塗上藍色,做藍色海洋背景。

2.將第二個盤子的底部用剪刀剪下,把紙盤的底部鏤空。然後把紙盤四周畫上漂亮的海底世界的背景花紋。

3.用彩泥製作水草、小魚等裝飾物。先拿出一塊彩泥,大小適中即可,將彩泥揉成水滴型壓扁,並用工具刀在水滴型的寬頭部位上下各壓兩下,這樣小魚的尾巴就形成了,再用另一個尖頭工具在水滴尖頭部位點一下做眼睛。同樣方法做小魚,幼兒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並將做好的小魚粘在藍色海洋背景的盤子裏。(如果不能很好的固定,可以稍微用一點膠水即可)用手搓一些綠色長條形的彩泥做水草,圓形做五彩的石頭。

4.最後將剪掉盤底的盤子粘在海底世界的盤子上面,打孔掛繩就是一個完美的掛件。如果再盤子下面用兩個木夾就是一件藝術的擺件。(依個人喜好)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教師提出操作要求

2.幼兒操作

四、欣賞、交流

1.請幼兒將製作好的作品放到展示櫃上。

2.師幼集中欣賞、交流。

幼兒園教案 5

教學目標:

1.感知物體的膨脹現象,初步瞭解物體膨脹的條件。

2.會用比較的方法觀察物體膨脹前後的變化。

3.運用膨脹原理嘗試製作膨脹寶寶,萌發對物體膨脹現象的興趣和探索慾望。

教學準備:

大海、香菇、木耳、銀耳、紫菜、冬棗、壓縮面膜、觀察記錄表、筆、裝有熱水的盆子每組各一份。

2.白板課件

教學重難點:感知物體的膨脹現象,並瞭解物體膨脹的條件。

教學方法與策略:觀察法、操作演示法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探索慾望。

出示紫菜,引導幼兒觀察。

二、感知物體遇水膨脹的現象。

1.看一看。

教師試驗,幼兒觀察。

教師小結銀耳紫菜放進水裏後,吸了很多水,身體的體積慢慢變大了,這種現象叫吸水膨脹。

2.想一想。

師:你在生活中還看到哪些物體吸水後體積變大,產生了吸水膨脹的現象呢?

3.猜一猜。

(出示材料)這些東西哪些會吸水膨脹,哪些不會?

4.試一試:幼兒分組操作,驗證猜想。

師:看來你們的想法都不一樣,想不想去試一試?

1)交代操作要求:請你們5個人一組,把這些東西都放入水中,用眼睛仔細看,看看會不會變大,發生膨脹,並把你們的實驗結果記錄在記錄表裏,如果會發生膨脹,就在這個物體的下面打“√”,如果不會發生膨脹,就在這個物體的下面打“×”。

2)幼兒動手操作

提醒幼兒:先仔細觀察再記錄,有的東西膨脹的慢,要耐心等待。

5.交流實驗結果

分組派一名幼兒上來說一說:哪些東西遇水膨脹了,哪些沒有。

6.師:那把他的物體也放在熱水裏,膨脹的速度會不會變快呢。請小朋友分別將這些物體放在熱水裏和冷水裏同時進行實驗,看看在哪裏膨脹的速度快。

師:原來這些東西在熱水裏膨脹的速度比在冷水裏膨脹的速度要快。

7.結束活動:

師:那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會預熱膨脹的更快呢,回家後請你再去找一找,再用這些東西做膨脹寶寶吧!走吧,帶着我們的膨脹寶寶去教室裏開展覽會吧!

幼兒園教案 6

教學目標

感知數字7,能點數7以內物體,學習按數取物,知道數字7代表的實際數量,並正確運用量詞,讓幼兒享受遊戲情境中學習的樂趣。

活動目標:

1、能畫出蘋果的.主要特徵。

2、能用紅、黃、綠三種顏色進行均勻塗色。

3、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活動準備:

實物蘋果、範例、油畫棒,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蘋果聚會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水果,看看它是誰?(出示實物紅蘋果)。今天這隻紅蘋果它要舉辦一次聚會,它只邀請蘋果朋友來參加,你們來猜一猜它會請那些顏色的蘋果呢?

二、教師示範。

1、出示幼兒操作畫冊:看,這是紅蘋果的家,它就在裏面舉辦聚會,

2、講解畫法:教師示範畫蘋果,幼兒仔細看。

3、告訴幼兒塗色時向一個方向塗,不塗到框的外面。

二、幼兒作畫

1、師:現在我們小朋友也來畫畫自己喜歡的蘋果,注意畫出圓圓的,完整的蘋果,畫完後用紅黃綠三種顏色塗蘋果。

2、幼兒全體動手操作畫蘋果,提醒幼兒畫面整潔。

3、教師巡迴查看,幫助動手能力差的幼兒。

三、作品講評

1、你覺得誰的畫最漂亮?爲什麼?

2、你畫的是什麼顏色的蘋果?

幼兒園教案 7

活動目標:

1.欣賞,瞭解蒙特裏安的紅黃藍,感知顏色與線條組成的設計感。

2.大膽嘗試用線條與紅黃藍的色塊裝飾廢舊材料,大膽設計自己想要表達的時尚概念。

3.感受自己當設計師的自豪感與成就感,大膽展示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材料:白色,廢舊鞋盒,包包,衣服,裙子,手套,手提袋;黑色,紅色,藍色,黃色即時貼。ppt

經驗:有看過時裝表演的經驗

活動過程:

1.熱身 教師展示ppt第一頁

師:寶貝們看這是什麼?在看!還有哦!

請你們說一說這些黑色的線條組成了什麼了?

周老師覺得呀這個不好看,我想把它變好看一點!

現在你們覺得這幅圖像什麼呢?

2.今天老師帶你們認識一位著名的畫家,他叫蒙特裏安,這位畫家和別的畫家不一樣,他喜歡用簡單的黑色線條,紅黃藍的色塊作畫。

寶貝們看! 你們看到了什麼? 這些線條會動神不神奇啊?

他們通過不停的運動構成了不同的漂亮圖案,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現在請你們來說一說,你們看到了什麼?

這裏面有哪幾種顏色?有什麼樣的圖形?

3.現今有很多設計師沿用了蒙特裏安的作品風格,設計出了很多時尚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師幼共同討論

4.幼兒操作

師:你們想不想當一回小小設計師,也涉及一些時尚的衣服包包等等出來? 老師爲你們準備了很多材料,有小衣服,小裙子,也有禮品盒等等。你們可以一個人設計一個時尚禮品盒手套什麼的,也可以和你的好朋友合作設計一件衣服,褲子,現在請你們搬起小椅子去設計吧

5.評價:

寶貝們帶着你們的作品到前面來,說一說你的作品

現在全體起立跟着音樂秀一秀吧

活動反思:本次活動從幼兒的課堂表現來看幼兒的興趣非常濃厚,在認識蒙特利安作品時幼兒對大師級的作品能夠提出自己的感受與看法非常大膽。從作品的完成程度與質量來說幼兒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創作激情與創造能力。但是此節課中從材料準備上有一定的問題,第一即時貼對於幼兒來說撕開有一些困難,在這個環節浪廢了很多時間。第二,我在活動前提供材料時有的組提供了六把剪刀旨在那一組是獨立完成作品,而其他組作品較大需要合作完成。本來是爲了讓幼兒可以更好的發乎自己的主動性,讓他們自由選擇,可是由於孩子們前期缺乏這樣的經驗所以他們還是按着自己即定的組別上位的,沒有起到自主選擇的效果。另外在展示環節一部分害羞的幼兒不願展示,所以他們的作品也沒有得到完全的欣賞。

幼兒園教案 8

活動目標:

1、嘗試負重進行走、跑、跨、跳、鑽、爬等動作技能完成中國旅行。

2、樂意與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旅行經驗。

活動準備:

1.北京、西藏、內蒙古、北京、上海的場地佈置。

2.大路線圖一張,小路線圖每人一張,各色蠟筆每人一支、負重用品:書包、沙袋、水等。

3、擴音小蜜蜂、口哨。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在旅遊過程中,負重狀態下,運用多種動作進行,探索正確的行進路線。

活動過程:

一、準備旅行

1、教師:我們今天要去旅行,需要帶一些東西上路,現在,你們可以選擇一些東西,裝在你們的書包裏帶上路。(幼兒在書包內裝入沙包、水瓶等)

二、探索旅行線路。

——出示大線路圖

教師:我們中國有許多有名的景點,今天童老師就想請你們去這些地方旅遊。我們在旅遊前,我們先來看看地圖,這樣我們才能知道應該怎麼去。(出示大地圖)

教師:看,標着星星記號的就是我們今天要去旅遊的地方,你能說出這張地圖上畫着星星的是中國的什麼地方嗎?

教師:我們現在在地圖上的哪個位置?所以我們今天是要從上海出發去其他幾個地方旅遊。

三、旅行去

1、介紹材料和提出旅行要求,進行第一次旅行

——教師:等下我們每人都會有一張小地圖,地圖的反面是你今天要去旅遊的地方,請你一邊根據路線圖去這個景點,一邊把你的旅遊路線用你脖子上的筆描出來,到了你的旅遊景點後,請你把身上的小紅旗貼在景點圖上,貼完以後請你再重新回到上海,坐在童老師前面。

——教師:現在請你們可以背起你們的書包了,平時旅遊都是爸爸媽媽幫你們拿東西,今天你們自己揹着東西出去旅遊,一定要很勇敢哦,現在請你們出發吧!早去早回。

——旅遊回來,介紹自己的旅遊路線。

教師:請你們來介紹自己去的景點是什麼地方,你一路上是怎麼去去的?用了哪些動作本領?

2、交換旅遊線路,進行旅行

——教師:你們都勇敢極了,一個人能看着地圖出去旅遊,那麼我想你們也一定很想要把你的旅遊線路分享給你的朋友吧?現在找一個朋友和他交換你的旅遊線路圖,看着朋友的旅遊線路在去一次旅行。

——分享旅行後的成功感。

教師:你們這一次回來得可真快啊,太厲害了。

3、團體旅行

——教師:童老師這裏還有兩張旅遊路線圖,這樣,請你們分成兩個小組,每組六人,我們進行一次團體旅行。

——教師:今天去了那麼多地方旅行,一定累了吧!趕快放下書包坐在椅子上休息下。

——教師:我們現在有了那麼多得旅遊線路圖,想不想帶樓上的朋友也去旅遊啊?那請你們幫童老師一起把這些東西搬上樓,把你們的旅遊線路圖分享給他們吧?

幼兒園教案 9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重點)

2、能根據歌詞內容靈活有節奏地做出相應動作。(難點)

3、引導幼兒大膽地參與活動,體驗與朋友一起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手指上畫上手指兄妹頭像。

活動過程:

一、律動:《學做解放軍》、《好朋友》、《頭髮、肩膀、膝蓋腳》。

二、練聲:《小鳥醒來了》、《大貓和小貓》、《小樹葉》。

三、學唱歌曲《手指歌》。

1、激發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羣小客人,等你們坐好了,老師就把它們請出來。

2、逐一出示手指兄妹。

(以手指口吻問好)小朋友好!我們是一羣手指兄妹,我是拇指哥哥、我是小指弟弟、我是食指、我是中指、我們是姐姐,我是無名指妹妹。我們想和你們一起遊戲,你們願意嗎?

那小朋友伸出你的手指跟我一起遊戲好嗎?

3、帶領幼兒一起遊戲兩遍。第二遍老師可以走到幼兒面前和幼兒互動遊戲。

4、引出歌曲名稱。

這個遊戲好玩嗎?我們把它唱到歌裏去好嗎?歌曲的名稱就叫《手指歌》。帶領幼兒說一遍。現在聽老師把這首歌唱一遍。

5、老師示範演唱歌曲。

現在請小朋友跟着老師一起來學唱這首歌曲。

6、帶幼兒學唱歌曲。

7、老師彈琴,幼兒邊唱邊做動作。要求幼兒靈活有節奏的做出手指動作。

8、老師和幼兒一起邊唱邊做動作。

9、引導幼兒大膽尋找夥伴或老師一起遊戲。

——等下小朋友可以下去找自己喜歡的朋友一起表演好嗎?

——引導幼兒和同伴一起表演。

四、評價本課,鼓勵幼兒回到家和爸爸媽媽一起遊戲。

幼兒園教案 10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的孩子,剛入園,對幼兒園的環境不熟悉,每天都哭着不想來園。所以我設計這個教學活動,帶幼兒參觀園內,讓幼兒熟悉幼兒園環境,使孩子喜歡上幼兒園。

活動目標

1、熟悉幼兒園環境,知道幼兒園的活動室、辦公室、廚房、衛生間等名稱和主要用途,使幼兒喜歡上幼兒園。

2、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場所的名稱。難點;名稱的用途。

活動準備

佈置室內外環境[娃娃角、玩具腳],將大量的玩具、材料放置活動角內.

活動過程

1.向幼兒介紹幼兒園的名稱,帶領幼兒看認班牌,使幼兒知道自己欽州市偉才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

2.帶領幼兒到中、大班教室參觀,到操場、廚房、教師辦公室、衛生室、衛生間參觀。

3.邊參觀邊介紹名稱、用途。

4.使幼兒知道教室是幼兒學習和活動的地方;操場是幼兒運動、遊戲的地方;辦公室是教師工作的地方;廚房是爲幼兒做飯的地方;衛生室是爲幼兒看病、喂藥的地方;衛生間是幼兒洗簌、大小便的地方。知道幼兒園的教師、阿姨都是爲幼兒做事的,有事可以請他們幫忙,要愛他們,會向他們問好。

5.欣賞、學唱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

教學反思

邊參觀邊介紹名稱及用途,見到別人要打招呼,再運用到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樂趣。

4、小班社會活動教案:上幼兒園教案(附教學反思)

設計背景

上幼兒園啦!在家裏倍受寵愛的小寶貝們,帶着許多小問號,要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開始學習在集體中獨立地生活。可是,面對陌生的環境幼兒多少有些恐懼和焦慮,幫助幼兒們儘快熟悉幼兒園,適應集體生活。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長大了,要上幼兒園做遊戲、學本領。

2、喜歡幼兒園,願意來幼兒園。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重點難點

喜歡上幼兒園,習慣適應集體生活,願意與同伴一起活動。

活動準備

幼兒園大門(積木拼搭)

玩偶小兔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教師出示玩偶小兔跟小朋友打招呼,吸引幼兒的注意與興趣。

2、教師邊表演邊講述故事《小兔上幼兒園》

二、知道自己長大了,要像小兔一樣到幼兒園來學本領。

1、提問:小兔是怎麼上幼兒園的?今天我們班誰像小兔一樣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

2、小結:爸爸媽媽上班去了,我們也已經長大了,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做遊戲、學本領。

3、欣賞兒歌《上幼兒園》

三、活動延伸

教師利用玩偶小兔,引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方面。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來減少新來園幼兒與父母的分離焦慮感,讓幼兒知道自己長大了,該學習本領了,在一日活動中多讓大孩子來和他們一起活動做遊戲,讓新入園的寶寶看到哥哥姐姐的榜樣。

5、小班主題活動教案:上幼兒園教案(附教學反思)

設計背景

上幼兒園啦!在家裏倍受寵愛的小寶貝們,帶着許多小問號,要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開始學習在集體中獨立地生活。可是,面對陌生的環境幼兒多少有些恐懼和焦慮,幫助幼兒們儘快熟悉幼兒園,適應集體生活。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長大了,要上幼兒園做遊戲、學本領。

2、喜歡幼兒園,願意來幼兒園。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爲。

5、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喜歡上幼兒園,習慣適應集體生活,願意與同伴一起活動。

活動準備

幼兒園大門(積木拼搭)

玩偶小兔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教師出示玩偶小兔跟小朋友打招呼,吸引幼兒的注意與興趣。

2、教師邊表演邊講述故事《小兔上幼兒園》

二、知道自己長大了,要像小兔一樣到幼兒園來學本領。

1、提問:小兔是怎麼上幼兒園的?今天我們班誰像小兔一樣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

2、小結:爸爸媽媽上班去了,我們也已經長大了,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做遊戲、學本領。

3、欣賞兒歌《上幼兒園》

三、活動延伸

教師利用玩偶小兔,引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方面。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來減少新來園幼兒與父母的分離焦慮感,讓幼兒知道自己長大了,該學習本領了,在一日活動中多讓大孩子來和他們一起活動做遊戲,讓新入園的寶寶看到哥哥姐姐的榜樣。

幼兒園教案 11

活動目標:

1、嘗試彩虹船的多種玩法,並練習負重手腳着地屈膝爬的動作。

2、培養幼兒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和堅持性。

3、鍛鍊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4、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5、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活動準備:

每人一條彩虹船、海洋球若干、籮筐四個、錄音機、磁帶(錄有所需音樂)

三張桌子、一條長凳、墊子兩條(寬窄、形狀不一樣)

活動過程:

1、在音樂的伴奏下師生一起乘坐彩虹船做歡樂操。

2、嘗試彩虹船的多種玩法 幼兒坐在彩虹船上休息,師:“彩虹船不但可以坐,還很好玩,你們想玩嗎?請你去玩一玩,可以怎麼玩?”

(1)在音樂的伴奏下幼兒自由嘗試,探索彩虹船的多種玩法,教師啓發引導。

(2)幼兒介紹自己的玩法,引出“小烏龜”爬。(把彩虹船背在背上,當烏龜的殼)

(3)全體幼兒練習負重手腳着地爬(揹着彩虹船爬)

3、遊戲“小烏龜找蛋” 小朋友在音樂的伴奏下,揹着彩虹船,學做小烏龜,鑽過山洞(桌子),爬過獨木橋(有三條獨木橋,高低、寬窄不同,幼兒根據能力自己選),然後爬到河邊去撿蛋(海洋球),撿好跑回來放到籮筐裏,再去撿,撿完爲止。

4、結束活動

小朋友們坐在彩虹船上,聽着《小白船》的音樂,搖呀搖,最後搖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鍛鍊和提高幼兒四肢的協調能力,並促進幼兒的大腦發育。活動過程中,結合遊戲進行了活動練習,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在學習中體驗到很多快樂。

幼兒園教案 12

活動目標:

1、根據音樂節奏X X | XX X |,踩着跳舞毯上的腳印變換不同的跳躍動作。

2、通過自己創編跳舞毯上不同方位的腳印,從而創編不同的舞蹈動作。

3、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所想的動作,體驗跳舞毯帶來的樂趣,發展身體動作的靈活性及思維的創新性。

活動準備:

1、用4塊小泡沫地墊拼成的大正方形地墊與幼兒人數相等,在大地墊的不同方位貼上不同數量的腳印標記。

2、音樂《醜小鴨》。

活動過程:

一、隨着音樂《醜小鴨》進場。

二、出示跳舞毯,引導幼兒想出不同的跳躍動作。

1、我們的小腳很能幹,除了走路、跑步外還會玩遊戲呢!其實小腳他還有一個本領,就是會跳舞。今天,老師帶來一張神奇的跳舞毯,我們一起來看看。

2、出示跳舞毯,讓幼兒嘗試在跳舞毯上可以怎樣踩着腳印跳舞。

(1)跳舞毯上有什麼?一個腳印表示這裏只能放一隻小腳,兩個腳印表示這裏可以放兩隻小腳丫。

(2) 在我想請小朋友試試在跳舞毯上踩出剛剛小鴨子高興的叫聲“呷 呷 | 呷呷 呷 |”,請記住,你的兩隻小腳都要踩到腳印上。

3、幼兒嘗試動作並進行交流,請個別幼兒上來展示,鼓勵大家一起嘗試富有創意的動作。

4、嘗試自己重新擺放腳印的位置,創編多種不同的跳躍動作。

(1)我們的跳舞毯都是一樣的,誰的小手最能幹,能變出和別人不一樣的跳舞毯來?

(2) 變成新的跳舞毯啦!讓我們試一試,跳法和剛纔有什麼不同了?

5、嘗試跟着音樂的節奏在跳舞毯上跳舞。

剛纔小朋友們想了很多好看的動作,現在我們一起跟着音樂在跳舞毯上跳舞吧!

中班音樂:母雞孵蛋

活動目標:1.理解、感受不同節奏的小雞叫聲,在遊戲中感應小節末拍節奏。

2.能用(輕、慢)和洪亮的聲音表現歌曲中害羞、自信的情緒。

活動準備:

1.母雞孵蛋的音樂,雞蛋三個,三種不同形象小雞的圖片

(棒棒雞、打嗝雞、害羞雞)。筆。

2.鈴鼓、絲巾每個小朋友一份

活動過程:

一、熟悉歌曲《母雞孵蛋》歌曲旋律

師:今天母雞要孵蛋了,我們來聽聽母雞孵了幾個蛋?

教師《母雞叫咯咯》音樂律動進場。

師:母雞孵了幾個蛋?

二、認識三個不同特徵的小雞寶寶,並能模仿各種形式小雞的叫聲。

師:你們看看母雞的蛋都一樣嗎?

1.棒棒的小雞——感受1/4小雞的叫聲,能用洪亮、有力的聲音表現自信。

(1)你覺得這是一隻怎樣的小雞?爲什麼?

(2)傾聽棒棒小雞的叫聲,教師用簡單圖示表示,幼兒模仿。

(3)鼓勵幼兒唱出有力的聲音。

(4)想象自己是身體很棒的小雞並演唱。

2.打嗝的小雞——感應小節末拍節奏。

師:這隻雞喜歡打嗝,它的名字叫打嗝雞。

(1)聽出打嗝小雞在小節末拍打嗝的規律,教師用筆畫出打嗝雞的叫聲。

(2)幼兒學會在結尾處做打嗝動作。

(3)唱歌時對着別人打嗝禮貌嗎?怎樣能讓別人聽不到打嗝的聲音?

(4)練習唱準小節末拍的休止符。

3.害羞的小雞——用輕、慢的聲音進行表現害羞。

師:他是什麼樣子的?聽聽害羞雞唱歌是什麼樣子的?

(1)用拖小尾巴的圖示表示害羞雞的慢。

(2)師:害羞雞在介紹自己的時候是這麼樣的?他的聲音呢?

(3)學習害羞雞唱歌

4.集體歌唱,模仿三種小雞的叫聲。

師:這三隻小雞的叫聲合起來是一首好聽的歌呢,名字叫《母雞孵蛋》。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

三、介紹鈴鼓和絲巾的特點,用鈴鼓和絲巾表現各種特徵的小雞叫聲。

1.師:你們覺得絲巾可以用來表示什麼小雞?鈴鼓呢?

什麼樣的聲音可以給棒棒雞伴奏?

怎樣給打嗝雞伴奏?到了打嗝的地方可以怎麼辦?

怎樣給害羞雞伴奏?

2.藉助樂器、道具表現歌曲《母雞孵蛋》。

四、拓展經驗

出示雙胞胎小雞

師:雞媽媽除了孵出了那三隻小雞,還孵出了這對雙胞胎小雞。聽聽他們的叫聲是什麼樣的?

師範唱雙胞胎小雞的叫聲。

幼兒園教案 13

一、概念和意義

概念

體育是使人的身體健康成長和增強體質的教育。

學前兒童體育是指遵循學前兒童身體生長髮育的基本規律,以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所進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動。

意義

1、學前兒童體育關係到未來的國民體質;

2、學前兒童體育是兒童身心發展特點的特殊需要;

3、學前兒童體育是實施各育的物質基礎.

二、幼兒體育的任務

(一)保護學前兒童的生命與健康,鍛鍊身體,促進學前兒童身體正常生長髮育。

(二)發展學前兒童的基本動作,培養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三)培養學前兒童良好的生活習慣。

補充

(1)促進身體生長髮育;

(2)發展力量、速度、耐力、平衡、協調和靈敏等身體素質;

(3)促進幼兒不斷改進走、跑、跳、投等基本動作的質量;

(4)獲得有關的粗淺知識,促進智力水平;

(5)培養勇敢、果斷、靈敏、靈活、積極向上、團結友愛等

三、幼兒體育的內容和手段

(一)創設良好的生活條件,科學護理幼兒的生活;

(二)制定和執行合理的生活制度;

(三)培養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獨立生活能力;

(四)積極開展體育活動;

(五)幼兒體格鍛鍊;

(六)做好衛生保健工作,注意幼兒安全;

(七)重視幼兒的心理衛生。

學前兒童體育的實施途徑

(一).創設良好的的生活條件,科學護理學前兒童的生活。

1.合乎衛生要求的房屋與場地.

2.合理的營養和膳食。

1.充足的睡眠2.合適的衣着

(二)制定科學的生活制度、

1.生活制度是指什麼?

生活制度是指科學的安排人的生活中主要活動的順序和時間。

2.爲什麼要制定和執行合理的生活制度?

(一)人體的生理活動有一定的節奏性,合理的生活制度保證幼兒機體各器官和組織的有節奏的活動,建立大腦皮層的動力定型,減少神經細胞不必要的消耗。

(二)合理的生活制度可以使幼兒的生活有條不絮,培養其獨立性。

(三)開展多樣的體育活動

1.體育活動的內容

(1)基本動作

走、跑、跳躍、投擲、攀登、鑽爬以及發展這些動作必須具備的平衡能力。

(2)基本體操

徒手操、輕器械操、模仿操

(3)隊列隊形練習

戰隊、變隊,轉身、散開、集合。幼兒在這些練習中,逐步養成在集體中使自己動作和集體協調的能力和習慣,並能很好的發展空間知覺。

(四)進行專門的體格鍛鍊

1、鍛鍊應遵守的基本原則

漸進性、經常性、多樣化、個別對待。

2.幼兒體格鍛鍊的途徑

(1)專門的體格鍛鍊,又稱三浴鍛鍊。

(2)日常生活中的鍛鍊。

(五)做好全面的保健工作

(一)制定全面的衛生保健工作制度。

(二)幼兒園全體工作人員要協同完成保健工作。

學前兒童體育的方法

第一、講解演示

第二、實際練習

第三、情境表演

第四、感知體驗

第五、榜樣示範

謝謝!

幼兒園教案 14

活動目標:

1.體驗音樂的活潑與動感。

2.能手眼協調地跟着音樂做打蚊子、搔癢癢、搽藥等動作,並嘗試大膽表現這些動作。

3.樂意參與遊戲,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1)師:當夏天來到的時候,有一種昆蟲,盯到人的時候很癢,是什麼?(蚊子)你們看到蚊子會怎麼做?(打)

(2)蚊子真可惡,今天我帶來一首音樂,你們一起來聽一聽我在幹嘛。(音樂1)師:這首音樂你聽起來覺得我在幹嘛?(打蚊子)

2.學習不同方位的打蚊子動作

(1)那你們會打蚊子嗎?

(2)教師提驗幼兒拍打蚊子的動作,全體幼兒練習拍打蚊子的動作

師:蚊子看到這麼多的小朋友可開心了,又可以飽餐一頓了...聽,蚊子飛到這裏來了(耳邊)我們打了許多的蚊子,數一數,還有幾隻?1、2、3、4打蚊子,4、3、2、1打蚊子。(再數一遍)蚊子好狡猾,我打不到蚊子很生氣!告訴那些蚊子,我們有多生氣!呀,還有蚊子飛來了,”1、2、3、4打蚊子,4、3、2、1打蚊子,打不到蚊子真生氣。”你們生氣了沒有?生氣了!“小小蚊子真淘氣!”

(3)幼兒在音樂伴奏下做拍打蚊子的動作。我們一起來打蚊子吧!(全體起立跟隨音樂2)師:你們打到蚊子了嗎?那我們再打一次(音樂2)

3.搔癢癢動作

(l)師:哎呀,剛剛被蚊子叮到了,好癢啊,怎麼辦呢?(搔癢癢)

好癢,抓一抓,這裏也被盯到了,抓一抓,討厭的蚊子,我們一起打死它。上面,下面,這邊,那邊,啪!

(2)請一幼兒幫老師搔癢癢,老師指出自己很多地方都被叮到了,請幼兒幫他在不同搔癢。請老師幫忙一起撓癢,另一個老師也說癢,你們仔細看我們是怎樣撓癢的。“好癢,抓一抓,”找小朋友說一說,做一做。

(3)請幼兒找到自己好朋友,做互相搔癢癢動作。

除了可以自己撓癢癢,還可以找好朋友幫忙,找你旁邊的好朋友一起撓撓癢。

一起做,好癢,抓一抓,(再來一遍)快速說一說(快點哦),好癢,抓一抓。撓完癢癢上面還有蚊子,上面,啪,下面,啪,這邊,啪,那邊,啪

(4)師:搔了癢癢還是癢啊,怎麼辦呢?(搽藥)幼兒一邊搽藥,教師一邊用兒歌和音樂清唱導入)小蚊子最愛跑老跑去,擦擦藥,睡覺去。給朋友擦擦藥。擦擦藥,好舒服,(抱一抱)睡覺吧

(5)請幼兒做互相搽藥的動作。

我們一起來撓癢癢,然後擦藥睡覺好嗎?(音樂3)睡覺了真舒服,要不要再來一次?我們再來一次。(音樂3)

4.完整進行蚊子舞遊戲 寶貝們真棒,我們一起來打蚊子吧!(音樂1)我們再來一次吧!(音樂1)

今天,我們打到了許多蚊子,真厲害,給自己鼓鼓掌吧!

幼兒園教案 1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因果複句,學會用“因爲……所以……”來表達。

2、培養幼兒大膽提問,陳述理由,說明原因的能力。

【活動準備】

小女孩大笑(圖一)、小兔帶傘出門(圖二)、小男孩吃冰淇淋吹電風扇(圖三)、啄木鳥啄蟲(圖四)、老爺爺拄柺杖(圖五)大圖各一套,有關小圖片若干。“因爲……所以……”字卡一張。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說因果複句。

難點:表達時能正確使用關聯詞。

【活動過程】

1、(圖一)圖上小朋友在幹什麼?爲什麼笑?

2、(“因爲……所以……”字卡)剛纔小朋友回答得不錯,老師還帶來了漢字朋友,認識嗎?“因爲……所以……”(認讀字卡)你能把它說進圖片嗎?(教師作示範:因爲老師獎給小女孩一朵紅花,所以她笑了。)

總結:剛纔小朋友說得真好,因爲是說明事情的原因,所以是說明事情的結果。

3、(圖二)這麼多小朋友都想用“因爲……所以……”來回答到圖片中,好的,老師這裏還有圖片呢,請聽清問題:小兔爲什麼拿着雨傘出門?

4、(圖

三、四、五)請幼兒提問並回答。

5、遊戲:問一問,答一答規則:兩個小朋友一組,各挑一張小圖片後坐好,其中一人先提問另一人答,然後交換。

幼兒自由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請幼兒兩人一組(可另找圖片)一問一答說給聽課老師聽,並有聽課老師獎勵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