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習慣的力量》讀後感五篇

《習慣的力量》讀後感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3W 次

篇一:《習慣的力量》讀後感

《習慣的力量》讀後感五篇

我們黨之部有一個讀書活動,兩位同學推薦我們讀《習慣的力量》這本書。這本書給我感受最深的一點是:不管做什麼事情,要把它做好做成功都是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

就和我學這個太極拳一樣,一開始是由於偶然看到別人在打太極拳,那動作行雲流水非常好看。自己就也想學一下,於是選了太極拳的體育課。一學期下來,發現要像別人一樣行雲流水非常不容易,這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和堅持,當然我沒有練好。我的想法是這樣的,上一學期的課,我就差不多能成一個高手了。後來瞭解了一下要成爲太極高手時間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是如此之大。如果我從現在開始練太極拳,或許當我孩子像我這樣大的時候,我就成高手了,這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是一件遙遙無期的的事。

也許當我忘了成爲高手,忘了我爲什麼要練太極拳,當我把太極拳當成一種習慣溶入生活的時候,我就成高手了!!

篇二:《習慣的力量》讀後感

昨晚看完了《習慣的力量》的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講的是個人喜歡的成因,習慣不能消除,而只能改變。

文章通過對猴子看到圖像,拉桿子,得到梅汁這一習慣做出分析,圖像是“暗示”,拉桿子是“慣常動作”,從而得到梅汁這一“獎賞”。最後得出結論,習慣的養成必須有“暗示”,和“獎賞”兩部分。

後來又通過例子,解釋了,只有這兩個部分還不夠,要想養成習慣,還需要“渴求”這一願望來達成。

作者用戒菸的人在遇到特殊事情後會繼續吸菸,戒酒的人在壓力來臨的時候會繼續飲酒這一習慣,告訴大家,習慣是不能完全被消除的,而只能通過改變的方式來進行。

文章中引用了大量的實驗和例子,比如減肥,節食,還有運動。我在想,我也想要減肥,想要節食,想要運動,但是還沒有養成這樣的習慣,只是一兩次的衝動罷了。希望可以在下一篇文章中寫一下哪些是對我的暗示,哪些是我的獎賞,從而養成更好的習慣。

篇三:《習慣的力量》讀後感

看這本書應該要與自己近期開始的跑步鍛鍊相結合,以減肥爲初衷,再一次開始跑步,爲了能讓自己能夠堅持下去,給自己定的計劃是週一、週三、週五三天,每晚跑步一小時。目前堅持了兩週。第一次的1小時真的很難,不過漸漸的發現1小時越來越輕鬆了,或許不見得能有很好的減肥效果,但是我希望自己能堅持下去,鍛鍊身體,也將獲益匪淺。而我要做的就是將這行爲變爲一種習慣,期待這一天。

書中首先從空想家(Dreamer)和行動者(Doer)的介紹開始,空想家們善於談論、想象、渴望,甚至於設想去做大事情;而行動者則是去做!

良好的處事風格其實也是若干好習慣的綜合表現——做事有條理,時間觀念強,信守承諾,堅忍不拔,從不拖沓等等。

並非生活眷顧行動者,而是行動者選擇了生活。挺喜歡這句話,因爲我相信自己正是屬於選擇生活的行動者的行列,相信美好的生活是可以自己創造的!

爲了從空想家到行動者的轉變,文中提到了“磨練法則”,每天都嘗試做一點兒你原本不喜歡的事。基於這一點,其實回想一下自己對閱讀的書本堅持寫讀後感也算是對此法則的一項實踐,當然現在自己還沒達到量變的程度,每一次的讀後感都是比較痛苦,但是我還在堅持着,希望能帶給我不錯的回報!

堅持確實很重要,但是這應該要建立在正確方向的基礎上。結合自然辯證法課上老師所講,“勤能補拙”有時候並不都是正確的,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較爲擅長的一面,儘早找到它,你就可以將自己的潛能儘可能多的發揮,將你的“勤奮”用在“特長”上,你就有無限可能成爲該領域的Top人物。拿自己來說,本科就發現自己不是寫代碼的料,所以就基本放棄了,但是研究生階段接觸好多技術上的東西,感覺還是有必要了解掌握基礎知識,就萌生了做網站的想法,可是折騰了好幾天,連開發環境都沒有搞好,甚是打擊,不免又放棄了從頭建站的想法。現在改用了wordpress博客系統,折騰了一天勉強算是把本地環境搞好,後面再慢慢的一點點百度,一點點修改吧。也希望自己能堅持下去,把自己的網站做出來吧。加油!

篇四:《習慣的力量》讀後感

今天看了一本書,名字叫《習慣的力量》,看完後感觸很多。

世界上有兩種人,空想家和實行者,空想家有很多很好的想法、理論,整天想着我該如何如何做,有很完美的行動計劃,最後卻要麼不了了之,要麼不見行動;這就是人的性格上或習慣上的缺陷所致,屬於更高層次的。

人的修行應該是分層次的,具體分爲幾個層次至少以我現在的境界還看不清楚,但是至少能確定的是:首先應該是人的品質,然後是人的性格,再是人的習慣,最後纔是處理問題的方法和技巧。越往高的層次越接近事物的本質,方法和技巧其實只是工具,決定性的東西是人的本性、品格,一種性格收穫一種習慣,一種習慣播種一粒種子,一粒種子收穫一種命運;“先做人後做事”,很多話歸結到最後實際上都是一個意思,也就是說:本質只有一個。

自己目前應該算個空想家,因爲我覺得自己也有很多的想法,也應該算比較好,但是卻總是不去實行,有時候甚至已經到了邊緣了,一轉念:如果不去做好象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或者明天做也可以。這是一種可怕的惡疾,即使是再美好的計劃,如果不去執行或過了時機,一樣會兩手空空!這就是人的性格上的缺陷,屬於致命的。相反如果我去做了,但是沒做好,那就是方法和技巧的問題,做了總比空想強,在做的過程中解決出現的問題,在做的過程中學習、總結,這是成長的正確渠道和方法!很多事情只在一念之間,如果果斷些,做也就做了,結果會完全不一樣,如果瞻前顧後,不去開拓、進取,人就只會在原地踏步,就像現在的狀況,如果自己不去嘗試改變,那麼自己將會永遠由別人來主宰,自己就會永遠平庸。相當於別人給你劃一條道說:跑去吧!然後自己就跑啊跑啊,可能跑的好,也可能跑到溝裏去,也就是自己的命運、前途是交在別人手裏的!這是消極的人生態度。積極的人生態度應該是自己去規劃自己的道路,按自己的計劃去完成人生的藍圖。不能等着別人來爲你指路!自己還有一個弱點就是:做什麼事情,一旦遇到點困難,很容易在心理上退縮,一旦產生了這種念頭,如果沒有外界的推力來推動,那麼整個事情就會陷於停滯不前,自己不會迎難而上去解決問題,而是很容易產生懈怠。自己的性格中很大一部分是消極的,安於現狀,缺乏開拓精神。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一個人的狀態(職業、成就、性格、生活等)是由習慣所決定的,如果不改變自己的習慣(潛意識),那麼你的生活狀態就很難有根本性的改觀!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改變習慣。習慣要一個一個養成!

篇五:《習慣的力量》讀後感

《習慣的力量》這本書,其實在很早聽冬吳相對論的時候就知道了這本書,但是一直沒有機會去讀這本書,可能想讀的書實在太多了,很多優秀的書籍就可能被擱置在一旁,遲遲沒有時間去讀吧。

雖然這本書還沒有讀完,但是第一部分是講的個體的習慣,後面講的是組織的習慣和社會的習慣,所以,第一部分已經對我很有幫助了。以前也零零散散的讀過一些養成習慣的文章,自己也有一套方法論,但是在沒有讀到這本書之前,總覺得少了點什麼東西,而且很多時候會困惑爲什麼有的習慣能夠養成,有的習慣就是無法養成,有些習慣雖然養成了,但是花費了不少精力,折騰了很久才得以養成,真的非常辛苦。這些困惑時常縈繞在我的腦海中,今天有幸讀了《習慣的力量》,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習慣是這樣養成的:把暗示、慣常行爲和獎勵拼在一起,然後培養一種渴求來驅動這一回路。舉個例子:菸民看到暗示,比如中華香菸,那麼這個時候菸民的大腦就會預期尼古丁的味道,單是看到香菸就足夠讓大腦產生對尼古丁渴求的衝動。然後就開始抽菸,抽菸的同時得到快感,隨着這一過程的重複次數的增加,吸菸就變成了不假思索的習慣。

可以看出,習慣的養成有四大環節:暗示、慣常行爲、獎賞、大腦預期獎賞,渴求內啡肽的分泌或者成就感。

所以我們在培養新的習慣的時候,就可以從這四個環節入手,比如暗示環節,如果你要養成每天讀書的習慣,首先,書要放在你手邊或者能看到的地方,這樣你纔會接收到暗示,這時候你想想你讀書後能夠獲取到新的知識,開闊你的眼界,在於朋友交談的時候,思維清晰,更有深度,收到你朋友的崇拜,非常有成就感,於是你拿起書開始閱讀,某次你與朋友交談,朋友大讚你思維嚴謹,看問題看得夠深遠,你很有成就感,你就會越發的渴望多讀書。當然不可能每次與朋友交談都會獲得讚賞,但是日積月累,你在朋友的眼中就是一個有思想的人,這種自豪感是會一直持續的,另外你讀書還可以把書中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等到好處,慢慢的,你就會養成讀書的習慣。而我之前困惑的爲什麼無法養成每天鍛鍊的習慣,不是缺乏渴求,缺乏獎賞,最關鍵的就是沒有暗示,習慣養成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迴路。所以可以把運動鞋放在顯眼的地方,吃完飯很容易看到運動鞋,然後就想起運動,同時也會想象到運動給我帶來強壯的體魄和旺盛的精力,這時候就會渴望去運動,隨着堅持運動,身體素質越來越棒,精力也越來越充沛,既然而然的就會養成運動的習慣,我在寫這篇文章,也是在加強我對運動的渴望。

如果有某些壞習慣想改掉,首先就是明確暗示和獎賞是什麼,保證這兩項不發生變化,替換掉慣常行爲,你就會讓好的習慣,取代了壞的習慣。比如有的人壓力大的時候喜歡暴飲暴食,這時候我們遇到壓力,去跑步,同樣也滿足了減少壓力的快感,這樣慢慢的就會改掉暴飲暴食的壞習慣,養成了跑步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