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無緣社會》讀後感3篇

《無緣社會》讀後感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8W 次

《無緣社會》讀後感3篇

《無緣社會》讀後感3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無緣社會》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無緣社會》讀後感1

NHK電視臺資深採訪記者作品合集——《無緣社會》圍繞着一種社會現象展開:“現代人的孤獨老死”。高齡、少子、失業、不婚、城市化,造就了這樣一批人,他們活着,沒有人和他們聯繫,他們沒有工作,沒有配偶,沒有兒女,也不回家鄉;他們死了,沒有人知道,即使被發現,也沒有人認領他們的屍體,甚至無法知道他們姓甚名誰,他們的人生被總結爲寥寥幾個字的遺骨認領佈告,他們被稱爲“無緣死者”,他們所在的社會也會漸漸從“有緣社會”變成“無緣社會”。

爲什麼選這本當作是我讀這一系列作品的第一本呢?可能是“緣”這個字吸引了我,書的開頭講:所謂“關聯”或是“緣”,難道不就意味着互相添麻煩,並允許互相添麻煩嗎?日本人「怕給別人添麻煩」的文化我也深有體會。16年在巴黎交換的時候,有個叫Maya的日本小姐姐同我一樣也是交換生,可是她的法語基本屬於不能正常交流的水平。上課的時候她會非常認真的錄音和記筆記,後來也會因爲實在聽不懂,乾脆上課睡覺,錄音回家反覆聽。可她好像很少開口向我們借筆記,這反而讓我有種更想幫助她的慾望。在日本生活過的朋友也曾說過,日本人表面上和和氣氣,但在日本想真正交到交心的朋友真的很難,這並不代表他們不好相處,只是一種社會文化。

這種記者採訪類的書之前看過一本柴靜的“看見”,其實我挺喜歡記者這個行業的,就像偵探破案一樣,挖掘每一個有潛力的、有價值或無價值的線索。沒有謊言和欺騙,整個團隊唯一想做的就是一步步發現真相。好的記者不僅僅是記錄,他們需要獨立思考社會現象背後的原因,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堅決方案。

其實,“無緣社會”這本書裏描述的故事與我們這代人或者說與未來息息相關。“在我們的社會漸漸變成“對別人不感興趣的.社會”的今天,儘管迴歸以往是不可能的,但我仍衷心祈願我們是一個“能夠同情別人、同情生命的社會”。你和我或許生活在安逸的社會圈裏,期待和憧憬的是擡頭往高處看的優質生活。的確,如今高科技,新技術是全人類關注的焦點,我們往往忽視了這個世界的另一面,是的,它並沒有想象中的發達,而我們可能只是那全球人類的百分之10%。但我也覺得,我們還有時間去改變,NHK也在書中提到了日本的幾家非盈利組織。作爲家庭裏最小的成員,被家人們呵護着長大,缺乏許多社會與人性的知識。希望這系列書都出來之後有時間把他們都看一遍吧。

《無緣社會》讀後感2

這本書看得我觸目驚心,深深地感覺到日本的現在就是我們的將來。

這本書是日本的一個節目組試圖探索那些無主屍首的人生,探索他們的人生軌跡,希望知道他們走過了怎樣的人生道路。也試圖探索爲什麼日本“無緣死”的人數不斷增多。獨居起因中,最多的是配偶死亡,這些老人們不想給任何人添麻煩,他們忍受着孤寂,獨自生活着。而對於那些終身未婚的人,工作就是他們與這個社會唯一的聯繫,而一旦他們失業,就會變成無緣人,“與別人失去聯繫,就像是一種活着的孤獨死”。他們沒有深交的朋友,也沒有密切聯繫的親屬,活着的時候從社會的人際關係中被切割出來,死後也因爲無人認領屍體而無處可去,這種斷了人際關係而孑然獨處的人,活着的時候很孤獨,死去的時候也很孤獨,連喪禮也無人操辦。

無人認領的孤獨終老即爲“無緣死”,這些人原本過着極爲尋常的生活,卻一點點地與社會失去關聯,開始獨自生活,最後孤獨地逝去。那些屍體有的被埋到無名氏公墓,有的因爲無地可埋就變成無名氏骨灰,或送到醫學院變成無名氏大體老師。大多數的捐獻遺體是死者出於希望對醫學進步有所貢獻的理由在生前就進行了登記,希望自己死後將遺體捐獻出來,但是光靠主動捐獻的“志願遺體”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就會接受路斃者或無親屬死者的遺體。

記得當時上解剖實習時老師也說過大體老師大多是流浪漢。他們也曾有過像樣的一生,或許也曾有過孩子,或許自己出生時也曾讓父母喜出望外,但僅僅因爲在人生的最後階段被孤立了,就讓他們的下場如此不堪。到了人生的終點被作爲捐獻遺體編上號碼,安放在沒有任何人會來探望的地方。被切割地七零八落之後化作一抔無名氏骨灰。

看完他們的故事,我深切地體會到就算是我們,如果人生道路走錯一步,生活中出了某種問題,說不定也會成爲獨居老人而悄然死去,絕不是僅有某個特定羣體纔會孤獨老死,這些“無緣死”的人們有些在年輕時有很好的工作,也賺了很多錢,但是可能是由於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在中年時離婚以後,他們就失去了家庭,這導致他們的晚年會變得無比孤獨而淒涼。

現在的我還沒有走進婚姻,也還沒有意識到家庭真正意味着什麼,看了這本書,我想我最大的收穫便是隱約觸到了家庭的真正含義,也模模糊糊地意識到了老無所依這幾個字所包含的巨大的悲涼。

最後貼一段在別處看到的話,“男人的幸福來自於控制自己的慾望,玩弄自己的家庭,在你順利的時候也許還不是問題,但如果到了人生的低谷,失去家庭的你就真的一無所有了”。

《無緣社會》讀後感3

看到這本書的簡介後,立馬被吸引了,當即放下了手頭正在讀的書,迫切地讀了起來。

之所以迫切,是因爲在這個面臨結婚的年齡,我需要對於結婚與否這件事情進行評估。原以爲結婚這件事是如同“小學畢業了就要上初中,初中畢業了就要上高中”那樣是自然而然的人生階段性事件,但真到了這個年齡卻猛地踩了腳剎車,猶豫了起來。

藉着讀完這本書的契機,來總結一下最近一段時間對於結婚與否這件事情的階段性思考吧。

就我個人而言,想要結婚最強大原動力是擔心老了或者生病了沒有人照顧,以至於造成無緣死。其實細細想來,即便是結婚了,如果真的得了無法自理的重病,不僅自己的生活沒有質量,也會拖累另一半和孩子。所以我這條結婚原因是不成立的,結婚的動力怎麼能源自於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沒有信心呢?不管是一個人生活還是兩個人生活,生活的質量都依賴於自己的身體健康。就像書中所調查的那樣,不管是結婚還是不結婚,生孩子還是丁克,最終都有可能面臨無緣死,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纔是以不變應對萬變的根本。

無緣社會,不僅僅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無緣,也指的是家庭與家庭之間的無緣。社會發展到了一定階段,但相應的配套措施還沒有跟上。於是書中提出了相應的問題和解決方向,令人深思。一是如何能讓所有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不管是單身者還是結婚者,如何能安然的去面對自己的死亡,不再有這種無緣死的恐懼。二是如何能讓人們去建立新的聯繫?舊的聯繫是指現有社會中因爲結婚、工作產生的聯繫,一旦某人離婚或退休後,這些聯繫就都不存在了,就會陷入到無緣社會中去。

如何解決這兩個問題呢?書中講到,日本民間有團體爲無緣者成了組織,組織成員既包括主動選擇單身的人也包括被動單身的人。人們經常說人和動物的區別是諸如會不會使用工具、具不具備想象編造能力、能不能大規模合作等等,我認爲人和動物的區別還應該加上一條:就是對於孤獨者、弱者的態度及措施。自然規律弱肉強食,集體對於沒有效用的個體,往往是採取拋棄的態度,比如一隻遷徙的角馬受傷了,角馬羣是不會成立“角馬受傷組織”來幫助自己同類的。但是人類則不一樣,對待孤獨者、弱者,還是應該儘可能的去幫助他們的。無緣者作爲社會的孤獨者、弱者,高度發達的社會在面對他們時,更應該拿出相應的社會方案去關愛這部分人,這纔是作爲人類應有的態度。

文末許願,一來家人和自己身體康健,二來不管選擇怎樣的道路,都能成爲“有緣”人。